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三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片2:《念奴娇•赤壁怀古》 版本一(赵君虎等.中职语文(必修)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6:139-14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
版本三(刘乃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 海辞书出版社,1988:620-62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 樽还酹江月。
“眷”与“恋”:“半”与“目”联合起来表示“把眼睛开合度 从全开改变到半开”。这是人类集中目力观察事物时的习惯性眼 部动作,表示“全神贯注”的意思。本义就是眯眼看。《说文》 训“眷”为“顾”,后引申为“留恋,思慕”。也就是说“眷” 本是表动作的,而“恋”从“心”,从构字法上能看到“恋”更 贴近内心的想法,更直接地表达出鸟儿对“旧林”的留恋和诗人 从心底里自然而然涌动的想要皈依自然的情感。
布置作业
选一首有不同版本的唐宋诗词,广泛搜集资料,并根据自己 的鉴赏体会写一段文字,表明自己的选择依据。
卡片4:《梦游天姥吟留别》诗题 1.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河岳英灵集 2.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当涂本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当涂本“一作” 4.梦游天姥吟留别——蜀刻本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蜀刻本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东鲁诸公——李诗通
任务二:小结重构,形成体系
编辑部在版本选择活动结束后,要求参与者每人提交一份手绘版方 法指南结构图,将择优选取,作为附录刊印在选集中。旨在用清晰 简洁的图示向广大读者推广“如何更好地选择古诗词版本”的方法、 心得。 活动三作为前两个活动的延伸,带有归纳总结的意味。在此过中 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让词语的积累、辨析更加立体、有逻辑。
卡片1:《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一本作“少无适俗愿” 一去三十年,一本作“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一本作“羁鸟眷旧林” 开荒南野际,一本作“开荒南亩际”
“韵”与“愿”:“韵”本指和谐之声音,引申为情趣、风度、风 雅、气韵、神情,乃褒义,或与有褒义之形容词相联,而“愿”则 是中性词。故“少无适俗”可与“愿”搭配,却与“韵”大相冲突, 说“适俗韵”,是一种逻辑悖谬的表述。且“韵”乃天然生成,故 有“天韵”之说。而“愿”则偏于个人之希望,“适”亦是主观所 持的态度。“性本爱丘山”之“性”,方为天然之本性也。上下两 句分别从态度与本性两方面落笔,错落有致。因此,从词语本意、 情感色彩、前后文脉上来说,应该用“愿”而非“韵”。通行本未 必都“行得通”。
版本二(吴小如.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 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213-1215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 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
卡片3:《声声慢》 版本一(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 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353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次,从词的风格看,《念奴娇·赤壁怀古》明显是豪放的。无论是题 材范围、所表达的感情、表现方法、语言运用,还是最后造成的意境、 给读者的感受与审美效果都是恢弘雄放的。作者当时被贬黄州,理想落 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想到千古风流人物也像沙一样被浪淘尽,周 瑜虽然辉煌,他的功业还不是如梦一般。这个感情基调与“人生如梦” 所表达的应该是一致的。但作为词的结尾未免有点消极,似乎与本词的 风格不协调。苏轼最后感情基调应该是超脱的,人世间好像梦一样,我 还是用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吧!这就与《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 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 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食”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人 间如梦,何不放怀一笑,徜徉于山林、江河、清风、明月之中呢?
“樯橹”与“强虏”:“樯橹”指的是曹操水军,与“灰飞烟灭”搭配, 与赤壁之战的实况更加符合,侧重于写实;“强虏”指的劲敌,与“灰 飞烟灭”搭配,把周瑜谈笑之间、指挥若定的武将形象和劲敌曹军灰飞 烟灭的样子形成强烈对比,显出周瑜的英雄形象,更加符合豪放的风格。 “人生”与“人间”:“人生”指人的生存和生活,“人间”指人类社 会、世间。“人间”一词过于客观,融入主观情感的程度比较小,读后 感觉较平淡;而“人生”一词则给人一种亲切感,看到它,我们不由自 主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因而比较容易形成共鸣。
版本二(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9-7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 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 尊还酹江月。
但“人间”也有它的道理在。首先,从词的类别来看,这首词是咏史怀 古词。它的艺术特征是“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虚)与历史性 (实)的统一;“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和自身的强烈关注; “古”与“今”多维空间的结合。也就是说在咏史怀古词中,词人抒发 的感情和所言之志必定是有所依托的。“人间如梦”这一侧重于客观的 陈述,与前面“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对应,表达了苏轼对往事如 烟、人世无常、英雄不再的无限感慨,这里的“人间”是古代的人间; 同时也包含了苏轼对自己坎坷身世的叹息,这里的“人间”也是现实的 人间。“人间”是对前面所有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总结,也是对自己所处 现实的表述,是词人“言志”时所托之物,也是作者“一尊还酹江月”
课堂小结
在辨析鉴赏,最终选择出最满意版本的过程中,我们一起回顾造 字法、追溯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并且将不同词语放入具体语境, 通过对诗人时代背景、生活处境的研究,对词语音韵平仄、搭配 用法的审视,对诗词意境风格、审美旨趣等的体悟深入语言运用 的过程体会了汉字的魅力、语文学习的魅力。
版本的选择不能光凭一己好恶,它依赖更严谨的学术研究。自己的鉴 赏体会不等于他人的,也不等于就是作者的本义,这里的差异性也恰 恰是探讨的原因和乐趣所在。我们在选择版本的过程中体现的是自己 的眼光和鉴赏的水准,也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就像我们当下选择的 熟知的版本,这也是长久以来读者的集体的选择。因为古诗流传的历 史,也是读者参与创造的过程,是千百万读者共同选择的结果。也就 像今人读到的《静夜思》,已经不仅仅是一首“唐”诗,它其实是凝 结了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创造,是文化流传最鲜活的印记。
“三十年”与“十三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 做官十三年)。一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 十三年改为倒文。 “野”与“亩”:“野”古字形由土及地上的树木所组成,表现 出野外的风景。引申为旷野、田野、偏僻之地、边境等,再引申 为质朴之意。“亩”字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在先秦一 些重要文献中,“亩”往往是对“私田”的称呼。既然是开荒, 南野与之更搭配,也更能表现作者对质朴自然生活的追求。
版本四(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 文出版社,2009:2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版本五(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60-6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学习目标
1.能在不同版本的对比阅读中体会不同词语运用的差别,能鉴赏不 同词语在音韵、语意、搭配、情感等方面的不同效果; 2.能有条理地归纳并呈现阅读成果,形成一定的词语辨析与运用的 方法体系。
任务一:小组讨论,辨析赏鉴
各编辑小组从课前搜集的不同版本的诗词卡片中,选择一首诗或词 作为小组内讨论的重点,充分讨论后确定最终选择的版本,并写出 理由。 词语的积累有层次的区别,搜集资料并占有之,涉及到识记,是浅 层积累;利用资料作深入分析鉴赏,涉及到理解与审美,是深层次 的积累。词语作为语言的要素,不会独立于其他字、句、篇等要素 单独存在,且承担着表情达意的功用,其积累也断不可割裂语境进 行。词语的积累与辨析应该与字、句、段、篇结合,与音韵、情感、 逻辑、审美意识等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