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护士培训计划

护士培训计划

护士培训计划
护士培训计划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理论教育:包括基础医学知识、护理学理论、医学伦理、法规等方面的课程,通过
讲座、课堂学习等方式进行。

2. 临床实践:护士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掌握护理技能、临床操作流程等,培训计划包
括实地实习、床边教学等方式。

3. 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注射技术、心肺复苏、护理评估等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4. 团队协作与沟通:培养护士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以确保病人安全与护理质量。

5. 继续教育:鼓励护士持续学习与进修,跟进医疗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

6. 职业道德与素养:培养护士的职业责任感、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使其成为综合素
质高、专业技能扎实的护理人员。

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思考摘要:在回顾我国护理专业发展与护理教育现状基础上, 结合我国当前临床护理人员的素质需求, 阐述了我国护理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需明确树立新的教育市场观,尽快对我国护理专业进行学科定位,加强护理教育基础建设, 确立专门的教育评价机构, 以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护理专业; 护理教育;发展思路Abstract Based on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nursing profession and nursingeducation in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demand for the quality o f clinical nurses, it ex pounded the development t rend of 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in China. It put forward that one should establish anew concept o f the educat ion market clearly and give a scientific lo cat ion for nursing profession in China as so on as possible. One should also strengthen the basic const ruction of nursing education, establish specialized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gencies so as to sat isty the demand of so ciety for nursing personnel.Key words nursing profession; nurs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 thinking前言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日趋交叉渗透, 护理学科也呈现综合化发展趋势。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意义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意义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意义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意义尤莉莉自1990 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首次提出了/ 核心能力理论0 以来, 核心能力理论便受到广泛关注。

在2003 年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5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6 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护士的核心能力, 要求护理专业教育指导思想应遵循能力本位原则, 需/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 贯穿于在校教育的全过程。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鼓励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形式, 加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0。

由此可见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1 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护士核心能力是从事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 1] , 它是护士知识、技能和特质的综合反映, 是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

2003 年世界护士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 首次提出的护士核心能力框架被命名为通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框架。

其定义是/ 以护理专业起点为基线, 是指完成了基本护理教育课程, 并被相应的法律法规允许在其国家内从事护理工作, 有能力和能自主地在所有照顾病人机构中参与三级保健0 。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通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框架上对护士核心能力进行了细分。

有些以不同的层次衡量, 如中国教育部、卫生部等6 个部委2003 年12 月联合制定的5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6 和香港医管局的不同级别护士的核心能力。

有些按专科区分, 如助产士、临终关怀护士和恶性肿瘤疼痛控制护士的核心能力。

归纳起来, 这些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病人和社会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并为病人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健康咨询, 促进其康复和提高自我生活照顾、健康管理的能力; 二是对同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 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对病人的护理质量; 三是开展本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 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本专业领域的实践; 四是参与临床护理管理。

三年制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三年制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中 图分 类 号 : 4 1 R 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26 7 ( 0 8 0 — 4 00 1 0 — 9 5 2 0 ) 50 3 — 3
教 育部 于 2 0 0 3年 确 定 在全 国培 养 三年 制 护 理 专业技 能型 紧缺人 才 , 校受教 育部 职成 司的委 托 , 我 与护理 行业 的专家 共 同研讨 制定 了三 年制 护理专 业 技 能 型紧缺人 才培 养方 案 ( 以下 称 新 的培 养 方 案 ) 。 20 0 4年 1月在教 育部 、 生部 组 织 的全 国护 理 专业 卫
名) 。学 生 人 校 平 均 年 龄 实 验 组 1 . 6岁 , 照 组 67 对
1 . 4岁 ,一 0 7 , 0 9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67 £ . 7 P一 . 4 差 P
> 0 0 ) 两 组 学 生 具 有 可 比性 。 .5, 1 2 方 法 .
1 2 2 2 护理 I 实 践 能 力评 估 两组 学 生均 按 . .. 床 照学 校 和医院 共 同制 定 的护理技 术操作 考核标 准进 行评 估 , 算两 组操作 的平 均分 , 计 进行 t 检验 。
12 2 1 学 习成绩 评 估 学 习成 绩 评 估采 用 标 准 .. . 试 卷法 。主要 测定所 学 文化课 和专业课 知识 掌握 程
度 , 门课 程满 分 为 1 0分 , 每 0 根据 每一学 生所得 实 际
分 值计 算 出两组平 均分 , 行 t 验 。 进 检
选 择 2 0 级 中 专 护 理 学 生 1 0名 , 为 初 中 毕 03 0 均 业后 人 校 , 机 分 为 实 验 组 (0名 ) 对 照 组 (0 随 5 和 5

高职护理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计划(2019版)

高职护理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计划(2019版)

高职护理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计划(2019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护理代码:630201二、招生对象和学制招生对象:普高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修业年限为3-6年。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对接健康服务产业、依托卫生行业,与医疗卫生类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养结合的高级老年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岗位: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养老机构从事临床护理、老年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

担任老年科护士、内科护士、外科护士、妇产科护士、手术室护士、ICU护士、急诊科护士、社区护士、营养科护士、门诊导医护士、健康管理护士等。

发展岗位:临床各病区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ICU护士长、急诊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健康管理师等。

职称晋升: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

注:职业素养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

职业素养要围绕上述界定,写出专业特色。

七、课程结构护理专业(临床护理方向)课程结构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课程结构八、教学计划进程(一)教学进程与时间分配表周不计入教学周,第一学期除去军训2周;3.“W”表示教学周。

以下表格同样表示。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单位:周数(三)校内实训(课外实训)设置表(四)校外实习安排表提升性项目为选修学分,参加或完成对应1项活动即可获得相应学分,累加达到4个学分即可。

十、毕业要求1.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临床护理方向为143学分,老年护理方向为143学分。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护士执业资格证。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的外科护理课程改革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的外科护理课程改革
卢玉仙 , 益 荣 , 徐 高 薇
【 摘要 】 通过对教学课程标准 、 教学 内容 、 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依据 的课 程标准 , 以学 习任务为载体 , 于工作 基
过 的外科护理 课程体系。 旨在提升护生职业能力 , 提高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 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 的高技 能护理 人 。
【 关键词 】 职业能 力 ; 学习任务 ; 程改 革; 科护理 学 课 外
中图 分 类 号 : 4 R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1— 1X( 0 1 1 0 1 17 3 5 2 1 )0— 7 6—0 2
Te c ig r fr fs r ia u sn a e n p o eso a a ct/ a hn eo m o u gc ln ri gb s do r fsin lc pa i LU —xa XU —r n GAO e/ J ur a fNu sn mi itain, y Yu in, Yi o g, W i/ o n o ri gAd nsr t l o
据护理学 院见 习大纲 在医院完 成 , 其余 8个 模块 在护理 学 院实
训 中心和一体化 教室 授课 。项 目具 体实 施 以护 士工作 过 程为 框架 , 将理论 知识 和实践知识综合并转化为典 型的学 习任务。
21 0 1年 l 0月






0c . 01 t2 1
第1 1卷 1 0期
从事其职业 的多种能 力的综 合 ) 为依 据对外科 护理课 程进行改
革, 为提高护理 人才 的教学 质量 , 养 出适 合社 会需 求 的 以期 培
高技能护理人才 提供 依据。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情况调查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情况调查
进 一步 加 强 。
关键 词 : 理 专 业 ; 习护 生 ; 心 能力 护 实 核
中图分类号 : 4 4 G2.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1 14 (00)30 1- 2 17 — 2 62 1 2 - 1 2- 0
本知识、 基本技能的学 习, 并通过一定时间的临床实习, 逐步具 备护理核心能力 , 从而适应社会需求。 0 3 1 2 0 年 2月教育部和卫
中职卫生学校是为社会各 医疗 卫生单位 培养 大量实用型 护理技 能人才的摇篮。护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对护理专业基
样, 同时还会影 响最终 回收率。部队流动性很强 , 特别是 战士 。
易出现大量被调查者“ 失访 ” 现象 , 从而影响回收率。另外 , 军人 在 职标 志只有在职 、 离休 、 退休 3 个选项 , 有的工作人员 不了解
政策, 了解离休与退休人员 的差别, 不 将退休人员全部 录为离休
人员, 或将离休人员全部录为退休人员, 甚至有个别 医院杜撰 出 其他在职标志。这样一来 , 若按在职标志进行抽样 , 则会直接影 响抽样框架 , 从而间接影响最终 回收率 。
32 可能 带 来的损 失 .
6 o岁的约 l 人次 , o 这个结果完全符百 . A司 队患者实际情况。 t  ̄ v 342 年内院际间重复住院发生率比较 对本次调查 回收的数 .. 据经卡方检验 , 发现 2 所 医院 20 1 0 8年重复住院发生率在 院际 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z9 2 6 ,< .1。 中, 3 3医院年 X= 4 . 9P O0 )其 - 3 第 2
( ) 队患者填写时, I部 既要 填写单位名称 , 更要填写具体 地 址, 同时要养成就 医随身携带证 件的习惯 ;2 要求地方以及 外 () 地户 口的患者填写确切 、 有效的地址 ;3 加强相关 人员培训与 () 教育 , 提高信息录入人员业务素质 ;4 加强病案首页质量管理 , ()

实验自主管理对护生综合能力影响的调查分析

实验自主管理对护生综合能力影响的调查分析
( ) 究方法。 二 研
针对 问题先 由小组成员探讨解决方法 , 以解 决的问题 由 自 难
主 管 理 委 员 会 共 同讨 论 或 递 交 指 导 老 师 协 助 解 决 。 自主 管
理委员会按照临床 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管理和记录 。 方法二 : 成立实验室课外开放 责任小组 。护理专业是实 践性很强的专业 , 专护生 由于课 时 限制 , 大 大量 的操作 技能
基础上 , 以班级为单位 , 以竞聘和 民主选举 相结合 的方式 , 推
选优 秀学 生组 成 实 验 自 主 管 理 委 员 会 。 自主 管 理 委 员 会 参
能相 比, 合能力的提 升相对 困难 , 综 在操 作技 能训 练过程 中 如何有效提升护生综合能力 , 课题组全面推行 了实验 自主管 理, 现将具体情 况报 道如下 :
调查 。
期 间的小组成员管 理 ; 开放期 间遇 到问题 的解 决 ; 开放期 间 各组 的交接班工作和开放实验效果 的过程性 、 终结性考核 和
成绩评定等工作 。责 任小组 按照 学校 开放管 理规定 进行 管
理和记 录。
二、 结

( ) 口统 计 学 资料 。 一 人 参 与 调 查 的 19 护 生均 为 女性 ; 龄 1—l , 均 2 1名 年 82 岁 平 0
了要求 掌握 娴熟 的操 作技能外 , 综合能 力是非常重要 的职业 能力组成 部 分。随着 护 理教 育事 业 的改 革 , 护理 专 业学 生 ( 以下简称护生 ) 只要在毕业 时通过 执业考试 即可单独执业 ,
这 要 求 护 生 毕 业 前 就 必 须 具 备 良好 的 职 业 能 力 。 与 操 作 技
查表根据《 行政 职业 能力测验》 对综合 能力 范畴 的界定 , 结合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职护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预防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二)学制:三年。

三、职业面向(一)主要就业岗位1、临床护理岗位: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护理工作。

2、社区护理岗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从事社区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二)拓展就业岗位1、口腔护理岗位:在口腔医院或口腔科从事口腔护理工作。

2、母婴护理岗位:在母婴护理机构或家庭从事母婴护理工作。

(三)职业发展路径1、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

2、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

四、人才培养规格(一)知识要求1、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等。

2、熟悉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估。

3、了解护理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

(二)能力要求1、具备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如注射、采血、导尿、换药等。

2、能够正确书写护理病历和护理文件。

3、具有一定的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三)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爱岗敬业。

2、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遵守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能够适应护理工作的紧张和压力。

五、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程1、思想政治: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法律意识。

2、语文: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3、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护士核心能力探讨与展望

护士核心能力探讨与展望

护士核心能力探讨与展望摘要】论述了中国护士核心能力的内涵,护士应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熟练的临床技能、艺术性的服务具有宗合性的全能力,并开展培养护士核心能力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促进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护士核心能力探讨【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131-0221世纪护士核心能力逐渐被引用到我国护理专业领域,教育部`卫生部于2003年12月联合发文《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第一次提出中国护士核心能力。

即是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田,护士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评判性、思维性、沟通与合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开展护士核心能力研究明确护士核心能力内涵,将有助于护士核心能力理论体系构建,并为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1、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探讨1.1 护士核心能力之源: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之源,在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求化的趋势,竞争日益激烈,是当今管理学和经济学交叉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

核心能力理论是护士核心能力重要的支柱,护士核心能力有自己的独特性,医学理论、医学技能、艺术性的服务,才能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要求护理专业教育指导思想应遵循能力本位原则,融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形式,加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制是人才培养方案。

关于国内护士核心能力定义观点有:1 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且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最主要的能力,2 护士核心能力是从事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3 护士核心能力是护士知识、技能和特质的棕合反映。

显然科学规范的定义必须具备清晰的外延,特有的内涵,且符合逻辑,现有的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不能全部要求,2003年提出的护士核心能力给全球护理界提供一个基本框架,指导基础教育在职教育护理人员的聘用、聘任、晋升以及工作分配等,它是一个职业的能力反映,是诸多具体能力的集合体,核心是最主要的部分,最主要的能力。

我国护士核心能力研究进展

我国护士核心能力研究进展

我国护士核心能力研究进展赵蓓蓓【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9(034)006【总页数】3页(P516-518)【关键词】核心能力;评价工具;影响因素;护理【作者】赵蓓蓓【作者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淮安223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1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将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级学科,至此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宽广,同时外界对于护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2003年,国际护士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首次提出通科护士核心能力(nursing core competency,NCC)架构,并希望通过NCC来推进护理专业的全球化进程[1],随后全世界掀起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的热潮。

护士核心能力是护士为患者提供专业化、优质安全护理服务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直接影响护理服务水平的高低[2]。

国外关于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较早,研究内容已从单纯的理论研究转向调查、应用,研究范围涵盖护理管理、社区护理、肿瘤护理等多个护理领域[3]。

我国于2003年在《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4]中首次提到护理核心能力这一概念后,国内学者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在当今教育模式及教育体制下,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护士核心能力的发展。

笔者分析了我国护士核心能力研究进展,特综述如下。

1 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与内涵国际护士会(ICN)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护士为患者提供安全及符合伦理要求的服务时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1]。

我国于2003年在《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4]中明确提出护士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基本能力)包括健康评估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进行卫生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的能力、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及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具备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

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适应社会对于护理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提高我国护理教育的质量,设计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该方案包含丰富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综合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

课程设置方面,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医学基础、生命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专业课程涵盖护理学、护理基础、护理技术等,通过系统学习教授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实践教学课程包括临床实习、科研实习、社区实践等,通过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实践教学方面,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和教学安排。

通过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参与实际诊疗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同时,还应加强科研实习和社区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综合评价体系方面,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综合评价应包括学业水平评价、实践能力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主要通过考试、论文等方式进行,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能力评价主要通过实习、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实际应用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通过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

此外,针对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

同时,还应加强与相关医疗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资源,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丰富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综合评价体系。

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培养,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增加,提高我国护理教育的质量。

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

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

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摘要】对护理核心能力这一概念进行评判性分析,界定该概念的定义、内涵及特征。

“核心能力”较之“胜任力”“竞争力”等词在属性和特征方面存在差异且得到大多数护理界人士认可,具有独特性、综合性、动态性、可评价性、渐进性等特征。

在综合众多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尝试做出该概念的术语解释和表达。

建议在界定该概念时,应综合考虑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发展、护理教育及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特点等因素,并最终发布国家规范性定义。

【关键词】护士;护理;专业能力;概念形成【Keywords】 Nurses; Nursing Care; ProfessionalCompetence;ConceptFormation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后,由于翻译的原因出现“能力”“才能”“素质”“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核心胜任力”等多种表述。

在21世纪初,该概念被引入我国护理专业领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究竟什么是护理核心能力,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规范且被广泛认可的定义。

目前我国关于护理核心能力的研究在相关概念的使用和内涵的界定上存在诸多不一致的地方,徐少波等认为,护士能力和核心能力等概念缺乏清晰性,使之难以理解。

陈燕华等提出“有必要理清思路,正本清源”,在概念的选用和界定上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宋春燕认为,护理核心能力必须有自己的术语解释和表达,需要对其内涵及特征作深入研究。

概念分析法也称术语分析法,是确定术语所表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方法。

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位,其内涵反映的是概念中对象的特有属性:其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一切事物。

概念分析法主要是基于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屑种关系、交叉关系、全同关系、全异关系等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表示概念。

国际上最常用的概念分析方法是由Walker和Avant创立的八步概念分析法,其目的在于标识概念的属性确定,共有8个步骤,包括:选定一个概念,确定分析的目的,定义该概念的所有用法,确定该概念的定义属性,构建模型案例,构建临界和相反的案例,鉴定先例和后果,确定以观察或实验为依据的概念.Paley 6则认为,进行概念分析未必一定要遵循Walker所倡议的顺序,在分析过程中或进行深层次探索时可能需要再次回到原来的步骤。

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人才培养方案.pdf

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人才培养方案.pdf

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一、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1.专业名称:护理2.专业代码:100100(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2.学制:三年(三)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

(四)职业范围(四)人才培养规格该专业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应急处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 —1. 职业素养(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2)人文素质: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2.专业知识(1)具有较稳固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3)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4)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

3. 专业技能(1)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2)具备规范、熟练的临床专科护理操作能力;(3)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解决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4)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和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5)具有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的观察能力;(6)具有对病室及护理对象的基本管理能力;— 2 —(7)具有初步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救护和配合抢救的基本能力;(8)具有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等仪器的能力;(9)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10)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11)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能力;(五)主要接续专业高职:护理、助产本科:护理学(六)课程结构用框图的形式,描述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其他课程的结构体系。

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

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

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
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的制定旨在培养更多具备护理专业技能的中职学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二、培训目标
1.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

2.培养学生具备综合护理服务能力。

3.增加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三、培训内容
1.护理基础知识
2.临床护理技能
3.护理实践操作
4.护理文化教育
5.专业道德修养
四、培训方式
1.理论课程教学
2.临床实践指导
3.护理技能操作演练
4.实习实训机构合作
五、培训周期和安排
1.总培训周期:一年
2.每周培训时间:30小时
3.安排:每周五天正常培训,周末实习实训
六、培训评估方法
1.日常学习成绩
2.技能操作考核
3.实习评价
4.学习反馈
七、培训效果评估
1.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学生综合护理服务能力
3.培训后就业率
八、总结与展望
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的实施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他
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护理服务能力的人才。

未来,希望继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中职护理技能培训计划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一、指导思想为适应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护士总量不足、护理队伍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方向单一的状况,尽快实现护理队伍学历从中专为主向大专为主的转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加快技能型紧缺护理人才的培养步伐。

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旨在面向城乡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机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职业综合素质高,技术应用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

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应体现以下原则:1. 能力本位原则办学中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护理职业发展观,正确理解护理与人、护理与健康、护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全面提高护理人才素质。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贯穿于在校教育的全过程。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形式,加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 就业导向原则以满足卫生人力市场需求作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立足点,要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接轨,与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认证接轨,并顺应国内外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全面提高护理高专高职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探索建立根据人才市场用人“订单”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

注重人才培养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学生主体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技能及经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

要为学生发展提供可供选择的空间,构筑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4. 与时俱进原则密切关注护理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通过医院、学校合作办学的不同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介绍本专业领域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专业教学适应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二、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护理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

三、就业方向各级医院、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疗养院、康复机构、职业健康、学校健康保健机构、老人院、家庭护理等服务机构。

四、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一)核心能力1. 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2. 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3. 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4. 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5. 具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

(二)一般能力1. 沟通交流的能力;2. 健康评估的能力;3. 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4. 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5. 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

五、培养方案框架六、课程设置A.通用课程(一)公共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202.思想品德课363.形势与政策364.护理伦理与法规305.护士人文修养506.英语1807.计算机应用基础908.体育70(二)职业基础课9.心理学基础4010 .正常人体结构8011 .正常人体功能11012 .病原生物与免疫6013 .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6014 .护用药理7015 .健康评估7016 .护理学导论3017.营养与膳食20(三)职业技术课B. 通用技术课程18.常用护理技术10019.母婴护理5020.儿童护理5021.成人护理30022.老年护理3023.心理与精神护理5024.急救护理3025.社区护理8026.康复护理3027.护理管理30C.专业方向课程1.社区护理方向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60社区康复30社区护理60家庭护理30 2.康复护理方向康复医学概论80康复护理60中医康复学40 3.老年护理方向老年医学基础80老年护理70临终关怀304. 急危重症护理方向急诊医学概论70呼吸治疗50急危重症护理60 5. 中医护理方向中医基本理论80针灸推拿40中医护理60 6. 口腔护理方向口腔解剖生理40口腔医学基础80口腔保健与护理60 7. 美容护理方向医学美学50美容化妆学50中医美容学30美容外科护理50(四)选修课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七、三年制护理专业通用课程进程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2. 实践教学进程表注:括号内的数字为专业方向选修学生的实习周数。

八、主要课程介绍(一)通用课程1. 两课总学时不少于200学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品德、形势与政策等。

2. 护理伦理与法规通过学习,了解护理伦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知识,提高专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道德。

3. 护士人文修养护士人文修养是一门为加强护士的人文素质设置的综合性课程,内容涵盖护理美学、社会学、人际沟通、批判性思维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提高护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4. 常用护理技术通过学习,掌握各种给药技术、生命体征观察、排泄护理技术,掌握标本采集、临终关怀和院内感染和控制技术,熟练地进行护理技术操作。

5. 母婴护理内容包括孕妇和新生儿的护理,通过学习,掌握孕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和健康保健。

6. 儿童护理内容涵盖婴儿期到青春期的健康问题及护理,包括常见儿科疾病的特点,护理原则及技巧。

通过学习,熟悉儿童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指导儿童健康保健,运用护理程序对儿科常见疾病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7. 成人护理包括内、外、妇、传染、五官、皮肤等科的内容。

通过学习,熟悉人体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对成人患者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进行健康保健。

8. 老年护理通过学习,掌握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常见老年疾病的特点,能对老年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进行健康保健。

9. 心理与精神护理通过学习,熟悉心理与精神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精神与心理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原则。

10. 社区护理内容包括公共卫生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流行病学、传染病与慢性病管理、社区重点人群保健、社区健康教育等。

通过学习,掌握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能进行健康咨询、健康干预、保健指导、慢性病人与传染病人的社区管理及重点人群常见疾病的预防。

11. 康复护理通过学习,掌握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及康复器具的使用,对残障患者实施正确的康复护12. 急救护理通过学习,熟悉急救护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监护技术和方法以及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

(二)专业方向课程社区护理1. 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掌握社区医学的基本概念、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对象、目的、性质与范围,学习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技术和方法。

2. 社区康复学习社区康复服务的基本概念、内容、方法,社区常见伤残疾患的康复与预防。

3. 社区护理学习社区常见慢性病、传染病患者的管理,社区的一般人群与特殊人群的护理,信息收集与处理。

4. 家庭护理学习家庭护理的程序、家庭访视、家庭病床以及多问题家庭的护理。

老年护理1. 老年医学基础熟悉老年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老年人生理改变与疾病特点以及老年特殊疾病的防治。

2. 老年护理重点学习正常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以及老年性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3. 临终关怀学习临终护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人生临终期提供不同于其他生命周期的特殊服务。

康复护理1. 康复医学概论学习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语言治疗与矫形器等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

2. 康复护理学习和掌握伤残人与疾病后遗症病人的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3. 中医康复学学习中医康复养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急危重症护理1. 急诊医学概论学习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危重症医学、复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常见急症的救治原则。

2. 呼吸治疗学习各种呼吸机的应用方法和维护。

3. 急危重症护理学习和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

中医护理1. 中医基本理论学习祖国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以及辨证施治等基本理论知识。

2. 针灸推拿学习中医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 中医护理通过学习,熟悉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技能。

口腔护理1.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口腔、颌面部的结构与功能。

2. 口腔医学基础学习常见的牙齿、牙周组织疾病、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先天畸形、常见肿瘤等诊疗知识以及口腔颌面部正畸、口腔修复学等知识。

3. 口腔保健与护理学习口腔卫生的保健知识,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以及配合开展口腔治疗技术。

美容护理1. 医学美学学习和运用医学审美观念维护和发展人的健美,认识和掌握医学美在医学领域中的主要作用。

2. 美容化妆学掌握皮肤保养护理技术和常见美容化妆品的使用方法。

3. 中医美容学学习常用的中医美容方法和技术。

4. 美容外科护理掌握美容外科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九、培养方案说明1. 特色培养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应以“加强人文、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为原则,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力求做到素质教育全程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采取课程精简、融合、重组等多种形式,优化课程结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组合护理伦理与法规、护士人文修养两门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破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框架,整合职业基础课程,按人的生命周期重组职业技术课程,做到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

坚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贯穿整体护理的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

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设置了护理领域紧缺人才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在通用护理人才的基础上,增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急危重症护理、中医护理、口腔护理、美容护理专业方向,定向强化培养。

2. 体育课达到国家要求的大学生的体育标准。

结合护理专业的实际,开展形体训练、身体锻炼等内容。

3. 实践教学包括基础医学实验课、常用护理技术实训课、医院和社区见习课及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40% 。

4. 毕业实习是培养护士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习时间一般不少于40 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