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阿里山纪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开头引用歌词的好处?
开篇引用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各自喜欢的对方的歌曲开启全文,说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
2、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
3、台北松山机场--嘉义--阿里山站--林区--姊妹潭--神木--下山
4、例如: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叠词:“莾莽”形容草木茂盛的特点,“莾莽林海”写出了原始森林的广阔无边;“浓稠”是稠密的意思,“云雾浓稠”写出了阿里山“幽深”的特点。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班语文教案
课题
16《阿里山纪行》
课型
略读课
节数
1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日期




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课文,感受阿里山风光的图画美。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
情感态度
品味文章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材分析
重点
学习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
品味文章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景点:古式的火车、清澈的水潭、静谧的森林、厚密的青苔、无边的林海、神奇的神木。
风光特点:美如画
作业布置
处理练习册
教学反思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根据目标,提出问题
根据目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纲,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纲:
1、文中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美景,请你找出来,试着给阿里山的各个景点起个名字并概括阿里山的风光特点。
四、运用拓展(17分钟)
根据课文情况,教师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我们已陶醉于阿里山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她,请你为阿里山写句广告词。
示例1: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导游员×××,你们可以称我小×,我现在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阿里山的概貌:阿里山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由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组成。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邹族酋长阿巴里曾只身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常带族人来此,为感念他便以其名为此地命名。园区内除了有丰富珍贵的自然资源之外,亦保留了邹族200多年原住民的人文资源,如今更因新中横公路而与玉山国家公园串连起来,是一段兼具知性与感性的森林之旅。
2、文章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3、说说作者游览阿里山的行踪。
4、品味语言。
二、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展示
2
4
6
评价
1
3
5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讲解:
1、古式的火车、清澈的水潭、静谧的森林、厚密的情态、无边的林海、神奇的神木。风光美如画。
教学
模式
三疑三探
课时
共__1__课时
学法
自学合作探究
主案
修改栏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美,有蜿蜒曲折的长江、波涛滚滚的黄河、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巍峨的泰山等。美丽的台湾岛是祖国东南部的一颗明珠,那里风光独特,景色宜人,令人心驰神往。当地有首歌谣唱得好“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当代作家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一起领略那里的山山水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