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_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努力建设“两型社会”
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和世界贸易大国,但中国同时也是世界 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最大国。 建设循环经济的社会: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公民约束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 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划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 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 展区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上古时代起,在欧洲哲
学中就存在系统的概念。 ——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
古希腊时期著名的辩证法思想 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世界是包括一 切的整体”。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等尽力寻找
万物差别背后的统一性,并归于某
种可感觉的物体颗粒,此为“由多
到一”。最早使用了“系统”
这一术语。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亚里士多德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 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 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 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 民族永续发展。
要促进生产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 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 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
要充分地认识到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 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必须做到:
第一,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 衡,防止环境污染。 第二,自觉地运用生态规律来调节和发展生产, 包括人口的再生产,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 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的体系。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 意识形态部分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及相应的设施部分又称为政治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4.人口系统
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的有生命的个 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 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 等因素。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 必要物质条件。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一 、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二、 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 三、 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一、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一)何谓系统
“系统”这个概念,既源远流长又新颖时髦。 它来源于古代人类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古代中 国和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中的到了反映,在马克 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中得到生动运用,在当代系 统科学中成为中心概念。
盲人摸象
关于整体分析方法,还应着重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整体并不等于要素的总和,整体大于各要 素的总和;
第二,整体具有与各要素功能不同的整体功能。
来自百度文库
2.层次分析方法
系统论既然认为,事物的整体总是分别呈现 出深浅(或高低)的不同层次,因而作为整体的历史 系统,也是分别为若干层次的。我们研究历史,就 应当把整体过程首先分别为若干不同的层次,进行 逐层次的探访,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特点以及各层 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以揭示社会历史整体系统的 全过程,并实现认识整体社会历史过程的本质和规 律性的目的。
第三,系统研究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在当代的 最新发展。系统研究方法的产生虽然与现代科 学特别是系统科学形成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但它的思想渊源却又源远流长,与哲学有 着不解之缘。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有着丰富的系统 思想。在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马克思和 恩格斯不仅使用了“系统”这一概念,而且大 量论述涉及和深刻体现了系统思想。
孔德认为社会如同生物体,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 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阶级或种族是社会的组织,城市和 社区是社会的器官;社会像生物界一样,是一个连续进化 的过程。 斯宾塞用生物进化论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与国家如同 生物一样,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有机体; 认为社会机体同生物机体一样,由营养系统、 循环系统和调节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认为, 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之间有一系列相似 之处,如都具有对外扩张性,日益复杂化, 伴随着机体结构分化而出现功能分化等。
有机体,通常指人和动植物这类有生命的 物质实体,它以自身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的 紧密联系和不间断的新陈代谢为基本特征。 马克思将这个概念用于社会,着重强调的 也是社会系统不同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 系和变化发展,强调社会在其长期发展中 同样表现为一种有生命的物质实体。
第一次明确系统地用“有机体”的概念来说明社 会的是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 德和斯宾塞。
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 有制关系起着决定性作 用。
3.上层建筑系统
马克思主义把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 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称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把建筑在一 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 形态的总和称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 筑作为一个系统,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 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
的缺点,所以对中医理论,讲整体,很感兴趣。”
但另一面,“《周易》是简单化了,只靠《周易》 是幼稚,要闹笑话的!” “人类在知道系统思想、系统工程之前,就已经在 进行辨证地系统思维了。”
——钱学森《创建系统学》
2.西方文化中的系统思想
我们要是正确地提出和评价现代系统思 想,不能把它们看做一时时髦的产物,而应把 它看做与人类思想史交织发展的一种现象,从
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发展。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
细胞
施莱登
施旺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焦尔
赫尔姆霍兹
生物进化论
进入20世纪,一方面自然科学开始由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转变,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大型化和复杂化,由此导致系统 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等一 系列以系统为中心概念的新的学科群相继产生,并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 相对论 量子力学 分子生物学被称为二十世纪的 四大科学发现。对20世纪的人类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随 着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系统概念、系统思想、系统研究广 为流行,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都出现了系统研究的热潮。
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合理 性在于,他们反对用机械论的观点看待社会, 强调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 但是,他们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根本错误在于把 生物进化规律照搬到社会发展领域,抹煞了 社会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的本质区别。如斯 宾塞把社会有机体简单比拟为生物有机体, 用生物体的营养、循环和调节三大系统论证 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阶级、商人阶级和资本家 阶级等级的划分,并论证资本主义的永恒合 理性。
1.中国文化中的系统思想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 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 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尚书-洪范》 五行并不是具体 的物质实体,而是一种 系统功能的抽象,一种 系统结构的象征 。
“现代西方医学的缺点在于,它从还原论的看法 多,从整体的看法少。现在西方医学也认为这是它们
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系统概念:
第一,凡是系统在一定意义上必定是一个功能整体; 第二,凡系统整体都由数量不等至少两个以上的部分所组成, 相对于系统而言,这些组成部分称为系统的要素; 第三,凡是系统都有一定的边界,从而与周围的环境相区别; 第四,凡是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结构就是系统要素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一定方式。包括要素的比例关系、排列次序和 组合方式等; 第五,凡是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层次是指在系统中不同的 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 式存在的,系统既是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表现,又是事物具有 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分析方法
这是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它要求在考察社会历史运动 时,应当首先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历史上的事 件、人物、制度、思想等,都不过是这个整体过程的一部分。 因而,只有从历史的整体观念出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的 局部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内在关系。
马克斯· 普朗
3.何谓系统
如果从具体科学的层面看,关于系统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 例如比较常见的有:
“系统是一个动态和复杂的整体,相互作用结构和
功能的单位”;“系统是能量、物质、信息流不同
要素所构成”;“系统往往由寻求平衡的实体构成,
并显示出震荡、混沌或指数行为”;“一个整体系
统是任何相互依存的集或群暂时的互动部分”。
5.动态分析方法
系统论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开放系统,而 人类社会也应当是一个开放系统。人类社会 在客观上总是与环境保持一定的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交换关系。因而只 有用动态、开放的观念,才能真正地描述与 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所谓“封闭系统” 的观念是不符合实际的。只有以“动态”观 念,才能理解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三)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1.生产力系统 2.生产关系系统 3.上层建筑系统 4.人口系统 5.自然环境系统
1.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 力,构成生产力的主要要素有劳动资料、劳动对 象和劳动者,以及科学技术、科学管理、人文科 学、教育等。
生产力
劳动 者
劳动 资料
劳动 对象
二、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 把社会系统称作社会有机体。他们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内 部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系统的发展, 由此有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
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则是考察社会形态发展变化
的两种主要划分方法。
(一)社会有机体
层次分析方法
3.结构分析方法
结构或层次结构,反映社会系统内部 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和整体之间的联系 和关系。因此,当我们考察历史过程时, 首先应划分清楚它的结构、结构的内容和 成份,然后才能研究这些结构在社会历史 系统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4.环境分析法
系统论不但着眼于社会历史过程的整 体以及整体与结构之间的分析,而且特别 注意整体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环境”是系统方法的一个基本概念, 它往往和另一个基本概念“平衡”相联系。 考察社会历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 容,是分析社会历史在环境中所维持的作 用平衡,以及平衡的被破坏和被恢复。通 过这种分析更便于考察社会历史过程的多 变性和方向性,以及社会的决策和运动的 总趋势。
科学 技术
科学 管理 运筹性要素
实体性要素
渗透性要素
2.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人们在生 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生 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三方面的构成 要素,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 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 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体现在社会生 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 费等各个环节当中。
(二)何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中的系统研究方法, 是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体现和运用。 第一,系统研究方法是在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 成果进行哲学方法论提炼的产物。系统科学的兴 起对当代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推进作用。 第二,系统研究方法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 方法。系统科学是适应科学研究的对象由简单性 向复杂性转变而产生的。
5.自然环境系统
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 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 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 光辐射、生物等。马克思认为:“社会是 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自然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 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 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