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诗意盎然的古诗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诗意盎然的古诗教学

发布时间:2021-12-15T07:09:35.308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9期作者:李美榕

[导读] 引领学生体味古诗词的意境,感受诗之“韵”,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实验小学365050

摘要:古诗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统编教科书非常重视古诗教学,传承古诗词,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如何让古诗词通过教学走入孩子心中?教学中应引领学生感悟意境,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体味古诗词的意境,感受诗之“韵”,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

关键词:吟诵品味;启发想象;理解感悟;探求意蕴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以考试为目的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感悟意境,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体味古诗词的意境,感受诗之“韵”,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语言美

诗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境界,蕴含着诗人真挚的情感,因而只有通过口诵心维,诗的语言化为内心的视像,同时又诉诸学生的听觉,那诗的韵律、节奏、语言和激荡其中的情感就能融合在一起。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孩子们大声地朗读,读清晰、读流利,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古诗的平仄押韵,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稚嫩的童声随着优美的韵律,陶醉诗中。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画面美

在中外艺术史上,许多人把诗与画相提并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欣赏古诗时,要启发学生进行恰当的想象,才能充分感受诗所展现的形象、意境和诗情。如读《游园不值》,让学生想象“春色满园”是怎样的景象,从而感受春天勃勃的生命力和绚丽的美景。怎样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课件、绘画等辅助手段。有些诗,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课件演示,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教学《咏柳》时,我先出示柳树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体验,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其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 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 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口、

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理解感悟品味诗词意境美

要进一步领会诗的大意,教学时要教会学生“释、变、异、换、猜”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在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之后,即可串字连释,品味诗意。在教学时要教会学生用“调”、“补” 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调”是调换古诗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有的古诗句往往为了照顾韵律而颠倒词序,如孟浩然《春晓》中的“处处闻啼鸟”,“啼鸟”是“一鸟啼”的倒置,这些字词需要调换才能正确直译。“补”是补充,即在直译古诗遇到意义跳跃性大、意义含蓄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补充意思,补充含义。在使用“补”法时不要死板,要灵活运用,只要学生直译的内容与古诗原意基本相符就可以了。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

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领悟到了“问”字所蕴含的意境美。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四、探求意蕴理解古诗人格美

古诗的内容精彩纷呈,不仅展示着自然美,情感美,在很多诗中,更深沉地透露着人格美、理趣美。在这些诗的欣赏中,若能让学生充分地领悟这些人格情操、道德哲理方面的内涵,那这样的学习过程将时时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像《江雪》一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柳宗元被谪永州的写作背景。在教学中,依托“千山”、“万径”、“绝”、“灭”,采用视化,吟诵,想象等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如此广阔寥廓的背景万籁无声,极端冷清。再紧扣“孤”、“独”及“寒”体会渔翁的精神世界:如此天寒地冻,他竟然不畏天冷,不畏雪大,专心钓鱼。让学生边吟诵边回想课始的简介,一个孤高清傲、凛然超拔的形象便愈来愈清晰了。在课中,还可介绍柳宗元另一力作《渔翁》。如此高尚峻洁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是一种润物无声的人文教育。此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学生常常吟诵这样的古诗,领悟诗中的哲理,感受诗中的真情,他们的心中就慢慢筑起了抵御外面物质社会的享乐、冷漠、自私等时代病症的长城。古诗欣赏以它的审美性、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人文主义的回归。在古诗欣赏中,教师只要牢牢把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那么小学生就既能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又排斥着现代社会的功利因素,昭示着生命流向的情感取向;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自由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

古诗词的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哲理美。以诗歌的方式教学诗歌,以儿童的方式拥抱诗歌,这样充满诗意的古诗教学,不仅洋溢着诗人情、师生情,还会闪动着智慧的光芒;不但让人身临其境,而且回味悠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