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_丛培红

合集下载

汽车制动器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汽车制动器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汽车制动器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1研究现状1.1半金属摩擦材料半金属摩擦材料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动材料。

该材料以钢纤维代替石棉制成,材料热稳定性好、耐磨性优越、导热性好,克服了石棉摩擦材料表现的热衰退严重、摩擦表面易开裂等缺点,目前,国内许多厂家已批量生产,半金属摩擦衬片在国产轿车如奥迪、桑塔纳、夏利等多种车型上得到应用。

但钢纤维硬度较高,对对偶件有攻击性,制动时产生制动噪声,并且钢纤维容易生锈,摩擦片生锈后强度降低、磨损加剧。

研究表明,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可以增强材料的防锈性能,而对摩擦性能无明显影响。

1.2非石棉有机摩擦材料非石棉有机摩擦材料采用改性的高温树脂及橡胶作黏结剂,将纤维质增强材料与增摩剂和减摩剂,经配料及混合后,通过压制成形或热压及固化而成。

它采用其他纤维代替石棉,其增强纤维主要有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及多种纤维混杂增强。

1.2.1碳纤维增强摩擦材料碳纤维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热、耐磨、耐腐蚀及热膨胀系数适宜等一系列优点。

由于碳纤维表面活性低、比表面积小、与基体树脂相容性差,导致层间强度低且本身具有润滑性,因此要对碳纤维采用预处理,如表面清洁、气相氧化、表面涂层等。

P.Gopal等人研究表明,碳纤维增强材料有良好的恢复性能,在高温和较高滑动速度下,较玻璃纤维摩擦材料具有更高的摩擦因数和更低的磨损率。

Satapa-hy等研究认为,摩擦材料中加入3wt%碳纤维提高了材料的抗磨损和抗衰退能力,但摩擦因数有所降低。

文献研究了用碳纤维增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随着碳纤维的含量增加而减小。

1.2.2芳纶纤维增强摩擦材料芳纶纤维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非常高的拉伸模量、较低的断裂伸长、密度比钢纤维和玻璃纤维低,在非复合形式下具有高韧性,没有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所呈现的脆性,因此非常适合于高温高摩擦下工作的摩擦材料。

用于摩擦材料的芳纶纤维主要包括6~13mm的短纤维和2~5mm的浆粕形式的纤维。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汽车制动环保型摩擦材料制造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汽车制动环保型摩擦材料制造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汽车制动环保型摩擦材料制造技术一、项目简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迅猛增长,制动摩擦材料(刹车片)作为汽车易损耗品,其市场发展前景空间巨大。

特别是目前我国汽车制动摩擦材料高级产品匮乏,企业自主研发进步缓慢。

高品质刹车片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国内企业出口基本仍以贴牌和代加工为主导。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价廉质优,随着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必将成为摩擦材料产业的世界基地。

本团队经过多年的项目研究和技术开发,针对纤维混杂树脂基摩擦材料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掌握了纤维复合摩擦材料的组分与力学性能、摩擦系数、抗热衰退性、耐磨性等交互影响的规律。

在降低树脂用量、减少限制使用金属和化合物的含量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所研制的环保型摩擦材料的抗热衰退和减噪性能优异。

开发了适应不同类型轿车使用的摩擦材料系列配方及制备工艺等技术,为项目实施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本项目研发的制动摩擦材料适用于制作轻型车和轿车盘式制动器,其中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摩擦系数)可以通过适当改变少数原料配比,在0.35~0.50范围内进行调整,对其他性能没有明显改变,不含有毒物和限制使用物,如Cu含量低于5wt%。

本项目研发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家标准、汽车行业标准。

目前国内普通产品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优等产品可以达到行业标准。

本项目的研发产品处于国内高级品水平,多数指标优于高级品的性能。

二、应用范围本项目研发的制动摩擦材料技术及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类轻型车和轿车盘式制动器。

三、知识产权情况本团队拥有相关专利和核心技术。

四、规模与投资本项技术流程科学合理、环保节能。

用户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投资规模。

具体投资成本依据设备规模和当地物价而定。

例如,年产50万套规模,需设备投资22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厂房1000m2。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本团队成功开发的汽车制动环保型摩擦材料制造技术及产品,技术成熟度高,经初步工业化应用后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

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

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是现代汽车制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对于车辆的安全性、驾驶舒适性和制动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及其改进也愈加重要。

本文将介绍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等方面。

一、有机摩擦材料的组成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摩擦剂、增塑剂、粘合剂和填充物。

其中,摩擦剂是有机摩擦材料的主要成分,能够产生摩擦热和磨损热,从而有效地将车速减缓并保持制动性能。

增塑剂提高了材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摩擦状态和工况。

粘合剂用于将各种成分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板材。

填充物则用于调节材料的硬度和稳定性,其常用材料包括纤维、硬质颗粒和橡胶等。

二、有机摩擦材料的结构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结构主要包括紧密排列的摩擦剂、增塑剂、粘合剂和填充物。

其中,摩擦剂主要有碳化硅、氧化铝、石墨、陶瓷等,增塑剂主要有橡胶、树脂、脂肪酸等,粘合剂主要有酚醛树脂、烷基苯胺、聚酰胺等,填充物主要有碳纤维、石墨、矽灰石等。

这些成分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一定密度和硬度的板材,并通过CTE值来匹配其它零部件的导热性,以保证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有机摩擦材料的性能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制动性能、耐磨性、稳定性和环保性等方面。

其中,制动性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性能之一,其包括制动力、制动距离、制动温度以及制动稳定性等指标。

耐磨性则是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另一大特性,其能够保证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能够保持其制动性能。

稳定性是指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方面,而环保性则是现代制动多要考虑的方面之一,其是指材料是否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危害。

四、有机摩擦材料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各国在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方面都在积极探索。

对于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大部分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材料的制动性能和耐磨性方面。

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也成为了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水润滑条件下制动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水润滑条件下制动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程 度之后 ,系数增长减缓 。摩擦材料 的摩擦 因数会随 着 水泡时间 的增加 而增大 ,并在水 泡一 定时问后趋于 稳定 。水分子 的渗入 ,减 弱了酚醛树脂分子间 的作用 力 ,使增强纤维更 易拔 出并生成硬质点 ,在摩擦界面 不易生成稳 定的摩擦层 ,导致摩擦 因数增大 。实验表 明 ,该材料 的磨损率和摩擦 因数 与水泡 时间的关系是 相似 的 。水渗人材料孔隙并通过静压作 用破 坏摩擦材 料的转移膜 ,加速磨损 。
改善 了材料 的冲击强度。此外 ,材料的线性热膨胀系 数也 随水 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水泡 时间增 长到一定
此 ,摩 擦因数逐渐降低 。但也 因载荷高 ,摩擦表 面所
受磨 粒 磨 损 、犁 削 磨 损 等 加 重 ,试 样 体 积 磨 损 量
增加 。
E-ae 1 yb等 。 也研究 了水喷雾 对刹 车片 材料 的 T 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实验采用 自制纤维增强树 脂基摩
高速发展 的汽车工业 已成为我 国经济发展 中的一
个最具潜力和活力 的支柱产业 ,同时 ,随着汽车拥有
动的安全 性。从 小样试 验到台架试 验再到道路使用试 验 ,越来 越多的试 验方法 用于检 验制 动材料 的性 能 。 另一 方 面 ,还 制 定 了 一 系 列 的试 验 规 范 ,如 美 国 S E6 1 A J6 规定 的 C A E试 验 规范及 在 其测试 结 果基 H S 础 上制定 的 S E8 6 ( A J6 A 汽车制 动衬 垫和刹 车块 摩擦
材料 在 水 润滑 条 件 下 的摩 擦 性能 及 相关 研 究 的 现状 ,对 比干 、湿 2种 条件 下 的摩 擦 机 制 ,表 明水作 为一 种冷 却 介 质 和 润
滑介质 ,对摩擦材料性能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提出水润滑条件下摩擦材料的研究方向。

碳陶制动盘对偶刹车片用摩擦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发明专利]

碳陶制动盘对偶刹车片用摩擦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111617168.3(22)申请日 2021.12.27(71)申请人 天宜上佳(天津)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汽车产业园华宁道5号(72)发明人 解小花 李想 钱钰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代理人 周雷(51)Int.Cl.F16D 69/02(2006.01)C09K 3/14(2006.01)(54)发明名称碳陶制动盘对偶刹车片用摩擦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陶制动盘对偶刹车片用摩擦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所述摩擦材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a)碳纤维2~4重量份,(b)微孔金属陶瓷8‑13重量份,(c)硅酸铝纤维5~10重量份,(d)双马来酰亚胺树脂8~12重量份,(e)碳化硅2~4重量份,和(f)钛酸铝6~11重量份。

本发明通过采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微孔金属陶瓷、碳纤维、钛酸铝、硅酸铝纤维和碳化硅相互配合,使得到的刹车片的摩擦和磨损性能达到最优,刹车片系数在高温情况下可以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准,而且,与碳陶制动盘匹配性优异,可用于碳陶制动盘中。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CN 114382813 A 2022.04.22C N 114382813A1.一种碳陶制动盘对偶刹车片用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a)碳纤维2~4重量份,(b)微孔金属陶瓷8‑13重量份,(c)硅酸铝纤维5~10重量份,(d)双马来酰亚胺树脂8~12重量份,(e)碳化硅2~4重量份,和(f)钛酸铝6~11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材料还包括(g)弹性颗粒,含量为5~1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材料还包括(h)腰果壳油摩擦粉,含量为6~10重量份。

探究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探究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探究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现阶段的工业制造逐渐向轻量化、高质量、高安全以及高寿命方向发展,进而对当前的制动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保证其整体性能。

新型陶瓷基摩擦材料是当前全新的一种材料,其材料的引用可以提升安全性与稳定性,满足当前的需求。

关键词:刹车片摩擦材料;现状;发展1 引言作为车辆和机械离合器总成及制动器中的关键性安全部件,高性能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广泛受到各科研机构和主机厂的关注。

刹车片摩擦材料作为制动装置中的核心要素,利用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将转动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及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实现运动装置制动,其性能的优良直接影响着整机装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2 刹车片摩擦材料的主要性能一般对刹车片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耐磨损、摩擦系数大、优良的隔热性能。

按无石棉有机物刹车材料主要是作为石棉的替代晶而研制的,用于制动鼓或制动蹄。

摩擦材料是一种应用在动力机械上,依靠摩擦作用来执行制动和传动功能的部件材料。

它主要包括制动器衬片(刹车片)和离合器面片(离合器片)。

刹车片用于制动,离合器片用于传动。

任何机械设备与运动的各种车辆都必须要有制动或传动装置。

摩擦材料是这种制动或传动装置上的关键性部件。

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摩擦来吸收或传递动力。

如离合器片传递动力,制动片吸收动能。

它们使机械设备与各种机动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所以说摩擦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又甚关键地材料。

摩擦材料是一种高分子三元复合材料,是物理与化学复合体。

它是由高分子粘结剂(树脂与橡胶)、增强纤维和摩擦性能调节剂三大类组成及其它配合剂构成,经一系列生产加工而制成的制品。

摩擦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能满足车辆或机械的传动与制动的性能要求。

它们被广泛应用在汽车、火车、飞机、石油钻机等各类工程机械设备上。

民用品如自行车、洗衣机等作为动力的传递或制动减速用不可缺少的材料。

3 刹车片摩擦材料发展过程通过上文的分析发现,阿基波罗工业株式会社和美国辉门公司在专利数量和时期上具有代表性,对其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专利进行分析,发现刹车片摩擦材料的发展可分为去石棉时期、无石棉发展时期和新材料时期。

多纤维增强汽车制动器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多纤维增强汽车制动器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用 ,采 用 X D—M S定 速 式摩 擦 试验 机 测 定所 制 备 的摩 擦 材料 的摩 擦 磨损 性 能 ,通 过 扫 描 电镜 观测 在 不 同 温度 下 磨损 后 的
表 面形 貌 。结 果 表 明 :摩 擦材 料 的摩 擦 因数 比较 稳 定且 在 高 温 时摩 擦 因数 没 有显 著 下 降 ,磨 损 率 也在 规 定 范 围 内 ;摩擦
f) 0 × a 10
( ) 0 × b1 0 0
图 2 摩擦材 料在 10℃磨 损 后的表 面形 貌 5
Fi S g2 EM rhoo iso mo p lge fWO u a e ff cin mae a t1 ℃ m s r c so r t tr la 50 f i o i
擦 因数没有显著下降 ;另外磨损率也在规定范围内。 22 摩擦表 面的观察分析 .

{)0 × a 10
( ) 0 × b 10 0
图 1 摩 擦材料 在 10℃磨 损后 的表 面形貌 0
Fg 1 S i EM rh lge fWOT ufc so rcin mae a t1 0 o mop oo iso 1Is ra e ff to tr la 0 C i i
基体采用 自制的复合 改性树脂 ;增强纤维为芳纶 浆粕 、玻璃纤维 、硅灰石纤维 、六钛酸钾 晶须 。填料 为石 墨、摩擦 粉 、焦 炭 、硫 酸 钡 、氧 化 铝 、氧化 铁 等 。配方见表 1 。
表 1 试验 配方 ( 质量分 数 )
T b e 1 F r lt n o o a io e t a l o mu a i fc mp rs n t ss o %
me h n s o rcin mae i sa rsv a tlw e eau e.ti h r l b a i n a ih tmp r tr u o rsn c a im ff to tra i b a iewe ra o tmp r tr i ste ma a r so th g e eau e d et e i s i l

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钟厉;陈梦青【摘要】As a key safety component in vehicles and mechanical clutch assemblies and brakes,high-perform-ance brake pads were widely concern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OEMs. The main properties of the compressibility,internal shear strength and thermal expansion of friction materials for brake linings were intro-duced,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omponents which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riction material for brake pads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binder,reinforcement fiber,filler and friction modifier. The application of or-thogonaldesign,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golden sectionmethod,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friction materials were induced.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 of brake pad friction material was further explored,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components of the friction material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was the hotspot in the futur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various optimization methods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w friction material.%作为车辆和机械离合器总成及制动器中的关键性安全部件,高性能刹车片摩擦材料的研究广泛受到各科研机构和主机厂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刹车片摩擦材料的可压缩性、内剪切强度、热膨胀量等主要性能,同时从粘结剂、增强纤维、填料和摩擦性能调节剂等方面概述了主要影响刹车片摩擦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正交试验设计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黄金分割法与灰色相关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摩擦材料配方设计及优化方法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探索了刹车片摩擦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摩擦材料各组分之间的耦合机理及对性能影响的研究是未来的热点,多种优化方法的融合将有利于新型刹车片摩擦材料的开发应用.【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年(卷),期】2017(046)006【总页数】6页(P84-89)【关键词】刹车片摩擦材料;性能测试;配方优化【作者】钟厉;陈梦青【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重庆40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33刹车片摩擦材料作为制动装置中的核心要素,利用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将转动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及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实现运动装置制动,其性能的优良直接影响着整机装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1-3]。

汽车制动器常用几种摩擦材料性能简介

汽车制动器常用几种摩擦材料性能简介

尘、 通风、 光线等都有一定要求。 试验前试样的调节过程、成雾冷凝结束后玻璃 板或铝箔的平衡, 都要求环境温度在 !& 45! 4 , 否 则将会对试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试验过程的其它 环节一般要求环境温度在 &" 4以下。 冷凝结束后的玻璃板要求在相对空气湿度为
#"!5,!的环境中平衡。
空气中的小颗粒如灰尘,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 显而易见的, 在玻璃板或铝箔的表面上, 一旦有灰尘 附着, 将直接导致错误的试验结果。 所以雾化试验室 应配备相应的除尘设备,试验人员应经常用湿布擦 拭桌面、 设备、 附件。 为了避免灰尘进入试验室, 试验 人员进入试验室应穿隔离服装、 换专用拖鞋, 并要求 无关人员不要随便进入试验室内。 在用一些有机溶剂清洗试验器件、 玻璃器皿时, 会产生刺激性的气味。 此外, 用于对照试验的试剂邻 苯二甲酸二异葵酯 ( /0/6) 和 邻 苯 二 甲 酸 二 辛 酯 ( 都有轻微毒性, 所以要求试验室应有良好的 /76) 通风条件。但是当冷凝结束后的玻璃板放在空气中
汽车工艺与材料
・ 经验交流 ・
!"#$%$&’() #)*+,$($-. / %!#)0’!(
%##"&’’%$( (##)) %(&##"’&#( 文章编号:
汽车制动器常用几种摩擦材料性能简介
陈汉汛, 朱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 武汉理工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
0 %2 0
汽车工艺与材料
・ 经验交流 ・
!"#$%$&’() #)*+,$($-. / %!#)0’!(

汽车制动器摩擦片早期磨损调查对策案例

汽车制动器摩擦片早期磨损调查对策案例

比例 阀、 前后制动器单品相关尺寸均符合现有 图
纸要 求 , 各 部件 作 动未 发 现异 常 , E S — T E S T 也 均 已 完 成 并 已提 交试 验 报 告 , 故 确 定 非 鼓 式 制 动器 单
作者简 介 : 杨佳盛 ( 1 9 8 3 一) , 男, 工程 师 , 研究 方向 : 汽车底盘开发 , 底盘零部件的早期符合性验证。
图2 制动强度—利 用附着系数曲线( 满载 )
单 次制 动温升 ( ℃) :

依 图可得 : 通过对两种感 载 比例 阀方案的空
满 载 利 用 率 附着 系 统 与 制动 强 度 的 曲线 校 核 , 两
( 7 )




/ 3

A T =
’ , n ‘
=1 9 7 . 2 3 c I =
表 3 制动器制动升温参 考值
制 动 器 型 式 单 次 制 动 温 升/ o C
3 5 0 - 4 0 0
6 0 0 - 65 0
为避 免 “ 从 理 论角 度上 想 问题 , 从感 觉上 找 解
决问题 ” 的方法弊端 , 展开了“ 三现调查 ” , 对故障 车辆进行实地查看 , 同时 , 对 故 障件 进 行 了 深 入
种 比例 阀方 案均 满 足 法 规要 求 ; 方案 一 前 后 制 动
力分配方案比借用件 ( 感载比例 阀) 更趋于合理。
2 . 2 三现调 查
式 中, m 为整车满载质量 ; ” 为最大车速 ; J B 为制动
力分配比; 为 比热 ; m为 制动 盘 回转 质量 ; 为通 风 系数 。 相 关 的一些 经验 值如 表 3 所示 。

一种碳陶盘高制动性能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碳陶盘高制动性能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碳陶盘高制动性能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彭涛,陈健,王丹,纪欣宏,哈建春,姜恒斌
申请号:CN201711493018.X
申请日:20171230
公开号:CN108006121A
公开日:
201805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陶盘高制动性能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芳纶纤维、重晶石、颗粒石墨、碳化硅按照原料配比依次倒入高速混料机中配置,均匀混料2‑4分钟后取出,获得A混合料;按照原料配比将石油焦炭、铜纤维、钢棉纤维、耐高温无机粘结剂、酚醛树脂、A混合料依次倒入高速混料机中进行配置,均匀混料10‑30分钟后取出,获得终混合料;将终混合料在热压磨具中进行压制,压制温度为150‑160℃,压制压力为25‑35Mpa,压制时间为5‑7分钟,将压制好的摩擦材料在180‑220℃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4‑6小时,最后取出摩擦材料磨削制成成品。

本发明能够满足高性能汽车行驶过程中所需要的制动力,提高驾驶安全系数。

申请人:烟台孚瑞克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地址: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经济开发区昆明路81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汽车制动摩擦材料研究进展

汽车制动摩擦材料研究进展

汽车制动摩擦材料研究进展马洪涛;张勇亭;杨军【摘要】简述了汽车制动摩擦材料的发展史,对常见汽车制动摩擦材料进行分类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现代汽车制动摩擦材料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76-77,79)【关键词】汽车;制动摩擦材料;发展趋势【作者】马洪涛;张勇亭;杨军【作者单位】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济南250100;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济南250100;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引言汽车制动摩擦材料是指利用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从而实现汽车制动的材料。

该材料的发展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最初,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产量低、车型结构设计单一,制动系统无大的改进,对摩擦制动材料的开发也不够重视。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产业机构调整和国家对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促进了汽车制动摩擦材料的发展。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我国摩擦制动材料已取代石棉,新型摩擦制动材料的开发研究也开始赶超国外,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粉末冶金材料代替石棉制动材料,但由于其生产成本高,加之与对偶(通用铸铁刹车盘)的相容性有瑕疵,因而未能获得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新型无石棉摩擦制动材料(粉末冶金制动材料、半金属型制动材料、石棉代用纤维材料材料等)的开发研究工作,并迅速取得成效。

近几年,由于我国已将汽车工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来加速发展,故近几年汽车工业发展迅猛,汽车品种和年产量急剧增加。

截至今年7月,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

其中,汽车也达到9846万辆。

但我国汽车制动摩擦材料的现状仍不适应这一新形势,虽然,汽车制动摩擦材料无石棉化已经实现,但国产车若要进入国际市场,进口的车辆需更换刹车制动材料,市场要求改进现有制动摩擦材料,开发新材料的呼声渐强,通过研制高性能、节能、节材、降耗、防污染、社会效益明显的汽车制动摩擦材料,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汽车制动摩擦材料中填料的研究进展

汽车制动摩擦材料中填料的研究进展

汽车制动摩擦材料中填料的研究进展钟厉;李永建【摘要】本文概述了填料的种类、作用、性能,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安全性、舒适性、环保的角度介绍了高性能汽车刹车片的使用要求,指出了填料研究中存在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3页(P78-79,83)【关键词】汽车制动;摩擦材料;填料;种类【作者】钟厉;李永建【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重庆400074【正文语种】中文引言汽车制动摩擦材料是主要由高分子粘结剂、增强纤维和填料三部分结合而成的复合材料,是汽车制动器、离合器和摩擦传动装置中的关键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此,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摩擦材料实验和测试,来满足发展迅速的汽车工业。

对于填料方面的研究来看,理想的制动填料应具备改良制品的摩擦性能(摩擦系数、磨损率)[1-4],以及改良制品的外观质量、刚度、硬度、制动噪音及密度,同时,提升制品的加工性能与制造工艺性能,控制制品热膨胀系数、收缩率,增加产品尺寸的稳定性,改善制品的导热性及热衰退,降低生产成本,绿色制造。

1 填料的分类及作用填料在汽车制动摩擦材料中应用种类繁多,依据企业生产零件的性能要求不同,填料的选取也有区别。

因此,在设计摩擦材料配方时,要对各种填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有一定的了解,根据所需调节的摩擦性能选择合适的填料。

例如,摩擦系数偏高或偏低时,选择合适的增摩或减摩填料;出现热衰退现象时,选择减缓热衰退的填料(合成石墨、泡沫铁粉);配方中加入树脂过多,在高温时易发生化学反应,树脂分解,摩擦材料碳化现象明显。

因此,合理的选择填料显得至关重要,依据填料在摩擦材料中的作用来分类,大体可分为增摩填料和减摩填料及有机摩擦粉[5-6]。

一些常用填料及其在汽车制动摩擦材料中的主要作用见表1。

1.1 增摩填料增摩填料,又称摩阻材料,是一种研磨剂,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摩擦系数,有些还可改善摩擦材料的热衰退性,填充材料表面空隙,保证摩擦因数的稳定。

风电用新型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片实验研究

风电用新型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片实验研究
【期刊名称】《机械工程师》
【年(卷),期】2018(000)011
【总页数】3页(P84-86)
【关键词】风电;树脂基;摩擦片;摩擦因数;磨损率
【作 者】郭振兴;梁志伟
【作者单位】河南和实科技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河南和实科技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M315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局限、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迫切促使我们寻找一种新型绿色能源[1],风能具有可再生、环保、洁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它的应用能够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并且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2],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在国际风电产业不断发展以及国家相关发展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的风电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装机容量现已居全球首位,同时也是世界风力发电机组制动器部件的出口大国[3-4]。
[12] 杨鹤清,曾志勇,罗静,等.无噪声低磨损摩擦片在风力发电偏航制动器中的应用分析[J].风能,2013(8):100-103.
[13] 李云鹏,邢记龙,郑阳,等.汽车制动用摩擦材料的研究状况[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1(2):43-45.
[14]SO H.Characteristics of wear results tested by pin-on-disc at moderate to high speeds[J].Tribology International,1996,29(5):415-423.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梁昌鑫,贾廷纲,陈孝祺.国内外风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6,12(1):73-77.
[2] 贺德馨.中国风能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6):95-100.

汽车刹车片摩擦材料性能调节剂的研究

汽车刹车片摩擦材料性能调节剂的研究

汽车刹车片摩擦材料性能调节剂的研究
郑洪江
【期刊名称】《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利用陶瓷复合材料做为摩擦性能调节剂,替代铬铁粉改性汽车刹车征材料,显示出优良的耐热、耐磨,抗老化等性能。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郑洪江
【作者单位】四平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504
【相关文献】
1.汽车刹车片用新型陶瓷基摩擦材料性能研究 [J], 段亚萍
2.汽车刹车片用新型陶瓷基摩擦材料性能研究 [J], 林明松;谢军
3.碳纳米管对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J], 谢茂青;王雷刚
4.一种新型陶瓷基汽车刹车片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J], 杨阳;刘伯威;熊翔
5.汽车刹车片用铁铜基摩擦材料的研究 [J], 陈文革;罗启文;张剑;崔婷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摩擦材料用有机粘接剂的研究与进展

摩擦材料用有机粘接剂的研究与进展

摩擦材料用有机粘接剂的研究与进展
丛培红;吴行阳;刘旭军;陈文忠
【期刊名称】《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12(28)1
【摘要】有机粘接剂是摩擦材料中最关键的基体组分,它将各种成分紧密地粘合在一起以获得所需性能,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摩擦材料性能的发挥,尤其是其耐温性决定着摩擦材料的使用性能。

文中综述了近年来摩擦材料用有机粘接剂的研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酚醛树脂(PF)粘接剂的改性研究概况,希望为高性能摩擦材料用粘接剂的研制提供一些资料积累和思路。

【总页数】4页(P180-183)
【关键词】摩擦材料;粘接剂;酚醛树脂;改性;有机制动闸片
【作者】丛培红;吴行阳;刘旭军;陈文忠
【作者单位】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上海200433;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2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3.1
【相关文献】
1.SiCp/Al有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J], 马保吉;朱均
2.耐高温有机硅粘接剂的研究新进展 [J], 岳远志;杨志洲;冯圣玉
3.作为药物载体金属有机框架的功能化材料研究进展作为药物载体金属有机框架的
功能化材料研究进展 [J], 韩莎莎;赵僧群;刘冰弥;刘宇;李丽
4.光电材料与应力传感的交叉学科:有机摩擦发光化合物及其传感应用的最新进展[J], 孙浩东;杜贝贝;吴亚璋;王海兰;张夏宇;王娟;张思敏;魏珊珊;于涛
5.光电材料与应力传感的交叉学科:有机摩擦发光化合物及其传感应用的最新进展[J], 孙浩东;杜贝贝;吴亚璋;王海兰;张夏宇;王娟;张思敏;魏珊珊;于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 第1期摩擦学学报V o l31 N o1 2011年1月T r i b o l o g y J a n,2011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丛培红1*,吴行阳2,卜 娟1,李同生1(1.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2.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 200072)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车辆的运行速度、安全性、舒适度和环保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制动用摩擦材料的综合性能.本文综述了有机黏结剂、增强纤维、摩擦性能调节剂和填料等有机摩擦材料4大类组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该领域的一些理论研究工作,希望为我国高性能有机摩擦材料的研制提供一些资料积累和思路.关键词:摩擦材料;有机黏结剂;增强纤维;填料;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U46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595(2011)01-0088-09 P r o g r e s s i nR e s e a r c ho f O r g a n i c F r i c t i o n a l M a t e r i a l sf o r A u t o m o b i l e a n d T r a i nB r a k i n gC O N GP e i-h o n g1*,W UX i n g-y a n g2,B UJ u a n1,L I T o n g-s h e n g1(1.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 o l e c u l a r E n g i n e e r i n go f P o l y m e r s o f M 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D e p a r t m e n t o f M a c r o m o l e c u l a r S c i e n c e,F u d a n U 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a i200433,C h i n a2.S c h o o l o f M e c h a t r o n i c s 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A u t o m a t i o n,S h a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a i20007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a d v a n c e m e n t o f s o c i e t y,h i g h e r s p e e da n d s a f e t y,m o r ec o m f o r t a b l e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f r i e n d l y a r e r e q u i r e d f o r a u t o m o b i l e s a n d t r a i n s.I t i s u rg e n t t o i m p r o v e th ei n t e g r a t i n g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b r a k e f r i c t i o n m a t e r i a l s.T 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 s t h e p r o g r e s s i n r e s e a r c h o f t h e f o u r c o m p o n e n t s i n t h e o r g a n i c f r i c t i o n a l m a t e r i a l s,i.e.o r g a n i c b i n d e r s, 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f i b e r s,f r i c t i o nm o d i f i e da g e n t s a n df i l l e r s,a l s oi n t r o d u c e s s o m et h e o r ys t u d i e s i nt h i s f i e l d,a n dd e s i r e s t o p r o v i d e s o m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c c u m u l a t i o na n d r e s e a r c hi d e a s f o r d e v e l o p i n g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f r i c t i o nm a t e r i a l s.K e yw o r d s:f r i c t i o nm a t e r i a l s,o r g a n i cb i n d e r s,r e i n f o r c i n gf i b e r s,f i l l e r s,m e c h a n i s ms t u d i e s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车辆的运行速度、安全性、舒适度和环保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制动用摩擦材料(刹车片、闸片等)的综合性能是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通常摩擦材料可以分为有机和金属陶瓷(粉末冶金) 2类,有机摩擦材料又可分为少金属、半金属和无石棉有机(n o n-a s b e s t o s o r g a n i c,N A O)等几种.与金属陶瓷摩擦材料相比,有机摩擦材料具有如下特点:①化学结构、凝聚态结构、交联网络和共混组分等具有灵活的可设计性;②具有黏弹性,可同时利用黏着和弹性变形构成摩擦功,因而可实现摩擦功较大且使用寿命较长;③易于成型加工,与制动盘的贴合性好、制动噪音低;④对制动盘的攻击性较小、价格低廉等.因此有机摩擦材料是性价比最适宜的摩擦材料,可以应对当前的运行高速化、车体轻量化和负荷重载化等复杂制动工况.R e c e i v e d31M a y2010,r e v i s e d29J u n e2010,a c c e p t e d13D e c e m b e r2010,a v a i l a b l e o n l i n e28J a n u a r y2011.*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E-m a i l:c o n g p h@f u d a n.e d u.c n,T e l:+86-21-55664118.T h e p r o j e c t w a s s u p p o r t e db y t h e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o f C h i n a(50973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3021)资助. 世界各国相继研究开发出多种适用于不同制动领域的有机摩擦材料配方,但因专利保护限制,难以查到该类材料的组成,仅能从学术论文和专利中找到一些有用信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车辆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概况,介绍该领域的一些理论研究工作,希望为我国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制提供一些资料积累和新的配方设计思路.1 盘型制动基础高速列车和汽车普遍采用如图1[1]所示的盘型制动方式,其原理为通过制动盘(一般为灰铸铁)与制动片(摩擦材料)间的摩擦,使车辆动能转换成热能,从而实现制动.理想的摩擦材料应具备如下性能:①摩擦系数适中(0.3~0.5)且稳定;②对制动操作参数的敏感性低;③抗热衰退和恢复性能好;④足够的强度;⑤长寿命,对制动盘的攻击性低;⑥制动时无噪音和振动等.不同国家、不同企业都有自己独有的有机摩擦材料配方,其中适用于汽车制动的多达成百上千种.对于列车制动来说,因为其自身重量远远大于汽车,随着车辆速度的提高,制动功显著增大,这就要求制动用材料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吸收更多热能,可承受巨大的制动能和高速剪切,有较好的耐热应力开裂性等,因此适用于高速列车制动的配方相对较少.F i g .1 S c h e m a t i c o f a d i s c b r a k e 图1 车辆盘型制动原理示意图有机摩擦材料是1种多元复合材料,一般含有十几甚至几十种组分,按其主要作用可大致分为有机黏结剂、增强纤维、摩擦性能调整剂(包括磨料和润滑剂)和填料等4大类.图2给出了1种汽车(a )[2]和列车(b )[3]用制动摩擦材料各组分的体积F i g .2 C o m p o s i t i o n o f o r g a n i c b r a k e p a d s f o r a u t o m o b i l e (a )a n dt r a i n (b )图2 汽车(a )与列车(b )制动用有机闸片的组成举例分数,可以看出汽车用摩擦材料中起降低成本等作用的填料较多,而列车用摩擦材料则含有更多增强纤维,以保证苛刻条件下材料的强度.我们也注意到有机摩擦材料配方体系的多样性,比如对汽车用摩擦材料来说,其填料的体积分数变动范围为15%~69%,具有一系列可能的配方组成.2 有机摩擦材料的配方研究有机摩擦材料的一般成型工序是先将不同组分混合制成模压粉,然后再进行固化、后热处理和整形等操作.成型材料中各种填料分散在软质有机黏结剂中形成具有一定硬度的质点,可以通过调节各种组分的配比来解决摩擦系数的平稳性、磨损以及热衰退、湿摩擦性能、表面自洁性以及噪音等问题.为了获得综合性能更为优异的摩擦材料,研究者们在黏结剂的开发、新型增强纤维或多种纤维混杂效果以及新型添加剂和添加剂的协同效果等方面正做着不懈的努力.89第1期丛培红,等: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2.1 有机黏结剂有机黏结剂(基体树脂)是有机摩擦材料的最关键组分,其作用是将增强纤维、摩擦性能调节剂和填料等组分紧密黏结成一体,从而得到相对均匀、致密的材料.有机摩擦材料在亚微观层次上形成所谓的“海-岛”结构,即基体树脂遍布整个材料形成高分子特有的大型包络连续结构作为“海”,其他组分形成分布于其中的“岛”.在高速制动下,闸片最初要经受高剪切力,接着高速制动产生的摩擦热导致表面的急剧升温.基体树脂是其中对热最为敏感的组分,制动时的高剪切可能导致大分子链断裂,摩擦热也会使材料摩擦表面层中的树脂成分由表及里发生不同程度的热裂解,从而导致表面层中成分间的结合强度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提高有机黏结剂的性能是研制高性能摩擦材料的关键.从摩擦材料诞生之日起,研究者们主要选用酚醛树脂(P F)作为黏结剂,这是因为P F综合性能优异、成型工艺简单且价格低廉.但以纯P F为基体的摩擦材料存在硬度较大、黏结力小、质脆、连续工作温度较低(小于250℃)、噪音大、摩擦层的分解残留物性能不稳定等缺点.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许多摩擦材料生产及研究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对P F 进行改性,以提高其韧性和耐热性.提高P F韧性的主要途径有:①化学增韧,即通过化学键在树脂分子结构中引入脂肪族化合物、烷基酚、橡胶等的柔性长链,以降低脆性,提高抗冲击性能,如桐油改性、腰果壳油改性、亚麻油改性等;②物理增韧,即利用共混的方法加入橡胶、热塑性树脂、增韧剂、纤维或微粒子等增韧组分,以起到提高冲击强度的作用.提高P F耐热性的方法通常采用化学途径,引入能形成稳定环状结构、高键能结构的基团,或减少易氧化的酚羟基、亚甲基的比例等,例如硼改性、钼改性、三聚氰胺改性、芳烃改性等.关于摩擦材料用P F的改性研究,国内外均有大量报道,文献[4-5]详细总结了此领域的研究概况,在此不再详述,仅提出该领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1 有机黏结剂用量的控制摩擦材料所需的各种性能中,抗热衰退性能最难获得,而热衰退主要是由有机黏结剂的降解失效等引起的.有研究者以丁腈橡胶化学改性P F[6]和腰果壳油改性P F[7]为黏结剂,考察了其含量对摩擦材料的热衰退和恢复性能的影响,发现黏结剂的含量存在一个临界值,含质量分数10%黏结剂的摩擦材料具有最理想的摩擦系数和热恢复性能.对于湿式摩擦材料,T a n a k a等[8]提出质量分数5%~20%的黏结剂与其他填料相配合有利于获得高且稳定的摩擦系数和优异的抗磨性.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的低树脂汽车刹车片中树脂质量分数仅为5%~6%[9].因此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黏结剂的含量,这不但有利于减少热衰退的发生,减少制品起泡、膨胀的发生,而且可有效降低成本.2.1.2 无机纳米粒子对P F的改性效果在P F改性方面,纳米粒子的引入是1个值得注意的研究方向,因为小尺寸效应,纳米粒子可同时提高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孙振亚[10]采用纳米S i O2改性P F制备合成闸片,发现纳米S i O2改性P F的初始分解温度较普通P F提高56℃;390℃下的耐热性显著提高,失重小于6%;同时纳米粒子也改善了P F的流动性和界面黏结性,固化树脂的耐冲击性和韧性明显提高;合成闸片的摩擦系数稳定,抗热衰退性能好,可满足高性能机车的使用要求.据报道,纳米铜[11]、纳米坡缕石[12]、碳纳米管[13]等也有类似效果.2.1.3 新型黏结剂的研究与开发虽然通过化学或物理途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 F的耐热性和韧性等,但由于P F自身结构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存在强度较低、耐热性不足、热衰退严重、制品易收缩、存在空洞和裂纹等问题.另外采用P F作为黏结剂时必须进行后热处理,消耗大量能源和人力.因此国内外研究者都在积极探索摩擦材料用新型黏结剂,其中开环聚合P F、C O P N A (C o n d e n s e dP o l y n u c l e a r A r o m a t i c s,缩合多核芳香烃)树脂以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开环聚合P F是以酚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和甲醛为原料合成的1类杂环中间体-苯并噁嗪,其分子质量和黏度均较低.在加热和/或催化剂的作用下,该中间体发生开环聚合,生成类似P F的网状结构[14].开环聚合P F在固化过程中无小分子放出,成型工艺性好;分子链中的稳定苯环结构保证其较高的耐热性,其玻璃化温度为220℃,在520~600℃时热失重仅有10%左右.开环聚合P F与增强纤维、填料等配合制备的摩擦材料可满足高速制动的性能要求[15],但其合成原料是毒性较大的酚类和甲醛,高温降解产物也具有毒性,不符合环保要求.C O P N A树脂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科学家O t a n i等[16]发明的1种新型热固性树脂,由萘、蒽、菲、芘、沥青等缩合多核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在酸催化和惰性气体保护下与芳香二醇或芳香醛等交联剂90摩 擦 学 学 报第31卷加热缩合而成.采用C O P N A树脂可改善含石墨制动摩擦材料的黏结性,但其耐热性略有不足,与P F 相当[17].在新型黏结剂方面,B i j w e研究小组[6-7,18]做了大量工作.最近他们报道了[18]4种环境友好的热固性树脂,该树脂不需要固化剂,在热诱导下嗪环打开发生加成反应而固化,可避免制品产生裂纹、空洞和收缩等缺陷,也不需要后固化处理.以这种新型树脂为基体制备的摩擦材料在摩擦系数、抗热衰退性及耐磨性等方面均优于普通P F基体的.虽然国内外研究者们都在试图开发可取代P F 的有机黏结剂,但从综合角度考虑,目前各种改性P F品种依然是有机摩擦材料用黏结剂的主流.从绿色环保等长远角度来看,需要加快非酚醛类、无毒有机黏结剂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2.2 增强纤维增强纤维的作用在于提高摩擦材料的机械强度,使其能够承受制动所产生的冲击力和剪切力等,避免发生破裂.从摩擦材料诞生至20世纪80年代,石棉是主要使用的增强纤维.70年代石棉被确认具有致癌作用后,摩擦材料开始向无石棉化发展,各国相继开始了新型增强纤维的研究工作,包括金属纤维(钢纤维、铜纤维、铝纤维等)、人造矿棉、无机纤维(陶瓷纤维、硅酸铝纤维、岩棉、复合矿物纤维、玻璃纤维等)、天然矿物纤维(海泡石纤维、硅灰石纤维等)和有机纤维(芳纶纤维、纤维素纤维、植物纤维等),表1总结了目前摩擦材料中几种常用增强纤维的优缺点[19].表1 几种常用增强纤维的优缺点T a b l e1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s o m e f i b e r s u s e di nf r i c t i o nm a t e r i a l sR e i n f o r c i n g f i b e r s A d v a n t a g e s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M e t a l l i c T h e r m a l l yr e s i l i e n t,s t e e l a n dC u f i b e r s h a v e m e l t i n g L a r g ea m o u n t m a y c a u s ep o i n t h i g h e r t h a n1000℃e x c e s s i v e r o t o r w e a r,m a y c o r r o d eA r a m i d G o o d t o u g h n e s s,e x c e l l e n t t h e r m a l r e s i s t a n t,g o o dw e a r r e s i s t a n c e S o f t,c a n n o t b e u s e dw i t h o u t o t h e r f i b e r sG l a s s S u f f i c i e n t t h e r m a l r e s i l i e n c e(m e l t i n g p o i n t o f1430℃)B r i t t l e,s t a r t t o s o f t e na t a b o u t600℃C e r a m i c T h e r m a l l yr e s i l i e n t(m e l t i n g p o i n t h i g h e r t h a n1700℃),B r i t t l eg o o d s t i f f n e s s-w e i g h t r a t i oP o t a s s i u m t i t a n a t e T h e r m a l l y r e s i l i e n t(m e l t i n g p o i n t o f a b o u t1371℃),g o o dw e a r r e s i s t a n c e H e a l t hh a z a r d 钢纤维是摩擦材料中最早使用的非石棉纤维,是半金属摩擦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钢纤维为主体的半金属摩擦材料的开发应用也最为成熟.与石棉相比,钢纤维增强摩擦材料具有摩擦系数平稳、300~500℃摩擦系数衰退较少、高温磨损小、可压缩性低等优点,但其含量过高时会引发锈蚀,引起摩擦性能变劣,同时会损伤对偶件[20].芳纶纤维是1种高性能纤维,具有优异的抗磨性和抗衰退性,一般以浆粕的形式与其他纤维复合使用,主要应用于对耐热性和强度要求较高的摩擦材料中.玻璃纤维也是1种常用增强纤维,它的热导率远低于金属纤维且性脆,一般不单独使用.陶瓷纤维具有耐热性及热恢复性,质轻而高强[21],是1种适用于摩擦材料的新型增强纤维,但其应用研究报道较少.钛酸钾晶须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增强纤维, C h o等[22]考察了不同形状的钛酸钾对N A O摩擦材料制动性能的影响,发现钛酸钾的形状对摩擦表面转移膜和接触平台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碎片状钛酸钾表现出最好的摩擦系数稳定性和抗磨性,晶须状和片状钛酸钾不适于在高温下使用,因为它在滑动中容易剥落,导致大的磨损.但也有报道[23]说钛酸钾对健康不利,应限制其在摩擦材料中的应用.对不同增强纤维的应用效果有大量文献报道.H o等[24]比较研究了碳纤维、纤维素纤维、钢纤维、铜纤维、黄铜纤维、陶瓷纤维(纤维含量均为质量分数10%)对P F基摩擦材料机械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铜纤维增强的摩擦材料表现出高且稳定的摩擦系数和低磨损,最适用于摩擦材料.S a t a p a t h y 等[25]选择了芳纶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碳纤维和纤维素纤维等4种汽车刹车片中常用的有机纤维(见图3),考察了纤维种类对摩擦材料的衰退和恢复的影响,发现增强纤维的抗衰退性和恢复性对摩擦材料的制动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所有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恢复性能都超过100%,其中碳纤维增强的抗衰退性和恢复性最好,但摩擦系数最低;含芳纶纤维的摩擦材料抗磨性最好;含纤维素纤维的摩擦系数最高,但抗衰退性、恢复性和抗磨性最差,不适合作为增强纤维应用于刹车片.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单一纤维增强91第1期丛培红,等: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的摩擦材料存在各种缺点,而几种纤维混合使用,可达到性能互补的效果,因此混杂纤维增强摩擦材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G o p a l等[26-27]发现芳纶浆粕和玻璃纤维复合使用可降低摩擦材料的磨损,增加摩擦稳定性,消除噪音.K i m等[28]考察了芳纶浆粕和钛酸钾晶须对汽车用摩擦材料的摩擦稳定性、磨损率及滑动表面形貌等的影响,发现细小的钛酸钾晶须黏附于芳纶纤维上,2种纤维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在摩擦材料滑动表面上形成1种长寿命的摩擦膜,该摩擦膜可提高材料的摩擦系数稳定性和抗磨性,而单一纤维材料没有这种效果.王海庆等[29]以自制的水溶性改性P F树脂为黏结剂,采用炭纤维、钢纤维和矿物纤维制备的混杂纤维增强有机合成闸片可满足时速160k m提速列车的使用要求.由以上研究可见,用于增强纤维种类繁多,需根据对摩擦材料制品性能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增强纤维,并考虑增强纤维与树脂的黏结作用,可采用偶联剂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纤维与有机黏结剂的亲和能力.2.3 摩擦性能调节剂根据摩擦性能调节剂在摩擦材料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增摩剂与减摩剂2类.执行制动功能要求具有较高摩擦系数,因此增摩剂是摩擦性能调节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摩擦材料中一般添加有在较低工作温度下(小于250℃)能提高制品摩擦系数的增摩剂,如长石粉、铁粉(莫氏硬度在3~6)等;同时为解决黏结剂在高温下降解导致的热衰退问题,还需添加在较高工作温度下(250~400℃,)具有较高摩擦系数的高温增摩剂,如氧化铝、锆英石、S i C(莫氏硬度一般在7以上)等.C h o等[30]考察了4种不同尺寸的商业锆石(直径分别为1、6、75和150μm)对制动衬里材料摩擦特性的影响,发现含较粗锆石的衬里材料摩擦表面生成了1种稳定的摩擦膜,从而提供了低磨损和优异的摩擦稳定性,但对偶盘的磨损较大;与此相对应,含有细锆石的材料在摩擦过程中生成了不稳定的摩擦膜,导致磨损过大,摩擦系数稳定性不好.据报道,加入氧化铝可提高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磨损[31];而S i C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率仅有少量增加[32].由此可见,增摩剂的组成、粒度和形状均影响摩擦材料的摩擦表面特性,进而影响材料的摩擦与磨损性能.另外高温增摩剂均属硬质92摩 擦 学 学 报第31卷填料,虽然增摩作用明显,但对制动盘的损伤严重,因此要控制其用量和粒度.减摩剂一般为低硬度物质,特别是莫氏硬度低于2的物质,如石墨、M o S2、滑石、云母、S b2S3等,它们既能增加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又能减少对偶材料的磨损,从而提高摩擦材料的使用寿命.金属硫化物是摩擦材料中常用的润滑剂,一般认为其性能优于石墨,这是因为石墨与有机黏结剂的黏结强度较低,会加速摩擦材料的磨损,而金属硫化物不存在此问题.但H o y e r等[33]报道金属硫化物不适用于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因为它们会导致摩擦系数和磨损的大幅度变动.C h o等[34-35]将石墨和S b2S3复合使用,体积分数为6%的石墨和3%的S b2S3取得了最佳的复合效果,摩擦材料具有很好的抗热衰退性能.另一方面,S b2S3在制动过程中有可能被氧化成1种疑致癌物-S b2O3,需要努力寻找和推广使用更加安全的摩擦性能调节剂.摩擦材料中增摩剂和减摩剂的相对含量共同决定着材料的摩擦与磨损性能[36],因此需要根据对摩擦材料的性能要求选择性地添加不同含量的增摩剂和减摩剂.2.4 填料摩擦材料中使用的填料包括功能填料和空间填料,用于改进摩擦材料的热导性、流变性能、成型加工性能、外观或降低成本等,呈惰性的B a S O4和C a C O3都是常用的空间填料,它们可以提高摩擦材料的热稳定性,改善材料的热衰退性能,但在更高温度下,B a S O4不如C a C O3稳定.云母和蛭石是常用的2种功能填料,它们均为平面网状结构,能够抑制低频制动噪声,但蛭石在大约800℃时会发生严重的片状剥落,云母在高温下的耐磨性不好.在降低和消除制动噪音方面,一般采用具有多孔或疏松结构的填料,如人造石墨、煅烧焦炭、膨胀蛭石、海绵铁粉、硅藻土、铁木粉等.该类填料能减少制动时摩擦副共振的形成、吸收振动摩擦所产生的噪音.另外,黏弹性优异的腰果壳油摩擦粉和橡胶粉也可以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37],是摩擦材料中经常选用的.近年来,Z h a n g等[38]将可自愈合微胶囊作为1种功能填料添加到汽车刹车片中,该微胶囊可自动修复摩擦材料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从而提高摩擦材料的可靠性.在摩擦材料中,填料颗粒会被一定数量的纤维、黏结剂所分隔及包裹,其使用量和粒径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增加填料含量会导致材料的断裂强度降低;与小颗粒填料相比,使用大颗粒填料时产生在基体上的应力更大、更集中;由平均粒径较小的填料制成的摩擦材料硬度一般较高.因此需要根据对摩擦材料制品的性能要求选用不同的填料,以获得所期望的性能.2.5 理论研究长期以来,由于对有机摩擦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摩擦材料的原材料选择仍以经验和大量实验数据为依据来进行.众所周知,有多达700种原材料可作为摩擦材料的组分,其中常用的就有40多种.虽然在摩擦材料的性能优化方面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正交设计、化学计量学的应用、遗传算法应用和多因素判据优化等,但对原材料在配方中的作用和原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却知之不多,难以科学合理地设计摩擦材料配方,因而摩擦性能也达不到真正的优化.为了解决摩擦材料配方研究中存在的原材料选择、组分匹配和摩擦性能优化等问题,L u[39-40]基于组合化学和组合材料芯片技术的原理,通过对各种原材料组合的摩擦磨损性能评价,了解各种原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组合规律及各种组分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组合摩擦材料和组合摩擦材料研究的概念.该方法中摩擦材料配方的设计采用黄金分割优化理论,把黄金分割序列与组分的体积分数联系在一起,在摩擦材料配方的计算方面进行着积极的尝试[41].3 制动摩擦机理研究众所周知,汽车刹车片在刚开始使用时性能并不好,需要1个磨合过程才可以达到0.3~0.5的稳定摩擦系数,这个过程归因于刹车片和制动盘界面1种所谓的“第三体”的形成.图4给出了摩擦材料表面形成的第三体示意图[42].第三体的概念是G o d e t[43]提出的,他认为磨屑密堆积对于形成表面层起到重要作用;第三体是不连续的,其组分包括摩擦化学反应产物和来源于对偶的成分;在摩擦过程中闸片中的增强纤维与磨屑一起被挤压并紧密黏附于表面,成为对偶间的主要接触点[44].E r i k s s o n等[45]认为闸片中的增强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等)形成制动过程中的第一接触平台,在摩擦剪切的作用下,随着磨屑的密堆积,该接触平台面积可能增加,摩擦材料的磨合过程、衰退效应可用该接触平台的产生、生长和降解来解释. O¨s t e r l e[44]等将聚焦离子束(F I B)技术应用于摩擦材93第1期丛培红,等:制动用有机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料,分析了制动操作后(制动盘为灰铸铁)半金属有机合成闸片表面层的断面结构,结果发现摩擦材料表面层可由如下1、2或3层构成:①100n m 厚的摩擦膜,由金属氧化物微晶和富S 无定形相构成;②紧密堆积磨屑形成的摩擦层,该摩擦层与材料的表面F i g .4 S c h e m a t i c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o f p a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m a t e r i a l c h a n g e s a t t h e s u r f a c e 图4 摩擦材料表面及本体结构示意图粗糙度相配合;③在支撑物为金属微粒的表面形成严重的变形层.他们还发现紧密黏附于闸片表面的摩擦膜含有大量的C u 和S ;闸片成分中的Z n 转移到了铸铁盘上,Z n 被认为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大;疏松磨屑的主要组分为F e 2O 3,在闸片表面的黏附力较弱.列车制动过程中伴有大量摩擦热的产生,导致瞬时、局部的温升现象,例如热带和热斑.这些热现象与第三体流动、摩擦、磨损相互作用,引起摩擦界面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为了揭示摩擦表面热现象与制动性能的关系,法国的D e s p l a n q u e s 等[46-47]设计了1种可模拟严酷制动条件的摩擦试验机,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自动记录盘制动轨迹上的热现象,系统研究了高速列车制动时表面热现象与第三体流动及摩擦机理间的关系,提出了如图5所示的摩擦表面热现象及相应的摩擦机理[47].在制动试验中红外测温仪监测到摩擦表面产生的2个热斑[图5(a )],根据热现象的不同他们将制动闸片分为不同的区域,对应不同的摩擦机理.图5-b 中示出了穿过热斑剖面R 上A 、B 、C 处的情况,其中产生热斑的C 处可定义为密实区(c l o s e d a r e a ),该区为主要接触部位,处于高压高温状态,高接触应力导致大量磨屑的产生,进一步的挤压和剪切作用导致形成接触平台;远离热斑的A 处可定义为开放区(o p e na r e a ),盘片间无直接接触,磨屑在开放区发生堆积,即形成闸片表面的粉末层;两者之间的过渡区(t r a n s i t i o n a r e a )接触应力较低,不足以形成接触平台,摩擦剪切作用将第三体颗粒清除干净,因此在闸片的过渡区观察不到黏附的磨屑.P a n i e r 等[48]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了1:1高速列车制动台架试验中制动盘摩擦表面的热现象,提出了制动盘表面热斑的分类,并给出了对其中最具毁坏性的热梯度的详细研究结果,提出了热斑产生的环节及影响参数,例如闸片的刚性、热斑发展中闸片的接触状况等,比较了实验观察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异同.F i g .5 S c h e m a t i c o v e r v i e wo f f r i c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图5 摩擦机理示意图以上这些对摩擦膜、摩擦界面发生的物理和化学现象的深入研究不断推进着摩擦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目前第三体的形成理论已被普遍接受,摩擦材料表面生成的这一层特殊的第三体决定着摩擦材料的制动性能,然而迄今为止对第三体的生成和发展机理还不完全清楚,这也对摩擦材料的配方设计造成了很大困难.4 结束语在有机摩擦材料领域国内外研究者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摩擦材料是1种含多组分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体系,其整体性能往往由多种材料间的94摩 擦 学 学 报第31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