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客文化培育的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客文化培育的现状及对策
南华大学湖南衡阳唐静悠何小英
三、结语
本文将创客教育和互联网文化、创新文化高度融合,形成国家性的创新发展,为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促进我国创客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这一课题的开展有望在理论上丰富创客教育的内容,具有很深的时代化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爱国,杨刚.“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
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0):122-124.
[2]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
育研究,2015,02:23-33.
[3]王丽平,李忠华.高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及培育路径[J].江苏
高教,2016,01:94-97.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掀起新一轮变革,“创客文化”开始蓬勃发展。

在高校进行创客文化培育,就是从根本上厚植创业文化,强化大学生创业就业,构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

论文从个人、学校、企业、政府、社会五个方面阐述了创客文化培育的现状及对策,全面推动大学生创客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创客创客文化培育
一、创客文化的内涵
1.创客的内涵
创客源自英语单词“M aker”,原意是指“制造者”。

现在,创客用于指代利用网络、3D打印以及其他新兴科技,把创意转换成现实,勇于创新的一群人。

原《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认为创客包含几方面特征:①非科学共同体成员;②具有一定知识与技能(尤其是能够用数字技术自己动手做,即D o i t Y our s el f,或D I Y);③乐于进行分享,即在开源社区中分享成果成为一种文化规范;④希望进行创新实践,能够通过设计文件标准将设计转变为成品或产品。

“创客”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定义的,“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 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创客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

创客们作为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个人设计制造群体,最有意愿、活力、热情和能力在创新2.0时代为自己,同时也为全体人类去创建一种更美好的生活。

[2]创客的标准定义其实是未经最终确认的,有着多元化的理解,目前所说的中国创客也是不仅包含了“硬件再发明”的科技达人,还包括了软件开发者、艺术家、设计师等诸多领域的优秀代表。

[3]?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把自我价值定位在为全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上,并通过努力实现创意来实现。

2.创客文化的内涵
Si l ver Li ndt ner认为创客文化是在新环境当中产生的变种文化,是一种现代文化或者亚文化,它不仅和开放的网络科技和数据有关,也和实体的东西有关,例如硬件设计、传感器和网络设备,这些设备是数据与实体的桥梁。

Fi acr e O’D ui nn认为创客文化是通过动手创造的学习;是一种科技、艺术及公民科学的集合体;是结果和过程的共享。

M c C al l将“创客文化”定义为:致力于个人制造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形成社群并不断壮大的景象;对于其制作的作品,可以是技术装置、开源硬件或软件、时装、家庭装饰,乃至任何可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作品。

目前,学术界对创客文化这一概念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其自身具有一定特质。

一是自主创新,这是创客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

这意味着改变,突破和再造。

这包括对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突破。

二是实践创新,实践既是创新的源头,同时也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和检验其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创客更是以实践为乐趣,通过实践实现改变自身,变革世界的理想。

三是资源共享,很多信息和知识可以以资源共享行为作为基础,打破知识壁垒并防止信息流失,进而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在分享中擦出创意的火花,提高创新的效率并实现协同效应。

四是跨界创新,也就是说这种文化理应是能够相互融合,相互包容的,这意味着不论是在各文化系统中,还是在不同文化系统中各元素都能自然流动从而实现集体跨界创新的效果。

二、大学生创客文化培育的现状
1.创客文化大学生认知现状
1.1大学生认识偏差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于创客本身的概念及创客文化的本质特征还有很多模糊的或者是绝对化的认识。

那些对于创客及创客文化本身的内容和范围理解过于狭窄和过于偏激的做法会使创客文化的发展陷入尴尬境地。

1.2大学生思想落后
有些学生走不出老旧思想的围城,认为毕业后应找一个“铁饭碗”,而创业不过是因为找不到“铁饭碗”不得已而为之。

从而导致大学生只专注于学习专业知识,不注意培养自身的整体素质,创新技能和创新意识,将自主创新排除在外。

1.3大学生学习方式落后
有些学生的学习观念落后,很多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仍停留在对书本知识尤其是教材知识的学习,真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很少。

大多数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形式还停留在直接百度答案。

他们不会去主动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法,更不会想去利用所学的知识,经验和互联网平台去创造新知识。

2.创客文化高校培育现状
2.1资源分布不均
目前,我国高校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得高校创客文化的平台少。

主要表现为: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和企业难以给予足够支持;二是高校自身软硬件条件有限;三是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大学生自身获得资源的渠道有限,使大学生难以进行创客活动。

2.2教育课程落后
虽然我国正在“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下蓬勃发展,但是高校的教育方式依然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听课为主要授课模式,没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且学分获得的主要以考试成绩为
155
l Rights Reserved.
来源,不能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创新。

多数高校的授课内容也没有得到升级并整合资源,未能让大学生对不同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

2.3制度体系缺陷
在新的经济形态下,教育目的的改变,必需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和学分的获得还停留在对考试成绩,与出勤率考评上,形式单一,死板。

而高校对老师的评价还停留在以学历,职称,论文为主的标准上,形式单调,不注重老师的实践水平的提升。

3.创客文化社会氛围现状
“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国内创客的发展,但是很多创客企业规模小,分散广,数量少,不利于实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只有少数一线城市企业和重点高校会合作,建立企业孵化基地,实现资源对接。

各地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支持大学生创客,但是这些政策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同时,政策落实不均衡,高校的创客组织缺乏与社会的互动等原因造成了创客组织资源分散、创新水平不高、影响力下降,实力展示受到限制等各种恶果。

三、大学生创客文化培育的对策
1.培养正确的创客文化意识
1.1提高对创客文化的认识
创客文化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提高大学生对创客文化重要性认识的同时,还要丰富创客文化的内涵。

当然,我们培育创客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教育的本质,努力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引导年轻人在参加创客时多几分理性,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1.2树立科学、正确的创业观
“创客”的根本动力在于不忘兴趣和初心,因而不一定以赢利为目的开展创业。

培育创客文化,是在源头上厚植创业文化,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培育与现行现行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思想理念,打造求富、开拓、拼搏、自强、创新、创业创新的创业文化;激发学生潜力,促使潜在的创客人才转化为现实的创客人才。

1.3落实“以学为中心”的观念
创客文化首先必须立足于网络时代的学习,只有学习才能继承创新,才能不断创造。

高校培育创客文化,必须强化学习的中心地位,“以学为中心”,加快推进教学改革。

无论课程、课堂、课件,还是教师、教室、教学;无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还是面向社会的大课堂。

在实践和服务过程中,既要懂得运用批判思维,又要懂得主动参与社会。

2.完善高校的创客文化培育制度
2.1在高校成立创客空间
高校应以“实践想法、创意无限、跨界融合、主动分享”为宗旨,利用各种平台,着力建设以创客实验室、创客图书馆、创客工业园为一体的校园创客空间;另外,各高校之间也应加强沟通,进行强强联合,形成校际创客空间联盟。

2.2改革教育课程
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常态的发展,高校也可以从两方面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一是改变授课模式。

新媒体的发展,让中国也逐步开启教育新模式,推出了网上课程,并针对网上课程建立了学分认定机制;同时,借助内容策展工具充分利用人的智慧快速收集、筛选相应资源,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有利于促进外部网络的连接,提高学习和创新效率。

这些课程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专门化服务,大学生创客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补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进而促进大学生主体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培育创客群体的“草根力量”。

二是改进授课内容。

一些国内高校自主开发出技术通用课,这些课程以创客所要用到的科学知识为主,意在更好地为大学生创客活动提供通用技术;此外,国内大学还设立了社科类通识课程,以激发大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法律金融知识和管理方法,这类课程为创客运动提供了柔性支持。

2.3完善制度体系
一是完善大学生创客活动的动力和考评机制。

将学生每学期进行的创客行为及创客行为衍生的创新成果纳入学分获得机制,另外,针对大学生创客的学习机制,对大学生的学制进行灵活调整,即允许创客们只要在毕业前修满学分就能顺利毕业,或者对一些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调整。

二是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育人机制及教师评价机制。

学生的考评机制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仅对出勤率和期末成绩上,对老师的评价也应做出调整,比如,对教育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对教师进行创客实践的,都应作为教师的考核项目,进而激发教师对创客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推动作用。

3.营造良好的创客文化氛围
企业间可以合作,建立创客空间联盟,让各地域及地域与地域的资源进行整合,为高端创客提供更高端的平台。

跨区域创客空间联盟也应与高校积极交流,寻求合作,形成创造新局面;政府应对创新创业项目的申请手续进行瘦身,降低门槛,让大学生能真正受惠。

政府还应帮助整合社会资源,引导各高校加快创客空间建设,打造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建的高校大学生“创客学院”。

高校创客文化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媒体优势,新媒体为主,传统媒体为辅。

首先,依托新媒体平台,将校内创客活动和大学生创客的领军人物制成宣传片及时在这些平台上发布与更新,发挥高校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其次,构建基于创客文化的网络社区;最后,传统的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达到宣传纵深化的的宣传目的。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2.
[2]百度百科.创客.ht t p://bai ke.bai /i t em/创客/84167.
[3]中国“创客”发展即将迎来爆发期.搜狐I T[引用日期2013-
12-2].
[4]Si l ver Li ndt ner.H acker s paces and t he I nt er net of T hi ngs i n
C hi na:H ow m aker s r ei nvent i ng i ndus t r i al pr oduct i on,
i nnovat i on,and t he s el f[J].C hi na I nf or m at i on,2014,(02):145-
167.
[5]J enni f er K oer ber.Expr es s Y our s el f:Es pr es s o B ook M achi nes t i e
s el f-publ i s hi ng t o M aker cul t ur e[J].Li br ay J our nal,2012,(10):23-
26.
[6]M c C al l,L.(2009).W hat i s m aker cul t ur e?D I Y.ht t p://voi ces.
/w hat-m aker-cul t ur e-di y-r oot s-2810966.ht m l (引用日期:2015-6-8).
[7]尹冬梅.培育创客文化是高校创新教育突破口[R].文汇报,
2015-03-19.
[8]唐瑶,余胜泉,杨现民.基于学习元平台的教育内容策展工具设
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4,(327):87-93.
[9]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
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4,(3):12-15.
[10]费香艳.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化宣传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产业
与科技论坛,2013,(12):223-224.
156 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