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运用 远离肥胖》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离肥胖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7页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以“远离肥胖”为主题,经历调查、分析、整理数据的全过程,并运用分数四则运算和统计等相关知识,对实际问题做出合理决策。
2.通过活动,了解“调查数据-计算整理-分析交流-做出决策”的程序,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分析、决策能力。
4.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受坚持体育运动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调查数据-计算整理-分析交流-做出决策”的活动程序,初步掌握研究小课题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调查、分析、整理数据的小课题研究全过程,并对实际问题做出合理决策。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农村、城市少年儿童的肥胖现象信息统计表6份
学生准备:
分成六组,到本学校一至六年级的所有班级调查,包括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
搜集肥胖的危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调查数据:
1. 课前创设: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对于这样的体重你还满意吗?为什么?
预设:大部分学生很容易说出自己的体重,有的同学感觉自己太瘦或太胖。
结合回答,出示资料:
2004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态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
我国成人超重人数约占51,多达2亿人;肥胖人数约占1007
,肥胖者已达6000
万人。
预计将来肥胖患病率还会有大幅度增长。
2.明确目的:那么,在目前的少年儿童中是否也存在肥胖现象?要想了解这个现象需要我们怎么做?
预设:对于肥胖现象有的同学认为很严重。
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同学们知道要想了解这个现象需要进行调查、整理。
3.设计调查表:调查需要调查表,那么这次调查少年儿童肥胖状况的调查表应该怎样设计最好?
同学们自行尝试设计。
同桌交流后,展示设计。
预设1: 预设2:
结合同学设计的表格,引导完善:
其实一个人的体重不但与年龄有关,同时与身高也有关系。
为了更加直接的判断一个人是否标准,我们还应设置“与标准体重的差”这样的项目。
出示完善的调查表:
总结调查表格的设计原则:
(1)调查表的设计所列项目应该是以达到调查目的所需的信息资料最低限度为易。
原则上讲,必需的项目一项不应遗漏,不必要的项目一项不应列出。
(2)调查表中所列项目的含义、定义、标准必须明确,以保证结果的统一。
4.调查数据: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本学校的一个年级所有班级的学生的肥胖状况。
并完成调查表的填写。
要求:
(1)调查数据要全面。
(2)“与标准体重的差”一项暂时不填写。
(3)填写要仔细
同学们按照分工,通过小组合作,课前做好调查,填写调查报告。
二、课上探究,整理分析。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之所以对肥胖做这样的调查,主要是因为肥胖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危害。
经过你的资料搜集,你发现肥胖都会带给我们哪些危害?
同学展示搜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肥胖儿童大多伴有血压、血脂异常,高度肥胖的儿童还有患糖尿
病的危险,肥胖也给儿童造成心理负担。
此外大约有31
的儿童肥胖延续到成年,
从而造成心血管疾病早发高危人群。
所以我们要远离肥胖。
板书:远离肥胖
提出问题:课前同学们已经作了认真地调查,你认为目前少年儿童的体重状况怎么样呢?
同学们谈自己的看法。
结合同学回答,再提问题:不少同学认为目前儿童的肥胖的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到底怎样才是科学意义上的肥胖呢?怎样才算标准体重呢?
(二)计算数据,统计整理 1.计算数据:
这儿有卫生部门出台的“少年儿童体重分类标准”。
出示“少年儿童体重分类标准”。
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分类标准,计算一下你们小组调查的每个人与标准体重的
差距。
学生计算数据,并将调查表填完整。
2.整理数据:经过计算,你们小组调查的标准体重、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的人有多少?怎样整理,我们的计算数据会更清晰?
(1)引导列出统计表
每个小组自主整理调查的数据。
展示统计的计算数据。
预设:大部分小组能够想到利用统计表来统计。
综合每个小组的统计数据,并将表格填完整。
类别标准体重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一年级人数
二年级人数
三年级人数
四年级人数
五年级人数
六年级人数
全校人数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1.描述数据:引导画出统计图。
数据计算统计出来了,不过能直观的反映出少年儿童是否存在肥胖现象,哪个年龄段肥胖现象比较严重吗?
根据统计表,你们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计算数据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吗?
小组讨论统计图的画法。
姓名年龄身高(cm)体重(kg)与标准体重差
各小组画出统计图。
展示统计图。
预设:根据统计的知识,学生能够画出复式条形图或者复式折线图。
2.分析统计图:仔细观察、分析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交流想法。
预设:
(1)存在肥胖儿童。
(2)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儿童人数也在增加。
(3)x年级的肥胖儿童较多一些。
……
3.补充资料:
据我国7到18岁城市及乡村青少年的调查显示,城市青少年男性肥胖率从1985年的1.13%增长到2010年的14.6%。
其中东部及沿海地区青少年肥胖人群数量增长最明显。
而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之前,城市青少年肥胖检出率一直高于农村青少年,但随着农村学生营养的改善,手机、电脑等电子用品的普及,农村青少年肥胖率连年攀升,2005年人群数量首次超过城市青少年。
“当前我国农村青少年肥胖检出率已超过城市青少年。
”
4.得出结论:
通过我们的调查,现在可以得出结论:
(1)少年儿童存在肥胖现象。
(2)肥胖率呈现增长的势头。
(3)x年龄段的肥胖人数较多。
(4)从2005年起,农村少年儿童的肥胖检出率超出城市。
(四)分析原因,做出决策
1.分析原因: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肥胖?
学生讨论。
2.同学们分析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肥胖者的饮食、运动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
到底是不是这些原因导致的肥胖呢?只有调查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才能真正找到原因,从而从根源上远离肥胖。
课下,请同学们对我们调查出来的肥胖者再进行一次调查。
要求:
(1)设计一个调查表,对肥胖者的饮食、运动及其生活习惯进行调查。
(2)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针对肥胖原因设计一个减肥方案。
(五)、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为了了解目前的少年儿童中是否也存在肥胖现象,我们经历了调查、分析、整理数据的全过程,并运用分数四则运算和统计等相关知识,做出了合理决策。
初步掌握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那就是要遵循“调查数据-计算整理-分析交流-做出决策”的程序。
只有这样才能对实际问题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减肥吧,锻炼出一副标准的身材!
下课!
板书设计:
远离肥胖
调查数据-计算整理-分析交流-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