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古代汉语》教案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课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古代汉语就是“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指书面语。
、《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属于古白话系统。
古白话也有不好懂的地方,如白居易诗:“长忧到老都无子,何况新生又是儿”。
这里的“儿”如果按照现代汉语来理解,这诗就不通了。
实际上这里的“儿”是特指女孩子。
唐代妇女也自称“儿”。
有些古白话如果没有深入研究,要清楚其含义还是相当困难的。
不过相对于文言文而言,古白话与现代汉语毕竟更
为接近,如果有了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基础,要读懂古白话还是比较容易些。
因此古白话一般不作为古代汉语这门的主要研究对象。
那么古代汉语这门课的研究对象就缩小到了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第一个系统:文言文。
文言文的范围很广,从先秦到近代都有,现代还有一些浅近的文言文。
先秦两汉的典籍是正统的文言文,唐宋以后模仿先秦两汉的作品而写的古文,也是文言文。
如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
第一
代汉语例子就能明白: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孟子·万章上》:“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可见“至”是自动词,“致”是使动词,二者有别,不可混用。
第三、????提高个人文化修养。
第四、????中文必修课。
三、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总的原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1961年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这部教材采用文选、常用词和通论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可以使学习者在比较
渐积累,古代汉语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语感越来越强,最终达到基本读懂古书的程度。
二、反复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根据古今不同特点有联系地学
粤语:冰箱为雪柜,冰棒为雪条,冰淇凌为雪糕,皆以冰为雪,此为其特点。
学习古代汉语亦当抓住特点来学。
古代汉语的主要特点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
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到了现代汉语里大多数要变成双音词。
这也是特点之
“大家习古代汉语”,而只能说“大家学习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还有“温习”、“习惯”、“习见”、“习用”、“习俗”、“习气”、“恶习”等由“习”字构成的合成词,这些词来源于“习”但与古代的“习”字有所不同。
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一定要有历史的眼光,不能以今推古,也不能以古律今。
我们要“习(动词)古汉语习(副词)见之习(名
词)”,掌握其特点。
古代称老人为“丈人”,现代指“岳父”(古称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古称长者为丈人,妻之父亦长者,故可泛称丈人。
泰山有丈人峰,故妻父又称泰山。
泰山为五岳之长,故妻父又称岳父。
岳父可对岳母,但泰山不能有泰水。
)
古代称男人为丈夫,现代称“妻子的配偶”。
法:
1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即部首排列法,参见教材68页。
3、四角号码排列法,参见教材68页。
口诀: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具体查法可参阅《现代汉语词典》正文之前的“四角号码查字法”。
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可参阅教材68-69页。
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工具书。
一、查检字音字义,可查以下九部工具书:1.《康熙字典》2.《中华大字典》3.《新华字典》4.《现代汉语词典》5.《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说文解字》7.《经籍籑诂》8.《汉语大字典》9.《中华字海》
1.《康熙字典》
点。
“寤”
速查找某部在某集,过去有一首口诀有助于记忆:
一二子中寻,三画在丑寅,四在卯辰巳,五午六未申,七酉八九戌,其余亥部存。
(教材69页与此不同,可任选一种记忆)
《康熙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每字之下先列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一般引古书为证。
例见教材70页。
《康熙字典》编于众手,其中难免有许多缺点和错误。
在使用《康熙字典》时,我们还要利用王引之的《字典考证》,它纠正了《康熙字典》的引书错误达2588条。
现此书多附在今本《康熙字典》之后(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的标点整理本《康熙字典》是以道光年间的《康熙字典》为底本,此本已用王引之《字典考证》进行了校改)。
此外,王力先生于1981年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纠正了它在音读方面的错误达五
年出
本书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后附难字表,收难字二千六百多个。
其特点是:重视释义的概括性和各义之间的内部联系,义项一般按词义引申远近的顺序排列,即先列本义(或基本意义),然后依次列出引申义、假借义,对一些同义词或近义词还有辨析,有些难懂的例句也有注解或串讲。
这本字典比较适合初学者。
1993年出版了修订本,
对原书引例作了较大修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书证范围过于狭窄的毛病。
6.《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为东汉许慎所着,收字9353,另收重文1163。
此书重在解释汉字的本形本义,是中国文字学的经典着作。
详下。
7.《经籍籑诂》
《经籍籑诂》是清代阮元主编的。
这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
《笔
9.《中华字海》
《中华字海》由冷玉龙、韦一心等编撰,1994年由中华书局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共收字八万五千多,比《康熙字典》多近一倍,比《汉语大字典》多近三万,可以说是世界上收字最多的字典。
本字典除了收列常用汉字外,还大量收列了各种俗字和难字,如敦煌俗字、佛经难字等。
二、查检词语典故
这方面最常用的工具书有《词源》、《辞海》、《汉语大词典》。
《词源》和《辞海》两部书的编辑体例大体相同,都用部首排列法。
1958年两书同时开始修订,并作了分工:《辞海》偏重在百科方面,仍旧是综合性的辞书,包括成语、典故、人名、地名以及各门学科的名词术语等;《词源》则以收词语为主,兼收百科,着重考察词语的起源,是阅读
160
论正确。
但对于虚词的通常用法,谈得较少。
《词诠》是近人杨树达所着,此书眉目清楚,系统性强,既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也包括虚词的特殊用法,比较通俗易懂,便于初学。
用注音字母排列,另有部首目录可利用。
《诗词曲语辞汇释》是近人张相所着,是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
部专着,全书共释单字、词语五百多项,所释皆唐宋元明间流行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引证先诗后词再曲,对阅读和研究诗词曲颇有帮助。
此外,虚词的用法还可查清人刘淇的《助字辨略》和何乐士等编着的《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助字辨略》收虚词476个,依四声排列,收词范围下逮唐宋,诗词经史并存,但也显得繁杂。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收古汉语虚词630多个(包括异体字、通假字),还收了复音虚词和固定词
组660
与被切字的声调并不相同。
这样的现象就是语音演变造成的。
就这个例子来说,“德红切”的音为什么是dōng,其实跟反切上字的清浊有关系:反切上字为清音者(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被切字念阴平;反切上字为浊音者,被切字念阳平(即发音时声带颤动)。
“德”是清音,所以“德红切”为dōng,如果是“徒红切”,则被切音是tóng,因为“徒”是浊音。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汉语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阶段,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语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地方;同时更要看到古今汉语的发展变化,看到古今汉语相异的一面。
语言的各个方面,如语法、语音和词汇,无时不在变化之中。
比较而言,词汇的变化最快。
词汇的变化除了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以外,还表现为词义的不断演变。
“马
、
这类词一般都是基本词汇,是词汇中的重要的核心部分,如“人”、“手”、“牛”、“马”、“山”、“水”、“日”、“月”等,正是这类词保证了古今语言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这一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既不作为重点,也不是难点。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如“该”在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中古以后才有“应当”的意思。
比如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注:“该,亦备也。
”这个意义的“该”,也写作“赅”,如成语“言简意赅”中的“赅”,即是“完备”的意思。
又如“抢”,现在读上声,当“抢劫”讲,而古代读平声,当“突过”或“撞击”讲。
如《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
有的,因此不能用于解释《左传》文章的意思。
实际上《左传》中的这个“劝”的意思是“鼓励”、“勉励”,与《荀子·劝学》中的“劝”的意义是一样的。
像这类的“微殊”,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误解古书。
这一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下面我们着重举例分析这类的词语。
首先从词义范围的角度来看,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第一,词义范围扩大,如:
江:古代指长江,现在指一般的江河。
如古代“江东”即指长江以东。
河:古代指黄河,现在指一般的江河。
如古代“河北”即指黄河以北。
……
以上所举之字,都属于词义范围的扩大。
扩大是指今义大于古义,古
”
第三,词义范围的转移,如:
暂:猝也。
突然、一下子。
指行动的迅速。
《左传》:“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后来转指时间短暂,不久,又指暂时的(与将来相对)。
汤:热水。
如赴汤蹈火。
闽方言说洗热水澡尚称“洗汤”,即保留了
古义。
后转指菜汤、米汤等。
……
以上所举之字,可以看成是词义范围的转移。
范围的转移是指词义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而新旧意义之间又有某种联系。
以上三点之中,范围的扩大和缩小还比较好理解。
范围的转移比较难把握。
我们这样处理:古今词义如果是范围的变化,那么不属于扩大和缩
”
总而言之,词义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判断词义的异同要有历史的观点,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推今。
当然古、今并非绝对,它们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秦汉为古,唐宋就是今;唐宋为古,明清就是今。
只有在这样的古今概念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词义的变化。
比如“仅”字,上古时指的是不过、只是,如《史记·乐毅列传》:“齐王遁
而走莒,仅以身免。
”唐宋时读去声,指的是多,有将近、几乎的意思。
杜甫诗《泊岳阳城下》:“江国踰千里,山城仅百层。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现在又恢复到了其最早的用法,表示少。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也有一定数量的复音词,如丈夫、
是一个音节。
如“他喜欢弹琵琶”一句里,“他”字记录的是一个词,“喜”字记录的是一个词素,“琵”字既非词,也非词素。
此句代表四个词,五个词素:“他”和“弹”是每个字代表一个词;“喜欢”是两个字代表一个词,两个词素;“琵琶”是两个字代表一个词,一个词素。
古代以单音词为主,用有限的音节去表达无限的事物,势必导致语言
中存在大量的同音词。
这种情况肯定不利于社会交际。
为解决这个矛盾,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词汇向复音化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用一个音节来记录词,容易产生同音词,用两个音节来记录词,同音的可能性就大为减少了,因此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从词汇的角度来说,其趋势就是复音化。
古代汉语单音词变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有三种情况:
1.古代单音词加上词头或词尾变成双音词,如
如
凝结成一个整体。
这种临时组合,一方面可以看出古代汉语的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双音化的趋势。
经过长期的使用,临时组合的同义词逐渐变为固定的结构,一个新的复音词就产生了。
古代汉语还有两类复音词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双音节单纯词。
双音节单纯词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构成一个词素,
不能再分为更小的意义单位,主要有两种情形:
1.叠音词,或称“重言”或“叠字”。
如“习习谷风”。
这类词一般都是形容词性的,多用于绘景状声。
《诗经》中用得较普遍。
2.连绵词,也称“连绵字”。
如“逍遥”等。
这类连绵词,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个整体,千万不能拆开来解释。
二是偏义复词。
这种复音词是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
坐、跪、跽此三字的共同点是两膝着地,区别在于臀部是否依着脚跟和上身是否挺直。
3.程度深浅不同,如
饥:一般的饿,感到肚子空,想吃东西
饿:严重的饿,指长时间未进食。
黄生《义府》云:“饥犹可生,饿
则至死。
”
疾:一般的病
病:病重。
4.侧重的方面不同,如
恭、敬都有恭谨有礼、不怠慢的意思。
但“恭”侧重于外貌,“敬”侧重于内心。
92页所举之例。
泛指,段玉裁叫做“浑言”;“特指”,段玉裁叫做“析言”。
有些同义词“析言则别,浑言则同”。
如皮、革,析言之,皮指有毛者,革指无毛者;浑言之,则皮、革无别。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
当一个词的意义不断引申,而旧词义
不会消失,这样一个词就积淀了许多义项,形成一词多义。
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掌握词义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要很好地掌握词义,就必须对一词多义或词义系统有清楚的了解。
死记硬背一个词有多少个意义,那是不可能的。
只有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排列,才有可能对词义系统作出归纳,然后根据具体的上下文确认词义,读懂古书。
一、词的本义以及本义的探求
得。
”有时表示谴责,如《论语·公冶长》:“於予与何诛?”诛杀、责求、谴责三者何者为本义?又如教材(95页)举到的“向”字,甲骨文作
,是个象形字,画的是房子和窗口,因此其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诗·豳风·七月》“塞向墐户”用的就是本义。
“道”字从辵,本义与走路有关,《说文》解为“所行道也。
”“理”字从玉,因此“理”的本义是“治玉”。
“长”字甲骨文作,象人头上的长发,本义即长短之“长”。
下面再举些例子进行说明。
二是要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如果仅仅根据字形来探求本义,有时是难以办到的。
比如“朝”字,
甲骨文作,可理解为太阳升起而月亮尚未下山的景象(农历下旬),当是朝旦之“朝”;也可理解为月亮升起而太阳还没有下山的景象(农历上
,可理解为太阳从草莽之
”“暮”
的窗户,引申为“朝着”或“对着”;“道”的本义是“路”,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正当的手段等等。
词义的引申义比较多的时候,可分为近引申义和远引申义,或者叫做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近的引申义比较容易意识到,比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长久的“长”;远的引申义有时就比较难以联系,比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不但意义变
了,连读音也都变了。
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要知道,长短的“长”和滋长的“长”,意义是相近的,因为草木滋长是越来越长了。
由滋长的“长”引申为长幼的“长”,再引申为首长的“长”,这样长短的“长”就和首长的“长”联系上了。
再如“解”与“懈”的关系也是一样。
“解”的本义是以刀分解牛角,引申为一般的分解、溶解、解析,分解、分散的结果就是松懈。
因此松懈是它的一个较远的引申义,虽然“懈”与“解”
《说
点。
引申义和本义之间的这种联系方式,如果从线性的角度进行归纳,可分为连锁式引申、放射式引申和综合引申三种。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监(监)鉴(监)鍳(鉴)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增加“金”符省略“皿”符按“监”字繁体作“监”,甲骨文作“”,象一人临水盆而照影,
皿中之点表示水,人形突出其目,显示照视之意。
金文作“”,小篆作“”,人形渐讹。
临水正容为“监”,盛水正容之器亦为“监”(郭沫
若语,见《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因此“监”的原始意义,作动词即指照影,作名词即指镜子。
如《尚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孔传:“视水见己形,视民行事见吉凶。
”《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新唐书·魏征传》:“夫监形之美恶,必就止
词的。
思维发展和大量的语言事实进行综合研究,才有可能得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词义演变规律。
词义系统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除了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有假借义。
假借义是与本义和引申义都不相干的意义,比如“蚤”字的早晨义、“辟”的躲避义等都是假借义。
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文字的形体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义,因此我们学习古代汉语需要了解一些文字学的知识,需要知道汉字的构造。
关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六书”理论是最传统的、影响最深远的一种关于汉字结构的学说。
应该指出,“六书”并不是古人预
论。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与转注、假借二书不处在同一层面上,不是并列的关系。
班固说六书是“造字之法”是许多人不同意的,尽管转注和假借可能促使新字的产生。
“六书”前四书和后二书在逻辑分类上的不一致,促使学者对之进行新的解释,导致了“四体二用说”的产生。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四体二用”说本身并不是没有问题,比如把转注
和假借简单地归结为用字之法,就有其偏颇之处,但此说确实弥补了“六书说”前四书和后二书在逻辑分类上的不一致,就这一点而言,段玉裁的话也并非过誉。
对于“六书”,除了“四体二用”的分类外,我们还可对前四书作进一步的分类:一类是没有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另一类是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芦”,如日字写作,月字写作
,
图画和文字的主要区别。
(参看教材第162页)
古人造象形字,很善于抓住对象特点,寥寥几笔,形神俱现。
“日”“月”本都可作圆形,但“日”字作圆形,“月”字作月牙形,一是为了互相区别,二也正是抓住了对象的主要特征,因为“月有阴晴圆阙”,而阙是经常的状态。
又如“燕”字甲骨文作,燕子之剪刀似的尾巴,轻盈的体态,
均跃然纸上。
此外如“犬”之翘尾、羊之俯角、象之长鼻、虎之斑纹利齿、鱼之鳞片等等都是以特征来表现对象的。
象形的对象大多是人们生活中熟悉的、有形可象的物体。
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把象形字分为三大类:
一象身,属于人身的形,如“子”、“女”、“耳”、“目”等;
二象物,是自然界一切生物和非生物的形,如“山”、“川”、“犬”、
1.
2.
3.
4.
果实的。
象形字的数量虽然不多,但象形字在汉字体系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它所记录的大多是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它是构成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基础,因此,“六书”中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象形字是我们研究汉字结构的出发点。
由于汉字形体的不断演变,现在的所谓象形字其实只是徒有其名。
在商周古文字里,象形字个个宛然如绘,与图画差不多。
到了小篆阶段,由于仍然用圆转的笔画,象形字的象形意味仍多少保留着。
经过隶变,圆转的笔画变成了方折的笔画,象形的意味大大丧失,象形字就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了。
因此我们分析象形字一定要用古文字材料,最好能追溯到最原始的写法。
下面我们按照象身、象物、象工的分类,举一些象形字的例子,所
、。
长线表示水平线。
短线在上者,。
小篆写作、
最典型的例子就数一、二、三等数目字了。
此外还有如……:
(二)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因形指事)
这类指事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通过增加指事符号而形成。
如:
亦()为“腋”的本字。
在象大人之形的“大”的基础上增加两点,表
示人的腋窝之所在。
刃()在象形字“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指事符号表示刀锋之所在。
本()《说文·木部》:“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本义是树根。
木
下的一点或一横表示树根之所在。
后来“根”和“本”构成一个同义复合词,意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等意思。
伍会意字
许慎《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比”
1.
2.
在上声旨韵,之诔切,“闽人谓水曰沝”。
今福州话“水”读[tsui┫],与“之诔切”相符。
(参见陈泽平《福州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99页)
会意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从会意字产生的时间先后来分,可以分为比形会意和比意会意。
比形会
意是通过构字偏旁的形象来会意的,比意会意是通过构字偏旁独立成字时的字义来会意的。
如“启”甲骨文作,用“又(手)”开“户”,是比
形会意。
“歪”,以“不”“正”二字之文字意义来会意,是比意会意。
一般来说,比形会意产生的时间比较早,晚出的会意字一般都是比意会意。
2.从构成会意字之偏旁的相同与否来分类,可分为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
如“林”是同体会意,“相”是异体会意。
同体会意亦称“同文会意”,
个字所代表的词的意义相同或相类的字符来充当,其声符是用与这个字所代表的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符来充当。
比如“江”、“河”是水一类的事物,所以用“水”作它们的形符;“江”、“河”的读音如“工”、“可”,所以就用“工”、“可”作它们的声符。
当然这里的读音指的是造字时代的读音。
“江”在上古属见母东部,“工”在上古也属见母东部,
二者同音,故“工”可作“江”的声符(闽方言保留古音,“江”、“工”二者在闽方言中至今尚为同音字,可帮助我们验证之)。
“河”在上古属匣母歌部,“可”在上古属溪母歌部,二者音近,故“可”作“河”的声符。
由于形声字的声符与字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形声字又叫“谐声字”。
由上可见,形声字的特点是:
1.它是合体字,这一点与会意字相同,与象形字、指事字相异。
2
指示该字意义范畴的作用,使得它能够保留汉字表意的特性,形义之间还能联系起来,而完全超越形义关系、只以语音为媒介来表词的假借字则不能进行形义联系。
也就是说,形声字较之假借字,具有表意的明确性。
这是它的第二个优点。
三、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位置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八种:1.左形右声如:江、河、详、诛、物
2.右形左声如:视、锦、胡、期、鸠
3.上形下声如:蔚、箜、笳、落、萎
4.下形上声如:恭、黛、急、忠、堂
5.外形内声如:围、衷、阔、阁、裹
6
7
8
意
与人作奴婢名为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
’……敖,出游也;放,逐也。
敖与放,义不同而可通,故曰犹。
”质(《说文》:“以物相赘,从贝从斦,阙。
”
2.有些部首本身就不是形声字的意符,例如部首冓、放等所统属的字里没有一个形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