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调查分析-以华侨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调
查分析
以华侨大学为例
引言
“动机”(motiv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Movere,“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它是“发动并维持活动的倾向或意向,而非指活动本身”(邵瑞珍,1997:287)。

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由动机所引起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它实质上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需要。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它能直接影响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接受二语输入量的大小、与本族语者互动的程度、目标设置的高低、学习毅力的大小,以及发展二语技能的持久性”。

(秦晓晴,200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语言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研究逐渐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Gardner等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开始了第二语言动机研究,并将其发展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的主导模式。

Gardner将语言学习动机定义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的学习某种语言的努力以及在此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

(Gardner,1985:28)在随后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不同学者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如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教学情景层面等,其中语言层面的研究因历史悠久而较为成熟。

语言层面的研究以Gardner和Lambert等人的社会语言学动机模式分类最为经典,该模式将第二语言习得动机分为“融入型”和“工具型”两类。

虽然随后有些学者对这两种动机类型进行了延伸,例如,Clement 和Kruidenier在动机研究中发现,除了“工具型”动机职位,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还有知识、友谊和旅行三个方面的动机,但一般认为这三个方面和“融入型”动机有关。

“融入型”与“工具型”的语言学习动机模式为分析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心理提供了有效工具。

一关于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专业的泰国籍留学生,“华文教育专业”是中国教育部2005年正式发文批准设立的四年本科专业,专门面向海外招生,旨在培养海外急缺的华
文教育师资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有别于国内一般的汉语语言专业,该专业属于教育学类目下,学生四年内修满规定学分将获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教育学学士学位”证书。

因此,该专业的学生也属于一般意义的“师范生”。

目前国内仅有国务院侨办直属的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开设此专业。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对此专业的招生条件为,“有一定的华文基础;有志于从事华文教育,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海外华裔青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该专业于2006年在华侨大学首次招生50人,随后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本研究涉及华文教育专业2010级至2013级的9个班。

为了将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与该专业其他学生在汉语学习动机方面加以比较,本研究面向华文教育专业9个班发放问卷218份,收回有效问卷218份。

由于问卷的发放采取面对面跟班填写的方式,研究人员能当即回答学生的疑问并检查遗漏,确保了问卷的填写质量与回收率。

此外,本研究还采用了课堂观察方式,对笔者所任教的华文教育专业一年级B班(该班共有33名学生)的10名泰国学生进行了课堂观察。

通过对问卷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发现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专业2010级至2013级泰国留学生共计45人,占全部学生总数的20.6%,其年龄、性别比例分布如下(见表1)。

表1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专业2010级至2013级泰国留学生的年龄、性别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华文教育专业泰国学生的年龄构成较为多元,但绝大多数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处于高等教育适龄阶段,1人为17岁及以下,这是由于个别学生已经取得相当于高中教育的同等学历,或即将获得高中文凭,在高中毕业之前就申请了赴中国留学项目。

笔者任课的班里有两名泰国插班生就属于第二种情况,他们甚至在大一年级第一学期末回到泰国参加高中毕业典礼;24岁以上大龄学生已有高等教育经历或工作经历,因对华文教育有兴趣而申请就读该专业。

在性别构成方面,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的男女生比例达到
1∶3.5,这与该专业女多男少的整体情况一致。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在被调查的所有学生中,泰国学生占总体的1/5左右。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泰国的华侨华人总数多,以及对华文教师的需求量大相关。

该专业其他国家的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个别学生来自蒙古国、乌克兰、印度、日本和巴西,生源国的多样性为学生之间多元文化的分享交流提供了可能性。

(二)研究对象的背景情况
对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的背景调查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家庭背景、汉语学习年限和从教意愿(如表2所示)。

表2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专业2010级至2013级泰国留学生的背景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家庭背景”方面,泰国学生中35人(77.78%)明确表示自己来自华裔家庭,他们中大多是第三代或第四代移民,个别是第二代移民,且这些新生代的泰国华裔子弟全部在泰国出生,他们的家庭成员也主要使用泰语,因此他们对祖籍国中国的语言与文化较为陌生。

就笔者从教班级的课堂观察而言,泰国华裔学生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并未明显强于非华裔学生。

其余10名泰国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华裔,或不清楚其直系家庭成员是否来自中国。

“汉语学习年限”是指这些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来中国之前学习汉语的时间,目的是摸查其汉语水平。

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这些学生并非都参加过HSK考试,因此只能在假设其汉语学习年限与汉语水平呈正相关的前提下,间接摸查其汉语水平。

统计显示,在来中国之前,绝大部分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其中3名学生具有5年以上的汉语学习经历(占比为6.67%),37.78%的学生学过4~5年的汉语,22.22%的学生学过2~3年;但仍有少部分学生的汉语基础较为薄弱,28.89%的学生仅学过1年左右,这些学生多是决定来中国留学后才突击补习汉语;还有2人是“零基础”,这意味着他们是在完全没有汉语基础的情况下开始了难度较高的专业学习。

汉语基础直接影响学生在大学起始阶段的学习效果。

“从教意愿”是调查学生毕业之后是否愿意当汉语教师。

调查结果显示:受到服务协议一定程度的约束,近半数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48.89%)具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明确表示自己毕业后会愿意当华文教师;仍有6名师范生(13.33%)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从事华文教育工作,不愿意当老师;17名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37.78%)尚不清楚自己毕业后是否愿意从教。

这些数据说明,半数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的职业意愿与华文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一致,而少数学生的职业意愿与此专业存在明显错位,还有相当学生处在摇摆状态。

这意味着,即便签订了服务协议,仍存在毕业生不履行协议的风险。

(三)研究对象的学习动机类型
本部分研究的工具是自编问卷,采用了从“非常认同”到“不认同”的四级量表形式。

本研究的问卷编制是探索式的,笔者事先就“为什么来中国学汉语”征求了部分学生的意见,归纳出了若干选项。

如引言中所述,本研究在分析学生动机类型的过程中采用社会语言学的动机分类模式。

语言层面的动机研究涉及与目的语相关的各种因素,如文化、目的语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该语言的适用价值等。

Gardner 和 Lambert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

具有工具型动机的人学习外语是出于对现实原因的考虑,例如通过考试、升入大学、获得奖学金、找到好工作、获得晋升或加薪等,持有此动机的学习者更为看重语言的经济实惠。

相比较而言,工具型动机对学习成绩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短暂而不稳定;具有融入型动机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和持目的语的人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试图通过外语学习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目的语的社会和人,进而融入其中。

融入型动机的核心是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社团在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

一般研究认为,融入型动机更有利于外语学习,它对学习者产生的影响更为长久和稳定。

表3 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社会语言学角度的学习动机分布
根据表3可以看出,在融入型动机方面,华文教育专业84.44%的泰国学生“非常认
同”“认同”或“基本认同”“汉语是世界上一门重要的语言”,相同数量的学生“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86.67%的学生“喜欢汉语学习带来的挑战和快乐”,82.22%的学生认为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60%的华裔学生认为学习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家族”,46.7%的非华裔学生认为学习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华人”;在工具型动机方面,86.67%的泰国学生认为学习汉语“有助于找到好工作”,93.33%的人认为“将来工作中会用到汉语”,71.11%的学生学习汉语是因为“中国经济日益强大”,所有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均认为学习汉语有助于“以后与中国人进行工作或生意的合作”,还有66.67%的人“为在中国学习或深造其他专业做准备”。

由此观之,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动机方面体现出工具型动机与融入型动机兼而有之、相互影响的特点,两种语言学习动机在他们身上的作用也较为均衡:他们来到中国学汉语既有非常现实的考虑,如中国经济越来越强大,学好汉语有助于将来找到好工作、以后与中国人进行交往合作,或是留在中国继续深造,也有对中国语言文化本身的了解愿望,他们想要了解中国文化、了解自己的华裔身份,并喜欢汉语学习带来的挑战和快乐。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泰国学生在该专业学生群体中的学习动机情况,下面将泰国学生与非泰国学生的融入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进行比较。

图1是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与非泰国学生在融入型汉语学习动机方面的比较,可清楚地发现:在融入型动机方面,泰国学生与该专业其他国家华裔学生的动机强度基本相当,差异较大的两个方面体现在:其一,泰国学生更为肯定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其二,与其他国家华裔学生相比,泰国的华裔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学习汉语来认识自己的华裔身份。

图2是华文教育专业泰国学生与非泰国学生在工具型汉语学习动机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泰国学生在“找好工作”一项略低于非泰国学生之外,其他项均明显高于非泰国学生。

这说明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整体工具型动机强度高于其他国家华裔学生,他们更能预见自己将来会在工作中使用汉语,对中国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持有更为肯定的态度,并且全都对日后与中国人合作抱有期望,愿意为之进行语言上的准备。

此外,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对于毕业后在中国继续深造或转而学习其他专业也比非泰国师范生有更多的考虑和规划。

图1 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与非泰国学生融入型汉语学习动机比较
图2 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与非泰国学生工具型汉语学习动机比较二针对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的教育与教学建议
通过对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善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的甄选工作
正如研究中所发现的,13.33%的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当老师,还有高达37.78%的学生处于摇摆状态,为了避免学生不履行协议的风险,应该加强此专业申请者的甄选工作。

学生在申请该专业时除了要提交高中成绩外,还应该提供一份个人陈述以及参与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履历。

个人陈述要说明自己对华文教师职业的认识以及赴华学习的目标,教育履历要如实填写自己以教师或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过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此外,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对申请者进行面试,考察其是否具备未来汉语教师的基本潜质和能力,在选择范围方面,要向泰国偏远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倾斜,这些学生往往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和未来的就业机会。

只有把真正愿意当华文教师的人选招进来,才能既不浪费教育成本,又能切实缓解华文教师短缺问题。

(二)设置语言过渡课程
调查中发现,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中“零基础”和“学过1年左右”的学生都占到近三成,由于汉语基础薄弱,这些学生比汉语基础好的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习困难。

再以笔者任教班级的10名泰国学生为例,他们中学过1年左右汉语的泰国学生在一年级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方面明显落后于学过3~5年汉语的泰国学生。

在以汉语为教学语言的学习环境中,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难以听懂教师的讲课内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也较低。

同样的问题普遍存在于该专业其他国家的学生之中。

因此,笔者建议校方在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应该首先进行汉语水平测试,为语言能力不过关的学生安排过渡性的语言提高课程,待考核过关后再进入正规课程学习。

此外,还可以建议泰国学生的学习社团,汉语水平高的学生与水平低的学生结成学习对子,必要时可以用母语进行解释,汉语教师提供辅助指导。

(三)有针对性地激发学习动机
针对华文教育专业泰国留学生在汉语学习方面的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较为均衡的特点,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汉语的重要性,努力激发并维持泰国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工具型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泰国学生对于学习汉语的融入型愿望,在教学中渗透汉语文化与生活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与中国学生交流,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汉语交际活动中体验汉语文化。

语言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难度,让学生体验到挑战成功的快乐。

就泰国华裔学生想要了解自己和家族的强烈愿望,教师还要在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关于华人华侨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改善泰国华文教师待遇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对泰国学生而言,华文教师职业的中等收入和工作稳定性与其从教意愿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9和0.464,双边检验可以发现显著度分别为0.009和0.0013,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关系;而对于非泰国学生,他们的从教意愿与华文教师职业比较受尊重的社会地位呈显著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64。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研究中的泰国学生比非泰国学生更为看重华文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而非社会地位。

这与泰国学生所持有的较强的工具型动机具有相似性。

因此,为了吸纳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华文教师队伍,泰国相关政府部门、华文学校要想方设法进一步改善华文教师待遇。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