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1.七巧板是中国民间益智玩具,用正方形薄板分裁为七块,拼排成多种多样的图形。

玩七巧板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下列图案中,不属于七巧板拼图的是()。

【答案】D
【解析】七巧板由一个正方形平面切割成七块不同的板子,其中包括两个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D选项拼凑的板块不止七块。

2.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历史上曾为印第安人的家园,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下列选项中,发祥于该地区的古代文明是()。

A.拉丁文明
B.玛雅文明
C.爱琴文明
D.波斯文明
【答案】B
【解析】玛雅文明,是古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5个国家的丛林文明。

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但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帝国与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A选项,拉丁文化圈,又称为西方文化圈、天主教文化圈、罗马文化圈、欧美文化圈等,其地理范围主要包括欧洲大部分地区、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南美洲由于自近代以来被西方殖民时间较长,其文化多被欧洲殖民者所同化,有时也被看作拉丁文化圈的一部分。

拉丁文化圈的主要特征为:民众多信奉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拉丁字母使用广泛,文化上多继承古罗马、古希腊文化。

C选项,爱琴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地区的迈锡尼为核心,故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西方古代文明由此发轫。

D选项,波斯文明,波斯人在公元前550年,一举征服西亚中近东各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其后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文化,被称为波斯文明。

3.内流河也称“内陆河”,指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大多分布在大陆内部干燥地区,上游降水或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最终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

下列中国内流河中,最长的是()。

A.塔里木河
B.柴达木河
C.尼雅河
D.疏勒河
【答案】A
【解析】塔里木河由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汇流而成,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千米,最后流入台特马湖。

它是中国第一大内流河,全长2137千米,仅次于苏联的伏尔加河,锡尔–纳伦河、阿姆–喷赤–瓦赫什河和乌拉尔河,为世界第5大内流河,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

4.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地位上具有()。

A.平等性
B.层次性
C.辅助性
D.从属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

根据课程开发主体的不同,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

国家建立健全地方课程管理机制,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统筹实施,切实保证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体现层次性和
选择性。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标志是()。

A.确保学生的独立地位
B.维持正常课程秩序
C.维护教师的中心地位
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规律。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调节下才能系统地迅速地学到知识。

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其主动性是学习成功的内部因素,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当学生本身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影响了教师的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协调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题干中,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标志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对下图教师行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没有做到严慈相济
B.没有做到尊重学生
C.没有做到公平对待
D.没有做到循循善诱
【答案】C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和家长应该建立平等的沟通关
系、尊重家长的人格,作为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漫画中,教师对学生的言语、态度、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行为;面对学生的问题直接叫家长,体现了教师没有做到循循善诱、严慈相济。

7.抗生素的发现为人类抵抗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抗生素的滥用也会造成危害。

下列选项中,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A.朱既明
B.屠呦呦
C.巴斯德
D.弗莱明
【答案】D
【解析】近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在1928年夏弗莱明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

3周后当他回实验室时,注意到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

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8.在19世纪以前,纺织原料全部采用天然纤维,下列天然纤维中,中国最晚用作纺织原料的是
()。

A.棉
B.麻
C.毛
D.丝
【答案】A
【解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

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动物皮毛制品御寒。

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初年,纺织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主要原料为麻和丝。

到了两宋和元代,随着棉花在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广泛种植,手工棉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棉花逐渐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

所以天然纤维中,棉是最晚用作纺织材料的。

因此答案选A
9.明确指出教学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卢梭的《爱弥尔》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洛克的《教育漫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发展。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的思想,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认为可以将一切知识教给所有人。

10.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课李老师对所
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

这种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题干中,李老师新学期伊始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的摸底考试,属于为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状况而进行的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因此答案选B
11.并不富裕的汪老师时常帮助一些家境经济困难的学生。

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学习上给予切实的帮助。

这体现了汪老师能够做到()。

A.长善救失
B.严慈相济
C.因材施教
D.关爱学生
【答案】D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题干中,汪老师帮助学生、鼓励学生,做到了关爱学生。

12.刚入职不久的班主任张老师因过失被家长投诉了,此时,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求助领导,要求换班
B.埋怨家长,批评学生
C.反省自我,积极沟通
D.坚持自我,任其自然
【答案】C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为人师表,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同事,尊重家长。

教师与家长应该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尊重家长的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题干中,张老师应该反省自我与家长积极沟通,解决问题。

13.汪老师十分注重自我学习,却经常不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汪老师的行为()。

A.不恰当,自我学习是权宜之计
B.不恰当,学习方法应该多元化
C.恰当,自我学习优于校本研修
D.恰当,校本研修理论价值不大
【答案】B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与同事的关系应该是尊重、理解、协作的。

教师在集体中共同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若想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教师必须与同事进行协作,维护团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题干中,王老师不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是不恰当的行为。

14.小涛认为这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自己运气好。

依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B.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C.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D.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的理论。

维纳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将归因分为三维度、六因素,其中,运气是不稳定、外部、不可控的因素,难度是稳定、外部、不可控的因素,能力是稳定、内部、不可控的因素,努力是不稳定、内部、可控的因素。

15.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社会课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分类。

课程按照开发主体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

地方课程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题干中描述的是学校开发,因此是校本课程。

16.某小学为遏制学生违纪,要求各班班主任“重点关照”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对他们的违纪行为要与其他学生的违纪行为区别对待、从重处罚。

该校的做法()。

A.合法,学校有教育管理未成年学生的权利
B.合法,学校有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的义务
C.不合法,学校不得侵犯未成年学生的教育自由
D.不合法,学校不得歧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
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题干中,老师对违纪的学生区别对待,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要求,是不合法的。

17.小学生高某在校外组织的课外活动中不慎受伤。

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高某父母与学校就事故的处理达成了协议。

但事后学校拒不履行协议。

对此,高某父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依法提起诉讼
B.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C.依法提出申诉
D.依法申请行政仲裁
【答案】A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双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题干中,对于学校不履行协议的情况,高某父母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18.小学生小凡在学校教学楼门口发现一条狗,想赶走它,却不慎被咬伤,经查,这条狗是学生小伟从家里带来的。

对于小凡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小凡的监护人和学校
B.小伟的监护人和学校
C.小伟的班主任和小伟的监护人
D.小凡的班主任和小伟的监护人
【答案】B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题干中,小伟是小学生,14周岁以内,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小伟的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9.芳芳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主动向老师请教。

她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分为三种: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导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

题干中,芳芳主动向老师请教,是利用身边的资源,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20.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娱乐性与竞技性
B.普及性与文化性
C.教育性与基础性
D.全体性与全面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的特点则在于其教育性和基础性,即通过传授身体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题干中,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教育性与基础性。

21.某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儿童居住较为分散,为保障当地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走读学校
B.设置寄宿制学校
C.设置家庭学校
D.设置半日制学校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题干中,某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儿童居住较为分散,为保障当地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应当设置寄宿制学校。

22.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A.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B.依法给予刑事制裁
C.依法给予党纪处分
D.依法给予民事制裁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题干中,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3.张某和李某两家世代交好,他们为双方的未成年子女订立了婚约。

张某和李某的做法()。

A.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监护权
B.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管教权
C.不合法,订立婚约应征得双方子女同意
D.不合法,父母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题干中,张某和李某两家世代交好,他们为双方的未成年子女订立了婚约。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是不合法的。

24.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

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四个阶段。

A选项,操作定向是在技能形成之初,学习者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的有关信息与要求,形成对动作的初步认识。

B选项,操作模仿是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之后,尝试做出某种动作。

C选项,操作整合是把构成整体的各动作要素,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为整体,形成操作活动的序列。

D选项,操作熟练阶段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

通过动作练习形成的活动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题干中,小学生观察教师示范属于操作定向。

25.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自我修养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

自我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
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题干中,王老师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属于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省的自我修养法。

A选项,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B选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C选项,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26.青年教师王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尽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A.王老师只注重了模仿,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反思
B.王老师不重视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扎实
C.王老师一味模仿李老师,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D.王老师不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
【答案】B
【解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要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题干中,王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水平,主动向李老师学习,体现了王老师注重专业学习,但是学习的效果却不佳,主要原因是模仿李老师,却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班级和学生的特点,没有
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

A.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B.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
C.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D.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等。

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行使的职权包括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等。

28.教师沈某因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学校教学安排,被学校暂停授课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学校的这种做法()。

A.不合法。

侵犯了沈某从事教育教学的权利
B.不合法。

侵犯了沈某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C.合法。

学校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
D.合法。

学校有对教师进行教育行政处罚的权利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
业证书;(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题干中,教师沈某因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学校教学安排,被学校暂停授课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学校的做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要求,是合法的。

29.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等。

题干中,小英帮助小勇辅导功课之后,感到快乐属于乐于助人行为,属于道德感。

B选项,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C选项,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等。

D选项,
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
喜与愉悦的情绪。

30.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A.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家。

巴班斯基系统地论述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B选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维果斯基。

C选项,建构主义起源于认知主义,其主要代表有皮亚杰、科尔伯格、斯滕伯格等。

D选项,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瓦·根舍因。

31.孙老师针对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不积极的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在后面的教学中予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说明孙老师注重()。

A.行动研究
B.同伴互助
C.微格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