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天我是云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是天我是云读后感
1、孩子是天我是云读后感
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孩子是天我是云》。
这样的一个题目让我倍感亲切。
它不像专业书籍那样令我生畏,它对于我来说,是贴近我的生活和工作的,只是一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应彩云老师要把孩子比作天,要把自己比作云。
天和云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我竟然着了魔似的去网上查了天和云的关系,其中有很多的说法,“所谓天,就
是人眼可及的宇宙空间。
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液滴,无数个小液滴集聚成一团飘浮在空中就是我们所见的云。
”还有的说,“怎么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然后又把它用科学的道理解释了一遍。
的确,我
想只有在书中我才能找寻到真正的答案。
天给予云空间,云用雷声答谢,用细雨作泪水,因而感动万物。
这本书与其他幼教书籍或世界名著不同,这本__录的是应老师在第一线工作的一个个教学案例随笔,这又一次吸引了我,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原来我们平时写的教育教学案例、随笔也又如此大的魅力,它更能赋予整本书无穷的生命力。
这几天下来,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像在看书,而是感觉无形的跟在应老师和孩子们的身边,看着他们一起谈心,一起做游戏,而那些孩子稚嫩的声音就在我的耳边回响一样,它让我感觉到了原来老师和孩子在一起是那么的“零距离”。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应老师的一篇随笔《今天的老师更深
情》。
它讲述的是在应老师班上有个小朋友叫胡迪,因营养不良长得
又黑又瘦,所以她平时最费神的是怎么让她吃的更多一些,睡的更香一些。
一天,她意外地找到了正心急如焚寻找的东西,惊喜之中拥抱了她。
哪想一个随意的`动作,却使胡迪一天充满了幸福。
她迫不及
待地对接她的妈妈说:“应老师今天抱我啦,我胃口也好多啦。
”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让应老师感到很愧疚。
“天哪!如果我早知道拥抱
可以带给她快乐,我干嘛不早日亲热地拥抱她;如果我早知道拥抱可以带给她好胃口,我干嘛不早日将她搂在自己的怀里。
我心疼了,为孩子那么迟地才感受我的拥抱和温暖深深的心疼了,愧疚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老师的无限深情,她是那么的爱那些孩子。
她为自己晚才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而愧疚。
我们的孩子其实是很需要拥抱的,他们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却可以准确地感受到我们的情绪和意向,而肌肤之亲就是最好的感觉表达,正如应老师所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慷慨地使用这样的肢体语
言和孩子交流呢?”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对孩子怀有关爱的老师,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可以走进孩子心灵的老师。
可是,当我看到这样的一段故事,我也被深深地触动了。
平时,那些不爱讲话,比较内向的孩子,我都没有主动地去关心他们。
提问时,也总是挑选几个比较能干聪明的孩子回答问题或者表演。
表现的好奖励他们时,也总是用小贴纸。
其实,我想,一个拥抱或许会更好。
世界上没有人会拒绝拥抱,因为它有幸福的味道。
而我,此刻也想把这幸福的感受传递
给我的宝贝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就是这样一篇篇富有感情、灵魂的随笔和案例,让我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而我,也终于在书中找到了天和云关系的秘密,答案就是天给予云空间,云用雷声答谢,用细雨化作泪水,因而感动万物。
2、描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0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在学完《海伦。
凯勒》这篇课文后,我对这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产生了兴趣。
星期天,我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便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了海伦凯勒从小就又聋又哑,她对生活很失望。
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莎莉文,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
在老师的帮助和她的努力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但大学毕业后她却遇到了悲伤的事——慈母的去世。
我想一个人又聋又哑又盲,那他的世界是黑暗的,他的心胸应该是狭小的,因为他接触的世界也是非常小。
就像海伦发现母亲和她的朋友都是用嘴巴在交谈,而不像她用手比划着,即使她用手去触他们的嘴巴,也无法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她疯狂的摆动四肢,蠕动嘴唇,企图与他们交谈,他们没反应时,海伦便会大发脾气,又踢又叫,你无法理解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是多么的需要被理解与认可。
但当海伦凯勒遇到莎莉文老师时,又重燃希望,锲而不舍地学习着,她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成就,我很敬佩她。
海伦凯勒的一生是一个奇迹,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她的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用自己的勤奋、刻苦换来的。
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若有所思。
一个既看不见又听
不见得女子居然能取得那样惊人的成就;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身边的每一天。
就像她曾经说过:“失明的我想给
所有看得见的人一个忠告,好好利用你的眼睛吧,就像你明天就将永远失去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给予我很大的启示,同时也不要忘记身边的残疾人,要多去帮助他们。
3、《孩子是天我是云》的读后感
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孩子是天我是云》。
这样的一个题目让我倍感亲切。
它不像专业书籍那样令我生畏,它对于我来说,是贴近我的生活和工作的,只是一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应彩云老师要把孩子比作天,要把自己比作云。
天和云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我竟然着了魔似的去网上查了天和云的关系,其中有很多的说法,“所谓天,就
是人眼可及的宇宙空间。
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液滴,无数个小液滴集聚成一团飘浮在空中就是我们所见的云。
”还有的说,“怎么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然后又把它用科学的道理解释了一遍。
的确,我
想只有在书中我才能找寻到真正的答案。
天给予云空间,云用雷声答谢,用细雨作泪水,因而感动万物。
这本书与其他幼教书籍或世界名著不同,这本__录的是应老师在第一线工作的一个个教学案例随笔,这又一次吸引了我,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原来我们平时写的教育教学案例、随笔也又如此大的魅力,
它更能赋予整本书无穷的生命力。
这几天下来,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像在看书,而是感觉无形的跟在应老师和孩子们的身边,看着他们一起谈心,一起做游戏,而那些孩子稚嫩的声音就在我的耳边回响一样,它让我感觉到了原来老师和孩子在一起是那么的“零距离”。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应老师的一篇随笔《今天的老师更深情》。
它讲述的是在应老师班上有个小朋友叫胡迪,因营养不良长得又黑又瘦,所以她平时最费神的是怎么让她吃的更多一些,睡的更香一些。
一天,她意外地找到了正心急如焚寻找的东西,惊喜之中拥抱了她。
哪想一个随意的动作,却使胡迪一天充满了幸福。
她迫不及待地对接她的妈妈说:“应老师今天抱我啦,我胃口也好多啦。
”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让应老师感到很疚。
“天哪!如果我早知道拥抱可以带给她快乐,我干嘛不早日亲热地拥抱她;如果我早知道拥抱可以带给她好胃口,我干嘛不早日将她搂在自己的怀里。
我心疼了,为孩子那么迟地才感受我的拥抱和温暖深深的心疼了,愧疚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老师的无限深情,她是那么的爱那些孩子。
她为自己晚才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而愧疚。
我们的孩子其实是很需要拥抱的,他们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却可以准确地感受到我们的情绪和意向,而肌肤之亲就是最好的感觉表达,正如应老师所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慷慨地使用这样的肢体语言和孩子交流呢?”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对孩子怀有关爱的老师,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可以走进孩子心灵的老师。
可是,当我看到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也被深深地触动了。
平时,那些不爱讲话,比较内向的孩子,我都没有主动地去关心他们。
提问时,也总是挑选几个比较能干聪明的孩子回答问题或者表演。
表现的好奖励他们时,也总是用小贴纸。
其实,我想,一个拥抱或许会更好。
世界上没有人会拒绝拥抱,因为它有幸福的味道。
而我,此刻也想把这幸福的感受传递给我的宝贝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就是这样一篇篇富有感情、灵魂的随笔和案例,让我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而我,也终于在书中找到了天和云关系的秘密,答案就是天给予云空间,云用雷声答谢,用细雨化作泪水,因而感动万物。
4、《孩子是天我是云》的读后感
从上学期开始,我园一直在进行着与名师有约的活动,观看优秀教师的精彩影片,其中关于应彩云老师的课,我们接触的比较多。
这次我们在“乡土。
生活。
阅读”活动中赠与每班一本关于应彩云老师教学案例随笔选《孩子是天我是云》的书,我们的“博雅”书社就利用这次机会,让我们每位社员阅读此书,以此与名师相约或者可以说是走进名师的课堂、教学生活,提炼出自己的思想,转换为自己的课堂教学。
打开书的第一页,字里行间看到的写述的是一位看了应彩云老师手稿的感受,她提到了这么一句“应彩云积累的资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她的随笔。
”“在翻阅书稿的过程中,我感到应彩云老师如同坐在我的对面,娓娓地述说着她的心声,使我们感到是那么的亲近,又那么的富有哲理。
”等这娓娓写道的每一句话都打动我的心,
让我翻阅、学习这本精彩的书籍。
每一次观看影片,都让我感到她是那么的了解孩子,她是那么的有教育的智慧。
这让我更想加快步伐看这本《孩子是天我是云》的书,打开书,我先看的是应彩云老师的教学日常生活——随笔,我们每一个做这行工作的老师,都是以“爱”在与孩子们交流,教育着他们。
书中我看到这么一句,我们作为老师心心相印的话“我爱孩子的源泉,就是看他们嬉怒无邪的脸蛋,扶他们日渐强健的身体,闻他们散发的阵阵奶香……”这是我们对孩子深深的爱。
我们每一个老师每一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玩;一起乐;一起学,我相信我们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情感顿时因为这篇《孩子让我更全力地付出》一件件小事印入眼帘,书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小故事,小插曲我被它们震撼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书中述说的是应老师对幼教事业的孜孜追求,因书引发的事件是我对幼儿教育有一种新的感悟,并为从事这一事业而自豪。
“要给别人一杯水,首先自己得装满一桶水”这是我们经常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勉励,这句话此刻我也在应老师的随笔中还看到这么一篇《一桶水随想》,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我们不断遵循“追随还孩子的原则,努力使孩子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更自主地体会学习的快乐。
”孩子的世界以前我们总说它是一张白纸,让我们在白纸上画上斑斓的世界,其实,我更觉得孩子的世界是纷繁的,他们在一无所知的时候大胆的提问,因为许多的疑惑他们提出更多的“为什么?”这一些都是我们作为老师的责任,作为老师我们就要替人授道解惑,如果这些东西连自己都不是很了解的话,我们给他们的经验是混乱的,
甚至有时候是错误的。
这更加验证了这句话“要给别人一杯水,首先
自己装满一桶水”了吗?作为教师,我们的了解和丰富的学习、经验,这是给孩子传授的前提,扎扎实实地学习,潜心的专研,我们让自己有了足够的能量,再来蹲下来聆听孩子的心声,用心体会孩子的心意以及他的行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收获的更多。
学习除了教学经验的丰富,我们平时还需要阅读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书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让你有了精神的伙伴;悲伤的时候,书是一种无言的`慰藉,让你忘却了所有的忧愁;苦闷的时候,书便
是最好的释怀,让你的心情天空。
阅读它,你就拥有了他们。
书中应老师还讲到自己的成功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离不了书给予的指导,只有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之后,才见多识广让我们的思维产生联系,让我们有了悟性,更使我们沉睡的灵性在书本知识的点拨下冒出火花,名师都要拜书为师,更何况我们这些刚入门的教师,我们更要与书为伴,让自己闲暇的时间里多看一些书,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细腻地感受生命的幸福,好书能伴随我们一路顺风。
再回首这本书名被叫《孩子是天我是云》我和孩子们是密不可分的,有你才有我,只有我们与孩子的世界自由融合,那么我们的教学生活变得更加绚烂多彩!尽管我与应老师相比还有很大很大的距离,要做成像她那样很难。
但是我想,我从上学期的制定读书计划开始,我更明确地要求自己读书(学习)了,我会让书渲染我的教育生活,让快乐伴随我的孩子,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5、《孩子是天我是云》的读后感
看完应彩云老师的这本《孩子是天我是云》后,感慨颇深,从她的教案和随笔中,深切感受到这位老师对孩子那份爱心,耐心和细心。
看到她今天的成就,就知道她是真正用心来做这份工作,她用最朴实的方法记录了自己从教多年的点滴,让自己在这些点滴中成长到升华。
回想自己当初,怀着一颗未泯的童心和对幼教事业的热爱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份职业。
可几年过去了,那分热情早被现实中孩子的哭闹争吵,烦杂琐碎的事磨灭地所剩无几。
有的只是机械性重复的工作和完成任务的心态。
其实自己也无数次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要害了孩子!抱着这种矛盾的心态,再加上深圳这个地方对我们这些尤其是外来老师的不理解,我终于选择了放弃。
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放弃。
以为自己可以很洒脱地接受全新的工作,可坐在办公间的我,时刻闯入脑海的是孩子天真的笑声和家长看到孩子点滴进步后感激
的眼神……
轻松的文职工作让我有了思考的机会,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这就是自己需要的生活吗?可又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担起老师的责任。
我又一次陷入了矛盾中。
最终,因为一个曾经带过的孩子的电话,让我找回了自己,明白自己属于幼儿园。
在朋友诧异的眼神中,我重新回到曾经因迷茫而逃避过的岗位,又一次走到孩子中间。
在看完应彩云老师的书后,我重新审视幼儿教师这份职业,更加坚定了我对这份职业的信心。
因为她给我的触动就是:哪怕再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你就会成功。
我想,无论以后我成功与否,我都
将珍视和孩子走过的路,都将用心去完成老师的职责和使命。
只有这样,才配享受孩子带给我的快乐!
我不再犹豫了,认真对待工作中所有的问题,用心去做好每件事,让自身价值在幼教这个充满希望的行业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现!
6、《孩子是天我是云》的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应彩云老师的《孩子是天我是云》一书,在细细地阅读、品味和思考中我感受到应老师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师生情感及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我感受到了应老师平凡中的伟大,感受到了应老师的快乐,也正是在这种感受中,我有了自己的感悟,有感于“孩子是天,我是云”。
在传统的教育中,师生关系往往是控制、服从的关系,而应老师说:“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
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这就是应老师与孩子之间相互关系的最好比喻。
《上海市学前教育指南》中指出:“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倾听幼儿的表述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建立师生间伙伴式的关系,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和意见……”应老师正是与孩子建立了对话、接纳、共建和共享的互动的交互主体的关系。
“老师的故事”、“让孩子说心里话”等都体现出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协商、交流,也体现了儿童是主体的思想,幼教之友《有感于“孩子是天,我是云”》。
回想在已经走过的二期课改的大潮中,我们通过理论学习,懂得了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也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
做,总以为自己做得不错,然而今天,当我看了应老师的书后,我受到了触动,我不仅要问自己:孩子们和我的关系真正是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吗?回答是否定的,我与应老师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因为,我所谓的平等、互动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平等、互动,而且,日常教学中往往关注那些爱动脑、经常举手发言、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了那部分能力差的孩子,对这部分孩子而言,何来互动式的师生关系呢?亲和力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从应老师的书中,不难看出应老师是一个非常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她很好地把握了敬畏、惧怕、亲密、合和的分寸,而这一点正是我所缺乏的,因为以往,为了抓好班级常规,我给予孩子的永远是一个管教者的身份,很少以玩伴的身份出现,久而久之,孩子们适应了我这种单一的角色,永远与我保持着距离。
因此,以后我应该象应老师那样,给予孩子多角色的我,可以是一个严厉的管教者,更应该是一个可以共享快乐的伙伴。
如果说“二期课改”使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改变,那么读了应老师的书,使我受到了更大的触动。
作为老师,我更应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以“追随孩子与孩子同行,关注孩子促进
孩子的发展”为原则要求自己,然后才能欣赏孩子,成为他们成长的
有力支持者。
7、《孩子是天我是云》的读后感
看过应彩云老师不少的书和教学现场,大凡抵不过我对《孩子是天我是云》这一书的喜爱,在幼教第一战线已近二十年,从惘然不
懂到与孩子融成一片的教学,此书也给我颇多的感触。
中国式的教育是严谨的,但也带来教育乐趣的流失,领导的重压及日复一日的重复教学,往往给我们套上控制、服从的师生关系,即便是带着初入职的喜悦与轻松,也会在日日中消滞,然而这本书却在细细品阅中注入一股清流,真心感受一种老师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师生情感及平等和谐、互动式的师生关系,体验一种老师平凡的快乐,也真正感受到儿童是主体这一句话。
就如文中应老师所提到的: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
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这就是应老师与孩子之间相互关系的最好
隐喻。
应老师与孩子建立了对话、接纳、共建和共享的互动的交互主体的关系。
“老师的故事”、“让孩子说心里话”等都体现出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协商、交流。
最为喜悦的是从书中感受这一位特级教师所带给的语言魅力,她通过自己亲生经历的大量案例进行了详实而又生动的解析,阐述了幼儿语言发展的年龄特征、教师语言的魅力,提炼了适宜性提问的策略、教师的语言回应的策略。
诗意般的的语言、充满教学智慧的案例带给我一种全新感受,孩子也可以这么学,老师也可以这么教。
回顾近二十年的教学,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对孩子怀有关爱的老师,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可以走进孩子心灵的老师。
然而这些与书中的一些案例相比,我还是觉得做得不足,我可以与孩子们轻松地聊天,走入其世界,但却甚少用肢体语言表示我对他们发处内心的喜爱,
其实我们的孩子是很需要拥抱的,他们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却可以准确地感受到我们的情绪和意向,而肌肤之亲就是最好的感觉表达,正如应老师所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慷慨地使用这样的肢体语言和孩子交流呢?”
我知道,我不能离开这些。
”“渐渐地,在我的世界里,天大地大孩子最大。
我在孩子的天空里,努力飞舞,努力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云。
”是老师,都该成为孩子天空里的一片云。
8、孩子是天我是云读后感
我认为对于教育一线的青年教师,我们需要实践方面的书籍来充实自己。
这本书虽然已经阅读很长时间,但是依然对我作用很大。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虽然那些活动的内容有点老套,但是应老师的活动都取材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真实又便于操作。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应老师的教育目标真正地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他的活动设计没有华丽,更多的给人于实在。
在书的后面部分的教育体会,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应彩云老师和孩子们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师生情感,我被震撼了,应老师真实的叙说着她对幼教事业的追求,我被感动了。
我想,在她成功的背后是学习的积累,是知识的积淀,更是对幼儿教育的无限热爱!
应老师的书是我们老师值得一看的书,书中有我们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我们崇拜的教育思想的融入。
我想这才是我们教师愿意看的书,要写的书。
有了今天的应彩云老师,以后可能会有更多个像应彩云那样的教师,拿起笔给我们叙说教育实践后的体会,反思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