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25.诗五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夜雨寄北
寄给北方的友人 李商隐 这首诗选自《李义山诗集》。作者李商隐,唐 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 州河内人。与诗人杜牧合称 “小李杜”。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合称“李杜”。
问题思考
1. 请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中两个“期” 字的妙处。 2. 诗中作者两次写到“巴山夜雨”,它们 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3. 请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涨” 和“秋”两字的作用。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 望?
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与友 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著名诗人,字子安。他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 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问题思考
1. 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 么? 2. 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 好在哪里?
梳理与深化
1. 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 么?
怀念故友 。
(2)烂柯人: 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历来受到人们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示例一: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 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 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 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
,
的豁达态度;刘禹锡则用
”表达了对友情
“
,
了自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表达
3.《淮上与友人别》中即景生情,烘托离人各奔前程的
诗句是
,
。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与朋友互勉,劝慰友人
不必伤离别,不要学儿女之态的句子
是:
,
。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酒抒怀,决意
以乐观态度投入新生活的句子
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 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 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 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 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 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 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
2. 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 好在哪里?
梳理与深化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的情景。
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 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 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依依袅袅的柳 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蒙蒙飘 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纷乱不宁的离愁。
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怎样 的感情?
梳理与深化
1.诗人从众多的故乡风物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梅 花来发此一问,是大有深意的:梅花是诗歌中常 用的意象之一,它往往有美好、坚贞、孤傲的寓 意。这里的“寒梅”,我们既可以理解为诗人故 乡实际的梅花,从而联想到诗人故乡的景色优美;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依恋故乡的心灵,纵使走遍天 涯海角,诗人那颗热爱故乡的心永远不会远离, 就像窗前那棵梅花一样,每时每刻都“长在”故 乡的怀抱。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 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成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集中寄托。
梳理与深化
1.请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中两个 “期”字的妙处。
第一个“期”是妻子问诗人归来的日 期,写出妻子盼望他早日归家。第二个 “期”是诗人的回答,感叹自己归期无期, 表达欲归不得的愁苦。两个“期”一问一 答,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表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回环往复之美。
2. 诗中作者两次写到“巴山夜雨”, 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这两句诗蕴含哲理,即诚挚的友谊 可以超越时间,缩短距离;摆脱了其 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 乐观、开朗、豪放的情怀,给人莫大 的安慰和鼓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 人,有“ 诗豪 ”之称。
问题思考
1. 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表达了怎 样的心情?
2. 颔联中的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愿望?
描绘了未来与妻子重逢,在西窗下 秉烛夜谈,诉说巴山夜雨时互相思念 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妻子重逢 的感情。
问题思考
淮上与有人别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的情景。 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怎样的 感情?
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 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 “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 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三:这两句诗的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 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 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 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烂柯人: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历来受到人们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4.尾联点明了酬赠的题意,请作简要分析。
梳理与深化
1. 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表达 了怎样的心情?
诗人被贬,离开京城,在巴山楚水 这些荒凉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表达 了诗人长期被贬的辛酸与愤懑。
2. 颔联中的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
不相同。第一个“巴山夜雨”是 实写,是眼前真实的巴山夜雨景色,它 用以渲染愁思和离情;第二个“巴山夜 雨”是虚写,是诗人想象中将来与友人 谈论的如今的巴山夜雨,是未来之景, 它的作用是以未来的欢聚反衬今夜的愁 苦。
3. 请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 “涨”和“秋”两字的作用。
“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 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有表现了诗 人抽丝的绵绵深重。“秋”字点明了 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愁苦的心情。
4.尾联点明了酬赠的题意,请作简要分 析。
尾联向友人表明态度,也是对友人 关心自己表示感谢。以此结束全诗,不 仅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 给友人以鼓舞,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 效果。
检测与反馈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写眼前所见之景的句子
是:
,
;
以想象重逢之景写相思之苦的句子
是:
,
。
2.古人以诗传情。王勃借
是
,
。
6.古人写送别的诗很多,请根据你的积累,再写出两句 完整的诗句(注明作者、出处)。
巩固与拓展
1.背写五首古诗。 2.完成《学案》。
25.诗五首
知识小贴士
诗歌
古典 诗歌
古体 诗:
古诗(唐以前)、楚辞、乐府
五言
律诗
近体 诗Biblioteka 七言 绝句 五言词
七言
曲
现代诗歌
杂诗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 有“ 诗佛 ”之称,与孟浩然同为山水 田园派代表诗人,并称“王孟”。苏 轼称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问题思考
1. 诗人为何选取梅花来发问,说说 你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