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培优综合测试卷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测试时间 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1.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2.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4.“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
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SI
C.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单质硅由原子构成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
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
D.结构示意图为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三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B.三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7.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所组成的单质的是
( )
B. O
C. CO
D. S
A. O
2
8.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
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
汞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汞为非金属元素
B.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80
C.汞原子的质子数为80
D.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9.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10.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
2
1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的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1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〇”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2:1
C.有五种分子参加反应
D.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13.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B.决定元素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14.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2
B.16
C.5
D.10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33分)
16.(7分)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氮元素____________;
(2)3个氧原子________;
(3)O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S__________;
(5)Na+________;
(6)4个镁离子__________。
17.(4分)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举一个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与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CO
2
18.(6分)海水中含有钙、镁、氯、硫等元素。
(1)上述元素中________(填符号)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S2-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
(3)海水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氯化镁,其化学式为________。
19.(8分)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回答
问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一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4)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________
20.(8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下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1.(7分)小明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如图所示)。
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中和熄灭时无异味。
【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元素和______元素组成的,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
【反思】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分子的基本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整
套装置及有关气体均保持干燥)。
I.在集气瓶B中充满氯化氢气体,K
3
处于关闭状态至操作Ⅱ完成为止;
Ⅱ.通过调节活塞K
1、K
2
,在集气瓶A中充满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其操作是:打开K
1
、K
2
,在
______(选填“K
1”或“K
2
”)处导管口通入氨气;
Ⅲ.集满氨气后,关闭K
1、K
2
,再打开K
3
,一段时间后两个集气瓶中都出现白烟(白烟是氯化氢气
体与氨气反应产生的氯化铵固体小颗粒)
①从上述实验过程中能得出分子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
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非吸烟者往往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钢轨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6分)
24.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和一个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水分子中共
含有____个原子核,____个质子;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氧原子核内有____个中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
1.A【提示】: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
高而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2.C
3.D
4.D
5.D
6.D【提示】:A.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故正确;B.三种元素分
别属于硅元素、磷元素、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6,表示原子序数为16,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硫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故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不是“g”,故错误7.D 8.A 9.C
10.B 11.C
12.B【提示】: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置换反
应,故A不正确;B.由反应后的图示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故C不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发生了改变,故D不正确。
13.D 14.B 15.C
16.(1)N (2)3O (3)氧元素一个氧原子 (4)2个硫原子
(5)1个钠离子 (6)4Mg2+
17.(1)气体容易被压缩(或热胀冷缩或物质存在三态变化等)
(2)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结构不同或分子种类不同)
18.(1)Ca (2)18 (3)MgCl
2
19.(1)A (2)26.98 (3)AD (4)A
20.(1)原子分子 (2)A (3)①7②最外层电子数③质子数
21.【探究实验】(1)水 (2)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碳氧
【反思】不正确空气中氧气参加了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不能以此判断“果冻蜡烛”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22.Ⅱ.K
Ⅲ.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瓶子变瘪了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瓶内1
压强减小。
①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氨气和氯【提示】:由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进气口应是K
1
化氢气体接触反应生成了氯化铵;②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瓶子
变瘪了,原因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瓶内压强减小
23.(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夏天温度升高,铁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4.3 10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