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链球菌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合集下载

一例仔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一例仔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附红细胞体病 的发生现在 已无 明显的季节性 ,
传播途径 尚不完全清楚 , 主要是经蚊虫 的传播 , 其次 是疥螨 、虱子媒介 昆虫的间接传播 和动物间的接触
传播 。母 猪感染后可通过垂直感染将病原传染给仔 猪 。预 防附红细胞体病
2 临床症状 病猪鼻镜 干燥 , 体温高达 4 1 ℃以上 , 精神沉郁 ,
食欲减退 , 腹泻 , 眼结膜潮 红 , 后肢发 现有 圆形深紫
色斑块 , 濒临死亡 的病猪倒地不起 , 四肢前后划 动 , 似游泳状 , 大小便失禁 , 重者还 出现间歇性抽搐 、 肌 肉震颤 、 嘴吐白沫 、 呻吟、 尖叫等神经症状 , 病情转慢
如下 。
5诊 断 根据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 , 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
验诊断为仔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
6 治疗情 况
全群投服强力霉素 , 连用 3 — 5 天。 发病严重 的 1 1 头猪进行 “ 惠可宁”( 头孢喹枵 ) 2 毫克 , 千克或 “ 替 奥福”( 头孢噻呋 )每千克体重 3 毫克肌 肉注射 , 每 天1 次, 连用 5 天。 “ 强力附红消”( 盐酸多西环素 ) 每千克体重 0 。 1 毫升肌 肉注射 , 每天 1 次, 连用 5 天。 第二天见病猪好转 , 5 天后 l 1 头病猪全部治愈。 对猪舍 内外环境彻底清理 , 用2 %苛性钠溶液进 行彻底卫生消毒 , 每天 1 次, 连续消毒 2 0 天 。对猪 体、 食槽 、 用具等用 0 . 1 % 癸 甲溴氨进行消毒清洗 。
场带来更大损失。2 0 1 2 年 7月 2 3日, 唐山市丰润区
噻呋、 强力霉素、 氟苯尼考 、 丁胺卡那霉素 、 恩诺沙星 高敏 , 对阿莫西林 、 氨苄西林 钠 、 林可霉素 、 土霉素 、 青霉素中敏 , 对四环素不敏感 。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浙江畜牧兽医2024年第1期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进入高温多雨季节以后,蚊蝇滋生活动频繁,由吸血昆虫带来的蚊媒疫病呈高发态势,给猪场管理带来不小的麻烦。

最近,某猪场发生一起猪急性死亡病例,场主求诊,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而引起。

现将具体诊疗情况报告于下。

1 发病情况该猪场建于2019年,当时由于养猪价格高,利润趋好,急于建场上马,无奈选址困难,将猪场建在了一处河滩地,现猪场周围已成垃圾堆放地,环境状况很差。

今年春季本场猪源不足,近期陆续从外地购进仔猪85头,放进保育舍与原场猪群混养。

发病时该猪场存栏生猪312头,其中能繁母猪16头、哺乳仔猪76头、保育猪140头、育肥猪80头;其中发病51头。

据场主介绍,病例首发于外购仔猪,初期表现主要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下降,随着病情发展,不少保育猪和部分育肥猪陆续出现症状,并伴有咳嗽气喘、腹泻等症状,已有多头死亡。

笔者检查后发现,该猪场大部分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皮毛粗乱,生长发育迟缓,有渐进性消瘦与贫血表现;部分病猪皮肤发黄,眼结膜、口腔黏膜黄染;部分病猪耳尖、腹下、四肢末梢等处发红或发紫;比较严重的患猪腹泻下痢,部分伴有神经症状,呈现肌肉震颤,关节肿胀,常站立不稳,四肢呈划水状;部分母猪和育肥猪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和跛行现象。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的混合感染。

2 临床特征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寄生在猪红细胞上的猪附红细胞体引起,各种猪均可发病,但以3-5月龄猪多发,吸血昆虫如蚊、蝇、螨虫、虱等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临床上以发热、厌食、贫血、黄疸及四肢、耳尖和腹下出血为主要特征。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引起的多种征型疾病的总称,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有易感性,其中仔猪多为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发病死亡率最高,其次为架子猪多表现为化脓性淋巴结炎,而成年猪发病较少;其中急性型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为特征,慢性型以关节炎、心内膜炎、组织化脓性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为特征。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中 国动 物 检 疫
21 0 0年第 2 7卷 第 6期
一5 7一

例 猪 附红细胞体和猪链 球菌混合感染 的诊 治
吴 海 港 ’ 纪 成 ’ 锦 妮 张 广 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刘 , 刘 ,
(. 阳农 业高等 专科 学校 , 1信 河南信 阳
中图分类号:8 8 2 S 5 .8 文献标识码 : c
440;. 6 0 0 2 解放 军 1 4医院, 5 河南信 阳 4 4 0 ) 6 0 0
文章编 号:0 5 9 4 2 1 )6 0 5 — 2 10 ~ 4 X(0 0 0 — 0 7 0
近 年来 ,随着 养猪 业 的 迅速 发 色 , 并有 小点 出血 ; 肾脏肿大 、 色苍 颜 依据 临床症状 、 剖检 病变和 实验 展 ,新 的疾病 也在不 断变异与进 化 , 白 、 乳 头 出 血 、 质 部 有 黑 色 出 血 室 检验等综合判 断 , 肾 皮 确诊该猪群 为 附 严重制 约着 养猪业 的发展 , 同时给养 点; 胱变厚、 膀 有少量 出血 。 全身淋 巴 红细胞体和链球菌混合感染 。 肿 切面 外翻、 有渗 出液溢 4 诊 治 猪业带来不 同程度 的损 失[。猪 附红 结充血 、 大、 1 ] 关节肿 胀 尤 为明 显 、 关节 囊液 较 4 1 加 强饲 养管理 , 好环境卫 生 , . 搞 细胞 体病 是现 代养 猪 业 中又 危 害严 出 , 重 的一 大疾 病 , 该病本 身不 引起 猪只 混 浊 。 用 百毒杀对猪 圈进行每天 喷雾 消毒 1 死亡 , 因附红细胞体 破坏猪血 液 中 3 实验 室检验 但 次, 连续 用 5 , d 同时增 加 日粮 中蛋 白 的红细胞 , 其携氧功 能丧失而 引起 3 1 病 毒检测 采 取病猪 前腔静 脉 质饲料和 富硒饲料的含量 。 使 . 分 猪 猪 抵 抗 力 下 降 , 易 并 发 感 染 其 它 疾 血 , 别 用 猪 瘟 、 繁 殖 与 呼 吸 综 合 4 2 全群猪用磺胺 5 极 . 一甲氧嘧啶拌料 盐 1 d 连 病。 若诊断不确切 、 治疗 不当, 死亡率 征金标 层 析快 速检 测 卡检 查病 猪 血 饲 喂 , 酸土 霉 素 拌 料 ,~2次 / , 较高 。2 0 09年 8月 , 阳农业 高等 清 , 信 结果 显示均 为阴性 。 用 5。 d 专科 学校 动物 医 院接 诊一 起 猪 附红 3 2 鲜 血压片 检查 取 正在发烧 的 4 3 对病猪用头孢 噻呋,按 3 g k . . m/g 细胞体和链 球菌混合感 染 的病 例 , 病 猪的新鲜 血液 l 由 滴于 载玻片上 , 加 体 重, 血虫净 5 gk 体 重 , m/ g 黄芪 多糖 于发 现早 , 诊及 时 , 确 并采 取有 效 可 等量生理盐 水混合加盖 玻片上 , 在油 注射 液 0 2 L k . m / g体重 ,分别肌 肉注 行 的防制措 施 ,使病情 得到 了控 制 , 镜 下观 察 ,发 现 红细 胞表 面 呈锯 齿 射 ,~2 / , 1 次 d 连用 3 。 d 状 、 状或 菠 萝状 等不 规状 , 星 上下 震 4 4 严 重 贫 血 猪 注 射 铜 铁 钴 注 射 . 减少 了养殖 户的损 失, 现将诊治 情况 动或左 右 摆 , 浆 中有 球形 、 形 的 液 、肌 苷注射 液 、B 注射 液和 V 1 血 杆 V1 B2 介绍如下。 1 发病情 况和 临床症状 闪 光 虫 体 , 这 些 虫 体 能 上 下 左 右 伸 注射液 , 以恢复机体造血功能 。 通过上述 方案治疗 , 猪群病情趋 20 0 9年 8月 , 驻马店市 正阳县一 展 、 旋转 。 4 后大部分病猪 体温恢 复正 农户张某来 求诊 , 据畜 主介绍最近 购 3 3 血 液涂片 染色镜检 用病猪 新 于稳定 ,d . 用 在 开始采食 , 周后病情 完全得 到控 1 入6 0头三元 仔猪 , 平均体重约 1k , 鲜 的血 液 涂 片 , 瑞 氏 染 色 , 油 镜 常 , 8g 入栏后 4 , d 发现个别仔猪 出现 发烧现 可见 红细 胞边 缘血 浆 中 的 附体被 染 制 。 象, 体温 达 3 . ℃~4 ℃不 等 , 神 成紫 蓝 色 , 血 小 板 染 成 淡 红 色 95 1 精 而 5 讨 论 沉郁 、 厌食 , 四肢特别是 耳边缘 发紫 , 3 4 细 菌 学 检 查 . 猪链球菌病和附红细胞体病是近 皮肤 发红 或发 紫 , 指压 不褪 色 , 针 3 4 1 无 菌取病死 猪 的肺 脏、 打 .. 肝脏 、 几年来发病率较高 ,对养猪业影响较 血流 不止 , 红色 的血 尿 、 前 口中 颌 下淋 巴结和 肾等实 质器 官 直接 做 严重的传染病,一般多发生在 6月一 排 死 干燥 的季节 。另外 , 养环 饲 流涎 、 四肢划 动呈游泳 。虽然也采 取 组 织涂 片 , 革兰 氏染 色 后镜 检 , 见 9月炎热 、 可 单 短链 的球 境差, 饲料营养不全面, 应激 因素等都 当地兽 医意 见,进 行抗链 球菌治疗 , 革 兰 氏阳性 的成 对 、 个 、 但是 效果 差 ,并且 发病 个 数逐 渐 增 菌 ,其 中以成 对排 列 的双 球菌 占多 可诱发本病 。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 多 ,而且 自家 养 的哺 乳母 猪 也感 染 数 。同时将病料接种 于 1% 0 的马血琼 或污染环境水平传播; 昆虫媒介在疾 3 ] 。 了, 出现 皮 肤 发 红 、 热 现 象 , 门红 脂 平板上 , 恒温 箱培 养 , 3 ℃下 病的传 播中也起重要作用[ 发 阴 置 在 7 4 h结 边 对 病 猪 尽 早 确 诊 治 疗 , 减 少 发 是 肿 , 发 病 仔 猪 退 烧 后 出 现 眼 眶 及 肛 培 养 2 , 果 生 长 出 小 而 圆 、 缘 先 门发青现象。 整齐 、 滑 湿 润 、 露珠 状 、 度 混 病 、 播 和 经 济 损 失 的 首 要 措 施 。 链 光 呈 轻 传 浊 、边 缘 整齐 环绕 溶 血 带 的细 小菌 球 菌 的耐药 率较 高 ,敏 感性 普遍 偏 2 病理 剖检 变化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6 1 猫 为 弓形 体 的 完全 宿 主 .而 猪 和 .
其 他 动 物 仪 是 本 原 虫 无 性 繁 殖 期 的 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并加 强饲养 管理 . 胃 . 充 电解质 . 健 补
多 种 维 生 索 等 配 合 治 疗
结 肿 大2 3 ~ 俏 胃粘 膜 潮红 . 道 明 显允 肠
m . 黏 膜 可 见 多 量 坏 死 病 灶 . 系膜 肠 肠 淋 巴呈 绳 索 样 肿 大 4 实 验 室 检 查
站立不 稳 ; 肤发 红 , 别是 耳尖 、 皮 特 鼻
端、 四肢 、 部 呈 紫 红 色 斑 状 , 压 不 尾 手 褪 色 . 视 黏 膜 黄 染 . 吸 困难 呈 犬 坐 可 呼 姿 势 . 分 病 猪 关 节 肿 大 . 愿 站 立 或 部 不
毛 粗 乱 , 欲 废 绝 . 部 膨 大 . 吸 急 食 腹 呼
42 . 细 菌 的 分 离 培 养
例猪附红细胞体和猪链球菌混
合感染的诊治
梁 茂银 ( 苏 省 睢 宁 县 动 物 卫 生 监督 所 . 苏 唯 宁 2 2 0) 江 江 21 0
以无 菌操 作 取 病 死 猪 心 m 、 脏 、 肝 淋 巴结 分别 接 种 于普 通 琼 脂 培 养 基 和 鲜 血 琼 脂 培 养 基 I .经 3 ℃培 养 2 7 4h 后 观 察 . 见 彳 细 菌 生 长 未 丁
生 对 象 . 此 防止 猫 接 近 猪舍 散 步 卯囊 传 播 本 病 外 .饲 养 员 也 要 避 免 和猫 接 触 严禁 给猫 喂 生 肉 禁 止 未 煮 熟 的 屠 宰 废弃 物 或混 有 生 肉屑 的泔 水 喂猪 62 _ 一 翻. 发 本 病 .应 进 行 环 境 灭 爆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猪和其他动物。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感染病,可感染人和动物。

两种疾病的混合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并且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诊断猪链球菌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询问可以了解患者的接触史和既往病史,以确定可能的感染来源。

临床症状观察可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

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确诊。

实验室检查通常包括血液和痰液的培养和荧光抗体检测。

血液培养可以检测猪链球菌的存在,痰液培养可以检测附红细胞体的存在。

荧光抗体检测可以通过检测细菌或病毒的抗体来确定是否感染了猪链球菌或附红细胞体。

对于混合感染的治疗,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抗生素可以治疗猪链球菌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和头孢菌素等。

抗病毒药物可以治疗附红细胞体感染,例如利巴韦林和奈韦拉平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或病毒的生长来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休息充足、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增强免疫力。

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加强免疫力可以提高身体对抗感染的能力。

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建议进行氧气治疗和气管切开术等辅助治疗方法。

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早期发现和诊断以及针对感染病原体的治疗是治愈混合感染的关键。

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辅助治疗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混感的诊治

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混感的诊治

2022年第04期D O I :10.3969/J .I SSN.1671-6027.2022.04.084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猪的一种多型性疫病,为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仔猪和成年猪均易感,发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伤口、呼吸道是主要传染源,也可经消化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秋季最流行。

猪链球菌以淋巴结脓肿最为多发常见,依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败血型、脑膜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和关节炎型。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感染猪,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猪均可感染,节肢动物(虱、疥螨)是该病主要传播媒介,可通过污染手术器械或注射针头等机械传播,发生温暖季节,夏季多发,冬季也可见。

2021年8月,庄河市青堆某养猪户饲养的育肥猪陆续发病,死亡率达40%,后综合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2021年6月青堆某养猪户共购进仔猪28头,约25kg ,分4个圈舍饲养育肥,已免疫注射过猪瘟、蓝耳病、口蹄疫疫苗,8月初开始畜主发现一栋猪舍中有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萎靡不振,眼结膜发红等症状,有的贫血、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另一栋猪舍2头猪出现跛行、走路摇摆,当地兽医怀疑是链球菌病感染,并用青霉素稀释后肌肉注射,治疗3d 症状有所缓解,但疗效不佳,症状转归较慢,期间猪群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病情加重,病猪陆续死亡,遂来我处求诊并去现场,临诊时发现猪舍内卫生条件差,蚊、蝇较多。

2临床症状现场诊断发现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2.5℃,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随病程加重,采食量下降明显,甚至不食,反应迟钝,不愿活动,便秘,皮肤苍白,毛色干枯、缺少光泽,皮肤充血,有针尖大出血点,皮肤粘膜严重黄染,有的排黄色水样稀粪,以及偶尔的有荨麻疹为特征的皮肤过敏症状。

有的病猪气喘、咳嗽,有的四肢动作不协调,前肢高抬轻落,有的出现磨牙、转圈、空嚼、昏睡等神经症状,并有明显的关节炎症状,跛行、爬行,严重的不能起卧,来人后需要畜主驱赶才走动,病猪关节疼痛,一肢或多肢关节明显肿大,四肢特别耳廓边缘发绀。

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感的诊治

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感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蚊蝇虱等吸血昆虫为传播媒介的传染性血液原虫病,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以出血性败血症、淋巴结脓肿、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病日益表现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严重影响养猪场户的经济效益。

现将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阅。

1发病情况广西柳州融安县某养猪场存栏生猪280头,其中育肥猪75头、保育猪80头、仔猪110头、能繁母猪15头。

2019年7月上旬,从异地引购的部分仔猪开始发病,继而保育猪、育肥猪陆续发病,主诉病猪症状为体表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皮肤发红变紫、咳嗽、腹泻下痢、呼吸困难,个别病猪突然尖叫倒地而亡。

畜主曾用头孢类、青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截止笔者赶至猪场,共有发病猪92头,死亡41头,发病率为32.9%,死亡率为44.6%。

2临床症状该猪场环境卫生较差,从异地引进的87头仔猪未经隔离观察便与原场猪群混合饲养。

通过临床观察可见发病猪群多为仔猪和保育猪,食欲不振、精神颓废,体温达41~42℃,病猪呼吸急促、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全身皮肤发红,耳颈、四肢内侧、腹下等皮肤变紫,指压不褪色,有的病猪关节肿胀跛行,有的伴有转圈、前冲等神经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发展,病猪机体消瘦、贫血症状显著,出现血尿、共济失调,全身颤抖、濒死前四肢划动呈游泳状,最终昏迷死亡。

3病理变化检剖部分病死猪可见肌肉色淡,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可视黏膜黄染,喉头、气管充盈泡沫,血液稀薄且凝固不良,肺脏、肝脏、肾脏、脾脏淤血肿胀,心包积液、胸腹腔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点,部分病死猪关节肿胀、关节囊内有胶冻状渗出物呈黄色,脑水肿充血,脑切面有出血点。

4诊断采集病死猪实质器官(肝、肾、脾)和脑脊髓液、关节囊液等制成组织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到革兰氏阳性(呈蓝紫色)短链或呈长链排列的球菌;采集病猪耳静脉血滴在载玻片上,并与0.9%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盖上载玻片置于镜下观察可见红细胞表面有卵圆形虫体运动。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猪瘟和猪链球菌混感的诊治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猪瘟和猪链球菌混感的诊治
该新建猪场于 2010 年 7 月 10 日向外引进已 怀二元母猪 46 头袁 种公猪 2 头袁120 头平均体重 16kg 的三元仔猪遥 饲养 10d 后两头母猪发病袁随后 45 头仔猪陆续发病遥发病猪传染快袁病死率较高遥主 诉院该批猪是从一个倒闭猪场购进袁进栏后只接种 了蓝耳病渊 猪繁殖呼吸综合症冤 疫苗遥 病猪使用了抗 生素和磺胺类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袁至 8 月 2 日 求诊已死亡仔猪 10 头袁病程 8~12d袁2 头母猪已淘 汰处理遥 2 临床症状
养猪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尧猪瘟和 猪链球菌混感的诊治
陈智敏
渊 福建省邵武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袁 邵武 354000冤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1援05.042
近几年来袁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袁猪的疫病也 在不断变异和复杂化袁 给养猪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 响遥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现代养猪生产中又一危害严重 的重要疫病袁 虽然该病本身不引起猪只大批死亡袁但 是感染其病后猪体内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而丧失 携氧功能袁从而引起猪只肌体抵抗力下降袁极易并发 或继发其它疫病袁若诊治不当死亡率较高遥
病猪体温升高 41~42℃ 袁精神沉郁袁食欲废绝袁 便秘或腹泻袁四肢特别是耳边缘发紫袁四肢关节有 的肿大袁行走困难袁腹下皮肤有明显出血点袁指压不 褪色袁病程长的病猪消瘦弓背袁呼吸困难袁尿液呈茶 色腥臭袁公猪阴稍积有乳白色浑浊尿遥 3 病理剖检变化
剖检 2 头病死猪和一头病危猪袁发现病猪全身 淋巴结肿大袁周边出血袁切面外观呈大理石样变曰全 身肌肉色泽变淡袁可视粘膜黄染袁血液稀薄且凝固 不良曰喉头有出血点或弥漫性充血曰胸腹腔积有大 量黄色浑浊渗出液曰肺出血大叶性肺炎曰心包积液袁 心肌柔软袁心内外膜出血袁间有出血斑点袁冠状沟脂 肪黄染袁并有小点出血曰肝脏肿大变硬袁呈暗红色边 缘不齐袁有丘疹样的结节曰脾脏被膜下出血袁边缘呈 锯齿状梗死曰肾脏肿大苍白袁皮质有密集针尖大小 出血点袁肾乳头出血曰膀胱变厚有散在的出血点曰胃 底出血曰盲肠弥漫性出血袁有纽扣状溃疡曰关节肿大 腔内有多量絮状渗出物遥 4 实验室检验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猪瘟和猪链球菌混感的诊治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猪瘟和猪链球菌混感的诊治

该新建猪场 于 21 0 0年 7月 1 日向外 引 进 已 0
怀二元母猪 4 6头 ,种 公 猪 2头 ,2 10头 平 均 体 重
1k 6 g的三元 仔 猪 。饲 养 l d 两 头母 猪 发 病 , 后 O后 随
出血点 , 肾乳 头 出血 ; 胱 变 厚有 散 在 的 出血 点 ; 膀 胃 底 出血 ; 肠 弥 漫性 出血 , 纽扣 状 溃 疡 ; 盲 有 关节 肿 大
汰严 重病猪 ,使用 复合 醛 制剂 或 2 %烧碱 等 消毒 液
对畜舍用具及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 ,杜绝疫病扩
散 , 时保证 猪 群充 分 的营养 , 善 饲养 环境 , 少 同 改 减 应激 因素 , 高猪群 机体 免疫能 力 。 提
心 肌 柔软 , 内外 膜 出血 , 心 间有 出血斑 点 , 状 沟脂 冠
检与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猪 附红细胞体 、 猪瘟和猪链 球菌混合感染。现将本次疫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 情 况
肪 黄染 , 并有 小 点 出血 ; 肝脏 肿 大 变硬 , 暗红 色边 呈
缘 不 齐 , 丘 疹 样 的结 节 ; 脏 被膜 下 出血 , 有 脾 边缘 呈 锯 齿 状梗 死 ; 肾脏 肿 大 苍 白 , 质 有 密 集 针 尖 大 小 皮
21 0 0年 7月 , 建邵 武某 猪场发生 以病猪 高烧 、 福
剖检 2头 病死 猪 和 一头 病 危猪 , 现病 猪 全 身 发
淋 巴结 肿 大 , 周边 出血 , 面外 观 呈 大理 石 样变 ; 切 全 身 肌 肉 色泽 变 淡 , 视 粘 膜 黄 染 , 液 稀 薄 且 凝 固 可 血
滴 ,h后再 喂 初乳 , 1 以消 炎制 菌 , 少和 防止 仔 猪 的 减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al infections)与附红细胞体病(sickle cell disease)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包括感染性咽炎、中耳炎、肺炎、败血症等。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患者的红细胞出现畸形,容易堵塞血管,引起缺血性危机等严重并发症。

当这两种疾病并存时,会给诊治带来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就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进行详细探讨。

一、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临床表现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临床表现往往较为严重。

患者可能同时出现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咽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附红细胞体病引起的贫血、溶血危机等症状。

混合感染还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如肺炎、败血症等。

对于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往往复杂多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对于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应当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一方面,应当针对猪链球菌感染进行相应的细菌培养、血液培养、喉拭子等检查,以明确病原体。

对于附红细胞体病患者,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贫血、溶血等症状,进行相关的血液学检查,如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计数、溶血指数等。

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其他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对于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疾病的发病机制,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三、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治疗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治疗应当综合考虑两种疾病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方面,对于猪链球菌感染,应当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在确认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必要时可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局部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喘气
坏死
昏迷
心内膜炎
肾脏损伤:肾 小球肾炎,肾 盂肾炎,肾衰

病理变化
链球菌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 乏力、头痛等
感染部位包括皮肤、呼吸道、 泌尿道等
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症、脑膜 炎等并发症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支 持治疗等
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混合 感染的诊治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检测猪只的血液 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的数量和形态
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混合 感染的诊治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概述 链球菌病的概述 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病例分析 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防治建议
添加章节标题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概述
定义和病原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附红细胞 体引起的猪传染病
布洛芬等
支持疗法:补充营养, 提高免疫力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 管理,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消毒,减少应激
因素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卫生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病猪 接种疫苗,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加强消毒工作,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控制策略
早期诊断:及时发现 病猪,进行隔离和治
病猪的肝脏、脾脏 等器官也会出现病 变,如肿大、出血 等。
链球菌病的概述
定义和病原
链球菌病是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疾 病
链球菌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 痛、咽喉痛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存 在于自然界中
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 吸道飞沫传播
流行病学
链球菌病的传 播途径:通过 直接接触、空 气传播、食物

一起猪附红细胞体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一起猪附红细胞体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对 2只病死猪和 1只病危猪进 行解剖 , 发现病 猪全身皮肤
瘀血 , 皮下黏膜、 浆膜苍 白、 黄染 , 血液 稀薄 暗红 , 固不 良: 凝 喉
头、 气管充血并有大量泡沫 , 身淋巴结肿大 、 全 黄染 , 下颌 、 颈部 4 gk 体重 , 菌素 03 ek 体重 , m /g 阿维 .m g / 连用 3 。同时, d 加强饲
6 0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l 年第 4 卷第 1 总第 25 OO | D 期( 0 期)

起 猪 附红 细胞 体 与链 球 菌病 混合 感染 的诊 治
王 晓燕
( 海省 畜牧 兽 医科 学院 , 宁,106 青 西 80 1)
中图分类号 :88 2 ¥ 5 .8 文献标识码 2 B 文章编号 :037 5 (0 0 O -0 00 10 -90 2 1 ) 1 6 -1 0
3 实验室检验 ・
猪链球菌病和附红细胞体病 是近几年来 发病率较高 , 养 对 猪业影 响较严重的传染病 , 一般多发生 在 6— 9月炎热、 干燥 的
3 1 鲜血压 片 .
无菌采 取耳静 脉血 1 于载 玻 片上 , 滴 加等 量
季节 。另外 , 饲养环境差, 饲料营养 不全面 , 激因索等都可诱 应 发本病 。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 污染 环境水平 传播 ; 昆虫媒
4 . ℃, 15 呼吸困难 , 粪便干硬 , 尿少 色黄 , 结膜 发绀或 苍 白黄染 , 在颌部 、 四肢下端 、 腹下 有紫红 色或 出血 性红斑 。有 的病猪 关
根据发病 情况 、 临床症状 、 剖检病 变和实验 室检查 , 确诊为 猪附红细胞 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
5 治 疗
附着大量的黑点 , 红细胞大 部分 变形 , 红细 胞周 围或血 浆 中 在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1. 引言1.1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重要性1. 复杂性:猪链球菌病和附红细胞体病都是单独的重要感染病原体,二者混合感染时由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更加严重的临床表现,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2. 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患者常出现高热、寒战、中毒性休克等症状,病情危重,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3. 预防控制:对于这种混合感染疾病,及时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加强对病原体的监测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对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加强研究与临床应用,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1.2 研究背景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其病因和发展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这种混合感染的病理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了广泛研究,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在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种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率、高发地区和易感人群。

还需要探讨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在临床上的表现及其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区别,以便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还需要关注该病在动物中的传播途径和控制策略,以避免人畜共患和跨种传播的风险。

研究背景的重要性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该疾病的机会,为后续的诊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疾病病因及临床表现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猪链球菌和附红细胞体同时感染引起的。

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头痛、咽痛、肌肉痛、全身不适、咳嗽、咳痰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等危重症症状。

一例猪链球菌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一例猪链球菌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一例猪链球菌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摘要介绍了一例猪链球菌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情况,并在确诊的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诊治某猪场在2006年9月出现部分猪只体温升高,有的母猪出现早产、流产等症状,仔猪出现关节肿大、发热、喘气、皮肤发红、腹泻,很快就有部分猪死亡,场内兽医用硫酸庆大霉素、大青叶、青霉素、病毒唑等抗生素注射治疗,收效不大,后经农技中心兽医人员和市兽医站人员根据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与溶血性链球菌病混合感染。

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发病的猪多为3月龄,有的猪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不明原因便突然死亡,多数猪初便秘后腹泻,母猪出现流产、产弱胎、死胎,断奶前后的仔猪出现发热,多数猪关节肿大、四肢不能站立、步态不稳等。

2临床症状发病猪食欲减退,有的猪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至41~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部分猪流浆液性黏性鼻液。

病猪早期腹泻后期便秘,两耳充血,四肢及腹下皮肤紫红色,并有出血斑点,咽喉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有的鼻孔流有血色、泡沫状鼻液,有的有神经症状。

病猪共济失调,盲目行走,四肢呈游泳状,最后衰竭、麻痹死亡。

3剖检变化病猪呈败血变化,病理变化主要为血液稀薄,血液凝固不良,皮下脂肪、肠系膜脂肪黄染。

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肺充血,切开有多量泡沫,个别肺尖叶部有肉样变,肺间质有多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脏质软、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肝充血肿大,表面有点状出血,有些肝呈黄色,表面有黄色或灰白色坏死;脾肿大1~3倍,质软且切面模糊,肾肿大质软,表面有散在出血点,胃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现象;少数病猪脑膜充血、出血、甚至溢血,个别脑膜下积液,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

4实验室检查4.1血液涂片镜检取发病猪耳静脉血1滴置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后覆以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可见红细胞大部分变形呈球形状或菜花状,血浆中有许多球形虫体运动,上下翻转、左右摇摆,用姬姆萨染色后,可见红细胞呈淡蓝紫色,形状呈球形或菜花状后圆盘状紫红色虫体,仅有少数红细胞呈现正常状态。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诊治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诊治

2019.20·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128 ·2019.205 防治措施5.1 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高敏抗生素和相应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养殖场的所有患病猪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使用剂量为0.2 mL/kg 体重,1次/d ,连续使用5 d 。

另一侧肌肉注射血虫净,使用剂量为5 mg/kg 体重,在注射前选择使用10 mL 的生理盐水稀释,之后深部肌肉注射,注射48 h 后再用药一次,连续使用3~5 d 。

对于存在明显贫血症状的患病猪,配合使用生血素加维生素B 12注射液进行对症治疗。

对于没有发病的猪群,全群猪的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每吨饲料添加500 g ,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按照使用说明书严格用药,连续使用1周。

采用上述手段治疗1周后患病猪临床症状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有个别症状较为严重的主治疗无效死亡。

5.2 预防搞好养殖场环境卫生,是防范上述2种疾病混合感染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选择使用百毒杀消毒剂对养殖场的卫生环境进行定期清理消毒,或者选择使用3%的过氧乙酸带猪消毒。

进入夏秋季节后,由于外界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应重点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及时清理粪便,避免粪便堆积发酵,产生大量热性的有毒有害气体,在生猪养殖的关键时期还可选择使用菊酯类药物进行蚊虫苍蝇去杀,防止吸血昆虫,通过叮咬传播疾病,还应选择相应的驱虫药物,定期驱杀猪体内的寄生虫。

重点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猪群的身体抵抗能力。

在疫病流行高发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抗生素,进行预防。

疫苗免疫接种是防范该种疾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选择使用猪链球菌灭活菌苗直接接种,不论出大小一律肌肉注射2 mL ,免疫接种14 d 后,使用相同剂量的疫苗强化免疫接种1次,能提高免疫效果。

6 结束语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都是生猪养殖中,经常容易传播流行的一类传染性疾病,2种疾病混合感染后,由于临床症状较为相似,诊断难度较大。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6年第01期近年来伴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病也随之不断的变异与进行,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加大了疾病的治疗难度,对养猪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制约,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危害现代养猪业的一大疾病,本病发病后不足引起猪只死亡,但患病后的病猪血液中的红细胞部分功能丧失,特别是携氧功能丧失后猪只的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致使比较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如不能及时确诊治疗极易发生死亡,导致养猪损失惨重。

2015年2月我处曾接诊一例猪附红细胞体并发链球菌病的病情,经及时诊疗效果良好,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养殖户因患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现将该次诊疗情况汇总如下,意在与同行交流。

1病例介绍2015年2月我辖区养猪户崔某前来求诊,户诉:2月初该养猪场从外地引进三元仔猪65头,平均体重约为15kg左右,购入后混群饲养,并供给仔猪全价饲料,自由饮水,按免疫接种程序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接种,入栏饲养一周后发现部分作者简介:朱光文(1968~),云南省丽江市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防治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朱光文,黄崇贵,张斌(云南省宁蒗县翠玉乡畜牧兽医站,云南宁蒗674308)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混合感染;治疗措施;讨论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6.01.063斑、液性或黏液性鼻汁、神经症状,多发性关节炎等症状可鉴别于其它呼吸系统病。

的病理变化特点,可见明显的水肿分别在下颌、颈、腋下、眼结膜和后肢的内侧;二是有明显的积液主要是在胸腔和心包。

(2)猪伪狂犬病的病理变化特点,肝暗紫色,胆囊肿大1~2倍,脑膜明显充血。

(3)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特点,肺部早期呈现鲜嫩的肌肉样,俗称肉变;病程延长病变部转为浅红色或灰白色。

(4)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变化特点,肺炎区色深而质地坚实,切面易碎;纤维素性胸膜炎明显。

(5)猪肺疫的病理变化特点,有纤维素性肺炎,有肝变区,胸膜和肺粘连,肺切面呈大理石纹,慢性型肺肝变区内有干酪样物。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与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与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8年第5期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也逐渐上升,使养猪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各种疾病发生率的增加和变异,既增大了诊治和防控的难度,又对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虽然不会直接导致猪只死亡,但猪血液中的红细胞会被附红细胞体破坏,使之不断丧失掉其携氧功能,进而降低猪抵抗力,并且还有可能会继发其它疾病。

若不能准确地诊断和有效治疗,会导致病猪死亡。

2017年8月,某地出现了一例猪附红细胞体与猪链球菌混合感染,但由于及时发现、确诊,并且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既避免了养殖户损失,又有效控制了病情。

1发病情况病猪基本都是3月龄,绝大多数病猪先便秘后腹泻,还有些猪突然死亡,但临床症状不明显。

还有一些母猪产死胎、弱胎及流产,绝大多数仔猪步态不稳、关节肿大、发热等。

病猪基本不进食,呈现粪便恶臭、流鼻涕、精神萎顿、浑身发抖、咽喉肿胀、腹泻、呼吸困难、两耳充血等症状;病猪临死前会有大量的血色性泡沫液体从口鼻流出,病猪会因麻痹、衰竭而死亡。

2剖检变化对病猪剖检可见:肺充血、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心脏质软、血液凝固不良、血液稀薄,个别病猪的肺尖叶部有肉样变,肺间质部位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有些病猪的肝表面有灰白色坏死或黄色坏死现象,胃肠粘膜或多或少有出血、充血的情况。

少数病猪还出现化脓性脑膜炎,有脑膜溢血、出血、充血。

3实验室检查采集1滴病猪的耳静脉血,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加一定量生理盐水稀释后用盖玻片覆盖,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见血浆中有大量处于运动状态的球形虫体,而绝大多数的红细胞变形为菜花状或球形状。

染色后,只有很少量的红细胞仍然正常,绝大多数的红细胞淡蓝紫色形状。

(1)采集病猪的肝脏、脾脏和淋巴结等病料涂片染色,于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为革兰氏阳性,而绝大多数的荚膜排列方式为双球状,鲜有多个相连的球菌或单个球菌。

(2)采集病猪的肝脏、脾脏,将其划线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上,置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h ,再选择单个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 时 ,极 易造成 生猪 的死 亡 。
1 典 型 病 例
51 贝尼 尔 8mgk . /g体 重 ,肌 肉注 射 , ld 1次 ,
连用 3d 。
21 年 l 0 1 2月 ,蠡县 一猪 场 先后 有 2 0 余 头育 肥猪 出现 体温 升 高 ,食欲 减 退 ,呼 吸 加快 ,皮 肤发 红等 症 状 ,用磺 胺 问 甲氧
关 ,为增 产 、 高产 打 下坚 实的基 础 。 0 6 0 河北省 邯郸 市农 业 学校 50 1 许 云澎

气进入舍 内使舍 内空气温度 降低。这是猪场普遍使
用 的一种 方 法 ,不 但 能降低 温 度 ,还 可加 强 空气 流
通 ,也相应降低了猪 的有效温度 。②喷雾:把水变 成很 细 小 的颗 粒 ,也就 是雾 ,在下 落 的过 程 中不 断 蒸发 ,吸 收 空气 中 的热 量 ,使 空气 温度 降低 ;最 简
目前 比较 常用 的 降温 措施 有 水帘 、喷 雾 、电风
扇 、水 淋浴 、遮 阴 、湿 垫 等方 法 。① 水 帘 。水 帘应
用 的原 理类 似 于空 调扇 ,猪 舍一 边 安装 水帘 ,一边
果 。④ 淋水 :用 一 根水 管 ,打 开…‘ 小洞 ,在最 炎 排 热 的 『午 送 上 水 ,使 水 商 接 淋 到 猪 身 上 , 既 可 清 l } J
感 染 。猪感 染后 ,可 导致抵 抗 力 、免 疫 力
降低 ,并且 极 易继 发猪 瘟 、流 感 、 圆环 病
根 据 临床症 状 、剖 检症 状和 实验 室检 测 ,诊 断
为猪链 球菌 和 附红细 胞体 病混合 感染 。
5 治 疗
毒 病等 其它 疾病 ,若诊 断 不确 切 、治 疗不
安 装 电风机 ,风 机 抽风 时 ,从 水 帘 一方 进风 ,空气 在通 过 有 水的 水帘 时 ,将 空气 温度 降低 ,这 些冷 空
洁猪体又可降温 。⑤风扇 :在畜舍上方安装一排 吊 扇,利用加强空气流通使温度降低。 综上所述 ,控制温度的措施有很多,只要饲养 人员认真、负责地履行职责,就…定可以把好温度
色 的血斑 点 ,眼 结膜 苍 白。
3 剖 检症 状

65 定 期 在 饲 料 或 饮 水 中 添 加 适 当 的 敏 感 药 物 , .
进行 药 物预 防 。
0 1 0 河北 省蠡县 留史镇政 府 74 0
病猪 血液 稀 薄 、不 凝 固 ,皮 下 有大 量
赵 亚梅
的 出血 点 , 淋 巴结 肿 大 、 出 血 、切 面 多 汁 ,心包积 液 ,肝脏 肿 大 、呈棕 黄色 ,脾
黄 ,粪便 干 硬并 附有 白色黏 液 , 个别猪 耳
63 对 死 亡 猪 进 行 焚 烧 、深 埋 处 理 ,饲 养场 地 及 .
其 饲养 用具进 行 彻底 消毒 。 6 做好 灭 杀蚊蝇 和驱 除体 外寄 生虫 工作 。 . 4
朵呈 蓝紫 色 ,腹 下及 四肢 末 端等 处 有紫 红
猪 链球 菌病 和 猪 附红 细胞 体 病是 猪场 常 见 的两种 疾病 ,这 两 种疾 病 年 四季均 一
许 多球 形 ,逗 点形 的虫体 。 42 涂 片染 色 镜 检 。取 淋 巴结 、肝脏 、肺 脏 样 品 . 个 、成对 、短链 的球 菌 。
一 可 发生 ,且 不球 菌 和品种 的猪 均可 胞片 , 革混氏染 色感 检 ,见 到 呈 革 兰 氏 阳性 单 例 猪 链 同年龄 、不 同 附 红 细 涂 体 兰 合 ,镜 染
易的 办法 是使 用扇 叶 向上 的风 扇 ,水滴 滴 在扇 叶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被 风扇 打成 雾 状 ,这种 设 施辐 散面 积 大 ,在 种 猪舍 和 育 肥猪舍 使 用效 果不 错 。③遮 阴 :利 用 树或 其它
物 体将 直射 太 阳光 遮住 , 比如种 植 爬 山虎 ,使 用遮 阳布 等 ,可 以减少 直射 畜 舍 的阳光 ,达 到侔 温 的效
盖 玻 片 ,在普 通 显微 镜 下检 查 。发 现红 细胞 大 部 分 变 形或 破 裂 ,呈锯 齿 状或 星 芒状 ,红细 胞表 面 附有
河 北 地 区 冬 季 将 温 度 控 制 在 这 个 范 围 比较 容 易 ,但 夏季 如 要达 到 此温 度 范 围就 需要 掌握 一 定 的
降温措 施 。
脏 肿 大 、有 梗 死 区 ,胃肠 黏膜 、浆膜 有 点
I 1 状出 , 脏 大、 条 出 肺 散 : 1  ̄ 血 肾 肿 有 状 血, 脏

布 有大 小不 一 的充 血灶 和 出血灶 。
4 实验 室检 测
41 鲜 血 压 片 镜 检 。取 1滴 血 样 ,滴 加 . 一 在 载玻 片上 ,加 1 生理 盐水 ,混匀 后加 滴
6 防治措 施
后 又复 发 ,并死 亡 3头 ,随来 我 处应诊 。
2 临床症 状
61 加强 饲养 管理 ,供 给 充足 、洁 净 的饮水 。 .
62 定期 消毒 ,注 意 圈舍 防寒保 暖 。 .
病猪 体 温 4 O℃ ~4 . ,食 欲废 绝 , 1 5℃ 呼 吸 困 难 ,腹 股 沟 淋 巴结 肿 大 ,尿 色 深
3 7・
52 磺胺 嘧 啶钠 注射 液 ,每 千 克体重 00 ,肌 肉 . . g 7
注射 ,每 日 2次 ,连 用 3 。 d
嘧 啶注 射 液 、安 乃 近 注 射 液 肌 肉注 射 2d
后 , 病猪 体 温 和 食 欲 恢 复 正 常 。停 药 l d
注射 3 吲访 ,病 猪体温 和食 欲恢 复正 常 。 d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