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梅田湖大桥工程含连接线(完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容县梅田湖大桥工程(含连接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华容县交通项目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评价单位: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及由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路线方案比选与区域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评价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污染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环境保护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环境影响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环境风险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环保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环境监测与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公众参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公众参与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联系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及由来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部边陲,岳阳市西境,北倚长江,南滨洞庭。
地理位置为东经120°18′31″至113°1′32″,北纬29°10′18″至29°48′27″;东西最大横距68km,南北最大纵距80km。
县境东面与岳阳市君山区交界,西面与益阳市南县相邻,北面与湖北省石首市接壤,东北面与湖北省监利县隔长江相望。
华容县是两湖平原的中心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
县内S202、S306贯穿全境,荆岳铁路、岳常铁路、杭瑞高速、宜岳高速即将建设,交通地理位置优越。
梅田湖大桥是华容县“十二五”的桥梁建设规划,也是X080、X081、X082升级省道S304中的重要的一段,从东北北至西南贯穿华容西北部重要乡镇,是华容县与湖北省石首、湖南省内的南县的重要交通干线公路,是华容县西北部区域对外物流和人流的重要交通通道,对于完善华容县干线公路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充分发挥岳常高速公路的辐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华容县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梅田湖大桥的建设,连通了新建村和梅田湖镇,改变了梅田湖镇人民出行需要过渡的历史,同时也是华容县最后的一个行政村完成了渡改桥。
这座桥梁的建设,同时和在建的鲇鱼须大桥通过连接线连通,该项目和鲇鱼须大桥项目是湖南省拟升级省道S304的重要组成部分。
梅田湖大桥桥长1004m,横跨华容县境内梅田湖镇和新建乡之间的藕池河东支,桥位处场地呈近东西走向,连接线起于新建乡团城寺村,顺接黏鱼须大桥的南接线。
依次经团城寺村五组、十二组、十三组,到新建乡东北侧的三合垸,横跨藕池河东支,到达梅田湖镇南侧。
再东转跨乡道Y298后至北剅口村,对接X082,路线全长6.114km。
项目投资总额为11278万元,于2012年年底开工,2015年年底竣工,工期3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交通部2003年第5号部长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华容县交通项目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6月委托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甲级)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见附件一)。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在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了环评工作小组,在有关部门的大
力协助下,于2012年6月进行了华容县梅田湖大桥工程(含连接线)环境状况勘查、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华容县梅田湖大桥工程(含连接线)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并于2012年11月14日通过了湖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持的专家会议评审,我院根据专家评审会议纪要及专家意见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现呈送报批。
1.2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1.2.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华容县梅田湖大桥工程(含连接线)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华容县交通项目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地理位置:岳阳市华容县,详见下图2-1。
建设工期:本项目拟于2012年年底开工,2015年年底竣工,工期3年。
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1278万元,建安费为8273.6万元,其中桥梁建安费为5682.36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845万元(资金来源由省交通厅补助,地方自筹两部分组成)。
1.2.2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全线长6.114km,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 桥梁采用10.5m宽度。
采用沥青砼路面。
路基土石方19.67万m3;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5916m2;本项目共设置桥梁1070m/2座,其中特大桥1004m/1座,中桥66m/1座,共设涵洞24道。
共占用土地12.88hm2,其中占用耕地5.16hm2、占用水塘1.2hm2、占用林地0.79hm2;拆迁房屋2998m2,拆迁电力电讯线900m。
本项目总投资11278万元,建安费为8273.6万元,其中桥梁建安费为5682.36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845万元(扣桥后总造价4151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823万元)。
本项目计划于2012年底开工,2015年底竣工,工期3年。
路线方案的建设规模如表1.2-1所示。
表1.2-1 路线方案工程量一览表
拟建桥梁主要技术指标表1.2-2。
表1.2-2 拟建桥梁主要技术指标表
1.3.1路线方案比选
根据调查,梅田湖渡口下游河段河道较顺直,水流稳定,桥轴线与水流方向基本正交。
同时,梅田湖渡口下游河段场地结构较简单,层位相对稳定,不存在由于地质差异而影响桥梁造价问题,因此桥位选择在渡口的下游位置。
另外分别考虑在渡口下游约355m和渡口下游约1280m的申家河村附近两个位置设置桥梁,对应路线A线(正线)方案和B、C线方案。
A线方案桥位:
桥位位于渡口下游约355m,桥梁位于新建乡和梅田湖镇的中间,
桥梁上部构造的结构型式为连续梁+T梁,跨径为7×30m(T梁)+3×40m(T 梁)+(44+2×80+44)(悬浇连续梁)+3×40m(T梁)+10×30(T梁),桥梁总长为1004m。
该桥位靠渡口上游的弯曲河道较近,通航、泄洪受到一定的影响。
堤到堤间距为340m,仅主桥部分在河道范围内,对水下施工及施工周期都有明显优势。
桥梁总造价为5682.36万元。
B线方案桥位(B线、C线共用B线方案桥位):
桥位位于渡口下游约1280m的申家河村附近,桥梁上部构造的结构型式为连续梁+T梁,跨径为9×30m(T梁)+3×40m(T梁)+(44+2×80+44)(悬浇连续梁)+4×40m(T梁)+11×30(T梁),桥梁总长1134m。
桥位距渡口上游弯曲河道较远,有利于通航和泄洪。
堤到堤间距为555m,除主桥部分外,还有引桥的9排桥墩设置在河道范围内,增加了施工周期和难度,桥梁总造价为6369.97万元,是桥位I方案的1.12倍。
从工程角度综合考虑,推荐A线方案桥位,即采用预应力连续梁+T梁桥型方案。
1.3.2与区域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⑴与湖南省“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规划的符合性
本项目是X080、X081、X082升级省道S304中的重要的一段,也是湖南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的项目。
⑵与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符合性
本项目符合《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建设的梅田湖大桥将促进华容县西部梅田湖镇的经济发展,推动城镇经济总体发展。
本项目不在《华容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 -2020年)》规划范围内,与华容县县城总体规划不相冲突。
拟建的华容县梅田湖大桥与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紧密结合,建设后的梅田湖大桥,连通了新建村和梅田湖镇,改变了梅田湖镇人民出行需要过渡的历史,完成了华容县最后的一个行政村渡改桥。
⑶与路网规划符合性
梅田湖大桥是华容县“十二五”的桥梁建设规划,也是X080、X081、X082升级省道S304中的重要的一段,从东北至西南贯穿华容西北部重要乡镇,是华容县与安乡、津市、澧县、石门、张家界等县市在与湖北交界的省界边上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公路,是华容县西北部区域对外物流和人流的重要交通通道,对华容县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极大的完善华容县公路网络,提高运输效率从而形成层级结构更加合理的华容县干线公路网络。
根据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拟建项目桥梁路线走向符合华容县“十二五”规划和路网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内容一致。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华容地属北亚热带,为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的特点。
⑴生态环境现状
本项目周边主要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农业生态环境主要为耕地和水塘,沿线范围内均有分布,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莲藕等,经济作物有林木、油料、水产品等。
平湖区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因地势平坦开阔受寒流和大风侵袭及长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植被群落种类组成比较贫乏。
结构单一,且多为人工植被,主要树种有水沙、杨树、樟树、人工杉木林、果园和麻园等。
拟建桥梁及连接线沿线评价范围内陆生动物多为适应农耕地和居民点栖息的种类,主要以常见的蛙类、蛇类、鼠类以及鸟类为主。
经调查,拟建桥梁及连接线沿线未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未发现其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项目沿线水资源较丰富,鱼类以经济鱼类为主,种类较少,未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鱼类,桥址附近河段无鱼类三场分布。
拟建桥梁及连接线不涉及景区景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文物古迹。
⑵社会环境
项目所在地华容县近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有了很大发展,国民经济中三种产业结构正趋于合理的调整之中。
华容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拟建项目沿线不涉及旅游资源、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
拟建桥梁未压覆重要矿产资源。
⑶地表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两个断面的监测值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⑷声环境
根据各监测点监测结果和达标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沿线所布设的8处环境噪声监测点环境噪声监测点监测值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
⑸环境空气
拟建桥梁及连接线沿线为农村地区,评价范围内无大型工矿大气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基本保持自然状态。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监测期间,团城寺村十三组居民点环境空气监测点TSP、NO2、PM10日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2.2评价范围
根据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结合拟建工程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点,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表2.2-1。
表2.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污染源分析
3.1.1水污染源强分析
拟改建项目产生的水污染主要存在于施工期和营运期,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废水、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和施工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含油污水;营运期主要为桥面径流污染。
其中,施工期含油污水产生量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源强
拟建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各施工营地,其中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污水,主要含动植物油脂、洗涤剂等各种有机物,污水主要成分见表3.1-1。
表3.1-1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成分表
式计算可得每个施工人员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量。
生活污水量按下式计算:
Qs=k·qi
式中:Qs——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m3/人·d);
k——施工营地污水排放系数(0.6~0.9),取0.9;
qi——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定额(m3/人·d)。
根据上式,计算得到施工人员每人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约为0.135 m3。
根据主体设计,本工程共设2个施工营地,两岸各设1处,施工人员约160人,生活污水量约为21.6t。
⑵桥面径流污染物及源强分析
桥梁桥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油和有机物,污染物浓度受限于多种因素,如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国内一些二级公路的监测实验结果也相差较远,长安大学曾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在西安~三原公路上形成桥面径流,在车流量和降雨量已知的情况下,降雨历时一小时,降雨强度为81.6mm,在一小时内按不同时间采集水样,测定结果见表2.11-4,降雨初期到形成桥面径流的30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30分钟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较快,雨水中铅的浓度及生化需氧量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速度稍慢,pH值相对较稳定,降雨历时40分钟后,桥面基本被冲洗干净。
表3.1-2 桥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测定值
雨量估算桥面径流量。
拟建桥梁降雨期的径流量值见表3.1-3。
表3.1-3 运营期主要跨河桥面径流估算结果
3.1.2大气污染源强分析
⑴扬尘污染源强
扬尘污染主要在施工前期路基填筑过程,以施工道路车辆运输引起的扬尘和施工区扬尘为主。
⑵沥青烟气排放源强
沥青烟产生于摊铺时,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采用商品沥青,会产生少量的摊铺沥清烟。
沥青摊铺时会产生以THC、TSP和BaP为主的烟尘,其中THC和BaP 为有害物质,但由于工程路线较短,沥青施工量较小,因此对空气的污染较小。
⑶灰土拌合产生扬尘污染
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立路面基层拌合站。
根据有关测试成果,在拌合站下风向50m 处大气中TSP浓度8.849mg/m3,100m处1.703mg/m3,150m处0.483mg/m3。
⑷汽车尾气
公路建成通车后,汽车尾气成为影响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汽车尾气污染源可模拟为一条连续排放的线性污染源。
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同时又取决于车辆类型和运行车辆车况。
通过上述源强公式可计算出拟建公路污染物排放源强。
本评价所选取的预测评价因子为NO2。
污染物排放源源强值见表3.1-4。
表3.1-4 拟建桥梁污染物NO2排放源强(单位:mg/m·s)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设备会辐射出强烈的噪声,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其中施工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
这些设备的运行噪声在81~93dB (A)之间。
⑵交通量预测
拟建桥梁各特征年绝对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3.1-5。
表3.1-5 拟建桥梁交通量预测结果
级,计算得到拟改建公路各期小、中、大型车单车平均辐射声级在参照点(7.5m处)的预测结果见表3.1-6。
表3.1-6 营运期各车型单车噪声排放源强(单位:dB)
3.1.4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其中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沿线房屋拆迁开挖。
⑴拆迁建筑垃圾
工程需拆迁建筑物2998m2,根据近似城区拆迁工程类比调查,在回收大部分有用的建筑材料(如砖、钢筋、木材等)后,每平方米拆迁面积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约为0.1m3(松方),则房屋拆迁将产生建筑垃圾299.8m3。
⑵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1.0kg/人·d计算,每个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以120人计,则每个施工营地日排放量约为0.12t/d,每个施工营地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131.4t(施工期为3年)。
⑶桥梁桩基施工废渣、土石方弃渣
目前工程设计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方案的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设计还未达到施工图设计的深度,对废泥浆、钻渣的产生量只能依据当前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的工程作适当的估算,钻渣的产生量大致与桩基础地下部分的体积相当。
桥梁桩基施工废渣进入临时堆渣场。
根据工可研、水土保持报告,经土石方流向平衡分析,本项目产生弃方7320m3,挖方全部进入临时堆渣场,后全部回用于本工程各工序。
3.2环境保护目标
经现场踏勘,结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1:10000图纸以及工程环境影响初步分析,本项目沿线环境敏感点为居民集中点、沿线植被、水体、基本农田、野生动物等等,据此确定拟建工程沿线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沿线共有10个环境敏感点,详情见表3.2-1,敏感点沿线分布情况见附图2。
取土场和临时堆渣场周边300m范围内和施工便道周边200m范围内没有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敏感点,评价各期的主要社会、生态、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2~表3.2-4。
表3.2-1 拟建工程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敏感点统计表
备注:高差=敏感点地面高程-公路路面高程
根据施工场地条件,工程桥梁施工时设一个施工营地,位于新建乡三合垸(桥
梁右侧),有1~3户居民(均在施工营地200m范围以外),影响较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混凝土拌和站利用鲇鱼须大桥工程现有的拌和站。
表3.2-2 拟建工程沿线主要社会环境保护目标
3.3环境影响评价
3.3.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⑴本项目永久占地数量基本合理,本桥梁的建设不会影响项目直接影响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
拟建项目临时用地主要占用了荒地,对拟建桥梁及连接线沿线植被影响较小,施工后可以通过合理的恢复措施将其影响进一步减少。
⑵施工将破坏沿线植被,影响农业生产,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
总体而言,拟建项目对评价区域内生物量和生产力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损失量不大,是区域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
⑶拟建桥梁及连接线评价范围内没有国家和湖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分布,受桥梁建设影响的野生动物主要为适应农耕地和居民点栖息的种类,桥梁建设对区域现有动物种群数量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也不会导致动物多样性降低。
⑷工程永久占地导致被占用耕地丧失了原有的农业产出能力,从而对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对于直接被占用农田的农户,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需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对农户进行补偿。
对于占用的耕地和基本农田,通过土地调规后,重新补划等面积的农田作为基本农田。
因此,项目建设不会对当地农业生态产生明显影响。
⑸拟建项目全线设置1处取土场、不设弃渣场,只设临时堆土场2处,选址合理。
3.3.2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⑴拟建项目是加快完善华容县公路网建设的需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建设对于改善梅田湖镇和新建乡地区交通条件,促进区域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⑵本工程征地拆迁,将会对被征地拆迁户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但通过建设单位认真做好征地工作,做到补偿合理及时到位,积极带动和引导农民科学利用土地
资源,实施多种经营,在条件成熟的区域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等等一系列措施,将保障被征地拆迁户的生活质量不下降,保障沿线居民工农业生产、生活水平的不降低。
3.3.3声环境影响分析
⑴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范围白天最大可能达到距施工场地130m的区域,而夜间则可能达到距施工场地480m范围。
建议施工期间合理安排各种施工机械操作的时间,同时应文明施工,并与当地政府沟通,以取得村民的理解。
⑵10处敏感点中东伏村8组、东伏村9组和梅田敬老院执行2类标准,其他居民点第一排房屋位于公路红线35m以内,执行4a类标准。
从预测结果来看,10处敏感点在运营近、中、远期均不超标。
3.3.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⑴施工期的主要污染物为粉尘、扬尘。
由于本工程施工期较长,因此它们将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影响范围不大,而且主要是短期影响。
在采取经常洒水、合理确定拌和场站的位置等适当的防护措施后,这种短期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⑵拟改建项目营运期中心线两侧20米以外200m范围内的N02浓度均不超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
公路营运期间各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均能达标。
建议在靠近公路两侧,尤其是敏感点附近多种植乔、灌木,这样即可以净化吸收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道路粉尘,又可以美化环境,改善路容。
3.3.5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⑴拟改建公路施工对沿线水环境质量影响不大,只要在施工中采取严格的管理、保护措施,如施工生活垃圾妥善处理,施工建筑材料妥善保存堆放,将施工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可避免或减轻对沿线水体的影响。
⑵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时间短暂仅限于施工期、排放比较分散、各施工区水量小,因此,建议在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经发酵后作为农肥肥田,施工结束后将化粪池覆土掩埋,不会对附近水体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⑶本工程产生的生产废水量也相对较小,经达标处理后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将较小。
⑷根据同类工程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营运期路面(桥面)径流污染物对沿线水环境影响不大。
3.3.6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⑴建议施工期间在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设置固定固体废物收集处,对固体废物进行集中管理,减少其对周围环境和施工人员及居民点的影响。
⑵为降低或减缓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首先应按计划和施工的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尽量减少余下的物料。
一旦有余下的材料,将其有序地存放好,妥善保管,可供周边地区修补乡村道路或建筑使用,减轻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对施工的建筑垃圾尽量做到回用,若不能回用,尽快将建筑垃圾运送到最近的填方路段,进行集中填方处理。
3.3.7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本项目水保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对项目建设区的拦挡、排水、防护、绿化等措施进行了补充典型设计,并已计算投资,这些措施在工程完工后能有效地减少影响区的水土流失。
但是由于防治措施的滞后性,施工期由于雨水冲刷可能造成裸露坡面水土流失及施工中废土、废渣流失,工程建设中应结合主体工程建设先行修建排水沟、涵、挡渣墙等,加强施工管理,使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边坡开挖后,应尽快布设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护坡工程和植物措施,防止“先破坏,后治理”现象的发生。
3.4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3.4.1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⑴认真贯彻交公路发[2004]64号文《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对线路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确定合理的路基宽度方案;严格按照《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1999]278号)的规定优化线路;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调整补化工作。
⑵施工期,作好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特别是工程取土场和临时堆渣场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和植被复垦措施;按照“占一补一”原则,作好拟建项目沿线的绿化工作。
⑶营运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继续做好桥梁沿线的绿化和植被的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