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自选测量工具
1.填上合适的测量单位。

量大楼的高度,一般用()做单位。

测量降雨量,一般用()做单位。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0(),也就是2()
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5()
课桌的高大约是80()
3.仔细推敲,准确判断
1、小明身高1米40厘米,也就是1米4分米。

………………()
2、9毫米的线段要比1厘米的线段长一些。

…………………()
3、10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答案提示:
1. 米,毫米
2. 毫米,厘米,毫米,厘米
X X X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1.填上合适的单位。

人手一柞(zhā)大约长16()。

茶杯高10()
一本新华字典厚6()
指甲宽6()
2.我会换算。

50厘米=()分米5米=()厘米7分米=()厘米4厘米=()毫米3米=()分米70分米=()米()厘米=30毫米()分米=8米
答案提示:
1. 厘米,厘米,厘米,毫米
2. 5,500,70,40,30,7,3,80
第3课时认识线段1.在线段的下面画√。

2.量一量。

AB= BC= AC=
BD= AD= CD=
3.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答案提示:

第四课时认识米1.填上合适的单位。

黑板长约3()
旗杆高8()
课桌高约6()
一张A4纸长297()宽21()2.单位换算。

200厘米=()米=()分米
470厘米=()米()厘米
650厘米=()米()分米
8米17厘米=()厘米
3.生活应用。

东东身高80厘米,他再长多少厘米正好是1米?
答案提示:
1. 米,米,分米,毫米,厘米
2. 2,20,4,70,6,5,817
3. 1米=100厘米,100-80=20(厘米)
第5课时认识分米
1.单位换算。

20分米=()米5厘米=()毫米
90厘米=()分米10分米=()米
8分米=()厘米
2.简单计算。

1米-2分米=( )分米50厘米+5分米=( )厘米2米30厘米+70厘米=( )米
2米=( )分米6分米=( )厘米
50厘米=( )分米1米=( )分米=( )厘米
1m=( )cm 1dm=( )cm
3m=( )cm 4dm=( )cm 50cm=( )dm
答案提示:
1. 2,50,9,1,80
2. 8,100,3,20,60,5,10,100,10,10,300,40,5
第6课时我们的测量
1.单位换算。

6厘米=()毫米800厘米=()米=()分米
509厘米=()米()厘米750厘米=()米()分米8米17厘米=()厘米36分米+44分米=()厘米2.填上合适的单位。

粉笔长0.7()铁钉长38()
小朋友的食指宽约1()一张课桌长90()
答案提示:
1. 60,8,80,5,9,7,50,817,80
2. 分米,毫米,厘米,厘米
答案提示:
1.60,2,20,5,9,7,5,817,800
2.分米,毫米,厘米,厘米
第1课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填空题。

(1)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3、6、()、()、()、()
(2)当除数是8,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2.圈一圈,填一填。

答案提示:
1. 9,12,15,18
2. 7,1
3. 3,2
第2课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判断题。

(1)、9×()<68,括号里最大能填8。

( ) (2)、28÷5=5……3 ()(3)、33÷7=5……2 ()2.竖式计算。

35÷5 = 82÷9=
51÷7 = 84÷9 =
3.填空题。

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 )。

答案提示:
1. X,√, X
2.略
3.除数,商,余数,小
第3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笔算
1.口算
48÷6 = 43÷5= 54÷6 = 49÷5 = 79÷8 = 35÷7 = 72÷8= 74÷8 = 21÷4 = 23÷6 = 41÷5= 26÷5=
2、用竖式计算。

88÷9= 30÷7=
24÷3= 52÷9=
答案提示:

第4课时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1.46个同学去春游,每辆车可坐8人,一共要用多少辆车?
2.有13米布,每2米做一件衣服,能做几件?
3.34人去旅游,每4人一个房间,至少需要几间房子?
答案提示:
1.46÷8=5(辆)......6(人)
2.13÷2=6(件)......1(米)
3.34÷4=8(间)......2(人)
第5课时解决问题
1、小明买来13个苹果,平均分给奶奶、爸爸、妈妈,余下的给自己,小明自己还有多少个苹果?
2、我们班一共有45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人?还多几人?
3、有一些糖,比20块多,比30块少,平均分给8个孩子,还余1块。

想一想,每个孩子可能分得多少块?一共有多少块糖?
答案提示:
1.13÷3=4(个).....1(个)
2.45÷6=7(人).....3(人)
3.25÷8=3(块).....1(块)
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
1.填空题。

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 )。

2.20以内能被6整除的数有()
(1)12 (2)18 (3)6,12,18 (4)6
3.我是小法官。

(1)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5。

()(2)( ) ÷8=4……3,()里应填35。

()
答案提示:
1.除数,商,余数,小
2.(3)
3.√,√
第1课时数数与估数
下图中表示的数是多少?
写作()读作()
写作()读作()
写作()读作()
写作()读作()
答案提示:
362,三百六十二
207,二百零七
580,五百八十
299,二百九十九
第2课时数的读写
1.写出下列各数。

7个百、9个十、1个一 ( ) 8个百、3个十 ( ) 4个千、2个百、6个一 ( ) 10个百 ( )
3个千、5个百和9个一 ( ) 1个千和8个十 ( )
2.百位上是3,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 )。

3.307、230、100、605、390、610
读零的有,
不读零的有。

答案提示:
1.791,830,4206,1000,359,1080,
2.350
3.零在数的末尾不读。

307、605;230、100、390、610。

第3课时数的组成和表示数
1.五百七十八写作( ),420读作( )。

2.一个数由9个百,6个十和2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

3.900里面有( )个百,783里面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4.6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

5.九百二十九写作( ),前面一个“9”表示( ),后面一个“9”表示( )。

6.508是由5个( )和8个( )合起来的。

答案提示:
1.578,四百二十
2.962
3.9,7,8,3
4.650
5.929, 9个百,9个一
6.百,一
第4课时用算盘表示数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

在算盘上拨数时,5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用()个上珠表示。

10用十位上的()个下珠表示,而不用个位上的()个上珠和()个下珠或()个上珠表示。

2.下面的图形可以写作324.三个图形各表示什么?
3. 画一画下列各数。

三千零四十 八千八百八十八 六千零六
九千九百三十六 四千零五十
三百七十九
1.
个,千,1,1,1,
5,2
2. 三个△表示三百,两个□表示二十,四个○表示四。

参考答案:△表示100,□表示10,○表示1。

3.略
第5课时 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49 324 410 285 358
2. 601、106、900这三个数中,( )最小。

A 601 B 106 C 900
3. 505、550、500这三个数中,( )最大。

A 505 B 550 C 500
4.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

A 999 B 1000 C 1100
答案提示:
1.提示:判断三位数的大小,先看百位,百位上数大的三位数就大;再看十位,十位上数大得数就大……
参考答案:410>358>324>285>249。

2.B
3.B
4.B
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
1. 5069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

2. 与2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3. 由1个千,3个百,3个十组成的数是( )。

4.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4倍,是十位上的2倍,这个数最大是()。

5.一个三位数,它的三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25,这个数最大是(),最小的是()。

6.302前面的3个数分别是()、()、()。

7.用4、6、7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把他们从小到大排列一下。

答案提示:
1.5,0,6,9
2.1999,2001
3.1330
4.因为百位上的数字不能比10大,而且是个位的4倍,所以个位上最大是2,百位上的数字是8;8是十位上的2倍,十位上的数字就是
4. 参考答案:842。

5.提示:要使这个数是最大的,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可以是9;要使这个数是最小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可以是9.
参考答案:997;799。

6.提示:302前面的数是比302小的数。

参考答案:299、300、301。

7.提示:4、6、7三个数字可以组成的三位数有467、476、647、674、764、746。

467<476<647<674<746<764。

第7课时掷点写数
1.用2,7,4能写出哪些数,最大的是哪一个?最小的是哪一个?
2.摸球游戏。

10个球,分别写上0-9个数字,5位同学一组,每位同学摸三次球,组成一个三位数,比比谁的最大。

答案提示:
1. 274,247,724,742,472,427最大的是742,最小的是247。

2. 略
第1课时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
1.请在重的括号里画√,轻的括号里画⚪
2.那个动物最重请在他身边画√
3.在○里填上>、<或=
4千克○400克6000克○6千克
700克○1千克3千克○2900克
9克○11克9千克○5千克
答案提示:
1. 香蕉√,桔子⚪;苹果√,桔子⚪
2. 狮子√
3. > = < > < >
第2课时认识千克和克
1.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头牛约重250()爸爸的体重约70()
一袋大米约5()一个足球约200()
一袋奶粉500()一辆卡车可以装货4000()
2.一个2分硬币重1克,()个2分硬币重10克。

3.1000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对吗?()
4.一桶油连桶重9千克,桶重100克,油重()千克()克。

5.一头大水牛的体重是499千克,大约是()千克。

答案提示:
1. 千克,千克,千克,克,克,千克
2. 10
3. 不对
4. 9,100
5. 500
第1课时长方形的特征
1.填空。

(1)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短边的长叫做()。

长方形有()条长,()条宽。

(2)长方形有()条边,对边();有()个角,都是()角。

2.判断题。

(3)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
(4)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
(5)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
3.画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4.解决问题。

用一张长12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图形的边长各是多少?
答案提示:
1. 长,宽,2,2,4,相等,4,直角
2. ××√
3. 略
4. 长方形,长是9厘米,宽是3厘米。

第2课时正方形的特征
1.填空。

(1)正方形长边的边叫做()。

正方形有()条边,()个角,都是()角。

(2)正方形是特殊的()形。

2.判断题。

(1)两个正方形肯定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2)有四条边的图形就是长方形。

( )
(3)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
(4)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5)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
(6)四条边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

()
(7)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3.画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

答案提示:
1. 边长,4,4,直,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2. √×√×××√
3. 略
第3课时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1.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2)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一定不是直角。

()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
(4)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
2.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木头椅子摇晃了,常常在椅子下边斜着钉木条,这是运用了()①三角形的稳定性能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2)平行四边形的()相等。

①四个角②四条边③对边
(3)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个四边形是()
①平行四边形②正方形③菱形④长方形
答案提示:
1.√,×,√,×
2.①③②
第4课时认识七巧板并用七巧板拼图
用你手中的七巧板拼一拼下面的图形吧。

答案提示:

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的口算
1.24+32=
方法一:20+30=()4+2=()()+()=()方法二:24+30=()()+2=()
2.59+13=
方法一:50+10=()9+3=()()+()=()
方法二:59+10=()()+3=()
方法三:60+13=()()-1=()
3.73-49=
方法一:73-40=()()-9=()
方法二:73-50=()()+1=()
4.87-42=
方法一:80-40=()7-2=()()+()=()方法二:87-40=()()-2=()
答案提示:
1. 56,50,6,50+6=56
2. 72,60,12,60+12=72,69,69,72,73,73,72
3. 24,33,33,24,23,23,24
4. 45,40,5,40+5=45,47,45
第2课时整百数加、减几百几十
1.试一试,说出口算的思考过程:
900—600= 200+700=
700—500= 300+400=
700-100= 210-50=
900-10= 380-290=
2.抢答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00—300= 700—30= 730—450=
600+100= 60+80= 250+360=
900—200= 590+40= 320—280=
3.算一算,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00+300○700—200 250+310○500
380﹣190○200 270+30○640—340
答案提示:
1.300,900,200,700,600,160,890,90
2.500,670,280,700,140,610,700,630,40
3.< > < =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数
1.口算
270+30= 270-30= 130+10= 360-30= 820+80= 240-80= 770+10= 860-50= 270+70= 780-50= 680+40= 680-40= 2.抓老鼠。

3.生活中的应用。

每分钟行800米每分钟行1500米
(1)火车和汽车每分钟一共行多少米?
(2)火车每分钟比汽车每分钟多行多少米?
答案提示:
1. 300,240,130,330,900,160,780,810,340,730,720,640
2. 略
3. (1)800+1500=2300(米)(2)1500-800=700(米)
第4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1.列示计算:
348与25的和是多少?
673比一个数少123,这个数是多少?
2.笔算下列各题:
383+216= 185+235= 972-310=
3.解决实际问题
熊大捡了135个贝壳,熊二比熊大多捡了24个,兄弟两个一共捡了多少个贝壳?
答案提示:
1. 348+25=373
673-123=550
2. 略
3. 135+24+135=294(个)
第5课时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1.笔算下列各题
685+397= 376+567= 455+245=
2.列式计算:
一个加数是325,另一个加数是189,和是多少?
3.解决问题:
山上有桃树322棵,苹果树比桃树多69棵,苹果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书架上原来放有249本书,再放上175本图书,书架刚好放满,书架上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答案提示:
1. 略
2. 325+189=514
3. 322+69+322=713(棵)
249+175=424
第6课时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减法
1.笔算下列各题:
988-266= 752-120=
2.列式计算:
比345多120的数是多少?
3.解决问题:
星期天,科技馆上午接待游客573人,下午接待游客410人,上午比下午多接待多少人?
答案提示:
1.略
2.345-120=225
3.573-410=163(人)
第7课时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1.改错:
2 6 5
3 2 2
+ 2 9 - 2 7 9
5 1 7 1 1 9 4 3 3 2.填空。

笔算减法时要注意:()数位要对齐,从()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借一。

答案提示:
1. 略
2. 各个,个位,从前面一位
第8课时加法的验算
列竖式计算。

185+27 344+182
验算:验算:
答案提示:

第9课时减法的验算
列竖式计算。

421-237= 709-367=
验算:验算:
答案提示:

第10课时连加运算
1.我是小法官。

(1)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2)计算67+135时,6和3对齐,7和5对齐。

()(3)364+(472-286)计算时,应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2.选择题。

(1)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

A、向后一位退一
B、向前一位退一
C、向前一位进一(2)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A、800
B、900
C、899
(3)167+234+96的和是()。

A、487
B、497
C、507
3.生活中的应用:
跳绳比赛中,玲玲第一次跳了128下,第二次跳了135下,第三次跳了162下。

玲玲三次共跳了多少下?
答案提示:
1. √××
2. C B B
3. 128+135+162=425(下)
第11课时连减运算
1.我来当小法官。

(1)无论计算加法还是计算减法,都要从高位算起。

()(2)比238多46的数是多少?列式是238-46。

()(3)计算减法不够减时,从前一位上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
(4)427减去189的差加上76是多少,列式是427-189+76。

()
(5)807减去242与164的和,列式是807-242+164。

()
2.选择题
(1)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应从()位算起。

A、个
B、十
C、百
(2)286+(701-437)计算时,要先算()。

A、加法
B、减法
C、按顺序
(3)980-461-239可以写成()的形式再计算。

A、980-461+239
B、980+461-239
C、980-(461+239)
3. 超市运来500只冰棒,第一周卖掉了215只,第二周卖掉了234只,到第三周还剩多少只?请用两种方法计算。

答案提示:
1. ×√√√×
2. A B C
3. 方法一:500-215-234=51(只)
方法二:500-(215+234)=51(只)
第12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1.加减混合运算。

334+114+285 837-268-179 423+198+45
920-364-239 358+107-259 604-406+187
934-(647+238) 524+(334-219) 814-(253+118)
2.列式计算。

(1)243与409的和比288多多少?
(2)431减去176的差加上245,和是多少?
答案提示:
1. 733,390,666,317,206,385,49,639,443
2.(1)243+409-288=364 (2)431-176=245=500
第13课时解决问题
1. 王伯伯家养了273只鸡,158只鸭,王伯伯一共样了多少只?
2.自行车268元,童车176元。

(1)一辆自行车和一辆童车一共多少钱?
(2)一辆三轮车比一辆自行车贵128元,一辆三轮车多少钱?(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3. 914分别减去486和215,结果是多少?
答案提示:
1. 273+158=431(只)
2. (1)268+176=444(元)
(2)268+128=396(元)
(3)答案不唯一,如:一辆自行车比一辆童车贵多少元?
268-176=92(元)
3. 914-(486+215)=213
第14课时整理与复习
1.笔算加法时要注意:()数位要对齐,从()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进一。

2.书包230元学习机378元
(1)一台学习机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2)如果两样都买,估计一下,600元够吗?
答案提示:
1. 各个,个位,向前
2. (1)378-230=148(元)
(2)230+378=608(元)所以够。

第14课时整理与复习
1.笔算加法时要注意:()数位要对齐,从()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进一。

2.书包230元学习机378元
(1)一台学习机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2)如果两样都买,估计一下,600元够吗?
答案提示:
3. 各个,个位,向前
4. (1)378-230=148(元)
(2)230+378=608(元)所以够。

第1课时认识时刻
1.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一节数学课上了45()。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4()。

课间休息10()。

小明吃饭用了25()。

小明做10道口算题用了1()。

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看一场电影用了100()。

2.填空。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3.判断题。

(1)2小时=20分。

()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3)分针从钟面上的2走到7,中间经过了35分。

()
(4)2时30分也可以说2点半。

()
(5)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答案提示:
1.分钟,小时,秒,分钟,分钟,分钟,小时,秒,分钟,分钟
2.(1)时,分,秒,秒。

(2)12,5,60,1小时,1分钟,1秒,1,1
3.×√×√×√
第2课时认识几时几分
1.填空。

(1)8:30:25是()时()分()秒。

(2)()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

三人中()跑的最快。

2.判断题。

(1)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
(2)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
3.选择题。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
B、1分
C、1小时
4.应用题。

奶奶今天早上6:30去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

她昨天什么时间去锻炼身体的?
答案提示:
1. (1)8,30,25
(2)12
(3)小军
(4)小英
2. ×√
3. B B
4. 6:20
第3课时认识经过的时间
1.填空。

(1)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2)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3)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

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4)从8:40到9:30经过了()时()分;从2:30到4:40经过了()时()分;从6:10到6:45经过了()分。

2.选择题。

(1)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30
(2)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

这节课上了()。

A、半小时
B、35分
C、40分
(3)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王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时。

()A、做的一样快B、小王做的快C、小李做的快
答案提示:
1. (1)3小时,15分钟,15秒
(2)40,10,10
(3)5,5,1,1,1
(4)1,10,2,10,35
2. C B B
第4课时认识秒
1.填空题。

(1)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
分。

(2)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2.判断题
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秒。

()3.算一算,填一填。

1时=()分 1 分=()秒
60秒=()分60分=()时
118秒=()分()秒1分70秒=()秒
答案提示:
1.12,60,60,1,30,6,30
2.√,√
3.60,60,1,1,1,58,130
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组合
1.找规律填一填。

(1)2009 ,(),()2012 , 2013 ,(),()
(2)1603 ,1602 ,1601 ,(),
( ),1598 ,( ) ,( )
2.小明、小亮和小强三明同学比赛100米跑,结果可能有几种?
如果小明得第一,();
如果小亮得第一,();
如果小强得第一,()。

因此,一共有()种比赛结果。

3.小华、小芳和小红在晚会上表演小合唱,他们有()种排队方法。

答案提示:
1.(1)2010,2011,2014,2015
(2)1600,1599,1597,1596
2.小亮第二,小强第三;或者小强第二,小亮第三
小明第二,小强第三;或者小强第二,小明第三
小明第二,小亮第三;或者小亮第二,小明第三
3.提示:与第二题类似
第2课时简单的等量代换
1.一个西瓜等于()苹果。

=()=()
3.一只螃蟹=()虾
答案提示:
1. 8
2. 180,60
3.
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