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摘要:近年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全国很多高校开设,主要分布在综合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和艺术类大学,集中在我国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

其课程设置特色不明显,表现在基础课程“近亲繁殖”现象严重、专业课程理论性过强和实践课程较少三个方面。

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可采取“任务模块”形式,其由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技能模块和产学研模块四部分组成,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艺术类课程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开设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专业。

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4所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此专业。

2005年,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并招生。

此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地上生长起来。

目前,我国开办该专业或方向的高校已经有100多所,其中包括综合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和艺术类院校。

开办高校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三大地区的开办院校所占比率达74%,而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总和仅为10%,在数量上不足华东地区的1/3。

同样,东北地区的数量偏低,只有3所高校。

除此之外,在西藏、甘肃、宁夏、海南等省份,尚无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

[1]这种地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自身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盛,高校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容易形成产学一体的教育经济模式。

创造力是文化产业的精髓,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因此,一个地区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而高校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孵化器,加强对该专业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有的是按普通类方式招生,有的是按艺术类方式招生。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招生方式对课程的要求也不同,本文主要从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角度分析其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

1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文化产业”一词属于舶来品,国外对其的研究开始于60多年前,但理论构建却相对薄弱。

而“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名词在中国的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实践操作的经验都尚浅。

就拿该专业在不同院校的学科设置来讲,也是五花八门,有的院校将该专业设置在历史文化学院,有的将该专业设置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有的将该专业设置在文化与传媒学院。

不同性质的院校对该专业的定位不一致,从而导致在课程设置上差异性较大。

笔者查阅了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资料,总结出以下三类情况:
1.1财经类大学
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在原有中文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加上该专业设置在财经类大学下,因此有较明显的文化与经济的复合体倾向。

中央财经大学于1995年将汉语教研室改建为中文系,后扩展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及文化产业专业方向,2004年改设“文化与传媒学院”,下设中文系、新闻传播系、文化产业系、艺术教育系和院直属逻辑学教研室,有“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传媒经济研究中心”和“现代逻辑研究所”等三个院属研
究机构。

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具有适应出版、娱乐、报业、旅游、影视、网络等各级各类文化产业需要,能从事文化产业业务设计、项目策划、管理、宣传、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文化政策、管理、策划等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其专业课程分为两类:一是公共基础课程类,包括公共关系学、社会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司财务;二是专业类课程有,包括艺术生产原理、文化学概论、现当代文艺思潮、影视艺术概论、中外美学史、中西文学比较、传播学理论、中国民俗学、文化产业概论、当代文化理论与政策、文化产品市场营销学、公司法与知识产权法、文化行政学、文化广告学、西方美学与艺术、华夏美学与艺术、大众文化与传播、社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

1.2综合性大学
例如,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3年该专业获得国家教育部本科学位资格。

该专业设置在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下,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因此无论从人才培养方向还是课程设置来看,都具有明显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倾向。

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文化产业、中国文化、策划营销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内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从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到文化事业、文化娱乐、文艺展演、新闻出版、影视音像、广告、信息传输、体育、旅游、民族民间手工艺等单位或部门以及党政机关、社科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业从事策划、咨询、开发、经纪、营销、管理、研究、教学等工作,就业面十分宽泛。

该专业主要课程为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民族文化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传播学、文化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社会心理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中外文化产业案例等。

1.3艺术类大学
例如,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该学院前身是江苏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始建于2002年,是我国最早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和教学的机构之一,早在2003年就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文化产业管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系统培养,2007年建成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顺应国际和国内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以及社会对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的要求,2008年10月南京艺术学院正式成立文化产业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在艺术院校,继承了其前身的研究成果,因此,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文化活动策划及经营倾向。

其培养方向是,培养掌握文化经营理论基础和文化经营管理规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如影视制片人、演出经纪人、艺术品经营(画廊经纪、拍卖师)、会展与活动策划经营、畅销书策划等急需的文化经营人才。

该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认证教育、双学位教育接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30余家文化产业教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平台,先后与江苏省五大文化产业集团和全国100多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立了教学实践合作关系,积极承担政府、企业等重大文化项目的策划与咨询。

此外,该专业还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先进模式,推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实验,在实行学分制教学体制基础上,采取学习单元的模块化,学生入校后要经过四个模块
的系统学习和训练: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程,主要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及对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和艺术素养的训练;第二学年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第三年则专门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进行训练;第四年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项目实践和参与项目团队合作完成项目能力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

2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弊端
纵观以上三类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开设情况,不难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2.1基础课程呈现出“近亲繁殖”现象
从上述三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来看,几乎所有的院校都提到了基础课程,只是因为各个院校学科背景的不同,其基础课程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财经类的大学偏重经济方面的内容,综合性的大学偏重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艺术类的大学偏重艺术知识学习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的本科专业,其专业定位是面向文化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如果将其专业定位在某一方面,这显然是不符合当今人才培养的规律。

2.2专业课程理论性过强
目前,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学很多都开设了社会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较高,而该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为文科生,且有一部分为艺术生。

这样的课程即使开设了,取得的成效也不大。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删减此类课程。

2.3实践性课程较少
作为一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决定了其对实践能力的要求。

在国家大力扶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对该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从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实践性的课程比较少,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大学里,文化产业管理由于设置在文学院或历史学院,大多数的课程体现在文化内容方面,而忽视了其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导致一大批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不容易找到对口的单位。

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并且是随着社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而兴办起来的专业,其培养的人才最终也要流入市场,得到社会的认可。

因此,不同学科背景的院校既要依据其本身的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向、改革课程设置,也要关注社会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这样既可以发挥其本身的资源优势,也可以活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交叉性、实践性、专业性。

既要开设培养文化底蕴和艺术素质的课程,又要开设经济管理类、法律类课程,更应该开设文化与产业交叉的课程。

”[2]
3 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的改革内容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范型和路径,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解决课程设置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就业问题。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能延续旧有的培养口径和培养模式,在当今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的时代,要对该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

作为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根据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经营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策划方面的人才。

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借鉴模块式教学法的经验。

模块式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

[3]
3.1公共基础模块
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其在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大一学年度应开设一些文化基础类课程,如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简史、文化学导论、应用文写作等。

这一课程群可以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了解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3.2专业基础模块
专业基础模块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与实务知识,对文化产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是让一个学生由外行成为内行的关键。

因此,这一模块的课程设置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可以开设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基础、文化资源学、文化经济学、中国文化产业史、世界文化产业概要、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文化产业案例、文化投资学等课程。

在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的学习中,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一些社会调研或者文化考察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开阔眼界,考察结束后学生应形成调研报告,从而将书本理论知识转换为自己的知识。

3.3技能模块
文化产业包括的门类较多,业内对其分类界限也不甚明确,综合各家意见来看,文化产业至少包括以下九个大门类:报刊业、图书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产业、网络产业、广告业、旅游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

而这些大的门类中又包括一些小的门类或者是其上下游产业门类,因此,文化产业外延定义的宽泛就给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很多疑惑,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是“门门懂,样样差”。

此外,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门类的专业,如新闻、动漫、旅游管理、广告、广播影视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专业性更强,在面对就业时这类学生更占优势。

相对而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处于劣势。

针对这一情况,有的人就提出在大二或大三的时候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细分方向,开设一些不同文化产业门类的课程,如动漫、会展、广告等课程,然而取得的效果甚微,学生甚至觉得自己的方向更模糊了,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换专业或退学的念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