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降排水专项施工具体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2 -
二、工程简况- 2 -
三、施工部署- 2 -
四、施工方案- 3 -
4.1 施工工艺流程- 3 -
4.2 施工机具- 3 -
4.3 材料- 4 -
4.4 技术准备- 4 -
4.5 井点安装- 4 -
五、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6 -
六、安全保证措施- 10 -
七、文明施工- 11 -
八、应急措施- 11 -
九、井点降水计算书- 12 -
9.1 水文地质资料- 12 -
9.2 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13 -
9.3 计算过程- 13 -
xxx工程
深基坑降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1、本工程总施工组织设计和水文地质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二、工程简况
A-1、A-12、A-27、B-5、B-18、B-30#楼6栋高层属于框剪结构;地上1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33m;标准层层高3m ;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M;总工期:360天。6栋高层原始地面平均高程:▽37.5m,深基坑坑底标高:▽32.3~34.2 m,基坑开挖深度:3.3m~5.2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已大于5m,属于深基坑。
该区地下水按埋藏条件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区域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及城区水系的渗透为补给来源,以地表蒸发、人工抽取及径流为排泄方式。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其水位变化规律一般在2~5月水位较低,在7~10月水位较高,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值一般为1M左右,稳定水位埋深2.91~3.80m,平均为3.47m。
因高层地下室埋深约4m,目前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为3.47m,地下室底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故必须要考虑降排水方案。
因基底岩层以第2层粉土层为主,粉土层存在中等液化且可塑性差,为了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防止流砂,本工程排水方案采用单级真空井点排水。
三、施工部署
1、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水文地质报告,做好管井及观测井的平面定位、降水深度等设计工作;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做好渣土外运申报和天气预报资料收集工作,保障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
3、排水所使用的电气元件,设备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相关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排水施工;
4、落实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基坑内降水深度符合设计要求,视水量多
少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为止;
5、土方开挖及基础结构施工阶段,组织人员对基坑的变形进行检测,若遇紧急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6、基坑井点降水布置与距基坑外边沿至少1m距离之外。具体布置示意图如下:
基坑井点降水平面布置图
四、施工方案
4.1 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安装集水箱和排水管―开动真空泵排气―再开动离心水泵抽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
4.2 施工机具
1、管:φ55,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长6.0m左右,一端用厚为4.0mm的钢板焊死,在此端1.4m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φ15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部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连接。
2、井点管:φ55,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
3、连接管: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4、总管:φ100钢管,壁厚为4.0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
5、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12台5.5KW真空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
6、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
7、凿孔冲击管:φ219×8的钢管,其长度为10m。
8、水枪:φ50×5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φ16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
9、蛇形高压胶管:压力应达到1.50MPa以上。
10、高压水泵:100TSW-7高压离心泵,配备一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
4.3 材料
粗砂。不得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4.4 技术准备
1、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2、凿孔设备与抽水设备检查。
4.5 井点安装
1、安装程序
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压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2、井点管埋设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一般含砂的粘土,按经验,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10~15min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10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300~35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有足够的砂石。
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成孔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
井孔冲击成型后,应拔出冲击管,井点管插人井孔,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入,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该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
(2)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100mm之间,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
3、砂石滤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滤管顶以上1000~1800mm-般应填至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