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临床合理
用药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选取
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头孢曲松钠产生不良反应患者90例作为研
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不良反应类型,对比各类的发生率,研究
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措施。
结果患者在用药时30分钟内,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
生率较高,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皮肤损害以及附件损害44例(48.89%),其次是肠胃道反应15例(16.67%),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
结论在患者应用头孢曲松钠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临床应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ftriaxone sodium adverse reaction and its rational clinical u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ceftriaxone sodium adverse reaction.Methods a total of 90 cases of ceftriaxone sodium adverse reaction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 typ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types was compared to study the rational clinical medication measures of the patients.Results Within 30 minutes, ceftriaxone sodium had a high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mong which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kin damage and accessory damage in 44 patients (48.89%), followed by gastrointestinal tract reactions in 15 patients (16.67%).0.05).Conclusion Ceftriaxone sodium may cause
adverse reactions of different degrees in patients. Therefore, relevant staff should focus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Key words: ceftriaxone sodium adverse rea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头孢曲松钠是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别名为优菌必治、罗氏芬达力嗪等,最
长的半衰周期为7~ 8 h,其机制为快速抑制细胞壁上合成黏肽,具有杀菌效果,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因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疗效肯定,在临床的应
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败血症、胆道感染、盆腔感染等。
由于使用范围较广,由此引发的不良反应问题也越来
越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使
用头孢曲松钠产生不良反应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 2018 年1月~2019 9年1月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产生不良反应
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6例,女性54例,年龄范围在25岁~60岁之间,患者在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失眠、腹胀
腹泻、心慌、头晕耳鸣、皮疹、烦躁、胸闷、行为异常以及表情淡漠等。
用药方
式中有20例患者为静脉用药,10例患者为联合用药,11例患者为单独用药。
原
发病中有9例患者患有呼吸道感染,15例患者患有泌尿系统感染,13例患者患
有消化道炎症,12例患者患有脑膜炎。
1.2方法和评价标准
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总结其不良反应的类型,对比各类型的发生率,研究
患者临床合理应用的措施。
评价标准主要参照我国 CFD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相关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统计分析头孢曲松
钠不良反应的症状以及发作时间,提出临床合理用药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均采取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使用 t进行校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
患者在用头孢曲松钠时,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皮肤损害以及附件损害
44例(48.89%),其次是肠胃道反应15例(16.67%),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
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患者在使用头孢曲松钠30分钟内不良反应较多,只有%的患者在用药一天后
发生反应,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例数百分比(%)≤30min4044.44%
30min~1h1820.00%
1h~1d1011.12%
>1d2022.22%
不详2 2.22% 3讨论
头孢曲松钠是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各种类型的感染疾病中均有应用。
该药物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抗感染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而且药效的持续时间
较长,能够长久作用于病灶,从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头孢曲松钠开始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是在广泛应用中显现出了一定的
问题,由头孢曲松钠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在逐步增多,已引起临床方面的重视。
应用头孢曲松钠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涉及到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循环
系统损害等多个方面,常会在用药30分钟内就出现不良反应[1]。
绝大多数患者在
发生不良反应后,通过及时抢救和针对性的治疗均能够痊愈,只有极个别的患者
会出现严重后遗症。
提示在利用头孢曲松钠进行疾病治疗时要注重加强不良反应
的防治工作,以便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出现用药异常后,必须立即停止用药,并
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与治疗。
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临床上针对于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研究力度
也在增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安全使用头孢曲松钠的一些措施,在提高用
药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在应用头孢曲松钠前需要完善对患者的临床诊断,避免滥用药物。
头孢曲松钠是一种重要的抗感染药物,而该药物在敏感革兰阴性
杆菌和一部分敏感革兰阳性球菌造成的感染问题方面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这
也是该药物重要的应用范围。
但特别注意的是,头孢曲松钠药物并不适合胃肠型
感冒患者的治疗。
为了避免滥用药物或者用药不当问题的发生,在应用头孢曲松
钠前,临床医师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科学全面诊断,头孢曲松钠的药理、药动
力学、用量用法、配伍禁忌、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问题,提高药物应用的针
对性与合理性,有效消除不良反应发生率。
②在用药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患者
的监护工作。
用药监护主要包括:药物应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相应的疗效;药
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耐药性反应等;患者在用药后病情是否得到了有效缓解或患者病情出现恶化等情况。
为了保证用药监护的质量,需要特别做好对患者的血液检测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还需要做好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2]。
针对于需要长期利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必须对其用药过程和用药后的表现进行全面监测和记录,避免二重感染等不良问题的产生。
如果根据患者的疾病治疗需要,必须要应用该药物,可以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同时两组液体需要间隔应用,在应用时还需要重新使用新的输液器,避免出现配伍禁忌反应的情况。
由此可见,头孢曲松钠在产生明显药物疗效的同时,不合理应用还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必须在用药中注意落实上面的安全用药措施,有效提升用药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头孢曲松钠在实际应用中会引起多个系统不良反应,临床应注重对该药物的应用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安全用药的方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的同时,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3]。
参考文献
[1]李永辉,王芳,郭瑞锋.704例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及潜在风险分析[J].中国药业,2019,28(21):80-83.
[2]钱万桥,周芳,袁毅亦.头孢曲松钠所致的不良反应及合理选择剂量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4):97-99.
[3]曾为驰.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7(0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