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全程考评特训卷课时练10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练10 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狂刷小题·分层练
[基础·达标练]
1.[2022·江西鹰潭模拟]1840年7月,各地宪章派的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

它的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这场运动( )
A.使得英国公民获得了普选权
B.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最终形成
C.工业资产阶级由此掌握政权
D.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产生重要影响
2.[2020·吉林省吉林市调研考试]在这篇著作中,作者指出工人的家庭“由于大工业的发展而被破坏了,他们的子女也由于这种发展而被变成单纯的商品和劳动工具”,指出无产阶级的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这篇著作发表的时代背景是( )
A.国际工人组织广泛建立
B.英、法等国社会制度的弊端日趋暴露
C.欧洲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2022·合肥市检测]1889年,各国社会主义者在巴黎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1890年5月1日举行国际示威”的决议,后来这被视为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标志。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诞生( )
A.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激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D.推动了国际工人阶级的进一步联合
4.[2022·内蒙古赤峰模拟]巴黎公社曾发表公告,宣布“选民无财产限制”,选举中央委员时实行每两万居民或余数超过一万者,得推选委员一名,使各区人口数与代表名额比
例合理,并且还规定了从地方到中央参与管理的程序。

据此可知,巴黎公社此举( )
A.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
B.践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原则
C.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
D.完善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5.[2022·合肥市检测]1917年5月7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战争问题、土地问题、对临时政府的态度问题等一系列决议,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明确为党的中心口号。

这次会议( )
A.标志着和平夺权理论的提出
B.表明与临时政府的决裂
C.推动了革命向新阶段的转变
D.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6.1917年12月9日,全俄农民苏维埃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的共同努力下,战胜了社会革命党的反对,决定同工兵苏维埃合并。

22日,布尔什维克党又同左派社会革命党达成联合组阁的协议,7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进入人民委员会。

布尔什维克党的这些作为( )
A.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
B.得到了资产阶级大力支持
C.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解决了不同派别间的矛盾
7.[202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模拟考试]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统治确立,新政权在彻底铲除、肃清中世纪制度残余、扫除妨碍俄国一切文化发展和一切进步的障碍方面,较为彻底地完成了革命任务。

正如列宁所说,“从对人民的深远影响来看,我们所做的这种清除工作比125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要坚决、迅速、大胆、有效、广泛和深刻得多。

”据此可知,苏俄( )
A.社会主义革命远比法国革命激烈
B.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民主的国家
C.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为他国所借鉴
D.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残余仍存在
8.1920年10月,瞿秋白以记者身份赴俄考察并报道:世界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
的斗争中,有了“极伟大的苏俄(联)国家做他的武器和工具”,能够组成“国家的权力”,“来进行解放一切被压迫被剥削者的革命事业了”。

这一报道强调了( )
A.各国无产阶级联合斗争的必要
B.俄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十月革命为各国指明正确道路
D.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革命时代
[高考·适应练]
9.[2021·浙江卷6月,20]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

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

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

”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
A.唯物史观B.空想社会主义
C.进化史观D.阶级分析方法
10.[2021·全国甲卷,33]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

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11.[2021·山东卷,12]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

于是,警察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

这是因为( )
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
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
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12.[2020·浙江卷,18]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商业是资本主义罪恶和灾难的集中表现,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主张旨在( )
A.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
B.解释世界,科学指导工人运动
C.完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
D.宣扬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13.[2020·江苏卷,16]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仅使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而且还给他们创造了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位——他们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

”在马克思看来( )
A.资产阶级统治具有其合法性
B.无产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取得胜利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已成熟
14.[2020·上海高考,14]“过去的一切运动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此言出自( )
A.《共产党宣言》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15.[2020·全国卷Ⅰ,34]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

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波旁王朝的苛政B.资产阶级的贪婪
C.贸易中心的转移D.教会统治的腐朽
16.[2019·江苏卷,18]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17.[2019·海南卷,17]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

”这反映出( )
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18.[2019·海南卷,18]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

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
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素能·培优练]
19.[2022·陕西省汉中市模拟考试]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在工业中,人——个人,仅仅被看作一种资本……在任何地方,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淡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穷。

”该观点( )
A.揭露了工业革命的弊端
B.主张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D.宣告空想社会主义破灭
20.《共产党宣言》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这一论断主要揭示了( )
A.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
B.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C.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D.法律形成的主观因素
21.[2022·山西太原模拟]巴黎公社革命期间,革命领导人认为“法兰西银行是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公社无权过问”;并强调“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工人夺取政权,政治斗争是主要的,要达到共产主义,重在普及教育”。

这些主张( )
A.深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影响
B.有利于建立公有制经济基础
C.重视提高全体国民教育水平
D.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
22.[2022·南宁市模拟]有学者指出:“笼统地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未必妥当。

就十月革命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这一点而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就十月革命后面临的社会改造任务而言,则仍然是民主主义的,而非社会主义的。

”该学者意在强调俄国十月革命( )
A.并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B.超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D.未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23.[2022·晋中市模拟考试]1925年,苏联《农民报》刊登了《男人心灵的哀号》一文,文中主人公的妻子要与其离婚并拿走她应得的一份。

一些读者在回复中感慨道,如果用法律条文把妇女限制在1917年以前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由此可见( )
A.计划经济体制下男女平等观念不断加强
B.当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使妇女地位提高
C.十月革命后妇女权益得到一定程度保障
D.农业集体化使妇女的工作机会得以增加
课时测评·提能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2·新余市联考]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勃朗曾调查了法国19世纪40年代的犯罪率,从区域来看,工业区犯罪人数比农业区犯罪人数多。

他认为这是竞争不断制造社会对立
的结果,因此主张成立公有制的公社体系。

这反映出空想社会主义者( )
A.赞同工人投身无产阶级革命
B.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弊端
C.忽视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分析
D.确立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2.[2022·萍乡市质检]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号召用一切合法手段废除统治阶级的各种反动立法,争取人民自由平等权利。

这些纲领( )
A.受到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影响
B.表达出启蒙思想的核心内涵
C.反映了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意识增强
D.说明无产阶级政治地位上升
3.[2022·驻马店市统一考试]1890年,恩格斯在致德国工人领袖的信中声称:“我同意你的意见,在当前,我们应当尽可能以和平的和合法的方式进行活动,避免可能引起冲突的任何借口。

你那样愤慨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和任何情况下的暴力,我认为是不恰当的。

”由此可知,当时恩格斯( )
A.放弃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B.同德意志政府达成了妥协
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发展了马克思的政治理论
4.[2022·黑龙江省哈九中模拟考试]恩格斯在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删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外来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该书从1880年以来出版了10多种外文译本,并且在工人运动中得以广泛传播。

这一历史现象( )
A.说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B.根源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可能性
D.表明社会主义革命条件普遍具备
5.[2022·云南省昆明市诊断测试]1871年5月,马克思指出:“这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充满生气的力量……这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代替了被人民群众的敌人用来压迫他们的假托
的社会力量。

”在此,马克思揭示出巴黎公社的主要经验是( )
A.科学理论指导
B.革命需要各阶级的联合
C.人民主体原则
D.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
6.[2022·安徽省“江淮十校”检测]马克思指出:“1871年,欧洲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都没有占人民的多数。

巴黎公社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实际上也应代表除了富有的资本家和地主以外的全体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

”马克思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
A.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应扩大革命的联盟力量
C.不可能在一个国家获胜
D.面对的反动势力很强大
7.[2022·四川省广元市统考]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西欧、北美几个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够取得胜利。

1915年,列宁则认为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这说明( )
A.理论创新具有时空印记
B.主观立场影响理论认识
C.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来临
D.理论认识需要推陈出新
8.[2022·长沙市模拟]《四月提纲》公布后,党内领导人加米涅夫声言:“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

”李可夫也说:“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

”这说明《四月提纲》( )
A.党内对此存在认识的分歧
B.只取得普通工人的支持
C.不符合当时俄国革命形势
D.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9.[2022·昆明市“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一切土地一律无偿转让,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土地应定期重新分配,平均使用,使用方式完全自由”。

这些措施( )
A.是对传统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B.在实践中解决了苏俄的粮食问题
C.标志着苏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为苏联工业化积累了重要的资金
10.[2022·汕头市统考]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发布了许多法令,取消旧的等级制度,确立男女平等,废除教会一切特权,使教会与国家分离,教会与学校分离。

苏维埃政府做法的目的是( )
A.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
C.获取广大民众支持
D.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
11.[2022·河南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列宁指出,在欧洲各国几百年来制定的并已为西欧人所习惯的宪法几乎完全停止生效的时候,苏维埃宪法却在各地施行,使人民群众通过代表大会、苏维埃和代表改选等方式参与管理工作和独立解决管理事务,为世界各国任何地方所不及。

列宁的表述意在( )
A.阐述苏维埃体制的活力
B.肯定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C.揭露欧洲代议制的弊端
D.赞扬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12.[2022·玉林、柳州市模拟考试]下图是1917年11月25日苏俄选举产生的立宪会议中各党派所占席位柱状图。

这表明( )
A.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面临复杂局面
B.十月革命主要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
C.无产阶级要通过议会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D.苏俄面临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革命之后君主派、共和派、拿破仑主义者轮番掌权,为了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巩固权力,有效治理国家,必须起草颁布宪法以表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这才导致了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

同1787年美国宪法不同,法国的所有宪法都是以中央集权为核心内容。

自路易十四以来巴黎的权力渗透到全国各地,国王控制着每一个地区。

法国人期待宪法能够让法国走向宪法政治道路,走向法治国家,他们修改宪法中的不足之处,让新宪法趋于完善,使国家雄心勃勃地走向法治之路。

法国人的思想是清楚的,但他们的理想主义没有贴近社会环境,完美无瑕的文本设计不实用,所以法国宪法才不断变革。

——摘编自王丹《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法国宪法影响研究》材料二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此诞生,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在批判性继承前人法律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宪法思想。

作为人类法律思想史的先驱,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先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法律制度的罪恶,他们主张构建理想社会,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颁布通俗易懂的法律条文。

1918年,列宁颁布的第一部苏维埃宪法废除了私有制,宣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宪法中对国家权力归属于劳动人民做了规定,并且将剥削阶级的一切权利予以剥夺正式确定下来。

列宁认为苏维埃宪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真正实行了民主制度,真正维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

——摘编自邢晨晓《列宁宪法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法国宪法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宪法思想渊源并说明1918年苏俄宪法的进步之处。

(16分)
14.[2022·宜州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20世纪部分历史事件简表
从上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写出序号,拟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释。

(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2分)
课时练10 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狂刷小题分层练
1.D 据材料“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可知英国宪章运动中认为只宜采取和
平合法手段,进行改革,结果以失败告终,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教训,故选D 项;英国公民1928年获得普选权,排除A项;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排除B项;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排除C项。

2.B 据材料“指出无产阶级的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可知,这篇著作为《共产党宣言》,其发表的时代背景是英、法等国社会制度的弊端日趋暴露,故选B项;《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当时国际工人组织并未广泛建立,排除A 项;欧洲工人运动走向联合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是其影响而非背景,排除C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于《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排除D项。

3.D 各国社会主义者决定“1890年5月1日举行国际示威”,这一行动本身体现了国际工人阶级的进一步联合,故选D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排除A项;五一国际劳动节属于工人群体的节日,这一节日本身并不会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排除C项。

4.B 据材料“‘选民无财产限制’……使各区人口数与代表名额比例合理,并且还规定了从地方到中央参与管理的程序”可知,巴黎公社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践行了无产阶级的民主原则,故选B项;巴黎公社时期没有形成工农联盟,排除A项;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权,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排除D项。

5.C 由材料可知,这次会议规定了党在战争和革命问题上走列宁的路线,确定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推动俄国革命向新阶段转变,故选C项;根据所学,列宁在1917年4月份的《四月提纲》中就已经提出和平夺权理论,排除A项;根据所学,苏维埃与临时政府决裂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排除B项;根据所学,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是十月革命胜利后颁布的《土地法令》,排除D项。

6.C 据材料“布尔什维克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决定同工兵苏维埃合并……布尔什维克党又同左派社会革命党达成联合组阁的协议”可知,党派的合并、联合组阁扩大了统治基础,从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选C项;社会主义的性质主要体现在政治上无产阶级专政和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排除B项;党派的合并、联合组阁只是缓解了不同派别间的矛盾,没有彻底解决,排除D项。

7.B 据材料“新政权在彻底铲除、肃清中世纪制度残余,……较为彻底的完成了革命任务”结合十月革命的史实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成为较为民主和进步的社会主义国家,故
选B项;据材料“从对人民的深远影响来看”可知,材料与法国大革命比较的是对人民的影响,并非激烈程度,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十月革命对本国的作用,没有涉及其他国家,排除C项;据材料“新政权在彻底铲除、肃清中世纪制度残余、……较为彻底的完成了革命任务”可知,基本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残余,排除D项。

8.D 材料“‘有了极伟大的苏俄(联)国家做他的武器和工具’,能够组成‘国家的权力’,‘来进行解放一切被压迫被剥削者的革命事业了’”体现的是十月革命对世界革命的影响,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9.A 本题主要考查唯物史观。

根据材料“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由此可知,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文字所述内容不符,排除。

10.C 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说明了巴黎公社是普通的工人阶级建立的政权,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政权是普通人革命建立的政权,并没有体现工农联盟,而且巴黎公社并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项;巴黎公社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巴黎的统治,而且当时法国并没有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俄国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而巴黎公社比俄国十月革命要早,所以不可能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

11.C 材料大意是欧洲各国政府认为巴黎公社威胁到了现有的秩序和文明,所以要加强警察的国际性合作,遏制其发展,这是因为巴黎公社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对资产阶级政府不利,故选C项;巴黎公社时期的法国政府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政府是同样性质的,巴黎公社并没有影响其关系,排除A项;材料提到的是各国政府对待巴黎公社的态度,与各国工人无关,而各国工人并没有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的举动,排除B项;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是《共产党宣言》,而不是巴黎公社,排除D项。

12.A 根据材料可知,圣西门主张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主张妇女解放,抨击资本主义;欧文主张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取消城乡对立。

他们的主张旨在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故A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提出具体的实现手段,不能科学地指导工人运动,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不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张不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善,排除C项;空想社会主义不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无关,排除D项。

13.C 由材料“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可知,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最终能够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