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采用的方法达不到目的是(假设蒸发溶剂时没有晶体析出)()
A.将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
B.再加入溶质12.5g
C.蒸发掉的溶剂的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
D.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此溶液
2.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B.
C.D.
3.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5.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A.汽油
B.氢氧化钠溶液
C.加洗涤剂的水
D.热水
6.在20℃时,从2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①溶质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密度;④溶质的质量分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把40g氯化钠加入20℃的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36%
B.40%
C.28.6%
D.26.5%
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冰糖
B.味精
C.芝麻油
D.葡萄糖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升高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10.水和溶液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消毒的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B.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和灭菌等过程,可以变为生活用的自来水
C.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
D.实验室配制0.9%的生理盐水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保存
1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所用NaOH已潮解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水面刻度线来读取体积读数
C.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纸,调整天平至平衡后,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质量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右盘
12.把少量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牛奶
C.蔗糖
D.植物油
1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冰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硝酸铵
1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3.0g氯化钠
B.用烧杯量取所需的水
C.未等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就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
D.将只写药品名称的标签贴在试剂瓶上
15.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食盐溶液
16.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B.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C.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D.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17.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4%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80g
B.100g
C.120g
D.200g
18.20℃时,向一盛有40g 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g 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g 固体和澄清溶液。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g B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C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 .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9.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 12%的NaOH 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 )。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 .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 NaOH 固体
C .将准确称取的NaOH 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 .选用100mL 量筒量取88.0mL 的水
20.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在该温度下,将20g 食盐溶于100g 水中配制溶液甲。
取30g 甲溶液,加入6g 食盐晶体得到溶液乙。
则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的一组是( ) A .甲:16.7%乙:30.6% B .甲:20%乙:30.6% C .甲:20%乙:26.5%
D .甲:16.7%乙:26.5%
二、填空题
21.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 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
(1)在20℃时,实验3所得的溶液为________溶液(填“饱和”与“不饱和”); (2)在20℃时,实验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2.葡萄糖(化学式:6126C H O )是生命体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有一瓶葡萄糖(6126C H O )溶液,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请计算:
(1)配制这瓶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的质量为:________g
(2)要把这瓶葡萄糖溶液加水稀释为2%的葡萄糖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
23.医院使用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若将9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配成生理盐水,需要加入蒸馏水________g 。
24.我国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期间,需要经常对公共场所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84消毒液、双氧水溶液等。
(1)84消毒液(含NaClO)与洁厕灵(含盐酸)不能混用,否则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和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H O2%的双氧水溶液,需工业用双氧水(含(2)为了对某车站候车室消毒,要配制一桶(15千克)含
22
H O30%)________千克。
22
(3)请你写出另一种防止新冠肺炎传播的有效方法________。
25.实验室里有一瓶标有质量分数为15%等字样的氯化钾溶液,其中15%表示100g该种溶液里有________ g氯化钾和________g水。
三、实验题
26.如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广口瓶除外):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______。
(2)应选择量筒的量程是________mL(填50或100),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时,用俯视读数法,则会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B操作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操作E的作用是________。
27.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1)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
①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把质量为55.1g的烧杯作为称量容器,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放在左盘。
Ⅰ.请在下表所列砝码中,选出所需砝码(打“√”表示选用):
Ⅱ.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B.C.
③用量筒量取所需水时,俯视量筒内液件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92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
________92mL(填“=”或“<”或“>”)。
④如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测得的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2)把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配制为250g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四、探究题
28.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___。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水的密度为1g/mL)。
量取读数时,如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字母标号)
(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9.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他从瓶中倒出200毫升用于配制稀硫酸。
求:
(1)这2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克?
(2)现将200毫升浓硫酸加水稀释,可配制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密度为31.14/克厘米)多少毫升?需要水多少毫升?
30.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31.2/克厘米。
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
求:
(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需要加水多少克?
第三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解答该题时,要弄清楚溶液中的溶质、溶液的质量。
1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某物质溶质的质量是:100g 10%10g ⨯=,溶剂的质量是:100g 10g 90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后的质量分数是20%。
A 、蒸发掉的溶剂的质量等于原溶剂质量的一半,即蒸发45g 水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g
100%18.2%100g 45g
⨯≈-,符合题意;
B 、再加入溶质12.5g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g 12.5g
100%20%100g 12.5g
+⨯=+,不符合题意;
C 、蒸发掉的溶剂的质量等于原溶液质量的一半,即蒸发50g 水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g
100%20%100g 50g
⨯=-,不符合题意;
D 、加入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此溶液,10g 200g 25%
100%20%100g 200g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答案】D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A 、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A 图所示操作错误;
B 、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B 图所示操作错误;
C 、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C 图所示操作错误;
D 、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图中所示标签书写的内容是NaCl 溶液、10.0%,D 图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
3.【答案】C
【解析】A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属于乳化作用,故A 错误;
B 、用水冲洗水果渣,使水果渣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不属于乳化作用,故B 错误;
C 、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属于乳化作用,故C 正确;
D 、铁锈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属于乳化作用,故D 错误。
故选C 。
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考虑:洗洁精或洗衣粉等物质使拥有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属于乳化作用。
洗涤油污的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油污时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A 、溶液具有稳定性,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故A 说法正确; B 、物质溶于水会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所以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B 说法正确; C 、溶液中的微粒始终在不断运动,故C 说法错误; D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故D 说法正确。
故选C 。
本题考查溶液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溶液的特点,知道溶液的组成和性质,难度较易。
5.【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乳化现象的定义来区别各个选项,汽油、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油污不溶于水,但是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A 、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A 错误; B 、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B 错误;
C 、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时,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作用,故C 正确;
D 、油污不溶于水,故D 错误。
故选C 。
6.【答案】B
【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从200g 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g 溶液,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比值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密度不变,由于取出5g 溶液,故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减少,故③④不变,观察选项,故选B 。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特点,难度比较简单,根据溶液的特点进行分析,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7.【答案】D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36g ,其涵义是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36g 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将40克NaCl 放入到10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g ,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g
100%26.5%36g 100g
⨯≈+。
故选D 。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应熟
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A.冰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芝麻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能得到溶液,故C正确;
D.葡萄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C。
9.【答案】C
【解析】解: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根据溶液可以有颜色考虑;
B、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B错;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C正确;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错。
根据面粉不溶于水考虑。
故选C。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定义和特点。
10.【答案】A
【解析】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用于消毒的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根据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和灭菌等过程,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可以变为生活用的自来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根据自来水的净化流程,进行分析判断。
C、地球上的水总储备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根据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判断。
D、实验室配制0.9%的生理盐水,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保存,故选项说法正确。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水资源状况、常见溶液的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A、所用NaOH已潮解,则所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少,导致溶液的浓度降低,溶质质量分数偏低,故A错误;
B、俯视水面刻度线来读取体积读数,则所取的水少,导致溶液的浓度升高,溶质质量分数偏高,故B正确;
C、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而导致称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导致溶液的浓度降低,溶质质量分数偏低,故C错误;
D、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右盘,使用游码,会导致所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少,导致溶液的浓度降低,溶质质量分数偏低,故D错误;
故选B 。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溶液的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偏高,则可能是溶质增多或溶剂减少的缘故。
本题考查了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因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
12.【答案】C
【解析】A 、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 错; B 、牛奶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B 错;
C 、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 正确;
D 、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 错。
故选C 。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3.【答案】D
【解析】通过题意可知:该物质溶于水可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A 、冰效果不太好,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C 、食盐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故选D 。
根据物质溶于时引起的溶液的温度变化分析解答: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氧化钙、浓硫酸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熟记常见的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变化的物质,并能灵活结合题意分析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A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 6%3g ⨯=;应用托盘天平称取3g 氯化钠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 3g 47g -=(合47mL ),应用规格为50mL 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不是用烧杯,故选项说法错误;
C 、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会导致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溶剂不变,最后配得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 、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
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判断所需要的仪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
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水导致溶液质量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B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导致溶液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D 、食盐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般很稳定,如果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质量会变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易吸收二氧化碳。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6.【答案】A
【解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判断所列仪器是否需要进行分析。
通过回答本题可以加深对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和所用到的仪器的理解和记忆。
量取浓盐酸时要用到量筒、胶头滴管,配制溶液时用到烧杯、玻璃棒,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 是正确的。
故选A 。
17.【答案】C
【解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80g 35%80g 14%x ⨯=+⨯,120g x =。
故选C 。
18.【答案】C
【解析】将40g 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g 水中,溶质没有全部溶解,还有4g 剩余,此时得到的是饱和溶液,且有4g 固体没有进入溶液,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是140g ,而是136g 。
这样找到了溶质和溶液,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很容易了。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A 、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g ,故A 正确;
B 、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g ,所以在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故正确;
C 、该溶液中36g
100%26.5%100g 36g
=
⨯=+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错误;
D 、得到的澄清溶液为饱和溶液,在过滤后还是饱和溶液,此时剩余固体与之无关了,所以加入水时,不是固体继续溶解,而是变成不饱和溶液了,加水变为不饱和溶液,D 正确。
故选C 。
19.【答案】D
【解析】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要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偏向右拧,向右偏向左拧;称量易潮解或腐蚀性药品时必须放到玻璃器皿中;溶解氢氧化钠时,必须在烧杯内进行,不能在量筒内,选取量筒时要选择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
A 、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拧平衡螺母,不能移动游码,故选项说法错误;
B 、称量易腐蚀的氢氧化钠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将准确称取的NaOH 固体直接倒入烧杯中,再加水溶解,不能在量筒中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D 、选取量筒时要选择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所以选用100mL 量筒量取88.0mL 的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20.【答案】D
【解析】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36g ,在该温度下,20g NaCl 将全部溶于100g 水中,配成溶液
20g
=
100%16.7%100g 20g
⨯+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30g 甲溶液,依据溶液的均一性可知该溶液(120g 溶
液中的溶质是20g )中的溶质为5g ,则溶剂的量是25g ,依据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25g 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是
36g
9g 4g
=,故加入6g NaCl 晶体,得到的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6g
100%26.5%100g 36g
⨯≈+。
故选D 。
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36g ,则该温度下将20g NaCl 溶于100g 水中配成的溶液甲为不饱和溶液;取30g 甲溶液,依据溶液的均一性可知该溶液(120g )中的溶质为5g ,则溶剂的量是25g ,依据该温度下
的溶解度可知,25g 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是36g
9g 4g
=,故加入6g NaCl 晶体,得到的乙溶液为饱和溶液,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利用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可对乙溶液的质量分数做出判断。
二、
21.【答案】(1)不饱和 (2)17:50
【解析】(1)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 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由实验数据可知,最多能形成67g 溶液,故在20℃时,实验3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在20℃时,实验5所得的溶液的质量为67g ,即最多能溶解67g 50g 17g -=氯化钾,在20℃时,实验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7g :50g=17:50。
故答案为:(1)不饱和; (2)17:50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20℃时50g 水中最多能形成67g 溶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1)25 (2)750
【解析】(1)解:这瓶葡萄糖溶液的质量为5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配制这瓶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的质量为500g 5%25g ⨯=。
根据题意,这瓶葡萄糖溶液的质量为5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500g 2%25g 750g x x +⨯==。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故答案为:(1)25;(2)750。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910
【解析】本题难度比较简单,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设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90g 10%90g 0.9%x ⨯=+⨯,解得910g x =。
24.【答案】222HCl NaClO
Cl NaCl H O +↑++ 1 出门佩戴口罩
【解析】(1)盐酸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22HCl NaClO
Cl NaCl H O +↑++;故填:222HCl NaClO Cl NaCl H O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
理来分析;
(2)设需要工业用双氧水(含22H O 30%)的质量为x , 则30%15kg 2%x =⨯
1kg x =
故填:1;
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3)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要防止新冠肺炎传播,可采取隔离病人、出门佩戴口罩、不聚集、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