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_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_曹玉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表现
迈入新世纪!以!""#年$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主要标志!开始了更深刻的课程改革%旧的&奶酪’已经变质!新的&奶酪’就在眼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必将发生相应的深刻变革%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的飞跃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前提%传统的学习方式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注重学生单纯的接受!信息传递是单向的%新课程改革力图建立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全体性的多元化学习方式!通过&对话’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主动学习""
"已知与未知的对话#主动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被动学习是指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是被动接受未知知识的过程!是外在压力作用的结果%主动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探究获取未知知识的过程!是内在需要作用的结果%
主动学习成为内在需要主要源于三个原因%)’*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改变了过去内容难(繁(偏(旧的状况!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由内容的精选代替了囊括!设置了些引人入胜的栏目!如&活动与探究’(&动脑筋’等%这些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极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和思维空间%)!*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纲要$指出+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原则如和风细雨!滋润着教师的心田!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以学生发展为
中心,推动着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
展的促进者转化!由知识的管理者向学生发
展的引导者转化,激励着教师倾心设计教学
情境(组织教学资源(搭建学习舞台!想方设
法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增强%-纲要$规定+
新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
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实行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
学生的适应性’%新课程拆除了学校与社会(
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藩篱!与学生生活经验和
社会实际紧密相连!这必将拉近学生与学习
内容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感悟人生!
是品味生活!是生活需要!是公民职责!而非
额外的负担%
被动学习是客体行为!是将学习内容以
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由学生接受定
论!无须体验(感受(品味%主动学习是主体行
为!是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给
学生!由学生去探究未知!体验过程!感受挫
折!品味生活!享受成功%
主动学习必将推动着学生由被动接受型
向主动参与型转变!必将推动着学生根据自
身的实际和需要!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研究
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合作学习""
"师生!生生的对话$美国著
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说+&如果让我们
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
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国内外有些教育
专家也多次强调合作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
作用%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单打独斗!孤军奋
战!学生之间很少彼此交流对学习的看法和
对问题的见解%显然!这种个体学习方式极不
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合作学习是相对
于个体学习而言!强调合作和交流!以合作者
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双向交流为基本特征%合
作学习包括+)’*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
针对任务和目标!分工探究(互帮互助的协作
性学习)类似研究性学习*%)!*多个同学针对
不同的学习内容彼此交流收获!共享探究成
果的交流性学习%)(*在一定场合据某一问题
讨论(质疑(商榷!或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知识
的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可有教师参与!也可
无教师参与!无论是否有教师参与!教师应对
学生的合作学习跟踪指导!要关注学生获取
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在师生互为主人的教育理念中!发展学
习的环境是平等的(民主的!信任和沟通是合
作的保证%在合作中!既能解决彼此的矛盾和
冲突!又能弥补因个性差异带来的知识的缺
陷(思维的局限(面临的困惑%合作学习将个
体之间的竞争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和个体间
的交流!有利于发展学生群体的优势智能!有
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促使学
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
开放学习""
"课本与现实的对话$新课
程内容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和开放性!有着浓
浓的生活气息!突破了教材为中心!学科为中
心的禁锢!与学生生活(现实社会(科技发展(
当地实际紧密联系%开放学习适应了新课程
内容的新变化!为学生打破封闭!吸引&外资’
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开放学习包括+)’*地点的开放%教室(实
验室(工厂(农村(社区等无处不在%)!*内容
的开放%开放自己的学习内容!涉猎别人的学
习内容,突破学科堡垒!到其他学科串门,将
社会热点和前沿学术成果融入课本的知识体
系中,到生活本身去获取(去体验!用生活来
解读和欣赏课本!让课本的知识库和生活的
知识库交汇%)(*工具的开放%教科书(媒体(
网络等都是获取信息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
新课改视线
!博兴一中!曹玉花’李国成
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
!!""#$!月%中旬&
山东教育
新课改视线
!!"答案的开放#不以某种固定的答案为标准$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分析%评价问题# !""心态的开放#用开放的心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正确对待自己的失败$解除挫折的困惑$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逐渐改进自己的学习#
开放学习实现了课本与现实的对话$使学生的学习永远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
发展学习!!
!课程与未来的对话"新课程改革的主旨之一就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到首位$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习是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学习#
发展学习不是接受&传递’$而是谋求发展$是将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未来的发展潜力结合起来$通常包括(!#"以挑战性和研究性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由学生从观实生活和感兴趣的内容中选题$据问题而探究$生疑而探究$形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基#!$"掌握未来发展搜集和处理信息所需要的工具$如计算机%网络%工具书等#!%"大胆设想$规划未来#根据已有知识和能力$根据自身发展的潜力$预测自己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发展目标$设计自己的宏伟蓝图#
发展学习使学生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了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获取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养$实现了课程与未来的对话#
网络学习!!
!人与机的对话")纲要*指出$&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国内外教育专家有种共识(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网络学习包括(!&"要充分发挥网络在学习中的辅助功能$学会从网上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利用网络加强与同学%老师等其他群体和个体的交流和沟通# !%"学会利用各种媒体软件为学习服务#网络是世界联为一体的快捷工具$其信息容量之大%传递信息之快史无前例#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网络学习不可避免地冲击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丰富多彩#
实践学习!!
!知识与生活的对话")纲要*在多处提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强调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用身体去体验$用心灵去感悟+强调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能
有效地&观察’%&实验’%&操作’%&调查’%&活
动’等+强调用脑去想$用眼去看$用耳去听$
用嘴去说$用手去做#
实践学习是学生亲临其境的生活体验$
是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中或实际操作中开
展的学习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学习提倡在
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获取$
在实践中验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
造#实践学习的主要方式有调查%访问%参观%
郊游%实验%制作%查阅资料等#实践学习送给
学生的是富有生命力的真实世界和生活感
受$学生通过过程的探究和体验$理解的是结
论的价值$学会的是直接获取知识的方法和
基本技能$培养的是未来发展中所需的生存
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保持的是对自然
界的好奇和求知欲$领略的是自然界的美妙
与和谐$形成的是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尊重#
学生的学习是知识和生活的对话$在对
话过程中$实践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实践的
结果#
各种学习方式并不是孤立的$既有相异$
也有交融$相异促其补充$交融使其沟通#
二#制约学生学习方式变
革的因素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展开$许
多困惑随之而生$旧的&奶酪’已经变质$但它
却较深层次地制约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旧的评估制度$回光返照%")纲要*规定(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得
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次’#但
是$到了有些学校$新课程改革就变成了一道
光环$亮点只局限在表面$校长%老师%学生大
都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重结果轻过程$缺少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性评价的措施$关
注的几乎仅仅是考试成绩和名次#成绩是重
中之重$是社会%家长和上级有关部门关注的
热点之热点$是学校是否有&生命力’%是否被
社会认可的价值所在$是教师是否被学校认
可%学生是否被教师认可的价值所在#至于在
&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
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的规定#
)纲要*规定&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
评价体系’#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到了有些学
校$硬道理远离了教师和学生$硬道理变成了
软着陆#按学生的学习成绩给教师排队$教学
成绩成了考核教师的硬指标$学校与学校之
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成绩比较%分析是指导
教学的重头戏#新课程的理念来到某些教师
中$迅速激起千层浪$但很快趋于平静$几乎
一切还是&原桌%原菜%原汁%原味’#至于教师
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教师发展潜
能的提升$许多学校几乎无从关注#教师不得
不为成绩而&折腰’$&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只
是在头脑中&跃跃欲试’$却很少&试一试’+至
于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和指导只是少数教
师的行为#在教师被成绩&捆绑’的情况下$学
生大都难以突破成绩的&诱惑’$谋求长远的
发展#
旧的评估制度是学校按上级主管部门的
评估要求制订的$习惯了服从的教师和学生$
在领导和教师的权威面前$&瞄准’成绩不放
是无奈的选择#
一线领导#教师的业务水平亟待提高"新
课程改革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项宏大工
程$这项工程的实施必须有胜任这项工作的
领导和教师#然而$现在的一线领导和老师$
都是在&职前合格$一生合格’的环境里成长
起来的$因此$他们大都缺乏持续发展的意识
和培养持续发展的人的业务功底#至于对教
师的培训$现在又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措
施和途径#&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线
领导和老师是学生中的&火车头’$是&平等中
的首席’$大多数教师还不是&一条奔腾不息
的河流’#试想$&一桶不动的水’怎能引导学
生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去认识这个丰富多彩
的世界呢,
考试内容缺少突破")纲要*明确规定(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
怪题的现象’#然而$到了学校$命题的依据是
教科书$而非课程标准$学&透’了教科书就能
考高分$高分又是评优选模的重要依据#于
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空间和&科学’安排$
整天埋头在数科书里$似乎大自然与自己无
缘$似乎网络学习%实践学习等与自己离得很
遥远#
制约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因素是学习观
念转型时期的负产品$是历史的沉淀物#治标
先治本$只要正确认识$抓住根本$新课程改
革的新理念必将把它送进历史的陈列馆#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育观念的一次
飞跃$是把人的灵感唤醒$将人的创造力诱导
出来$铸造出一代新型人才#灵感%创造力%新
型人才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亮点$是块
新的奶酪$但它们离开了多元化学习方式的
支持$永远不会&成熟’#
!"
!!""#$!月%中旬&
山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