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重难点分析与突破、教学设计、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基本性质》重难点分析与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化简比。
《比的基本性质》教材在第50页-51页对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思考:“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首先通过比较比值,直接看出6:8和12:1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同时也能看出这两个比的比值和3:4的比值也是相等的。接下来,让学生探究两个比的比值相等的内在原因。教材给出了根据比和除法的关系类推的过程,再让学生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化简比:
例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1、化为最简整数比的常用方法是比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化简分数比、小数比的常用方法是把分数比、小数比转化为整数比,再化简。
把分数比、小数比转化为整数比的方法,思路比较统一,易于理解与掌握。但化简方法也可以是灵活多样,只要能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都是允许的。教材在具体编排上,就是根据化简方法的两个层次由易到难逐次提升编排的。第(1)题仍采用“神舟”五号的问题情境,给出两面旗的长和宽,要求这两面旗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其中15:10的化简给出了完整的过程,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化简;
180:120的化简则让学生自己完成。化简的过程便于学生感悟化简的必要性,即能使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更加简明、清晰。两个最简整数比的比值相等,也渗透了图形按比例缩放的相似变换思想。第(2)题的两个比中的前项、后项分别出现了分数和小数,教材同样提出了启发学生思考比的化简方法的问题,把前项或后项不是整数的情况首先转化为前项、后项都是整数的情况,再利用第(1)题的方法自行完成。
突破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比的基本性质的推导。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都是学生学过的知识,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也已经形成进一步的理解,因此,教学要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唤起对先前知识学习的经验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逐步抽象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直接提出问题:6:8和12:16的比值相等吗?如何证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类比推理。在具体例证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性的基本性质,并注意到相关的限制条件:同时乘或除以的数不能是0。
2.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在化简比时,要基于比的前项、后项数据的特点,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选择化简的方法。有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非整数的比转化为整数比,再化简;但也有的可直接利用比的意义,把比转化成分数,求出比值,把比值转化成最简分数。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化简两个数组成的比,对于三个数组成的连
比就不适用。因此,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更是一般的方法。在特殊方法与一般方法的比较中,灵活选择合理运用,既加强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体会到方法的多样性,也加深了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进一步揭示了比的基本性质的本质。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得出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4÷3= 2400÷300= 0.24÷0.03=
小结:商不变的性质:
2、约分:
3、通分.
思考,仔细观察约分与通分,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我们知道比、除法、分数有一定的联系,那么比是否也有这样的基本性质呢?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一生读,明确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一:
认真看课本50页内容,重点看中间的两个除法算式和红色方框内的比的关系。思考:
1、除法算式的各部分是怎样变化的,比的各部分又是怎样变化的?
2、将6:8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2(或除以2)后,比值有无变化,联系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3、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默读并想为什么0除外?
(时间3分钟,自学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检测:
1、12︰16=()︰()= 3 ︰4
2、4:()=():20 = 40:50
判断:
1、8︰10=(8+10)︰(10+10)= 18 ︰20
2、12:16=(12÷6):(16÷4)=2:4
3、0.8:1=(0.8X10):(1X10)=8:10
五、后教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讲解
1、比的前项、比的后项同时除以4
2、找到解决的关键处40:50
3、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判断题,再次强调比的基本性质。
同学们的自学情况较好,那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呢?
六、自学指导二:
认真看课本50页例1,看图看文字,重点看红色字体内容和化简比的过程,思考:
1、例1(1)15:10的化简,第一步是怎样做的?想:5是15和10的什么数?为什么要除以5?第二步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什么关系?试着完成180:120的化简,想怎样化简整数比?
2、例1(2)的分数比化简中,看第一步是怎样做的?想:为什么要乘18?并做完整。想怎样化简分数比?
3、在例1(2)0.75:2的化简中,想第一步为什么同时乘100?想怎样化简小数比?
4、比的化简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七、检测: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2:16 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