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知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知识要点
心理和行为都是用来描述人的内外活动,但习惯上把“心理”的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人的外部活动(但是心理活动都要涉及外部活动),而将“行为”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人的外部活动(但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发自内部的心理活动)所以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活
?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知识要点
其来源说,其名称有应用实验心理学,应用心理物理学,工业心理技术学,心理工艺学,工程心理学,功量学,工力学,宜人学;按其研究目的来说,其名称有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机械设备利用学,人机控制学等。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人类工效学。
在我国应用的名称有人类
? 人体工程学(Ergonomice)是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
按心理和行为
工效学,工效学,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工程心理学。
动空间的状态推移。
国际工效学会的会章中把工效学定义为:“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 人的心理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二大类型:一是人的认识活动,如感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机器、环境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着的各组成部分在工作条
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
”考虑室内设计的特点,本章习用人体工程学名称,并简称“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工程系统及其环境相关的科学”。
我国关于人类工效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
? 人体工程学发展历程?
?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可分为5个时期:1)人体工程学的萌芽
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2)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3)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
?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1)生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
(2)心理学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警觉、拥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
(3)环境心理学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长期特征和规律等知识。
(4)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知识。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凡是人迹所至,就存在人体工程学应用问题。
凡是涉及与人
有关的事和物,也就会涉及到人体工程学问题。
随着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的结合,也就出现了许多的相关的学科,如研究工业产品装潢设计,便产生了技术美学;研究机械产品设计,产生了人机工效学;研究医疗器械,产生了医学工效学;研究人事管理,产生人际关系学;研究交通管理,产生安全工效学;研究建筑设计,产生建筑工效学等等。
不胜枚举。
人体生理学知识.运动系统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共同作用,完成了人体活动的各种动作。
如果室内局部设计不合理或不符合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就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2.人体力学:(1)人体骨骼力学模型(2)人体姿势(3)力的传第(4)运动和疲劳
觉、知觉、注意、记忆、联想、思维等心理活动;二是人的情绪活动基础上进行的行为、动作、反应的活动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常用二种维度来描述其活动的特征:一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如在进行的心理活动中,感觉到什么内容、什么程度,比如是高兴呢还是很高兴;二是个性心理特点,如不同的性格、气质、价值观、态度等特点。
? 注意和记忆? .感觉的类型和作用? 第一类是反映外界各种事物个别特性的感觉,称为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它们的感觉器官称为外在分析器,这就是前面介绍的眼、耳鼻、口、皮肤的生理基础。
这与室内设计的关系最为密切。
? 第二类是反映我们自身各个部分内在现象的感觉,称为内部
感觉,如运动感觉、平衡感觉。
它们的感觉器官,呼吸器,呼吸器、胃壁等内脏器是内脏感
? 觉器。
这同室内热环境等设计有关,当室内环境不能满足内
在分析器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时,则会出现“建筑病综合症”。
? 2.感觉特性:第一是感觉适应。
第二是感觉疲劳。
第三是感觉的对比。
第四是感觉的补偿。
? 知觉特性:一是知觉的选择性,二是知觉的整体性,三是知觉的理解性,四是知觉的恒常性? 4.知觉的种类
? 知觉可分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种,它们分别反
映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和运动特性。
? 注意和记忆? 注意的特点和作用
? 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类型。
?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
? 有意识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
的注意。
? .记忆的特点和作用
?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外界刺激的
信息储存。
? 按照记忆的内容,记忆还可以分为动作记忆、情绪记忆、形
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四种。
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是形象记忆。
依靠记忆,才能进行形象思维活动
记忆过程中有许多规律,如能全理地加以利用,就能加强记忆力。
一
是记忆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二是对记忆的材料进行理解,三是注意记忆材料的特征,四是多种感官的并用,五是采用多种形式复习记忆材料。
? 思维和想象
? 思维过程: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
括。
? 2.思维形式:思维形式主要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
? 3.思维品质:思维的品质是指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4.想象
? 认识事物的过程,除了感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外,还包
括想象。
? 知觉暂留和错觉
? 视觉暂留是指当视觉的刺激物已停止发生作用的时候,人的
视觉并不随之立即消失,还会延宕若干时间,在刺激停止后若干时间内所延宕的视油然,又叫做视觉后像,或称视觉余像、视觉残像、视残留。
通常在中等照度下视觉暂留的时间约0.1s。
? 2.错觉
? 错觉是指和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错误知觉。
人们的外感官都
会产生错误的知觉现象,如错视觉、错听觉、错嗅觉、错味觉,以及运动错觉、时间错觉。
? 在错觉现象中,以错视觉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同建筑设计和
室内设计关系也最为密切。
错视觉中,有图形错觉、透视错觉、光影错觉、体积错觉、质感错觉、空间错觉等。
人们研究最多的是几何图形错觉。
? 向光性和私密性
.向光性:向光性是人类的本能和视觉的特性。
? 2.私密性:私密性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的需要。
? 私密性有四种基本状态:独居、亲密、匿名、保留。
? 领域和个人空间
? 领域是指人为了某种需要而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
这种范
围
可以是个人座位,或是一间房子,甚至一片区域。
它可以是有围墙等具体的过界,也可能是象征性的,容易为其他人识别的边界标志,或是使人感知的空间范围。
关于领域的研究,对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也具有指导意义。
? 个人空间是指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
? 个人空间是个人活动和生存的基础,对这范围的侵犯和干
扰,将会引起人的焦虑和不安,它随着个体活动而移动,它和领域概念的不同点就在于它是生理和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
? 人体测量学由来和发展
? 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
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学科。
?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Vitruvian就已从建筑学的角
度对人体尺度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他从人体各部位的关系中,发现人体基本上以肚脐为中心。
? 以往人体测量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为我们现在和将
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但由于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化,使用目的不同,使得人体测量数据处于缓慢的变化
之中,因此以往的和其他国家的人体测量数据不可能照抄照搬。
? 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种族、地
区、性别、年龄、职业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不同时期由于经济条件、文化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均会影响人体尺寸的变化。
? 人体测量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 人体测量是工业产品设计、工业场所设计、室内空间设计的
基础,这些设计也正是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
1.工业产品设计2.工作场所设计3.室内空间设计? 人体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 人体测量内容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人体构造尺寸、人体功能
尺寸、人体重量和人体的推拉力。
? 人体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丈量法、摄像法、问卷法、自控或摇感测试法。
? 百分位、平均数、标准差和人体尺寸的相关定律
? 测量数据时要注意根椐设计内容和性质来选用合适的百分
数据。
以下几点原则可供参考:
? (1)够得着的距离,一般选用第5百分位的尺寸,如设计
坐着或站着的功能高度,对于第5百分位的人够得着,则95%的人肯定够得着。
如适合矮个子的椅面高度,对于第5百分位以上的人来说,只要将腿向前伸一点,也就可以了,而仅有5%的人脚可能够不着地。
容得下的距离,一般选用第95百分位的尺寸,如设计通行间距,对于95%的人能够通过的走道,而只有5%的人通行有困难,即大个子的人能够通行,对于小个子的人一定能够通行。
? (3)常用高度,一般选用第50百分位的尺寸。
如门铃、把
手、电灯开关的高度,厨房设备高度等,这样既照顾矮个子的使用要求,也考虑高个子的需要。
? (4)可调节尺寸,若确定百分位大小有一定困难,条件许可时,可增加一个调节尺寸。
如采用升降椅子或可调节高度的搁板,用这此调节尺寸的措施来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要求。
调节尺寸的大小是根据人体尺寸、工作性质和家具及设备的加工能力来决定的。
?
? 2.平均数(M)与标准差(SD)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提到平均数的概念,就会将第50百分位的人体尺寸代表“平均人”的尺寸。
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这里不存在“平均人”。
第50百分位只说明某一项人体尺寸仅适合50%人
的要求,而某一项尺寸的第50百分位的数值和该项尺寸的平均值相等。
? 人与自然环境:1大自然诞生了人类2.人类利用和改造环
境3.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境构成
? 广义地说,环境是包括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其内容和
构成是复杂的。
? 1.大小构成:如按构成空间大小来分,环境可以分为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环境。
2.构成因素:,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体、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等,它进一步可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这种分类可供自然科学工作者参考。
3.构成性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 刺激与效应:1人体体外感官和环境交互作用2.人体内感
官和环境的交互作用3.人的心理和环境的交互作用4.刺激和效应? 知觉传递与表达
? 知觉传递2知觉表现3.心理量表? 人体舒适性
? .舒适性概念:这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概念。
它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正因为如此,同样的室内环境,会给人不同的
感受。
舒适性还要涉及到安全、卫生的概念。
? 2.舒适性类型:总的来说,人体舒适性包含两个方面,一
个行为舒适性,二是知觉舒适性。
? 环境行为
? 人类的环境行为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刺激作用,或是由于自身
的生理或心理的需要,或是由于社会因素作用所形成的。
作用的结果则表现出适应、改造和创造新的环境。
因此,人类的建筑活动是由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这里的人则包含社会群体作用
? 环境行为有以下一些特征:1.客观环境2.自我需要3.环
境制约? 人的行为习性
? 人类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由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步形成了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这就是人的行为习性。
1.抄近路2.识途性3.左侧通行4.左转弯5.从众习性6.聚集效应
? 人的行为模式1.行为模式化依据2.行为模式的分类(1)
空间行为模式(2)计划模式(3)预测模式? 行为与室内空间尺度
? 适应行为要求的室内空间尺度,是相对概念,其空间大小也
是动态尺寸。
室内空间尺度是一个整体概念。
首先要满足人的生理要求(同时存在心理因素的影响),故其空间尺度则涉及
到环境行为的活动范围(三维空间),和满足行为要求的家具、设备等所占的空间大小。
另外满足人的心理要求同时存在生理要求的作用,如听觉、嗅觉等)。
行为的空间和知觉的空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不同环境、场所有不同的要求。
? 行为与室内空间设计概念
? 确定行为空间尺度:(1)大空间主要指公共行为的空间(2)中空间主要指事务行为的空间(3)小空间一般指具有较强个人行为的空间(4)局部空间主要指人体功能尺寸空间? 2.确定行为空间分布:(1)有规则的行为空间①前后状态
的行为空间。
②左右状态的行为空间。
③上下状态的行为空间。
④指向性状态的行为空间(2)无规则的行为空间视觉特性:1.光知觉特性2.颜色和知觉特性3.形状和知觉性4.质地知觉特性5.空间知觉特性6.时间知觉性7.恒常特性光线与视觉:1人与光线:(1)光线的作用(2)光与健康(3)室内光的利用和遮挡
2.视觉机能:(1)视力(2)适应(3)视敏度(4)视野(5)闪烁(6)眩光
(7)立体视觉光觉质量光觉质量(1)日照(2)天然采光(3)人工照明
5.室内光环境设计概念:(1)天然采光(2)人工照明色彩与视觉
? 1.色彩及其特性:(1)光与色(2)光色与物体色(3)色彩三属性
? 2.色彩的视觉现象:(1)色觉(2)色彩对比(3)色彩常性(4)色彩知觉效应(5)色错觉? 3.室内色彩设计概念? (1)色彩与室内环境气氛(2)室内色调(3)室内配色(4)
色彩调和(5)室内色彩设计举例
形态与视觉1.形态知觉2.等字视野3.图形与背景4.图形的建立5.图形的视觉特征:(1)几何图形的相对概念2)稳定的图形一般都有客观的几何图形特征。
(3)几何形体具有主观的视觉图形特征
? 质地与视觉:1质地的知觉2.质地的视觉特性:1)重量感
(2)温度感(3)空间感(4)尺度感(5)方向感(6)力度感
? 3.室内空间界面设计概念? (1)立意
? (2)室内空间界面质地设计
? 空间视觉特性:(1)空间大小(2)空间形状(3)空间方向
(4)空间深度(5)空间质地(6)空间明暗(7)空间冷暖(8)空间旷奥度
? 2.空间旷奥度? 声音与听觉
? 1。
声源(1)点声源或单声源(2)线声源(3)面声源或声辐射面(4)“立体”辐射声源或发声体? 2.可听声
? 3.噪声对人的影响(1)噪声会影响听者的注意力,使人烦
恼(2)噪声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尤其对脑力劳动的干扰3)噪声会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尤其对脑力劳动的干扰;(4)噪声影响睡眠。
时间长了,则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消化衰退与血压升高。
(5)大于150dB 的噪声,会立即破坏人的听觉器官,或局部损失听觉,轻者则造成听力衰退。
听觉特征:1.听觉适应2.听觉方向3.音调与音色4.响度级和响度5.听觉与时差6.双耳听闻效应7.掩蔽效应8.声音的记忆的联想? 室内噪声控制与隔声:1.控制声源(1)降低声源的发声强
度(2)改变声源的频率特性及其方向性(3)避免声源与其相邻传递媒质的耦合
? 2.控制声音的传递过程(1)增加传递途径(2)吸收或限制传递途径上的声能(3)利用不连续媒质表面的反射和阻挡,主要采用隔声处理。
? 隔声:(1)对声源的隔声,可采用隔声罩。
(2)对接收者的
隔声,采用隔声间(室)的结构形式。
(3)对噪声传播途径,可采用隔声墙与隔屏,对防止噪声的传播和迭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 室内音质设计概念
? 1.噪声控制:(1)确定厅堂内允许噪声值(2)确定环境背
景噪声值(3)环境噪声处理(4)建筑内噪声源处理(5)隔声量计算和隔声构造的选择
? 音质设计:(1)选择合理的房间容积和形态(2)反射面及舞台反射罩的设计(3)选择合适的混响时间(4)混响时间计算(5)吸声材料的布置
? 触觉与环境:1.刺激与触觉2.触觉感受性3.触觉和室内
环境设计的的概念:(1)触觉的功能(2)触觉在室内环境中
? 温度觉与室内热环境
? 1人的热感觉2.体温调节3.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4.最佳
温度条件5.人体与室内热环境(1)供暖(2)送冷(3)通风? 皮肤痛觉
? 皮肤受到足够强的机械的、化学的、电的种种刺激,就会产
生痛觉。
与其他感觉相比,痛觉没有专一的适宜刺激。
皮肤痛觉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触觉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所产生的,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肤觉。
但某些实验又证明痛觉是独立存在的。
近年来,对痛觉的认识是趋于痛觉是感觉的、情绪的和
动机的因素的结合。
?
? 嗅觉刺激主要属于有机物而不是无机物。
嗅觉是通过下列阶
段而产生的:
? (1)有气味的物质不断向大气释放分子;(2)这些分子被
吸入鼻腔,达到嗅觉感受器;(3)它们被吸附在嗅觉感受器的大小合适的位置上;(4)吸附伴随以能量变化,吸附是一个升温过程;(5)能量变化使电脉冲通过嗅神经达到大脑;(6)脑的加工导致嗅觉产生。
? 1嗅觉特性嗅觉阈限2.体积流速3.嗅觉适应4.嗅觉的相
互作用5.失嗅和错嗅6.激素与嗅觉感受性? 嗅觉与室内通风
? 嗅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实质上是嗅觉与空气的相互作用。
空气品质的诸成分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东西,也有有害的东西。
如何创造一个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室内微气候,这是室内设计师的职责。
通风不仅有利热环境的改善,而且能维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将室外较洁净的新鲜空气引进室内,将室内有害气体排
出
一.名词解释
1.户内空间尺度:根据家庭生活各个功能空间尺度,考虑空间围合结构的特点以及建筑技术要求,综合各个功能空间尺度由三个部分组成:1)人体活动空间尺度;2)家具设备空间尺度;3)知觉空间尺度。
2.带冰箱的厨房面积宜不小于4.5m2
,带洗衣机的卫生间面积宜不小于3.5m2
,小卧室的面积宜在10~12m2
,大卧室在14~16m2
.
3.实验证明,窗户的面积小于室内地面的1/16时,则被试者很难接受。
4.起居室和卧室的窗宽均须大于90cm.
5.店堂设计:根据人的商业行为特性和表现,运用各种室内设计手段,综合解决购物和销售
两者的关系,创造一个适合顾客和业主各自需要的店堂环境。
6.商品的展示和陈列:根据商品的特性,人的视觉规律、行为习性,运用灯光、色彩艺术等技术手段,使商品富有艺术性的展示在顾客面前,并便于选择。
7.满足大多数人行走要求的通道,最小宽度是60cm,最小高度是200cm。
店堂通道宽度约为190cm~300cm。
8.橱窗单层高度在4m 以下,深度1~1.5m;
货柜高90~100cm;箱柜深约50~60cm(纺织品柜要宽一些);货架有效高度为0.3~2.3m,深度40~70cm。
9.展厅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控制观众流向、流量、流速和行走方式。
10.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人自身的才智、价值、理想等实现的需要。
11.起居室个人空间距离均不超过4m,因此交往空间一般16~20m2
左右。
二.简答题
1.商业心理学家将顾客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序分为三类?1)有目的的购物者:即,全确定型;2)有选择的购物者:即,半确定型;
3)无目的的购物者:即,不确定型,“潜在顾客”。
店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吸引第三种人的购物,即“潜在购物”。
2.购物心理对购物环境的要求?
1)购物环境便捷性:在商店位置的选择上,应注意商业地段的选择,尽量设在交通便捷的“市口”;在商品的选购上,应将常用的、急于推销的商品陈列在顾客进出的便捷处。
(小商店、连锁店、售货亭的服务半径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500m左右.)
2)购物环境选择性:应具备多家商店,多种商品、多方信息的整体购物环境;商品的摆放也应将不同品牌的同一商品放在一处销售,方便顾客。
3)购物环境识别性:强调商店整体造型和装修的特殊性,以及出入口、内部空间形态等局部环境的形象打造,增强店家特色。
4)购物环境舒适性:反映在商店的周围环境上,以及店堂内部,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使顾客愿意停下来。
5)购物环境安全性:商品本身的“货真价实”,最能吸引顾客之所在;店堂空间尺度和设备、消防疏散、商品防盗上的安全保证。
3.商店的基本设计要求?1)满足顾客购物行为和心理需求;2)促进买房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3)便于商品展示陈列、收存发售;4)适应社会发展,利于城市环境。
4.如何将顾客引入店堂?
1)诱导视线:店面造型完美、独具特色且识别性强,容易诱发人们的猎奇和购物的欲望;
2)诱导路线和方向:商店具有吸引购物者在连续购物运动中的注意力,并导向商店购物的流线。
3)诱导空间:位于商店前沿,是最活跃且最具魅力的中介空间,形成可停留驻足的购物环境,有利招徕顾客。
5.展厅特性?
空间特性:1)四维性和综合性:展馆本身就是件完整的展品,是时间和空间完美结合的四维艺术;展示空间里充满人流和
信息转换,综合运用了视听艺术和信息传递的技术手段,使之成为有一定主题的展示空间场所;
2)序列性和系列性:展示的规律性,使展示空间系统有着鲜明的序列性。
从展场及设备来看,也是一个完整的系列;3)开放性和灵活性:展示空间应提供一个最充分、优化的展示,最开放、灵活的观展路线,以适应观展的需求和信息交换的需要。
展示环境:1)可视性:环境应有很好的视觉条件,保证照明质量,使展品有良好清晰度;
2)舒适性:环境要符合观展的行为和知觉的舒适要求;
3)安全性:环境有很好的防盗、防雷、防蛀、防火的技术条件和设备措施。
展品:1)知识性:展品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等知识;2)科学性:展品内容和展品布置都应该是科学的;3)趣味性:展品内容和陈列有一定的艺术效果,能吸引观众;4)时间性: 展品内容能反映一定的时间特征,展品陈列能分类、分阶段,以免观
展时间过长、容易疲劳。
6.观展行为及特征?
观展行为表现:1)观看:应在观展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观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
2)走到:为适应连续性观看的需要。
要求展品前留有足够的观众停留的空间,且同一类展品布置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