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全市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ㅤㅤ农业文化遗产承载.(ㅤㅤ)着重要历史人文价值,利用物种、生态和景观等优势推出特色农业及文旅产业,备受游客推chóng(ㅤㅤ),河南省深入发掘濒.(ㅤㅤ)临失传的优秀农耕文化,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文明瑰宝重huàn(ㅤㅤ)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zài pín
B.zǎi bīn
C.zǎi pín
D.zài bī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推chóng
②重huàn 生机
2.(3分)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是褒义词,用在“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
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
....地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该市的食品市场。
”一句中不合语境。
B.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均是由他人记叙,比如《美丽的颜色》就是传记文学,作者是艾芙•居里,表现了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个性气质。
C.古代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比如“襁褓”指不满周岁的婴儿,“始龀”指七八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8分)古诗默写。
ㅤㅤ读诗,需要品味诗人的身世遭际和情感倾向。
读“①,②(《饮酒(其五)》),要能品出陶渊明身处闹市亦能超脱世间尘杂的生活状况,④”(《春望》),要去感受杜甫移情于物传递的感时伤世之情;读“⑤,⑥”(《渔家傲》),要从李清照的叹息哀怨中体悟她空有才华而遭受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读“⑦,⑧”(《渡荆门送别》),要随青年李白移动视角描摹的山水景物的变化体会他心胸阔达的欢畅豪情。
4.(4分)小文参加班级《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会,会上听到同学们对这部名著有着不同的体悟,你认同下面观点中的哪一个?请结合名著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
小遥: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
....”,书中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英雄的形象。
小皓:我认为斯诺是有职业素养的记者,这是一部“纪实文学
....”,真实地还原了“红色中国”的历史。
5.小萱在阅读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时,发现科普作品中呈现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在学校生物实验中体验到的一样,都闪耀着智慧严谨之光,令他感触颇深。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相关内容印证小萱的发现。
6.(9分)曙光文学社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学社搜集到的三则材料,概括平顶山市文化遗产的特点。
材料一
平顶山市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分)
序号项目名称所在地区历史年代
1应国墓地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
范区西周早期至春秋早
期
2楚长城舞钢市、叶县、鲁山县战国时期
3临沣寨郏县明清
4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
址群
宝丰县商酒务镇1947年﹣1948年5“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村旧
居
郏县大李庄乡1955年ㅤㅤ材料二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7600多个,主要有汝瓷、宝丰酒酿造、金镶玉等制作工艺,曲剧、豫剧、河南坠子等戏曲。
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市级115个,县级286个。
——摘选自大河网、河南省文物局网站ㅤㅤ材料三西周时期平顶山市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又称鹰城。
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和世界叶姓、刘姓、应姓、沈姓的祖籍地。
——摘选自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网(2)文学社编辑部拟做一期“鹰城文化印象”专刊。
假如你想在专刊上投稿,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为宣传家乡文化遗产写一段优美生动的推荐词。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7.(15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母亲的泪水(节选)
ㅤㅤ①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经常被人看不起。
也因此,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回家诉说。
总以为拥有伤悲的只是自己,以为躲起来就万事大吉。
后来,其实更苦的还是母亲。
因为我所遭遇的一切,母亲都知道了,她怕眼泪惊动了年幼的孩子们,躲在被窝里独自饮泣。
ㅤㅤ②A.母亲总是这样,什么事都要先考虑别人。
记得有一年,应该是农历七月半,家里过节。
那天本是很开心的日子,在厂里工作,依旧无法赶回家中团圆。
正当我们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没有跟人辩解,也没有跟人争吵,也不吭声。
母亲第一次在我们面前哭了。
那只煮熟的鸭子,谁也没有动一筷子。
那时候,应该是六岁多吧,很惶恐,也不懂得怎么让她减轻悲伤。
这一幕,现在一想起多少年了,经过了春华秋实,走过了河流险滩。
ㅤㅤ③这一生,我看到了母亲的三次泪水,也感受到了母亲那柔弱中的坚忍。
那次过节,可以说留下了一辈子的阴影。
第二次看到母亲流泪,是家里的两头猪病死的时候。
ㅤㅤ④那时候正碰上父亲找不到厂打工,家里没有任何收入。
母亲就指望着那两头猪长大了,给孩子们换点学杂费,意外病死了。
可想而知,母亲是何等的绝望了。
她真的不知道该跟谁诉说,当她挑起簸箕,把死猪挪进去的时候,泪水再也无法抑制,从她的眼睛里滚落下来。
这一切都被一个孩子看到了,也只是默默地站在潲水桶旁边。
想起了每天天还没亮,就跟着母亲起来喂猪,母亲满田野里去挖猪菜;想起晚上天黑了,一边念叨着,等这些猪卖出后,给我们买上一件新衣服,给我们买一双渴盼已久的帆布鞋。
可是那两头猪死了,给孩子们的许诺自然也成了泡汤。
她挑起死猪到山里填埋的时候,背影都透着那种悲伤决绝。
ㅤㅤ⑤因为常年的劳作,母亲积劳成疾,身子越发瘦弱。
记得有一年,可她不让告诉父亲,怕影响父亲工作。
每天连饭都难以下咽,眼看难以撑持下去,这才托人带口信给父亲。
父亲回来的时候,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父亲当着孩子们的面流泪。
母亲舍不得孩子们,开始交代后事了。
她看着我们几兄妹,眼眶里的泪水不自觉地涌出来了。
母亲交代的话语不多,交代父亲好好抚养孩子的情景。
ㅤㅤ⑥那段岁月,虽然已成过往,却在我心底深藏了几十年,母亲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竟然靠着土药方,母亲已是近六十的老人,岁月的风霜也过早地侵袭了她的身体。
我经常会抽空回去看望母亲,让母亲那过度劳累的身体可以安歇一会儿,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1)文章主要回忆了母亲在孩子面前三次落泪的往事,请分别概括。
(2)作者在叙事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和深切的抒情。
请分析第②段中画线的语句,联系上下文
(3)第④段为什么要详写“我”看到母亲流泪时的内心活动?请简要分析。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8.(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
【文本一】
落星墩真的是“天外来客”吗?
ㅤㅤ①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我国第二大湖。
鄱阳湖之美不仅在于广阔的水域面积,还在于湖中零星分布的41座岛屿,形状各异,把波平如镜的湖面点缀得更加迷人。
奇怪的是,名气最大的那座却是面积最小的,它就是落星墩。
落星墩也被称为“落星石”,宽约30米,高约15米。
岛上建有一座落星寺。
千百年来,吟诗作赋。
ㅤㅤ②斗转星移,转眼千年,昔日的落星寺早已消失尽管鄱阳湖水涨涨落落,落星墩在浮浮沉沉中却屹立不倒,雨水丰沛的季节落星墩大部分隐入水中,当湖水退去之后,落星墩则暴露于湖滩之上,因此被人们调侃为“最牛水上钉子户”。
ㅤㅤ③关于落星墩的由来,有个传说故事。
据说在很久以前,一颗流星划破天际,留下的陨石成为一座小岛,并因此得名落星墩。
这个故事被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记录在《水经注》一书中:“湖中有落星石,高五丈,上生竹木。
传曰:有星坠此
ㅤㅤ④“墩”字原意为“土堆”,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坚实的基础,诸如门墩、桥墩等皆为此意。
落星墩长期浸泡于鄱阳湖中,落星墩的岩石成分比较复杂,并不是来自地外星球的陨石。
它的岩石主要为沉积作用形成的角砾岩,其中的砾石形状各异,多半带有棱角,则与地质构造运动有关。
ㅤㅤ⑤虽然落星墩的身世并不像传说中那么神奇,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人们对它的眷恋。
如今,落星墩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文化标志
(节选自《落星墩真的是“天外来客”吗?》。
有删改)
【文本二】
ㅤㅤ①在江西九江的庐山市长江边上,有一座在江底沉封千年的石岛,它的名字叫做落星墩,落星墩露出真面目的视频,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ㅤㅤ②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6397千米,也挡不住极端天气的侵袭。
近期,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持续降低,就连沉睡在鄱阳湖底的千年古迹落星墩都被晒了出来。
ㅤㅤ③落星墩,是传说中的星星坠落而成,因此得名。
自五代以来据说,千年以来,落星墩只会在每年长江的枯水期才会显现出踪迹。
现在本该是长江的汛期,但这段时间持续的高温酷暑硬生生把长江弄成了枯水期,鄱阳湖也提前进入枯水期,水位偏低 4.85~
6.13米,刷新了实测记录以来最低记录,周边变成了草洲。
“汛反枯”的影响绝不是小事,
此举已经引发长江多个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戒备。
随着干旱气候的进一步加剧,会引发哪些问题呢?
ㅤㅤ④长江水位降低,首当其冲影响的便是当地航运情况,容易造成船只搁浅和沉船事
件的发生。
其次,还会引发湖泊干旱,鱼类大规模死亡等问题。
(节选自《沉封千年的落星墩,如今露出真面目》。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本一以介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开头,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引出本文的说明
对象——落星墩。
B.文本一第①段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对落星墩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
确。
C.千百年来,落星墩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是因为它的岩石主要为沉积作用形成的角砾岩,
抗侵蚀能力强。
D.落星墩周边湖水变草洲,主要是因为持续高温使鄱阳湖提前进入了枯水期。
E.两个文本都介绍了落星墩的由来及落星墩露出真面目后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2)结合文中【A】【B】两处划线句子,分析它们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A.尽管鄱阳湖水涨涨落落,落星墩在浮浮沉沉中却屹立不倒,雨水丰沛的季节落星墩大
部分隐入水中,当湖水退去之后,落星墩则暴露于湖滩之上,因此被人们调侃为“最牛水上钉子户”。
B.据说,千年以来,落星墩只会在每年长江的枯水期才会显现出踪迹。
(3)文本一和文本二在说明“落星墩”时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原因。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9.(11分)阅读《三峡》,完成问题。
ㅤㅤ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ㅤㅤ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ㅤㅤ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ㅤㅤ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
C.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D.每至.晴初霜旦暮至.黑山头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概括选文中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4)同样是写夏天的水,选文第②段与下面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链接材料】
ㅤㅤ未至天图画,其声如疾风暴雷,轰豗①震荡而不可御。
临岸侧目,不得往视,而隔江之秧畦菜垅悉为洪流矣。
及松江亭,洲故垤然隆起②,及是,仅有洲顶,而首尾俱失。
至障东桥,如建瓴千万丈,直送乎吾前
(节选自《游文山观大水记》。
有删改)【注】①轰豗(huī):形容众声喧阗。
②洲故垤(dié)然隆起:沙洲过去像山丘一样隆起。
10.(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从炼字或修辞手法中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黄金台”和“玉龙”分别指什么?此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文(50分)社区举行“好家好样”评选活动,请你任选一个写作任务,按要求写作。
11.(50分)社区举行“好家好样”评选活动,按要求写作。
以“瞧,我们这家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记述家庭生活
要求:(1)记叙文要紧扣题目合理选材,中心明确,细节真实,语言连贯。
说明文要突出房间或书桌布局、装饰特点,语言准确简明。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2.社区举行“好家好样”评选活动,按要求写作。
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介绍自己家的布置(书桌)的布置,展示美好家庭环境。
要求:(1)说明文要突出房间或书桌布局、装饰特点,采用合理的顺序、恰当的说明方法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ㅤㅤ农业文化遗产承载.(ㅤㅤ)着重要历史人文价值,利用物种、生态和景观等优势推出特色农业及文旅产业,备受游客推chóng(ㅤㅤ),河南省深入发掘濒.(ㅤㅤ)临失传的优秀农耕文化,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文明瑰宝重huàn(ㅤㅤ)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zài pín
B.zǎi bīn
C.zǎi pín
D.zài bī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推chóng 崇
②重huàn 焕生机
【解答】(1)“承载”的“载”读“zài”,“濒临”的“濒”读“bīn”。
故选:D。
(2)崇,推崇、才能;
焕,放射(光芒)的意思
答案:
(1)D
(2)崇焕
2.(3分)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是褒义词,用在“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
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
....地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该市的食品市场。
”一句中不合语境。
B.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均是由他人记叙,比如《美丽的颜色》就是传记文学,作者是艾芙•居里,表现了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个性气质。
C.古代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比如“襁褓”指不满周岁的婴儿,“始龀”指七八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一般由他人记叙,叫自传。
故选:B。
3.(8分)古诗默写。
ㅤㅤ读诗,需要品味诗人的身世遭际和情感倾向。
读“①结庐在人境,②而无车马喧(《饮酒(其五)》),要能品出陶渊明身处闹市亦能超脱世间尘杂的生活状况感时花溅泪,④恨别鸟惊心”(《春望》),要去感受杜甫移情于物传递的感时伤世之情;读“⑤我报路长嗟日暮,⑥学诗谩有惊人句”(《渔家傲》),要从李清照的叹息哀怨中体悟她空有才华而遭受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读“⑦山随平野尽,⑧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要随青年李白移动视角描摹的山水景物的变化体会他心胸阔达的欢畅豪情。
【解答】答案:
①结庐在人境
②而无车马喧(注意“喧”的书写)
③感时花溅泪
④恨别鸟惊心
⑤我报路长嗟日暮
⑥学诗谩有惊人句(注意“谩”的书写)
⑦山随平野尽
⑧江入大荒流
4.(4分)小文参加班级《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会,会上听到同学们对这部名著有着不同的体悟,你认同下面观点中的哪一个?请结合名著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
小遥: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
....”,书中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英雄的形象。
小皓:我认为斯诺是有职业素养的记者,这是一部“纪实文学
....”,真实地还原了“红色中国”的历史。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赞同哪一个观点都可以,则重点举例分析书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则重点阐释作品真实性,意到即可。
答案:
示例一:本文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为我们塑造了毛泽东、朱德。
例如,从无到有。
这启示我们,要做好一件事,坚定信念。
因此。
示例二:这部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第12篇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
因此。
5.小萱在阅读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时,发现科普作品中呈现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在学校生物实验中体验到的一样,都闪耀着智慧严谨之光,令他感触颇深。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相关内容印证小萱的发现。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评价的把握。
根据题干中“发现科普作品中呈现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在学校生物实验中体验到的一样,再联系名著内容。
答案:
示例一:法布尔提出蝉能听见自己所发声音的假设,拿出装满火药的土铳在蝉所在树权边射击,连放两枪,继续歌唱,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示例二:法布尔提出大头黑步甲会因地表环境改变而采取假死之外逃生方式的假设。
之后他多次实验、玻璃上,还有松软的泥土地上,于是得出假设不成立的结论。
6.(9分)曙光文学社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学社搜集到的三则材料,概括平顶山市文化遗产的特点。
材料一
平顶山市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分)
序号项目名称所在地区历史年代
1应国墓地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
范区西周早期至春秋早
期
2楚长城舞钢市、叶县、鲁山县战国时期
3临沣寨郏县明清
4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
址群
宝丰县商酒务镇1947年﹣1948年5“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村旧
居
郏县大李庄乡1955年
ㅤㅤ材料二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7600多个,主要有汝瓷、宝丰酒酿造、金镶玉等制作工艺,曲剧、豫剧、河南坠子等戏曲。
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市级115个,县级286个。
——摘选自大河网、河南省文物局网站ㅤㅤ材料三西周时期平顶山市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又称鹰城。
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和世界叶姓、刘姓、应姓、沈姓的祖籍地。
——摘选自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网(2)文学社编辑部拟做一期“鹰城文化印象”专刊。
假如你想在专刊上投稿,请结合上
面三则材料,为宣传家乡文化遗产写一段优美生动的推荐词。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解答】答案:
(1)平顶山市文化遗产类别多;历史悠久,各县(市;资源丰富。
(2)示例:这里是应国故里,古韵沉雅,大美鹰城,历史悠久。
欢迎你来我的家乡旅游度假、观音圣地香山寺等古迹,逛马街书会。
这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者悦,我在美丽平顶山等你来!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7.(15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母亲的泪水(节选)
ㅤㅤ①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经常被人看不起。
也因此,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回家诉说。
总以为拥有伤悲的只是自己,以为躲起来就万事大吉。
后来,其实更苦的还是母亲。
因为我所遭遇的一切,母亲都知道了,她怕眼泪惊动了年幼的孩子们,躲在被窝里独自饮泣。
ㅤㅤ②A.母亲总是这样,什么事都要先考虑别人。
记得有一年,应该是农历七月半,家里过节。
那天本是很开心的日子,在厂里工作,依旧无法赶回家中团圆。
正当我们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没有跟人辩解,也没有跟人争吵,也不吭声。
母亲第一次在我们面前哭了。
那只煮熟的鸭子,谁也没有动一筷子。
那时候,应该是六岁多吧,很惶恐,也不懂得怎么让她减轻悲伤。
这一幕,现在一想起多少年了,经过了春华秋实,走过了河流险滩。
ㅤㅤ③这一生,我看到了母亲的三次泪水,也感受到了母亲那柔弱中的坚忍。
那次过节,可以说留下了一辈子的阴影。
第二次看到母亲流泪,是家里的两头猪病死的时候。
ㅤㅤ④那时候正碰上父亲找不到厂打工,家里没有任何收入。
母亲就指望着那两头猪长大了,给孩子们换点学杂费,意外病死了。
可想而知,母亲是何等的绝望了。
她真的不知道该跟谁诉说,当她挑起簸箕,把死猪挪进去的时候,泪水再也无法抑制,从她的眼睛里滚落下来。
这一切都被一个孩子看到了,也只是默默地站在潲水桶旁边。
想起了每天天还没亮,就跟着母亲起来喂猪,母亲满田野里去挖猪菜;想起晚上天黑了,一边念叨着,等这些猪卖出后,给我们买上一件新衣服,给我们买一双渴盼已久的帆布鞋。
可是那两头猪死了,给孩子们的许诺自然也成了泡汤。
她挑起死猪到山里填埋的时候,背影都透着那种悲伤决绝。
ㅤㅤ⑤因为常年的劳作,母亲积劳成疾,身子越发瘦弱。
记得有一年,可她不让告诉父亲,怕影响父亲工作。
每天连饭都难以下咽,眼看难以撑持下去,这才托人带口信给父亲。
父亲回来的时候,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父亲当着孩子们的面流泪。
母亲舍不得孩子们,开始交代后事了。
她看着我们几兄妹,眼眶里的泪水不自觉地涌出来了。
母亲交代的话语不多,交代父亲好好抚养孩子的情景。
ㅤㅤ⑥那段岁月,虽然已成过往,却在我心底深藏了几十年,母亲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竟然靠着土药方,母亲已是近六十的老人,岁月的风霜也过早地侵袭了她的身体。
我经常会抽空回去看望母亲,让母亲那过度劳累的身体可以安歇一会儿,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1)文章主要回忆了母亲在孩子面前三次落泪的往事,请分别概括。
(2)作者在叙事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和深切的抒情。
请分析第②段中画线的语句,联系上下文
(3)第④段为什么要详写“我”看到母亲流泪时的内心活动?请简要分析。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联系“正当我们一家人吃饭的时候。
善良的母亲,也没有跟人争吵、骂着。
母亲第一次在我们面前哭了”可概括为:那年过节吃饭时,母亲在孩子们面前伤悲地流泪,当她挑起簸箕,我看见她的眼睛蓄满了泪水,泪水再也无法抑制,绝望;联系“母亲舍不得孩子们。
她可能也觉得自己难逃一劫。
她看着我们几兄妹,给家人交代后事。
(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赏析。
联系“母亲总是这样,总领第2段,既照应上文为孩子着想,也引出下文的叙述。
联系“多少年了,走过了河流险滩,形象地写出“我”无法忘记母亲的泪水和悲伤,营造了压抑的抒情氛围。
(3)本题考查句段分析。
联系“想起了每天天还没亮;想起空闲的时间;想起晚上天黑了,从侧面表达了母亲操劳喂猪的情景和在猪身上寄寓的期望,也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理解。
(4)本题考查形象分析。
联系“想起了每天天还没亮;想起空闲的时间;想起晚上天黑了。
含辛茹苦养育子女;联系“善良的母亲,也没有跟人争吵、骂着,母亲又病倒了,怕影响父亲工作,就只能喝进去些水,眼看难以撑持下去。
做事考虑别人;联系“为我所遭遇的一切,只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怕眼泪惊动了年幼的孩子们,放不下这个家,开始交代后事了,眼眶里的泪水不自觉地涌出来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提到柜子里有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一千多块钱。
母亲“怕眼泪惊动了年幼的孩子们,交代后事时要父亲好好抚养孩子等细节。
答案:
(1)①那年过节吃饭时,讨债人到家责骂。
②母亲因家里两头快出栏的猪意外病死、悲伤地流泪,给家人交代后事。
(2)A句是议论句,总领第2段,既照应上文为孩子着想,也引出下文的叙述。
B句是抒情性语句,形象地写出“我”无法忘记母亲的泪水和悲伤,营造了压抑的抒情氛围。
(3)详写“我”的心理活动,从侧面表达了母亲操劳喂猪的情景和在猪身上寄寓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