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原油处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原油处理
概述
注水驱动方式开采的油藏占有极大的比例,因而从油 井产出的油气混合物内经常含有大量的采出水和泥砂 等机械杂质。特别在油田后期生产中,油井产物内的 水 油 比 常 超 过 l0 , 泥 砂 等 机 械 杂 质 亦 可 高 达 l% ~ l.5%(质)。据统计,世界上所产原油的90%以上需进 行脱水。 对原油进行脱水、脱盐、脱除泥砂等机械杂质,使之 成为合格商品原油的工艺过程称原油处理,相应的容 器称处理器或聚结器,国内常称原油脱水,相应的容 器称脱水器。
第二节
原油处理的基本方法
根据原油含水的形式和油水混合物的性质, 目前常用的原油脱水方法有:
化学破乳剂; 重力沉降脱水; 加热脱水; 机械脱水; 电脱水; 离心脱水等。
一、常用术语
破乳:乳状液的破坏称破乳。 絮凝:絮凝指某些高分子聚合物的长链分子具有
多个活性基团,分别吸收在各个水滴,使大量乳 化水滴聚集在一起,但水滴的界面膜是连续的、 没有破裂,水滴也没有合并成大水滴。 聚结:乳状液处理器内小粒径水滴的合并,变成 能在规定停留时间内沉降至容器底部水层的大粒 径水滴的过程称聚结。
(一)破乳剂作用
破乳剂较乳化剂够更高的活性,使破乳剂能迅
速地穿过乳状液外相分散到油水界面上,替换 或中和乳化剂,降低乳化水滴的界面张力和界 面膜厚度。 破乳剂能消除水滴间的静电斥力,使水滴絮凝。 有聚结的作用。 能润湿固体,防止固体粉末乳化剂构成的界面 膜阻碍水滴聚结。
尽管破乳剂的破乳机理尚不完善,但从长期实践中归纳 出两点结论: 破乳剂的分子量大于天然乳化剂的分子量才能有效破 乳。 若把破乳剂用作油水混合物的乳化剂,则生成反相乳 状液,即O/W型乳状液。
油溶性:净化油的能力比水溶性的高,脱出水含油高
混合型:能增加使用的灵活性
根据溶解性能,非离子型破乳剂可分为水溶性、油溶 性和部分溶解于水、部分溶解于油三类。 ①水溶性破乳剂,可根据需要配制成任意浓度的水溶 液。 ②油溶性破乳剂的特点是不会被脱出水带走,且随着 水的不断脱出,原油中破乳剂的浓度逐渐提高,有利 于净化原油水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率的继续下降。 ③部分溶解于水、部分溶解于油的破乳剂能增加使用 的灵活性。
二、乳状液生成机理
由物理化学可知,形成乳状液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①系统中必须存在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或微量相溶)的液 体; ②有强烈的搅动,使一种液体破碎成微小的液滴分散于 另一种液体中; ③ 要有乳化剂存在,使分散的微小液滴能稳定地存在 于另一种液体中。 水在烃类液体内的溶解性极低,随烃的类别不同大致在 几十至几百mg/L范围。烃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很低,因 而,原油和水是两种微量相溶的液体,在工业上常认为 油水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原油处理的目的:
满足对商品原油含水量、盐含量的行业或国家标准。 商品原油交易时要扣除原油含水量,原油密度则按
含水原油密度计。 从井口到矿场油库,原油在收集、矿场加工、储存 过程中,不时需要加热升温,原油含水增大了燃料 消耗、占用了部分集油、加热、加工资源,增加了 原油生产成本。 原油含水增加了原油粘度和管输费用。 原油内的含盐水常引起金属管路和运输设备的结垢 与腐蚀,泥砂等固体杂质使泵、管路和其他设备产 生激烈的机械磨蚀,降低了管路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影响炼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内,也称粗乳状液。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内相水 滴的存在,见图5-2。还有一种油田不常遇到的乳状 液,其水滴粒径范围为0.01~0.2 m,称细乳状液。
油包水乳状液还可细分为致密乳状液和疏松乳状液。 疏松乳状液的水滴粒径较大,乳状液不太稳定,依靠 重力较易使油水分离;而致密乳状液分散相粒径很小, 很稳定,油水分离难度较大。
第一节 原油乳状液
根据水分在原油中存在的形式不同,原油中的含水可 分为游离水和乳化水两种。 游离水在常温下用简单的沉降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就 可以从油中分离出来; 乳化水与油形成了一定结构的乳状液,很难用简单的 沉降法直接从油中分离出来,通常需要通过一定的方 式破乳后,再进行沉降脱水。因此,乳化水的脱除将 是研究的重点。
显然,全部内相颗粒界面上均带有同种电荷。由于静 电斥力,两相邻水滴必须克服静电斥力才能碰撞、合 并成大颗粒下沉,使乳状液变得稳定。
温度 温度对乳状液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提高温度可降 低乳状液的稳定性,这是因为: ①可降低外相原油粘度; ②提高乳状液乳化剂—沥青质、蜡晶和树脂等物质的 溶解度,削弱界面膜强度; ③加剧内相颗粒的布朗运动,增加水滴互相碰撞、合 并成大颗粒的几率。
油水互不相溶
乳化剂
有些既能润湿油又能润湿水的固体粉末,如油水混合物 所携带的粘土、氧化铁、砂粒等是乳状液的重要乳化剂。 作为乳化剂,这些固体粉末的粒径必须比分散相粒径小 得多,以nm计。这些固体粉末聚集在油水界面上构成 坚固而稳定的薄膜,阻碍分散相颗粒碰撞时的合并,是 乳状液稳定的又一机理。沥青质、蜡晶也是一种油溶性 固体乳化剂。 乳化剂不但使乳状液稳定,还影响乳状液类型。如图 5-5所示,在油、固、水三相物系中若以 表示水对固体 的接触角,则有:
三、乳状液的稳定性 乳状液稳定性:是指乳状液抗油水分层的能力。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的因素:
分散相颗粒 油水密度差 老化 外相原油粘度 界面膜和界面张力 内相颗粒表面带电 √
√
温度
原油类型
水相盐含量 pH值
相体积比
内相颗粒表面带电 内相颗粒界面上带有极性相同的电荷是乳状液稳定的重要 原因: ①乳状液内相颗粒界面上力场的不平衡; ②处于内相颗粒界面上的分子电离; ③由于内相颗粒的布朗运动,因摩擦而带电; 由于上述原因,乳状液内相颗粒界面上和其邻近的介质中 带有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构成双电场,如图5-6 所示。
(1)减少石蜡在管壁上的沉积; (2)降低了管路的能量损失; (3)降低了破乳剂用量; (4)提高脱水设备的效能。
破乳剂脱水的优缺点
优点
1、在系统内较早注入可防止乳状液的形成; 2、可在较低温度下脱水,节约燃料,降低原油蒸发体 积损失以及因原油密度增大的经济损失。
缺点
1、注入破乳剂剂量过多时,可生成新的、稳定性更高 的乳状液; 2、若破乳剂量较大时,仅靠其脱水费用过高。
脱除游离水后,乳化水在原油内的含量大体和原 油密度成正比,密度愈大乳化水含量愈高,含水 原油经游离水脱除器后的剩余水含量可用图5-1 或经验相关式(5-1)粗略估算。
lg 3.73 3.28 o
(5-1)
式中 ——水含量,%; △。——原油相对密度。
一、原油乳状液类型
d g ( w o ) Vd 18
2 d
二、化学破乳剂脱水
由于原油中的含水,很多情况下,是以乳化状态存在的, 并且乳状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靠一般的沉降方法难以 脱除。所以,破乳往往是脱除乳化水的前提。 化学破乳剂脱水,就是在乳状液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 物质,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使乳状液破乳,进而使乳 化水从乳状液中分离出来,变为游离水,再通过重力沉 降将其脱除。
<90。,水能更好地润湿固体,
固体的大部分在水相中,形成 O/W型乳状液;若 >90。,油能 更好地润湿固体,固体的大部分 在油相中,形成W/O乳状液。
人们还从实践中得到相同结论: 水溶性活性剂倾向于结合更多的 水分子,界面的吸附膜必然凸向 水相,形成O/W型乳状液;相反, 油溶性活性剂倾向于结合更多的 油分子,从而形成W/O型乳状液。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不互相溶或微量互溶 的液体,其中一种以 极小的液滴分散于另 一种液体中,这种分 散物系称为乳状液。 乳状液都有一定的稳 定性。
原油和水构成的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水以
极微小的颗粒分散于原油中,称油包水型乳状液,用符 号W/O表示,此时水是内相或称分散相,油是外相或称 连续相,W/O乳状液是油田最常见的原油乳状液。
(三)破乳剂的选择
采用“瓶实验”法评价各破乳剂的优劣时,一般应考虑破 乳剂的以下各项脱水性能。
(1)脱水率 (2)出水速度 (3)油水界面状态 (4)脱出水的含油率 (5)最佳用量 (6)低温脱水性能
(四)加剂地点
油田操作人员常把化学破乳剂称为“药”。 由于破乳剂对原油乳状液有显著的破乳、降粘(见图5-7) 作用,因而常把化学破乳剂注入油井的油套环形空间内, 利用开采和集输过程中所受到的搅拌,使破乳剂均匀地 分散于原油中。实践证明井口加药后带来的好处有:
原油含水,不但直接影响原油的质量,而且增加了后 续处理工艺和输送过程中的动、热力消耗,引起金属 管路和设备的腐蚀;水中携带泥砂、碳酸盐等,还会 对输送管道和设备造成磨损,形成结垢等。另外,原 油含水,还会影响炼制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 由于原油中所含的盐类和机械杂质大部分溶解或悬浮 于水中,所以原油的脱水过程实质上也是脱盐、脱机 械杂质的过程。
(二)破乳剂类型
化学破乳剂的种类很多,通常按分子结构、溶解性能、 分子量大小、镶嵌方式、聚合段数、官能团数量等进行 分类。 按分子结构,可把化学破乳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 类。
非离子型破乳剂的优点
用量少 不产生沉淀 脱出水中含油少 脱水成本低
非离子型破乳剂的类型 水溶性:可配制成任意浓度的水溶液
另一种是油以极微小颗粒分散于水中,称为水包油型
乳状液,用符号O/W表示,此时油是内相,水是外相。 在原油处理中O/W乳状液很少见,采出水中存在O/W乳 状液,故水包油型乳状液又称反相乳状液。
另外,还有复合乳状液,即油包水包油型、水包油包
水型等,分别以O/W/O和W/O/W表示。
W/O型乳状液的内相水滴粒径一般在0.2~50 m范围
聚结时间估算
d j d 0j t K 6 s
d0——起始粒径; d——最终粒径; φ——乳状液体积水含率; Ks——特定系统的经验参数; j ——大于3的经验参数,与水 滴碰撞反弹概率有关。
假设j=4,忽略起始粒径d0,上式可近似为:
d4 t 1.9K s
原油脱水对破乳剂的要求
一种好的化学破乳剂,应具有以下特点: ①较强的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大,能使化学破乳剂迅速 占据油水界面,降低乳化水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膜的 强度。 ②良好的润湿能力。润湿能力强,便于吸附在固体粉末 上,把砂、粘土等粉尘拉入水相,把石蜡晶粒拉入油 相,破环固体粉末界面膜的作用,从而实现破乳的目 的。
综上所述,形成稳定乳状液的条件是:
①多相系统中必须存在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或微量相溶的 液体; ②系统中要有乳化剂存在,使一种液体的微小液滴能稳 定地存在于另一种液体中; ③要有剧烈的搅动,使一种液体破碎成微小的液滴分散 于另一种液体中。 防止石油生产中稳定乳状液生成的方法: (1)尽量减少对油水混合物的剪切和搅拌; (2)尽早脱水。
d4 t 1.9K s
由上式可得以下结论: ①聚结时间与能沉降的最终粒径d有关,水滴直径增 大19%,聚结时间约增加1倍。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分散相浓度φ愈大,脱水 时间t 愈短。为增加分散相浓度φ,实践中常把处理器 脱出污水回掺至脱水器上游得油水混合物中,以提高 脱水效果。
絮凝
水洗:常使油水混合物进入乳状液处理器的底部 水层,使乳状液向上通过水层,由于水的表面张 力较大,使原油中的游离水、粒径较大的水滴、 盐类和亲水性固体杂质等并入水层的过程。 沉降:乳化水滴在原油中的沉降速度很慢,通常 处于层流流态,斯托克斯公式。
集输过程中机械搅动的存在
原油中含水并含有足够数量的天然乳化剂是生成原油 乳状液的内因。原油中所含的天然乳化剂主要为沥青 质、胶质、环烷酸、脂肪酸、氮和硫的有机物、蜡晶、 粘土、砂粒、铁锈、钻井修井液等。 油水混合物在从井底到地面、从井口到计量站、集中 处理站的流动过程中,以及在油气分离等前期处理过 程中的不断降压、搅动等作用是形成乳状液的外因。
③很高的絮凝和聚结能力。絮凝能力强,就能增加水 滴碰撞和聚结的几率,提高破乳效果。 ④破乳温度低,成本低,用量少,对金属管路和设备 腐蚀性弱,结垢差,对人体无毒、无害,不易燃、 易爆,通用性强。
概述
注水驱动方式开采的油藏占有极大的比例,因而从油 井产出的油气混合物内经常含有大量的采出水和泥砂 等机械杂质。特别在油田后期生产中,油井产物内的 水 油 比 常 超 过 l0 , 泥 砂 等 机 械 杂 质 亦 可 高 达 l% ~ l.5%(质)。据统计,世界上所产原油的90%以上需进 行脱水。 对原油进行脱水、脱盐、脱除泥砂等机械杂质,使之 成为合格商品原油的工艺过程称原油处理,相应的容 器称处理器或聚结器,国内常称原油脱水,相应的容 器称脱水器。
第二节
原油处理的基本方法
根据原油含水的形式和油水混合物的性质, 目前常用的原油脱水方法有:
化学破乳剂; 重力沉降脱水; 加热脱水; 机械脱水; 电脱水; 离心脱水等。
一、常用术语
破乳:乳状液的破坏称破乳。 絮凝:絮凝指某些高分子聚合物的长链分子具有
多个活性基团,分别吸收在各个水滴,使大量乳 化水滴聚集在一起,但水滴的界面膜是连续的、 没有破裂,水滴也没有合并成大水滴。 聚结:乳状液处理器内小粒径水滴的合并,变成 能在规定停留时间内沉降至容器底部水层的大粒 径水滴的过程称聚结。
(一)破乳剂作用
破乳剂较乳化剂够更高的活性,使破乳剂能迅
速地穿过乳状液外相分散到油水界面上,替换 或中和乳化剂,降低乳化水滴的界面张力和界 面膜厚度。 破乳剂能消除水滴间的静电斥力,使水滴絮凝。 有聚结的作用。 能润湿固体,防止固体粉末乳化剂构成的界面 膜阻碍水滴聚结。
尽管破乳剂的破乳机理尚不完善,但从长期实践中归纳 出两点结论: 破乳剂的分子量大于天然乳化剂的分子量才能有效破 乳。 若把破乳剂用作油水混合物的乳化剂,则生成反相乳 状液,即O/W型乳状液。
油溶性:净化油的能力比水溶性的高,脱出水含油高
混合型:能增加使用的灵活性
根据溶解性能,非离子型破乳剂可分为水溶性、油溶 性和部分溶解于水、部分溶解于油三类。 ①水溶性破乳剂,可根据需要配制成任意浓度的水溶 液。 ②油溶性破乳剂的特点是不会被脱出水带走,且随着 水的不断脱出,原油中破乳剂的浓度逐渐提高,有利 于净化原油水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率的继续下降。 ③部分溶解于水、部分溶解于油的破乳剂能增加使用 的灵活性。
二、乳状液生成机理
由物理化学可知,形成乳状液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①系统中必须存在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或微量相溶)的液 体; ②有强烈的搅动,使一种液体破碎成微小的液滴分散于 另一种液体中; ③ 要有乳化剂存在,使分散的微小液滴能稳定地存在 于另一种液体中。 水在烃类液体内的溶解性极低,随烃的类别不同大致在 几十至几百mg/L范围。烃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很低,因 而,原油和水是两种微量相溶的液体,在工业上常认为 油水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原油处理的目的:
满足对商品原油含水量、盐含量的行业或国家标准。 商品原油交易时要扣除原油含水量,原油密度则按
含水原油密度计。 从井口到矿场油库,原油在收集、矿场加工、储存 过程中,不时需要加热升温,原油含水增大了燃料 消耗、占用了部分集油、加热、加工资源,增加了 原油生产成本。 原油含水增加了原油粘度和管输费用。 原油内的含盐水常引起金属管路和运输设备的结垢 与腐蚀,泥砂等固体杂质使泵、管路和其他设备产 生激烈的机械磨蚀,降低了管路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影响炼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内,也称粗乳状液。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内相水 滴的存在,见图5-2。还有一种油田不常遇到的乳状 液,其水滴粒径范围为0.01~0.2 m,称细乳状液。
油包水乳状液还可细分为致密乳状液和疏松乳状液。 疏松乳状液的水滴粒径较大,乳状液不太稳定,依靠 重力较易使油水分离;而致密乳状液分散相粒径很小, 很稳定,油水分离难度较大。
第一节 原油乳状液
根据水分在原油中存在的形式不同,原油中的含水可 分为游离水和乳化水两种。 游离水在常温下用简单的沉降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就 可以从油中分离出来; 乳化水与油形成了一定结构的乳状液,很难用简单的 沉降法直接从油中分离出来,通常需要通过一定的方 式破乳后,再进行沉降脱水。因此,乳化水的脱除将 是研究的重点。
显然,全部内相颗粒界面上均带有同种电荷。由于静 电斥力,两相邻水滴必须克服静电斥力才能碰撞、合 并成大颗粒下沉,使乳状液变得稳定。
温度 温度对乳状液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提高温度可降 低乳状液的稳定性,这是因为: ①可降低外相原油粘度; ②提高乳状液乳化剂—沥青质、蜡晶和树脂等物质的 溶解度,削弱界面膜强度; ③加剧内相颗粒的布朗运动,增加水滴互相碰撞、合 并成大颗粒的几率。
油水互不相溶
乳化剂
有些既能润湿油又能润湿水的固体粉末,如油水混合物 所携带的粘土、氧化铁、砂粒等是乳状液的重要乳化剂。 作为乳化剂,这些固体粉末的粒径必须比分散相粒径小 得多,以nm计。这些固体粉末聚集在油水界面上构成 坚固而稳定的薄膜,阻碍分散相颗粒碰撞时的合并,是 乳状液稳定的又一机理。沥青质、蜡晶也是一种油溶性 固体乳化剂。 乳化剂不但使乳状液稳定,还影响乳状液类型。如图 5-5所示,在油、固、水三相物系中若以 表示水对固体 的接触角,则有:
三、乳状液的稳定性 乳状液稳定性:是指乳状液抗油水分层的能力。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的因素:
分散相颗粒 油水密度差 老化 外相原油粘度 界面膜和界面张力 内相颗粒表面带电 √
√
温度
原油类型
水相盐含量 pH值
相体积比
内相颗粒表面带电 内相颗粒界面上带有极性相同的电荷是乳状液稳定的重要 原因: ①乳状液内相颗粒界面上力场的不平衡; ②处于内相颗粒界面上的分子电离; ③由于内相颗粒的布朗运动,因摩擦而带电; 由于上述原因,乳状液内相颗粒界面上和其邻近的介质中 带有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构成双电场,如图5-6 所示。
(1)减少石蜡在管壁上的沉积; (2)降低了管路的能量损失; (3)降低了破乳剂用量; (4)提高脱水设备的效能。
破乳剂脱水的优缺点
优点
1、在系统内较早注入可防止乳状液的形成; 2、可在较低温度下脱水,节约燃料,降低原油蒸发体 积损失以及因原油密度增大的经济损失。
缺点
1、注入破乳剂剂量过多时,可生成新的、稳定性更高 的乳状液; 2、若破乳剂量较大时,仅靠其脱水费用过高。
脱除游离水后,乳化水在原油内的含量大体和原 油密度成正比,密度愈大乳化水含量愈高,含水 原油经游离水脱除器后的剩余水含量可用图5-1 或经验相关式(5-1)粗略估算。
lg 3.73 3.28 o
(5-1)
式中 ——水含量,%; △。——原油相对密度。
一、原油乳状液类型
d g ( w o ) Vd 18
2 d
二、化学破乳剂脱水
由于原油中的含水,很多情况下,是以乳化状态存在的, 并且乳状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靠一般的沉降方法难以 脱除。所以,破乳往往是脱除乳化水的前提。 化学破乳剂脱水,就是在乳状液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 物质,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使乳状液破乳,进而使乳 化水从乳状液中分离出来,变为游离水,再通过重力沉 降将其脱除。
<90。,水能更好地润湿固体,
固体的大部分在水相中,形成 O/W型乳状液;若 >90。,油能 更好地润湿固体,固体的大部分 在油相中,形成W/O乳状液。
人们还从实践中得到相同结论: 水溶性活性剂倾向于结合更多的 水分子,界面的吸附膜必然凸向 水相,形成O/W型乳状液;相反, 油溶性活性剂倾向于结合更多的 油分子,从而形成W/O型乳状液。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不互相溶或微量互溶 的液体,其中一种以 极小的液滴分散于另 一种液体中,这种分 散物系称为乳状液。 乳状液都有一定的稳 定性。
原油和水构成的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水以
极微小的颗粒分散于原油中,称油包水型乳状液,用符 号W/O表示,此时水是内相或称分散相,油是外相或称 连续相,W/O乳状液是油田最常见的原油乳状液。
(三)破乳剂的选择
采用“瓶实验”法评价各破乳剂的优劣时,一般应考虑破 乳剂的以下各项脱水性能。
(1)脱水率 (2)出水速度 (3)油水界面状态 (4)脱出水的含油率 (5)最佳用量 (6)低温脱水性能
(四)加剂地点
油田操作人员常把化学破乳剂称为“药”。 由于破乳剂对原油乳状液有显著的破乳、降粘(见图5-7) 作用,因而常把化学破乳剂注入油井的油套环形空间内, 利用开采和集输过程中所受到的搅拌,使破乳剂均匀地 分散于原油中。实践证明井口加药后带来的好处有:
原油含水,不但直接影响原油的质量,而且增加了后 续处理工艺和输送过程中的动、热力消耗,引起金属 管路和设备的腐蚀;水中携带泥砂、碳酸盐等,还会 对输送管道和设备造成磨损,形成结垢等。另外,原 油含水,还会影响炼制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 由于原油中所含的盐类和机械杂质大部分溶解或悬浮 于水中,所以原油的脱水过程实质上也是脱盐、脱机 械杂质的过程。
(二)破乳剂类型
化学破乳剂的种类很多,通常按分子结构、溶解性能、 分子量大小、镶嵌方式、聚合段数、官能团数量等进行 分类。 按分子结构,可把化学破乳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 类。
非离子型破乳剂的优点
用量少 不产生沉淀 脱出水中含油少 脱水成本低
非离子型破乳剂的类型 水溶性:可配制成任意浓度的水溶液
另一种是油以极微小颗粒分散于水中,称为水包油型
乳状液,用符号O/W表示,此时油是内相,水是外相。 在原油处理中O/W乳状液很少见,采出水中存在O/W乳 状液,故水包油型乳状液又称反相乳状液。
另外,还有复合乳状液,即油包水包油型、水包油包
水型等,分别以O/W/O和W/O/W表示。
W/O型乳状液的内相水滴粒径一般在0.2~50 m范围
聚结时间估算
d j d 0j t K 6 s
d0——起始粒径; d——最终粒径; φ——乳状液体积水含率; Ks——特定系统的经验参数; j ——大于3的经验参数,与水 滴碰撞反弹概率有关。
假设j=4,忽略起始粒径d0,上式可近似为:
d4 t 1.9K s
原油脱水对破乳剂的要求
一种好的化学破乳剂,应具有以下特点: ①较强的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大,能使化学破乳剂迅速 占据油水界面,降低乳化水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膜的 强度。 ②良好的润湿能力。润湿能力强,便于吸附在固体粉末 上,把砂、粘土等粉尘拉入水相,把石蜡晶粒拉入油 相,破环固体粉末界面膜的作用,从而实现破乳的目 的。
综上所述,形成稳定乳状液的条件是:
①多相系统中必须存在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或微量相溶的 液体; ②系统中要有乳化剂存在,使一种液体的微小液滴能稳 定地存在于另一种液体中; ③要有剧烈的搅动,使一种液体破碎成微小的液滴分散 于另一种液体中。 防止石油生产中稳定乳状液生成的方法: (1)尽量减少对油水混合物的剪切和搅拌; (2)尽早脱水。
d4 t 1.9K s
由上式可得以下结论: ①聚结时间与能沉降的最终粒径d有关,水滴直径增 大19%,聚结时间约增加1倍。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分散相浓度φ愈大,脱水 时间t 愈短。为增加分散相浓度φ,实践中常把处理器 脱出污水回掺至脱水器上游得油水混合物中,以提高 脱水效果。
絮凝
水洗:常使油水混合物进入乳状液处理器的底部 水层,使乳状液向上通过水层,由于水的表面张 力较大,使原油中的游离水、粒径较大的水滴、 盐类和亲水性固体杂质等并入水层的过程。 沉降:乳化水滴在原油中的沉降速度很慢,通常 处于层流流态,斯托克斯公式。
集输过程中机械搅动的存在
原油中含水并含有足够数量的天然乳化剂是生成原油 乳状液的内因。原油中所含的天然乳化剂主要为沥青 质、胶质、环烷酸、脂肪酸、氮和硫的有机物、蜡晶、 粘土、砂粒、铁锈、钻井修井液等。 油水混合物在从井底到地面、从井口到计量站、集中 处理站的流动过程中,以及在油气分离等前期处理过 程中的不断降压、搅动等作用是形成乳状液的外因。
③很高的絮凝和聚结能力。絮凝能力强,就能增加水 滴碰撞和聚结的几率,提高破乳效果。 ④破乳温度低,成本低,用量少,对金属管路和设备 腐蚀性弱,结垢差,对人体无毒、无害,不易燃、 易爆,通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