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说课稿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说课稿
09综合钟荣华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伟大的毛主席曾有诗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诗句说得是关于什么呢?这恰好就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的内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我们都知道“谈天是为了说地”,本节课就是“说地”的开端,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入手来向学生描述整个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为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

其次,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设置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

(2)通过图文结合分析,认识区分恒星日和太阳日。

(3)对过读图,认识公转中的近日点和远日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图看图,提升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有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培养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树立科学、物质的宇宙观、世界观,破除封建迷信及伪科学。

(2)通过学生小组演示,初步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和引起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我设置了以下重难点。

1.重点:
(1)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分。

重点依据:因为本部分内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对认识平年与闰年的认识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2.教学难点
远日点与近日点的认识
难点依据:因为本部分内容相对复杂,涉及到没有学过的开普勒第三定律,对于高一新生又而言相对较难以理解。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形成教学相长互利互惠的良好开端,我采用了以下教学和学法。

1. 教法
直观性教学法、教具模拟演示、图导图示法等
2.说学法
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等
以上教学方法,将在以下教学过程中一一体现。

五、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通过借用毛泽东主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引出问题,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你赞成这句话么?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导入本节课: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演示自转:
学生们四人为一组,用手电当太阳、地球仪地球,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并讨论交流地球自转的概念、旋转中心、方向和周期等方面。

演示完成后,设置问题:
1.如果地球不自转,将会产生什么现象?
2.如果地球是透明的,又会产生什么现象?
以上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很快完成。

3.认识公转
通过多媒体播放地球的公转,认识公转的定义、旋转中心、方向、周期等, 接着结合图1.17,让学生是口头描述昼夜交替的现象:因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由于地球不停的绕发光的太阳转动,昼夜交替现象更产生了。

再结合图1.17提问:地球在哪个位置自转的最快?哪个位置最慢?从而认识近日点与远日点。

4.知识总结
通过对本堂课的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加强记忆,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

5.课堂练习
通过练习,对本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为本堂课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六、板书设计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
自转地轴北极:逆时针
南极:顺时针
太阳日:24时
恒星日:23时56分4
秒角速度:15°/h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365天6时 9分 10秒远日点慢
近日点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