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存不朽》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这 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从地面到碑顶高达 37.94 米,有 10 层楼那么高, 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 4.24 米。
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加上结尾两句以后, 使人们对 “37 .94 米 ”到底有多高有了一个具体的感觉。 10 层楼大家都见到过,天安门就在纪念碑的对面,大家都 很熟悉,一比较就可以想见纪念碑有多高了,突出了纪念 碑雄伟特点。
●开篇点题,点说明对象及其特点,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第2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
4、齐读首尾(第 1段、 11 段) 探究: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齐读开头和结尾 两节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 受。
感情基调: “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 ”。
瞻仰前的心情 “万分崇敬 ”。
五、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对纪念碑的介绍,热情歌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 绩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人民群众对 他们的崇敬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练习
1、给划线字注意。
瞻仰( ) 矗立(
) 重幔(

髻子( ) 挑衅(
) 旌旗(

天堑( ) 锄头(
)Leabharlann 2、根据表达需要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
3、解释划线字的意思及整个词语的含义。 A.永垂不朽: B.丰功佳绩: C.瞻仰: D.天堑: E.上溯:
4、“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的“人民英雄”是指( ) A.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人民英雄。 B.鸦片战争以来的人民英雄。 C.五四运动以来的人民英雄。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的人民英雄。
七、课后练笔,巩固提升
一、检查导入
1.读准字音
瞻仰( zhān )
镏金( liú )
重幔(chóng màn ) 庑殿( wŭ )
逾越( yú )
天 堑( qiàn )
发 髻( jì)
上溯(sù) 挑衅( tiăo xìn ) 五 卅( sà)
理解词语
瞻仰:恭敬地看。瞻,往上或者往前看。 上溯:从当前往上推算。溯,逆着水流方向走。 逾越:跨越,超越。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这里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堑,壕沟。 矗 立 : 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 : 垂 ,流传后世。朽 ,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 ,不会磨灭。 慷慨激昂 :充满正气 ,精神振奋 ,情绪激动、高昂。 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丰功伟绩 :伟大的功绩。丰 :多、盛。 遥遥相对 :遥遥 ,形容距离远。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 :涌 ,升起 ,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 ,势不可挡。
花岗石的特征是坚硬,汉白玉的特征是洁白。用这两种材 料象征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7、理清第4-6段介绍纪念碑的顺序。
●空间顺序:台阶-平台(碑身四周汉白玉栏杆)-碑身(正 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小碑座-碑顶-大碑座
8、第6段和第7-10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9、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空间顺序)
本文以说明为主,兼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例如文中对行踪的记叙:“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 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我越过广场,踏着橘 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 仰纪念碑。”等等,直到离开纪念碑,把事情的整个经过 交代得一清二楚。再如介绍10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 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因素交代明白。
作者简介
周定舫(fǎng)(1931-1993),浙江定海人, 记者。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担负过首 都十大建筑等重大报道任务。采写及与 人合写了很多优秀作品,如《建设中的 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当你们熟 睡的时候》《祖国的天常蓝水常清》等。
二、速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一)( 1)说明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的心情和总的特点。 (二)( 2-10 ) 介绍 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建碑的由来以及碑的构造、碑文、浮雕 等。 第一层( 2-3):描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说明兴建经过和重大意义。 第二层( 4-6):介绍纪念碑的题词和碑文、结构和造型,以及概述碑座四 周的浮雕。 第三层( 7-10 ):具体介绍 10 幅浮雕。 (三)( 11 ) 总结瞻仰后的深切感受。
12、第 6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浮雕的?有何 作用?
交代了浮雕的位置、高度、长度、质量、画面,为下文详 细描绘作了准备。
13、第 7---- 10 段介绍了哪 10 幅浮雕?朗读记叙 画面的文字体会说明中记叙作用。找出介绍顺序?
●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顺序展开 的。正面(北面)中间是最大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 中国”,与左边一小幅:“江北人民支援渡江”,右边一小幅: “全国人民欢迎解放军”,组成了一组浮雕,刻画了碑文中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们”,这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 反帝反封建最彻底的史实,因而放在最突出位置,这正是纪念 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但在说明介绍时按历史发展顺序更合情 理,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
瞻仰后的感受 “再一次默默致敬 ”。
结构形成首尾呼应。
5、小组读 2、 3段, 探究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 到我们面前来?
作者的活动顺序:进入广场 ── 越过广场 ── 踏着石道 ──走到碑前。按行走路线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 建经过及整体形象介绍给读者。
6、第 3段介绍建碑的特殊材料有何象征意义?
总之,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增强了文章生动性和形象性。
顺序: ( 1)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 2)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14、为什么把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这副 浮雕放在北面,也就是碑身的正面?
突出解放战争。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 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15 、小结本文说明顺序?
( 1)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2-5段) ( 2)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与从近代到现代 的时间顺序相结合( 6-10 段)
16 、朗读以下句子,体会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运用 打比方说明方法,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作 “巨人 ” 生动形象说明纪念碑巍峨高大特点。
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学习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2、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方法的运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3、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革命 传他的光荣革命传统.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培养奋勇向前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时间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领悟说明方法的运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民族独立、 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在北京兴建了一座中国 自古以来最大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雄伟的建筑 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六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 它已在天安门广场南端静静地矗立了60多年。今天就让我 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一起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去凭吊人民英雄。
1、课文有条理、有方法的说明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 “人 民英雄纪念碑 ”。请你也用合理的空间顺序和恰当的说明 方法向大家介绍一座你熟悉的建筑物。( 200 字左右)
2、选做题
A、到网上去收索更多有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小 组交流,用收集到的资料出一期板报。 B、课后请收集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的事迹,并讲给家人 或同学听。 C、课外阅读《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可爱的中国》、 《南昌起义》等中国现代史丛书,了解有关知识。
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
具匠心的“雕塑家”,
,令人惊叹不已。
A.一些岩石和地面被沙暴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B.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地面是被沙暴雕琢成的。C.常 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D.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是沙暴。
三、概括本文的内容主题。
本文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介绍突出了人 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特点,赞颂了革命先烈的 丰功伟绩和他们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表现了 广大人民群众对它们无限的崇敬和深切怀念 。
四、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 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 什么作用?
11、大声读朗诵碑的正文,体会内涵。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 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主独立 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 ”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 1946 年至 1949 年最后三年的解放 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 ”是指从 1919 年 “五四运动 ”至 1949 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的整个历史时期; “一千八百四十年 ”是指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始。 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 是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 台阶 ── 平台(碑身四周) ── 碑身(正面、背面) ──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 ── 碑顶 ── 大碑座。(按由 下而上再下的顺序介绍
10、小组赛读 4-6段, 探究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的装饰以 及大碑座四周的浮雕。
作者再次写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突出了主题,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高度概括 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现了 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 的革命精神 。
( 3)、纪念碑是用 17000 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 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说明纪 念碑庄严特点。
( 4)、同学们还可以找出其他语句,分析说明 方法作用。
四、深入研读,探究写法
1、时空顺序相结合使说明条理清楚。 2、说明中的记叙、议论使说明富有情感。 3、多种说明方法结合使说明特征突出。
正标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作用:( 1)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 2)揭示全文中心意思。 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作用:( 1)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 2)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 烈万分崇敬的心情。
2、“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 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第1段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