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海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 。 (2)默写赵翼的《论诗》全诗: , 。 , 。 (3)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 。 (4)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 , ” 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5) ,青草池塘处处蛙。 2、下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归省(x ǐng ) 旋(xu án )风 诲暗 无与伦比 参差(c ī)不齐 B 、船蓬 蓦(m ù )然 惬(qi è)意 浑身解(xi è)数 悲欢离合 C 、模(m ó)样 羁(j ī)绊 疏蜜 尽态极妍 叱咤(zh à)风云 D 、舟楫 搏( b ó )击 嗔(ch ēn )视 不言而喻 戛(ji á)然而止 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问题。(6分)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 ,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 ① (流动、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东西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 ② (束缚、约束)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 ① ② (2)修改文中划线的句子,注意保持上下文语意连贯。(2分) (2)请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给第一句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童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童年》中的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母、乐观的小茨冈和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 B 、《童年》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C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D 、《社戏》一文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鲁迅,选自小说集《呐喊》。
(2)“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的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他微笑的时候,那黑的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以上文字选自高尔基的《童年》,文段中的“她”是。(1分)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口技》一文(节选),完成以下问题: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⑵不能名.其一处也()
⑶几欲先走.()(4)奋.袖出臂()
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为妙.绝众妙.毕备
B、妇抚儿乳.儿舍乳.啼
C、不能指.其一端手有百指.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于厅事之.东北角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
⑵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
8、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
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
....的是【】(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问题:(6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平生于书.()②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
10、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
文:
11、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社戏》一文(节选),完成以下问题:(8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2、第1自然段开头一句说的“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从描写方式上看,属于________,“说不出的大”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3分)13、第2自然段中加粗的词“跑”与第1自然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2分)
答:
14、第2自然段中“两岸的豆麦……但我却还以为慢”。这段景物描写有4种不同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B.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写美丽景色用以衬托船航行得快,表现出农家孩子划船技术的高超。
D.写航行的速度及“我”在看戏前急切而愉快的心情,表现“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以下问题:(12分)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