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章节练习题含答案第3章病毒和亚病毒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一.选择题
1. 多数病毒粒子的大小为( )
A. 10nm
B. 100nm 左右
C. 300nm
D. 10-300nm
2. 病毒的大小以为单位量度。
( )
A. m
B. nm
C. mm
3. E.coli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 )
A.球形
B. 蝌蚪形
C. 杆状
D. 丝状
4. 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的病毒。
( )
A. 蛋白质
B. RNA
C. DNA
D. DNA和RNA。
5. 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
A. 核酸
B. 蛋白质
C. 多糖
D.脂类
6. 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
A. DNA 和RNA
B. DNA 或RNA
C. DNA
D. RNA
7.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
A. 巴斯德
B. 柯赫
C. 伊万诺夫斯基
D. 列文虎克
8. 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
( )
A. 细菌
B. 酵母菌
C. 霉菌
9. 病毒的分类目前以为主( )
A. 寄主
B. 形态
C. 核酸
10. 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
A. 烟草花叶病毒
B. 痘苗病毒
C. 疱疹病毒
D. 流感病毒
11. 在溶源细胞中, 原噬菌体以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 )
A. 游离于细胞质中
B. 缺陷噬菌体
C. 插入寄主染色体
12. 溶原性细菌对具有免疫性: ( )
A. 所有噬菌体
B. 部分噬菌体
C. 外来同源噬菌体
D. 其它噬菌体
二.判断题
13. 原噬菌体即插入寄主染色体DNA上的噬菌体DNA。
( )
14. 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 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 )
15. DNA 病毒以双链为多, 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 )
16. 大肠杆菌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鞘收缩将DNA注入寄主细胞。
( )
17. 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 ( )
18. 温和噬菌体的毒性突变体与寄主细胞的关系和一般的毒性噬菌体一样。
( )
19. 噬菌体核酸既有单链DNA、双链DNA,又有单链RNA、双链RNA。
( )
20. 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传的( )
21. 逆转录病毒RNA可以反转录为DNA. ( )
22. 朊病毒(奇异病毒) 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 )
三.填空题
23. 能使病毒变性失活的物理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及______
____。
24. 病毒在寄主体外, 很易因外界环境如高温, 射线等作用而__________; 带封套的病毒容易被____________ 溶剂破坏, 因而可用消毒剂如________ 来消毒。
25. 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5细胞会发生___________ 现象, 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__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__ 的缘故。
26. 温和噬菌体能以__________ 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形成__________ 细胞, 该细胞具有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几个特征(填三个特征即可)。
27. 毒性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五个阶段。
.
28. TMV 病毒粒子的形状为____________, 所含核酸为_______________。
29. T4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依靠______________ 将____________ 注入寄主细胞。
30. 检查细菌是否被噬菌体感染的方法,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 病毒的蛋白质除了构成壳体以外,还与病毒的__________ 有关,有些则是一些酶,如___________, 与溶解细菌细胞壁有关。
32. __________病毒以__________链为多;__________病毒以__________链为多。
33. 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即__________ 或__________;植物病毒多为__________病毒; 噬菌体多为__________病毒。
34. 病毒是一种无_________ 结构, 能通过________ , 严格寄生于__________ 的超显微生物。
35. 病毒的核壳体结构是: 外壳是__________, 壳体内是_________ , 二者共同构成__________;有些大型病毒__________ 外还包有包膜, 主要由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组成。
36. 一个寄主细胞被一种噬菌体__________ 吸附后并不妨碍它和另一种噬菌体的__________。
37. 大多数DNA 动物病毒的核酸在__________ 复制, 蛋白质在__________ 合成, 病毒粒子的组装在__________ 完成。
38. 由于噬菌体的__________ 容易在控制条件下培养,与动植物寄主相比有许多优越性, 所以__________ 在病毒的研究中很受重视, 而且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
39. 病毒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酶, 在寄主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行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只有在活__________ 中才表现生命活性, 因而是严格的__________ 生物。
40. 组成壳体的壳粒基本上有两种排列方式: DNA病毒一般为__________,RNA病毒一般为_______________。
41. 烈性噬菌体以_________ 进行繁殖, 从生长曲线上可以将其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时期。
42. 在病毒生物合成中,病毒结构蛋白质是由子代__________ 转录的__________ 翻译出来的。
43. 温和噬菌体有二种存在状态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4. 朊病毒是__________ 因子,它是一种__________ 的病毒。
45. DNA病毒在侵入寄主细胞后, 利用宿主细胞中的__________ 进行_______________,然后在__________ 装配成病毒粒子。
46. 病毒侵入的方式取决于__________ 的性质, 尤其是它的__________. 噬菌体如果遇到表面特征发生了改变的菌株, 则不会侵入, 也即该菌株具有__________ 特征.
47.卫星病毒是依赖________ 进行复制的一种小的__________病毒。
四.名词解释
48. 噬菌斑49. 溶源细胞50. 温和噬菌体51. 烈性噬菌体
52. 原噬菌体53. 一步生长曲线54.逆转录病毒
五.问答题
55. 试述毒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
56. 简述溶源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57. 绘文字图说明温和噬菌体和烈性噬菌体侵染过程,阐明二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B
5.B
6.B
7.C 8.A 9.C 10.A 11.C 12.C
二.判断题
13.对 14.对 15.对 16.对 17.错
18.对 19.错 20.对 21.对 22.对
三.填空题
23. X射线 射线紫外线高温
24. 变性失活脂甲醛
25. 自发裂解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
26. 原噬菌体(DNA) 溶源免疫性复愈性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形成新的代谢产物
27. 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28. 杆状 ssRNA
29. 尾鞘收缩核酸(DNA)
30. 观察菌苔是否能出现透明空斑检查细菌液体培养物是否变清
31. 吸附溶菌酶
32. RNA 单 DNA 双
33. DNA RNA RNA DNA
34. 细胞细菌过滤器活细胞
35. 蛋白质核酸核体壳壳体脂类脂蛋白
36. 饱和再吸附
37. 细胞核内细胞质中细胞核内
38. 寄主噬菌体
39. 新陈代谢复制寄主细胞寄生
40. 立体对称排列螺旋对称
41. 核酸复制潜伏期裂解期(突破期) 平稳期(最大量期)
42. DNA mRNA
43. 前噬菌体病毒粒子(游离噬菌体)
44. 羊骚痒病只有侵染性蛋白质
45. 合成机构(合成系统) 生物合成, 寄主细胞内
46. 寄主表面结构抗噬菌体
47. 辅助病毒 RNA
四.名词解释
48.在双层平板固体培养基上,释放出的噬菌体引起平板上的菌苔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
的侵染裂解形成透明的圆斑,称噬菌斑.
49.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称为溶源细胞,或叫细胞溶源化,溶源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以极低
的频率(10-6)发生自发裂解,在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处理后,会发生大量裂解。
50.有些噬菌体在侵入细菌后,并不像烈性噬菌体那样立即大量复制繁殖,而是将它们的核酸整合
在寄主染色体上,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并传给子代细胞,寄主细胞不裂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51.噬菌体侵入细菌后,在细胞内进行复制,产生大量新的噬菌体粒子,并导致宿主迅速裂解的噬
菌体。
52.整合在溶源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53.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噬菌斑数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用以测定噬菌体侵染和成熟病毒体释
放的时间间隔,并用以估计每个被侵染的细胞释放出来的噬菌体粒子数量的生长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54.这一类病毒含有逆转录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能以病毒自身的(+)RNA为模扳,合成(-)DNA,再
以(-)DNA为模板合成(+)DNA,(+)DNA可以作为模板转录mRNA后合成蛋白质.
五.问答题
55.毒性噬菌体侵入寄主的过程如下:
1).吸附: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的特异性受点相结合,直至达到饱和吸附,设定噬菌体数
量为N ;
2).侵入:噬菌体核酸注入细胞中,壳体留在细胞外,表面看到的壳体数仍为N;
3).核酸复制及生物合成:此阶段在细胞内进行,此阶段看不到噬菌体,称潜伏期;
4).粒子成熟:噬菌体粒子在细胞内组装完成;
5).寄主细胞裂解:噬菌体大量释放出来,设此时噬菌体数为M,则M N;
所释放出的病毒粒子如遇适当寄主,可立即进行吸附直至完成下次侵染循环。
56.当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DNA会附着或整合在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随寄主细胞D
NA的复制而复制,噬菌体蛋白质不合成,宿主细胞亦不裂解,形成的细胞(即溶源细胞)继续进行分裂繁殖,偶尔情况下,会以极低频率发生自发裂解或因外界因素诱发而裂解。
1)溶源性是可遗传的
2)可低频自发裂解或诱发裂解
3)具有免疫性。
即溶源性细菌细胞对其本身产生的噬菌体或外来同源噬菌体不敏感
4)可以复愈
5)可以合成特殊的代谢产物,如白喉杆菌被 噬菌体感染以后产生白喉毒素
57.烈性噬菌体侵染循环为: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温和噬菌体浸染过程:吸附---侵入---溶原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