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社会分层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社会分层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作者:赵雄
来源:《求知导刊》2017年第23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和打工,因此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现代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立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以社会分层为视角,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社会分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城市谋求生计。在这样的就业环境和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不仅仅成为一个教育问题,同时也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值得教育领域加以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提出行之有效对策的前提,也是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从普遍性角度来看,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存在心理问题、价值观念偏差等问题。
1.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由于成长环境的因素,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没有畅通的交流途径,对于成长中的苦恼和困惑,往往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导与疏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长此以往,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甚至还会演化为心理疾病,出现人格和行为上的缺陷。基于此,不难看出,心理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2.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成长环境特殊,没有父母的陪伴,缺乏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和习惯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容易沾染不良习气,同时价值观往往也不够正确,容易产生极端的思想和行为,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有违法乱纪的行为,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探索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心理脆弱,意志力匮乏,在面对困境与危机的时候常用逃避的心态来处理,造成一批心理问题严重学生的出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学业、生活、自身情绪的波动使学生出现如下问题:有超过50%的学生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下和记忆力减退的现象;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成长焦虑和自卑感,有些甚至长时间处于一种安全感缺失的状态;也有部分学生对于未来感到迷茫,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状态。这些问题都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中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有些甚至会演变为心理问题,给其带来严重影响。
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总体来看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就农村留守儿童自身而言,主要是生理原因造成的自我认识不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态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性成熟也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同时,留守儿童的认知和与社会的不断接触,使得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完善,但并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因此他们会处于一种叛逆、彷徨阶段,对自我的认可与对他人的质疑,让他们在面对生活和交往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和父母,呈现出强烈的叛逆心理。就外部原因而言,家庭、学校与社会都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但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家庭的温暖,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势必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产生命运不公的怀疑,这会增强学生的叛逆心理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阻碍他们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应试教育都占据着学生和教师的思想,学业的压力是不容小觑的,学习中的费力和学习成绩的低下,会造成学生心理的扭曲,“唯成绩论”也让农村留守儿童在面对学习时少了一分轻松,多了一分压力,更有甚者会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
三、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是一个孤立性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多方参与,构建立体化的教育体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1.学校: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从学校层面来看,要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导师制度和帮扶制度等方式,切实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升综合教育水平。作为学校,要不断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基础和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2.家庭:发挥家庭的监督引导作用
从家庭角度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充分承担起责任,充分发挥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践
中,家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生活和心理问题,要及时给予关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家庭关爱,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探索正确、健康、积极的人生发展道路,真正让农村留守儿童沐浴在家庭的阳光之下,实现其健康成长的目标。
3.社会:充分整合社会爱心资源
从社会层面角度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有很多爱心人士向农村留守儿童伸出了援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充分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社会各界要不断整合力量,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通过公益基金等方式,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援助力度。在援助方面,应该不仅仅只局限在金钱方面,还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4.政府:发挥管理与协调职能
从政府角度来看,要想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就要充分发挥管理与协调职能,通过民政等部门,出台相关的文件与政策,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与关爱力度,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让更多资源流向农村,通过有效的引导作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速,在农村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而由于亲情缺失,又造成了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堪忧的局面。基于此,不管是农村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工作者,都要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教育改革策略,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参考文献:
[1]刘森林.社会分层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8):58-61.
[2]黄丽,邱关军.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现状看我国教育的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3(8):27-30.
[3]张敏.社会分层理论视角下:农村儿童留守后的半养状态分析[J].魅力中国,2016(6):178.
[4]张军,王进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基于关系为本的实务视角[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6,18(5):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