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游褒禅山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盖〞“焉〞“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3.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4.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四、重点、难点:
1.掌握词类活用。

2.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五、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六、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

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

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

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

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课文: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那么情满于山,观海那么意溢于海。

〞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

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世称荆公,卒谥文。

北宋临川人,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

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

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四、文题知识: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表达。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之作。

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文章借游记阐明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要想得到真正的、有价值的收获,必须树立坚定的志向,具有坚强的毅力,不避险远,勇往直前。

《游褒禅山记》一文,实际是一篇游记形式的说理文。

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

五、了解课文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表达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六、打开课件听配乐朗诵,然后教师示范朗读。

七、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八、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整理本课的文言知识。

九、进一步阅读课文,争取能够背诵部分段落。

十、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课文的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二、理清思路,研读课文。

1.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

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

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
的华山洞。

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

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

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

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2.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险以远,那么至者少〞伏笔。

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

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

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

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

游洞至此结束。

作者又补叙了两点。

一是“盖予所至……那么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

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

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3.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

“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此说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沦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那么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那么其好游不能穷也〞。

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

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

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

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

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
而透彻。

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乏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

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

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4.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

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

“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

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5.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

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三.整理文章的结构。

全文五段,按段落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的概况。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五段:补述同游者的籍贯、姓名、作记的时间,以及作者的籍贯、署名。

四、课后作业:
1.整理课文的文言知识。

2.背诵全文,掌握古文游记的写作特点。

第三课时
一、齐背方式导入课文。

二、鉴赏课文,了解本文游记的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紧扣这两个观点。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

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险以远,那么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当堂讨论并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

〔大约20分钟时间,见附录〕
四、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文章从洞的名称和仆碑写起?
明确:便于下文写游洞、游洞的感想以及对仆碑的感想,它是文章记叙和议论的基础。

2、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

先表达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分析“志〞“力〞“物〞三者关系?
明确: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

强调“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表达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4、怎样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明确:从五方面阐述:
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
⑵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性;
⑶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
⑷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肢有“悔〞;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5)通过以上议论,说明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要有--志、力、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处,当力和物难求时,只有“尽吾志〞,才能做到“无悔〞、无“可讥〞。

五、课文小结: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写的是作者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历。

因为在半途中作者听信了旁人说“不出,火且近〞的借口,返身退出洞外。

之后,却发现自己的体力还足可以再往洞的深处走,而火把也还足够照明的。

作者为自己轻易放弃游历更美的景观的机会而懊悔不已。

据此得到两条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

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

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六、课后作业:
1.熟练的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相关的练习。

3.根据本文游记的写作特点,课后完成一篇游记类散文。

附录:
文言知识:
重点实词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下舍:读社,筑舍定居,名词用如动词.
2.而卒葬之卒:最后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4.那么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5.不出,火且尽且:将要
6.盖其又深,那么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7.于是余有叹焉焉:语气词,不译。

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因为,由于
9.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夫:那;以:而,并且
10.何可胜道也哉胜:完全
一词多义

1.助词,无实在意义既其出
2.那些那么或咎其欲出者
3.代词,代自己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岂,难道其熟能讥只乎
5.表选择其真不知马也
6.代词,他们的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其中的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8.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作“大概〞“或许〞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9.表示祈使,可译作“一定〞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0.表示未来,可译作“将〞“将要〞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语气助词于是余有叹焉
2.代词,那里而人之所罕至焉
3.哪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那么焉用彼相矣
4.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盖音谬也
2.发语词,也含有“大概〞之意:盖余所至
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驻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作动,命名
3、有泉侧出:名作状,从旁边
4、入之甚寒,问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5、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6、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形容词使动,使------迷乱
7、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使动,使------达到极点
8、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收获心得
9、后世之谬其传:形容词使动,使------错误
10、常在于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作名,流传的文字
古今异义
1、由山以上五六里:以,同“而〞,上,向上攀登。

今义:方位词
2、于是余有叹焉:对这件事。

今义:连词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同寻常。

今义:很
4、比好游者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5、其文漫灭:文字
特殊句式:
省略句
1、而卒葬〔于〕之
2、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判断句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此余之所得也
状语后置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