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4号)--保险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4号)--保险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
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0.11.02
•【文号】证监发[2000]76号
•【施行日期】2000.11.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证券,财务制度
正文
*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3号--保险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的通知》(发布日期:2006年12月8日实施日期:2006年12月8日)废止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
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4号)
保险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
(二000年十一月二日证监发〔2000〕76
号)
第一条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保险公司编制财务报表附注,除应遵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有关财务报表附注的一般规定外,还应遵循本规定的要
求。
第三条保险公司应在主要会计政策中披露如下内容:
(一)买入返售证券的计价方法和收益确认方法;
(二)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
(三)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
(四)长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五)寿险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六)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七)总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八)各类保费业务收入采用的确认方法。
第四条保险公司应在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中披露如下内容:
(一)按下列格式披露短期投资:
┌────────┬────────────┬────────────┐
││期初数│期末数│
│项目├─────┬──────┼─────┬──────┤
││ 投资金额│减值准备│ 投资金额│减值准备│
├────────┼─────┼──────┼─────┼──────┤
│国债投资│││││├────────┼─────┼──────┼─────┼──────┤
│金融债券投资│││││├────────┼─────┼──────┼─────┼──────┤
│企业债券投资│││││├────────┼─────┼──────┼─────┼──────┤
│证券基金投资│││││├────────┼─────┼──────┼─────┼──────┤
│其他│││││├────────┼─────┼──────┼─────┼──────┤
│合计│││││
└────────┴─────┴──────┴─────┴──────┘
按投资总额计提跌价准备的,可不分类列示跌价准备数额。上述投资有市价的,应披露报表日市价总额及资料来源(若报表截止日是法定公休日,应披露报表截止日最近一个交易日市价,下同)。
(二)分境内、境外同业列示拆出资金的期初数与期末数。
(三)按下列要求披露应收保费:
1、按帐龄分类的应收保费
┌───────┬─────────────┬────────────┐
││期初数│期末数
│
│帐龄├───┬───┬─────┼───┬───┬────┤
││ 金额│ 比例│ 坏帐准备│ 金额│ 比例│坏帐准备│├───────┼───┼───┼─────┼───┼───┼────┤
││││││││
├───────┼───┼───┼─────┼───┼───┼────┤
│合计│││││││└───────┴───┴───┴─────┴───┴───┴────┘
2、按险种分类的应收保费
┌───────┬─────────────┬────────────┐
││期初数│期末数
│
│险种大类├───┬───┬─────┼───┬───┬────┤
││ 金额│ 比例│ 坏帐准备│ 金额│ 比例│坏帐准备│├───────┼───┼───┼─────┼───┼───┼────┤
││││││││
├───────┼───┼───┼─────┼───┼───┼────┤
│合计│││││││└───────┴───┴───┴─────┴───┴───┴────┘
应收保费中如有持本公司5%(含5%)以上股份的股东单位欠款,应在本项目注释中说明。
(四)按分保公司、帐龄披露应收分保帐款期初数与期末数。
应收分保帐款中如有持本公司5%(含5%)以上股份的股东单位欠款,应在本项目注释中说明。
(五)按类别、期限披露买入返售证券期初数与期末数。
(六)按下列格式披露投资额列前十位的长期股权投资:
┌──────┬─────────────┬─────────────┐
││期初数│期末数
│
│ 被投资单位├────┬────┬───┼────┬────┬───┤
││帐面价值│减值准备│所占股│帐面价值│减值准备│所占股│││││权比例│││权比例│├──────┼────┼────┼───┼────┼────┼───┤
││││││││├──────┼────┼────┼───┼────┼────┼───┤
│合计│││││││└──────┴────┴────┴───┴────┴────┴───┘
上述投资有市价的,应披露报表日市价及资料来源。
(七)按下列格式披露长期债券投资:
┌──────────┬──┬────┬──────┬──┬──┬──┐
│债券种类│面值│应计利息│未摊销的折价│合计│年利│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