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题目综合-心理学(填空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题目综合(带答案)
幼儿心理学部分
填空题
第一章
1.心理过程包括、、三部分。

2。

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

3。

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4.人在认识事物或活动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通过努力而达到预定的目的,心理学上将这种心理活动称为。

5。

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称为。

第二章
1. 的出现,是选择性反映,是人们心理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始表现。

2.5~6岁幼儿已明显的出现了思维的萌芽,这个阶段,幼儿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掌握等都有所发展。

3.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
、、。

4.幼儿的认知活动以为主,开始向发展,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
5。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动作发展的趋势叫的规律。

6。

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三章
1。

美国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证明了人的生理成熟对儿童学习技能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2。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我遵循原则,本我遵循原则。

3。

埃里克森认为3~6岁儿童的主要发展危机是.
4。

看到或谈到梅分泌唾液,这是反射。

5。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和。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

第四章
1。

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称为.
2.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

3. 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的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4.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的协调。

5。

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联系起来。

6。

观察的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7。

是最初级的注意。

8。

幼儿的注意占优势,注意初步发展。

9.注意的功能有、和。

10。

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被称为注意的.
第五章
1.表象可以分为和两类,其中,通常所说的表象是的简称。

2.记忆主要是以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3。

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称之为,和幼小儿童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4.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种现象叫做。

第六章
1.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下对已有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

无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称为,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称为.
3。

幼儿想象的不明确,想象的易变化,想象过程容易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4.想象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五类:经验性想象、情绪性想象、愿望性想象及。

5.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由发展到,最后发展到.
6。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和。

第七章
1.幼儿期出现了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

2。

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主要有和两种。

3。

是指幼儿在言语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上,而不考虑对方是否在听自己讲话的现象。

4。

幼儿对语法的意识从岁开始明显出现。

5.根据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第八章
1。

婴儿情绪的发展表现为情绪的。

2。

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称之为。

3.情绪和情感是人向他人表达、传递自身需要及其状态的信号。

这种信号功能主要通过
及来实现。

4。

原始情绪反应与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

5。

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个年龄段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第九章
1。

一般能力以能力为核心。

2。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和。

3.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和.
4。

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发展的基本规律是:3~4岁期间,儿童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发展迅速,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5。

个性的调节系统以为核心。

6.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最好方式就是。

第十章
1。

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与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2.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

4。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5.幼儿期女孩在上占优势,这种优势在中学阶段显著增长。

6.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的。

第十一章
1.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来看,可将幼儿的游戏分为练习性游戏、、
和规则游戏四种。

2.幼儿的美术活动包括、和.
3. 是指随音乐而进行,并与音乐相协调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
4。

1~4岁的幼儿拿着笔就能笨拙地涂鸦,总的来说,幼儿的涂鸦经历了、和三个水平.
第十二章
1。

1908年3月,美国人比尔斯出版了根据自身经历编写的著作《》。

此书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使得心理卫生运动在全球逐步开展起来。

2。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次级预防的重点是.
3. 较强的幼儿一般经常寻求别人的注意。

4.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如果幼儿的表现适应,说明幼儿的发展状况是良好的.
5.自信心强的幼儿求知欲,学习时思维活跃。

注意力比较集中,自信心强的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6。

对于成就感和好胜心强的幼儿,的体验能激发他们更强的上进行。

答案:
一、1。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感知觉 3.注意4。

意志过程5。

作品分析法
二、1.注意 2.抽象逻辑 3.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4。

具体形象性抽象逻辑性感知5。

从笼统向分向发展 6.环境
三、1.双生子爬楼梯2。

现实原则快乐原则3。

主动性对罪疚感4。

条件5。

积极强化或正强化消极强化或负强化 6.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
四、1.视敏度 2.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 3.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4。

眼手探索活动 5.时间概念6。

概括7。

定向反射8。

无意有意9。

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10。

稳定性
五、1。

记忆表象想象表象记忆表象 2.再认再现 3.幼年健忘 4.偶发记忆
六、1.表象2。

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

目的性主题4。

拟人化想象夸张性想象 5.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6。

判断推理
七、1.出身的自言自语2。

游戏言语问题言语3。

自我中心言语 4.4 5.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八、1。

逐渐分化 2.道德感 3.表情言语4。

生理需要 5.4~5岁
九、1.抽象概括2。

能力气质性格 3.分离感稳定的同一感4。

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体验 5.自我意识6。

日常观察记录
十、1.道德行为规范社会行为技能 2.教养态度与方式 3.依恋4。

被忽视型幼儿被排斥型幼儿5。

言语能力 6.社会期望
十一、1.象征性游戏建构性游戏 2.绘画粘土造型纸工造型 3.韵律活动4。

无意识涂鸦有控制的涂鸦命题涂鸦
十二、1.一颗自我发现的心 2.早期发现幼儿心理问题的征兆3。

自尊心4。

自尊心 5.强较差6。

失败
由于10月份就要考了,所以在此做了份题目.以上题目是从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专用教材(幼儿园部分)上摘录下来的.做了几套题目,感觉大部分都是由书上的原题改编而来的,所以重点还是课本。

把书读熟了,是最重要的。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