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附墙架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塔式起重机附墙架施工






南通清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一、工程项目概况 (3)
1.1、责任主体 (3)
1.2、工程项目概 (3)
1.3、工程项目设备布设概况 (3)
二、QTZ63塔吊布置及性能概况 (4)
2.1、QTZ63塔吊布置 (4)
2.2、QTZ63塔吊性能概况 (5)
三、纽约时代广场东、西区QTZ63塔机附着计算书 (8)
3.1、东区1#楼QTZ63塔机附着计算书 (8)
3.2、东区2#楼QTZ63塔机附着计算书 (16)
3.3、西区1#楼QTZ63塔机附着计算书 (24)
3.4、西区2#楼QTZ63塔机附着计算书 (32)
3.5、QTZ6塔机附墙、柱夹件附图 (41)
四、附着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42)
4.1、附着安装 (42)
4.2、附着安装技术要求 (42)
4.3、附着安装安全措施 (42)
五、附东西区1#、2#QTZ63塔吊、SC200/200施工电梯设备布置图: (43)
一、工程项目概况
1.1、责任主体
工程名称:纽约时代(太阳晶城大厦)项目工程
工程地址:北大街298号
建设单位:南通吉港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南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南通市顺捷工程建设咨询公司
施工单位:南通清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2、工程项目概况
本工程由4栋单体高层及地下室、普通地下车库、人防工程组成,其东区1#、2#、3#、西区1#、2#、3#楼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耐久等级为二级,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层机动车库及人防工程,地上东西区1#、2#楼为二十一层商办楼,建筑高度为99.80米;东区3#楼为三层办公楼,建筑高度为14.70米;西区3#楼为七层办公楼,建筑高度为34.50米。

工程±0.000均相当于85国家高程4.70m,室内外高差为0。

30米.消防一类高层商办楼,设计使用合理年限为50年。

东区1#、2#、3#、西区1#、2#、3#楼工程地下室底板垫层底标高为一6.30米,减去土0.00至自然地坪标高差0。

70米,实际挖土深度为5.60米;普通地下室汽车库底板垫层底标高为一5.30米,减去土0。

00至自然地坪标高差0。

70米,实际挖土深度为4。

60米,即为普通地下车库工程的挖土深度。

1.3、工程项目设备布设概况
本工程为东西区四栋单体高层商办楼、附楼及地下人防工程.经综合考虑东区1#、2#楼布设两台QTZ63塔吊、两台SC200/200施工电梯;西区1#、2#楼工程布设两台QTZ63塔吊、两台SC200/200施工电梯.对照设备生产厂家说明书,设备中心离建筑物的距离QTZ63塔吊为3.5~5米设计附墙;SC200/200施工电梯采用Ⅲ型附墙架设备中心离建
筑物的距离为2.95~3.60米.本工程东区1#楼QTZ63塔吊中心离建筑物为4.00米符合要求。

东区2#楼QTZ63塔吊中心离建筑物为4.00米、西区1#楼QTZ63塔吊中心离建筑物为6.70米、西区2#楼QTZ63塔吊中心离建筑物为6.70米均超过生产厂家的范围,均须列入专家论证的行列。

本工程东西区SC200/200四台施工电梯中心离建筑物距离均没有超过生产厂家范围,暂可不须要专家论证。

二、QTZ63塔吊布置及性能概况
2.1、QTZ63塔吊布置
本工程地上由6栋单体工程组成,具体东区为1#、2#、3#楼工程;西区为1#、2#、3#楼工程。

东西区1#、2#楼为二十一层商办楼,建筑高度为99.80米,选用QTZ63塔吊4台座,安装高度按群塔规范要求分别为115米和122米。

东区1#楼工程在(1-17轴西300)与(1—F)轴线间设置QTZ63塔吊一台,在(1—17)轴与(1—A)轴之间设置SC200/200施工电梯一台;东区2#楼在(2-12轴东1500)与(2—D)轴线之间设置QTZ63塔吊一台,在(2-22)轴与(2—D)轴线间设置SC200/200施工电梯一台;西区1#楼工程在(1-8轴东3000)与(1-A)轴线间设置QTZ63塔吊一台,在(1-10)轴与(1-A)轴之间设置SC200/200施工电梯一台;西区2#楼在(2-10轴)轴与(2-C)轴线之间设置QTZ63塔吊一台,在(2—12)轴与(2—C)轴线间设置SC200/200施工电梯一台.根据项目的工程量、结构形状、施工区域和流水段的划分、工期计划等因素,在东西区1#、2#、3#楼主体施工中投入塔吊和施工电梯,能够保证施工作业面主要材料的垂直、水平运输。

具体位置见下表:(详见平面布置图)
2.2、QTZ63塔吊性能概况
FS5510(QTZ63)塔式起重机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设计的新型建筑用塔式起重机。

该机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多用途塔机,其标准臂长为45米,加长臂可达50m、55m,最大起重量为6T,公称起重力距为630KN.m,
最大起量力距可达789KN。

张家港浮山QTZ63附着式塔式起重机的最大起升高度为180米,附着式塔式起重机的底架可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旁的混凝土基础上,为了减少塔身计算长度以保持其设计起重能力,最大高度时设有六套附着装置.第一附着装置距基础面32米,第二附着装置距离第一附着装置是27米,第三附着装置距第二附着装置附着点24米,第四附着装置距第三附着点24米,第五附着装置距第四附装置附着点24米,第六附着装置距第五附着点21米,附着点的高度可允许现场根据楼层的高度做士1米的调整。

安装单位在安装FS5510(QTZ63)附着式塔机之前,应对塔吊底架的混凝土基础的强度和施工方法进行预先计算和确定。

下表所示是FS5510(QTZ63)塔机固定在基础上,塔机未采用附着装置前,塔机对基础产生的载荷值。

在这种工况下,基础所受的载荷最大.
G 基础所受的垂直力
W 基础所受的水平力
M 基础所受的倾翻力矩
MK 基础所受的扭矩
1.用户和安装单位根据给出的基础荷载按附图1进行混凝土基础的施工,同时保证四块承重钢板在一水平面上.
2.建筑物附着处强度:
用户和安装单位在安装FS5510(QTZ63)附着式塔吊之前,应对建筑物附着点确定和附着点的强度予先计算和确定.建筑物附着点受力见下表。

3.附着式塔式起重机的安装:
附着式塔机的安装程序与固定式塔机基本相同。

1).将底架十字梁吊装在专用混凝土基础上,装好四跟水平拉杆,校正水平。

拧紧螺栓,将底架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
2).在十字梁上安装基础节,装上四根斜撑杆,然后压上所有中心压重55.4
吨.
3).吊起两节标准节I(壁厚12毫米)并用螺栓与下部结构连接。

(注意标准节上有踏步的一面,要垂直于建筑物)。

4).将爬升架套入塔身,注意套架上有油缸的一面对准塔身上有踏步的一面.
5)。

在地面上,将上、下支座以及回转,回转机构等用螺栓联成一体后,吊装到塔身和套架上,并用螺栓销子连好。

6).吊装回转塔身及塔顶。

7).吊装平衡臂,平衡臂拉杆,然后吊起一块1。

93吨平衡重放最前部。

8)。

吊装司机室.
9).吊装起重臂,起重臂拉杆.
10)。

吊装平衡重,穿绕有关绳索系统。

11)。

检查整机的机械部分,结构连接部分,电气和液压部分等无误后开始顶升工作.
12)。

加标准节的方法同固定式塔机一样,附着式塔机塔身自下而上的组成为:当起升高度140米时:3节标准节I(踏步钻孔为标记),44节标准节II【或底板基节1节、1节标准节I(踏步钻孔为标记),44节标准节II】,当起升高度180米时;13节标准节I(踏步钻孔为标记),47节标准节II【或底板基节1节、11节标准节I(踏步钻孔为标记),47节标准节II】。

4。

附着架:
1)、三杆附着架: 是由三个撑杆和一套环梁等组成,它主要是塔机固定在建筑物的柱子上,起着依附作用。

使用时环梁套在标准节,四角用四个调节螺栓
通过顶块把标准节顶牢,其撑杆长度可调整.三根撑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内,调整顶块及撑杆长度使塔身轴线垂直.本塔机附着架按塔机中心与建筑物距离为3—5米设计的。

若实际使用时与此值不符,可适当加长或减短撑杆,撑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四杆附着架:是由四个撑杆和一套环梁等组成,它主要是把塔机固定在建筑物的柱子上,起着依附作用。

使用时环梁套在标准节上,四角用八个调节螺栓通过顶块把标准节顶牢,其撑杆长度可调整.四根撑杆端部有大耳环与建筑物附着处铰接,四根撑杆应保持在同一个水平内,调整顶块及撑杆长度使塔身轴线垂直。

本塔机附着架按塔机中心与建筑物距离为3.5—5米。

若实际使用时与此值不符,可适当加长或减短撑杆,撑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5。

附着架的安装与使用
1、将环梁包在塔身外,然后用8根ø50销轴连接起来再提升到附着点的位置。

2、调整螺栓,使得顶块能顶紧塔身。

3、应用经纬仪检查塔机轴心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在全高上不超过1/1000,垂直度的调整可通过调整三根附着用撑杆的长度及顶块而获得.
4、上下两道附墙之间的内撑杆(图5-3序3)要交叉安装。

5、无论几次附着,最上一个附着架必须用内撑杆将塔身四根主弦顶死。

6、附着式塔机的拆卸程序与安装时相反.
三、纽约时代广场东、西区QTZ63塔机附着计算书
3.1、东区1#楼QTZ63塔机附着计算书
3。

1.1、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1。

2、塔机附着杆参数
3.1.3、风荷载及附着参数
附图如下:
塔机附着立面图
3.1.4、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
q k=0.8βzμzμsω0α0h=0。

8×1。

567×1.714×1。

95×0。

2×0.35×1.5=0。

44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
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
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44×572—1/2×0。

44×
12.562=680.074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
T k=0。

9(T k1+ T k2)=0.9×(290+680。

074)=873.067kN·m
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 E=71.819kN
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7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7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

5R E=101。

567kN.
计算简图:
塔机附着示意图
塔机附着平面图
α1=arctan(b1/a1)=62.987°
α2=arctan(b2/a2)=48。

122°
α3=arctan(b3/a3)=48。

122°
α4=arctan(b4/a4)=62.987°
β1=arctan((b1—c/2)/(a1+c/2))=47.231°
β2=arctan((b2+c/2)/(a2+c/2))=47。

231°
β3=arctan((b3+c/2)/(a3+c/2))=47。

231°
β4=arctan((b4-c/2)/(a4+c/2))=47。

231°
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δ11×X1+Δ1p=0
X1=1时,各杆件轴力计算:
T11×sin(α1-β1)×(b1-c/2)/sinβ1+T21×sin(α2—β2)×(b2+c/2)/sinβ2—T31×sin(α3-β3)×(b3+c/2)/sinβ3—1×sin(α4-β4)×(b4—c/2)/sinβ4=0 T11×cosα1×c-T31×sinα3×c—1×cosα4×c-1×sinα4×c=0
T21×cosα2×c+T31×sinα3×c-T31×cosα3×c+1×sinα4×c=0
当N w、T k同时存在时,θ由0~360°循环,各杆件轴力计算:
T1p×sin(α1—β1)×(b1-c/2)/sinβ1+T2p×sin(α2—β2)×(b2+c/2)/sinβ2—T3p×sin(α3—β3)×(b3+c/2)/sinβ3+T k=0
T1p×cosα1×c-T3p×sin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
T2p×cosα2×c+T3p×sinα3×c-T3p×cos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
δ11=Σ(T12L/(EA))=T112(a1/cosα1)/(EA)+T212(a2/cosα2)/
(EA)+T312(a3/cosα3)/(EA)+12(a4/cosα4)/(EA)
Δ1p=Σ(T1×T p L/(EA))=T11×T1p(a1/cosα1)/(EA)+T21×T2p(a2/cosα2)/(EA)+T31×T3p(a3/cosα3)/(EA)
X1= -Δ1p/δ11
各杆轴力计算公式如下:
T1= T11×X1+ T1p,T2= T21×X1+T2p,T3=T31×X1+T3p,T4=X1
(1)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0kN,T2=297.241kN,T3=0kN,T4=331。

784kN
最大轴压力T1=332。

297kN,T2=0kN,T3=298。

139kN,T4=0kN
(2)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反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332。

297kN,T2=0kN,T3=298。

139kN,T4=0kN
最大轴压力T1=0kN,T2=297.241kN,T3=0kN,T4=331.784kN
3.1.5、非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此工况下塔机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能随风转动,故不计风荷载产生的扭转力矩。

1、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 E=149。

739kN
2、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7处锚固环的水平内力N w=R E=149.739kN。

根据工作状态方程组Tk=0,θ由0~360°循环,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36.555kN,T2=130.159kN,T3=130。

454kN,
T4=36.515kN
最大轴压力T1=36。

555kN,T2=130.157kN,T3=130。

454kN,
T4=36.515kN
3。

1.6、附墙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σ=N/A=332297/5340。

708=62.22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附墙杆1长细比:
λ1=L0/i=(a12+b12)0.5/i=(26002+51002)0.5/60。

208=95。

079≤[λ]=150,查规范表得:φ1=0.587
满足要求!
附墙杆2长细比:
λ2=L0/i=(a22+b22)0.5/i=(26002+29002)0.5/60。

208=64。

69≤[λ]=150,查规范表得:φ2=0.782
满足要求!
附墙杆3长细比:
λ3=L0/i=(a32+b32)0.5/i=(26002+29002)0.5/60.208=64。

69≤[λ]=150,
查规范表得:φ3=0.782
满足要求!
附墙杆4长细比:
λ4=L0/i=(a42+b42)0.5/i=(26002+51002)0.5/60.208=95。

079≤[λ]=150,查规范表得:φ4=0.587
满足要求!
附墙杆1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1=N1/(φ1A)=332297/(0。

587×5340。

708)=105。

996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2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2=N2/(φ2A)=297241/(0.782×5340.708)=71.171N/mm2≤[f]
=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3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3=N3/(φ3A)=298139/(0。

782×5340。

708)=71。

386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4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4=N4/(φ4A)=331784/(0。

587×5340.708)=105。

832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3.2、东区2#楼QTZ63塔机附着计算书
3.2.1、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

2.2、塔机附着杆参数
3。

2.3、风荷载及附着参数
附图如下:
塔机附着立面图
3.2.4、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
q k=0.8βzμzμsω0α0h=0。

8×1。

565×1。

743×1。

95×0。

2×0.35×1.5=0。

447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
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
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

447×572-1/2×0。

447×12.562=690。

894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

9)
T k=0。

9(T k1+ T k2)=0.9×(290+690。

894)=882。

805kN·m
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 E=76.303kN
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7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7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

5R E=107。

909kN。

计算简图:
塔机附着示意图
塔机附着平面图
α1=arctan(b1/a1)=56。

925°
α2=arctan(b2/a2)=47.787°
α3=arctan(b3/a3)=52.444°
α4=arctan(b4/a4)=62.687°
β1=arctan((b1—c/2)/(a1+c/2))=47.312°
β2=arctan((b2+c/2)/(a2+c/2))=47.312°
β3=arctan((b3+c/2)/(a3+c/2))=50。

845°
β4=arctan((b4—c/2)/(a4+c/2))=50.845°
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δ11×X1+Δ1p=0
X1=1时,各杆件轴力计算:
T11×sin(α1-β1)×(b1-c/2)/sinβ1+T21×sin(α2—β2)×(b2+c/2)/sinβ2-T31×sin(α3—β3)×(b3+c/2)/sinβ3—1×sin(α4-β4)×(b4-c/2)/sinβ4=0 T11×cosα1×c-T31×sinα3×c-1×cosα4×c-1×sinα4×c=0
T21×cosα2×c+T31×sinα3×c-T31×cosα3×c+1×sinα4×c=0
当N w、T k同时存在时,θ由0~360°循环,各杆件轴力计算:
T1p×sin(α1-β1)×(b1-c/2)/sinβ1+T2p×sin(α2-β2)×(b2+c/2)/sinβ2—T3p×sin(α3-β3)×(b3+c/2)/sinβ3+T k=0
T1p×cosα1×c—T3p×sin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
T2p×cosα2×c+T3p×sinα3×c—T3p×cos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
δ11=Σ(T12L/(EA))=T112(a1/cosα1)/(EA)+T212(a2/cosα2)/(EA)+T312(a3/cosα3)/(EA)+12(a4/cosα4)/(EA)
Δ1p=Σ(T1×T p L/(EA))=T11×T1p(a1/cosα1)/(EA)+T21×T2p(a2/cosα2)/(EA)+T31×T3p(a3/cosα3)/(EA)
X1= -Δ1p/δ11
各杆轴力计算公式如下:
T1= T11×X1+ T1p,T2= T21×X1+T2p,T3=T31×X1+T3p,T4=X1
(1)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0kN,T2=400。

944kN,T3=0kN,T4=293。

677kN
最大轴压力T1=392.393kN,T2=0kN,T3=287.224kN,T4=0kN
(2)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反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392.393kN,T2=0kN,T3=287。

226kN,T4=0kN
最大轴压力T1=0kN,T2=400.945kN,T3=0kN,T4=293.677kN
3。

2.5、非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此工况下塔机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能随风转动,故不计风荷载产生的扭转力矩。

1、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 E=160。

21kN
2、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7处锚固环的水平内力N w=R E=160.21kN。

根据工作状态方程组Tk=0,θ由0~360°循环,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48.586kN,T2=153.495kN,T3=138。

266kN,T4=40。

352kN
最大轴压力T1=48.586kN,T2=153.496kN,T3=138.265kN,T4=40.352kN 3.2。

6、附墙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σ=N/A=400944/5969.026=67.171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附墙杆1长细比:
λ1=L0/i=(a12+b12)0.5/i=(50802+78002)0。

5/67.268=138。

378≤[λ]=150,查规范表得:φ1=0。

351
满足要求!
附墙杆2长细比:
λ2=L0/i=(a22+b22)0.5/i=(50802+56002)0.5/67。

268=112.399≤[λ]=150,查规范表得:φ2=0。

479
满足要求!
附墙杆3长细比:
λ3=L0/i=(a32+b32)0。

5/i=(34602+45002)0.5/67.268=84。

385≤[λ]=150,查规范表得:φ3=0.659
满足要求!
附墙杆4长细比:
λ4=L0/i=(a42+b42)0.5/i=(34602+67002)0。

5/67。

268=112。

099≤[λ]=150,查规范表得:φ4=0.481
满足要求!
附墙杆1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1=N1/(φ1A)=392393/(0。

351×5969。

026)=187。

288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2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2=N2/(φ2A)=400945/(0。

479×5969.026)=140。

232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3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3=N3/(φ3A)=287224/(0。

659×5969.026)=73.018N/mm2≤
[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4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4=N4/(φ4A)=293677/(0。

481×5969。

026)=102。

287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3.3、西区1#楼QTZ63塔吊
3.3.1、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

3。

2、塔机附着杆参数
3。

3。

3、风荷载及附着参数
附图如下:
塔机附着立面图
3。

3。

4、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
q k=0.8βzμzμsω0α0h=0.8×1。

567×1。

714×1.95×0.2×0。

35×1。

5=0.44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
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
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

44×572-1/2×0。

44×
12.562=680.074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
T k=0。

9(T k1+ T k2)=0。

9×(290+680。

074)=873.067kN·m
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 E=71.819kN
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7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7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01.567kN。

计算简图:
塔机附着示意图
塔机附着平面图
α1=arctan(b1/a1)=56.821°
α2=arctan(b2/a2)=47.675°
α3=arctan(b3/a3)=47。

675°
α4=arctan(b4/a4)=56。

821°
β1=arctan((b1—c/2)/(a1+c/2))=47。

22°
β2=arctan((b2+c/2)/(a2+c/2))=47。

22°
β3=arctan((b3+c/2)/(a3+c/2))=47.22°
β4=arctan((b4-c/2)/(a4+c/2))=47.22°
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δ11×X1+Δ1p=0
X1=1时,各杆件轴力计算:
T11×sin(α1—β1)×(b1-c/2)/sinβ1+T21×sin(α2—β2)×(b2+c/2)/sinβ
2—T31×sin(α3—β3)×(b3+c/2)/sinβ3-1×sin(α4-β4)×(b4—c/2)/sinβ4=0 T11×cosα1×c-T31×sinα3×c—1×cosα4×c-1×sinα4×c=0
T21×cosα2×c+T31×sinα3×c-T31×cosα3×c+1×sinα4×c=0
当N w、T k同时存在时,θ由0~360°循环,各杆件轴力计算:
T1p×sin(α1—β1)×(b1-c/2)/sinβ1+T2p×sin(α2-β2)×(b2+c/2)/sinβ2—T3p×sin(α3—β3)×(b3+c/2)/sinβ3+T k=0
T1p×cosα1×c-T3p×sin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
T2p×cosα2×c+T3p×sinα3×c-T3p×cosα3×c—N w×sinθ×c/2-N w×cosθ×
c/2—T k=0
δ11=Σ(T12L/(EA))=T112(a1/cosα1)/(EA)+T212(a2/cosα2)
/(EA)+T312(a3/cosα3)/(EA)+12(a4/cosα4)/(EA)
Δ1p=Σ(T1×T p L/(EA))=T11×T1p(a1/cosα1)/(EA)+T21×T2p(a2/cosα2)
/(EA)+T31×T3p(a3/cosα3)/(EA)
X1= -Δ1p/δ11
各杆轴力计算公式如下:
T1= T11×X1+ T1p,T2= T21×X1+T2p,T3=T31×X1+T3p,T4=X1
(1)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0kN,T2=328。

98kN,T3=0kN,T4=326.563kN
最大轴压力T1=325.371kN,T2=0kN,T3=327.459kN,T4=0kN
(2)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反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325。

371kN,T2=0kN,T3=327.459kN,T4=0kN
最大轴压力T1=0kN,T2=328.979kN,T3=0kN,T4=326。

563kN
3.3。

5、非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此工况下塔机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能随风转动,故不计风荷载产生的扭转力矩。

1、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 E=149.739kN
2、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7处锚固环的水平内力N w=R E=149。

739kN。

根据工作状态方程组Tk=0,θ由0~360°循环,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最大轴拉力T1=42。

079kN,T2=127。

687kN,T3=127。

728kN,T4=42。

075kN
最大轴压力T1=42.08kN,T2=127.687kN,T3=127。

727kN,T4=42.075kN 3.3.6、附墙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σ=N/A=328980/5969。

026=55。

115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附墙杆1长细比:
λ1=L0/i=(a12+b12)0。

5/i=(51002+78002)0。

5/67。

268=138。

54≤[λ]=150,查规范表得:φ1=0.351
附墙杆2长细比:
λ2=L0/i=(a22+b22)0.5/i=(51002+56002)0.5/67。

268=112。

599≤[λ]=150,查规范表得:φ2=0。

478
附墙杆3长细比:
λ3=L0/i=(a32+b32)0。

5/i=(51002+56002)0。

5/67.268=112.599≤[λ]=150,查规范表得:φ3=0。

478
附墙杆4长细比:
λ4=L0/i=(a42+b42)0.5/i=(51002+78002)0.5/67.268=138。

54≤[λ]=150,查规范表得:φ4=0.351
附墙杆1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1=N1/(φ1A)=325371/(0。

351×5969.026)=155.299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2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2=N2/(φ2A)=328979/(0。

478×5969.026)=115.302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3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3=N3/(φ3A)=327459/(0.478×5969。

026)=114.769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4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4=N4/(φ4A)=326563/(0.351×5969。

026)=155。

868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3.4、西区2#楼QTZ63塔机附着计算书
3.4.1、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4。

2、塔机附着杆参数
3。

4。

3、风荷载及附着参数
附图如下:
塔机附着立面图
3。

4.4、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
q k=0。

8βzμzμsω0α0h=0。

8×1。

565×1。

743×1.95×0。

2×0。

35×1。

5=0。

447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
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
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447×572—1/2×0。

447×12。

562=690.894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

9)
T k=0。

9(T k1+ T k2)=0。

9×(290+690。

894)=882。

805kN·m
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 E=76.303kN
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7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7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

5R E=107。

909kN.
计算简图:
塔机附着示意图
塔机附着平面图
α1=arctan(b1/a1)=59.534°
α2=arctan(b2/a2)=48。

991°
α3=arctan(b3/a3)=48。

991°
α4=arctan(b4/a4)=59.534°
β1=arctan((b1—c/2)/(a1+c/2))=48.18°
β2=arctan((b2+c/2)/(a2+c/2))=48.18°
β3=arctan((b3+c/2)/(a3+c/2))=48。

18°
β4=arctan((b4-c/2)/(a4+c/2))=48。

18°
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δ11×X1+Δ1p=0
X1=1时,各杆件轴力计算:
T11×sin(α1—β1)×(b1—c/2)/sinβ1+T21×sin(α2-β2)×(b2+c/2)/sinβ2
—T31×sin(α3—β3)×(b3+c/2)/sinβ3—1×sin(α4-β4)×(b4-c/2)/sinβ4=0 T11×cosα1×c-T31×sinα3×c—1×cosα4×c—1×sinα4×c=0
T21×cosα2×c+T31×sinα3×c-T31×cosα3×c+1×sinα4×c=0
当N w、T k同时存在时,θ由0~360°循环,各杆件轴力计算:
T1p×sin(α1—β1)×(b1—c/2)/sinβ1+T2p×sin(α2-β2)×(b2+c/2)/sinβ2-T3p ×sin(α3—β3)×(b3+c/2)/sinβ3+T k=0
T1p×cosα1×c-T3p×sin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
T2p×cosα2×c+T3p×sinα3×c—T3p×cosα3×c-N w×sinθ×c/2—N w×cosθ×c/2-T k=0
δ11=Σ(T12L/(EA))=T112(a1/cosα1)/(EA)+T212(a2/cosα2)/(EA)+T312(a3/cosα3)/(EA)+12(a4/cosα4)/(EA)
Δ1p=Σ(T1×T p L/(EA))=T11×T1p(a1/cosα1)/(EA)+T21×T2p(a2/cosα
2)/(EA)+T31×T3p(a3/cosα3)/(EA)
X1= —Δ1p/δ11
各杆轴力计算公式如下:
T1= T11×X1+ T1p,T2= T21×X1+T2p,T3=T31×X1+T3p,T4=X1
(1)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0kN,T2=335。

185kN,T3=0kN,T4=339.478kN
最大轴压力T1=339。

753kN,T2=0kN,T3=335.578kN,T4=0kN
(2)θ由0~360°循环,当T k按图上反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339。

752kN,T2=0kN,T3=335.577kN,T4=0kN
最大轴压力T1=0kN,T2=335.185kN,T3=0kN,T4=339.478kN
3.4。

5、非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
此工况下塔机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能随风转动,故不计风荷载产生的扭转力矩。

1、附着支座反力计算
计算简图
剪力图
得:R E=160。

21kN
2、附墙杆内力计算
支座7处锚固环的水平内力N w=R E=160。

21kN.
根据工作状态方程组Tk=0,θ由0~360°循环,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
最大轴拉力T1=43.124kN,T2=141。

649kN,T3=141。

516kN,
T4=43.147kN
最大轴压力T1=43。

125kN,T2=141.649kN,T3=141.517kN,
T4=43.147kN
3。

4。

6、附墙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σ=N/A=339752/5340.708=63。

616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附墙杆1长细比:
λ1=L0/i=(a12+b12)0。

5/i=(40002+68002)0.5/60。

208=131.033 ≤[λ]=150,查规范表得:φ1=0.383
满足要求!
附墙杆2长细比:
λ2=L0/i=(a22+b22)0。

5/i=(40002+46002)0.5/60。

208=101.247 ≤[λ]
=150,查规范表得:φ2=0。

547
满足要求!
附墙杆3长细比:
λ3=L0/i=(a32+b32)0.5/i=(40002+46002)0。

5/60.208=101。

247 ≤[λ]=150,查规范表得:φ3=0.547
满足要求!
附墙杆4长细比:
λ4=L0/i=(a42+b42)0.5/i=(40002+68002)0。

5/60.208=131.033 ≤[λ]=150,查规范表得:φ4=0.383
满足要求!
附墙杆1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1=N1/(φ1A)=339753/(0。

383×5340.708)=166。

098N/mm2≤
[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2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2=N2/(φ2A)=335185/(0.547×5340.708)=114。

736N/mm2≤
[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3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3=N3/(φ3A)=335578/(0.547×5340。

708)=114。

87N/mm2≤
[f]=21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4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4=N4/(φ4A)=339478/(0.383×5340.708)=165。

964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3.5、QTZ63塔吊附墙另配件附图:
QTZ63塔吊附着墙、柱体的夹具、附着杆接件、调节螺栓杆等均属张家港浮山建机厂随QTZ63塔吊主机配套提供的配件。

四、附墙另配件的计算:
4.1、附墙夹板φ30mm螺杆的计算:
4。

1。

1、有关数据
4.1。

2、根据本工程东西区1#、2#楼塔吊附着杆最大轴拉力400。

944KN
复核验算:
σ1=N1/A=400944/706.5x6=400944/4239=94。

58N/mm2≤
[f]=215N/mm2
满足要求!
的复核
4.1.3、QTZ63塔吊附着调节丝杆最大轴拉力400。

944KN
满足要求!
、附着连接耳环轴销Φ50mm抗剪的复核
4。

1。

3
满足要求!
4。

1.4、附着连接耳环钢板厚-14mm抗轴拉力的复核
复核验算:
σ1=N1/A=400944/490x4=204。

56 N/mm2≤[f]=215N/mm2 满足要求!
4.1。

5、附着连接耳环钢板焊缝连接计算:
1)、塔吊附着撑拉杆最大轴心拉力或压力:N=400。

944KN
2)、附着连接耳环钢板角焊缝长度:lw=1200mm
3)、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应力;σf=?
4)、角焊缝的有效厚度,对直角角焊缝: h e = 7mm
5)、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βf 取1。

0;
6)、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取f f w = 160 N/mm2;
焊缝形心的拉力,压力或剪力作用下的焊缝强度按下式计算: σf = N/h e l w≤ βf f f w
σf =400944/7x1200=400944/8400=47。

73N/mm2≤ 1.0x160 N/mm2;满足要求!
五、附着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5.1、附着安装
(1)将环梁包在塔身外,用螺栓联接起来,再提升到附着点的位置。

(2)调整螺栓,使得顶块能顶紧塔身。

(3)附着墙体或框架柱预留孔或钻孔位置将附着夹具钢板用M30mm的螺栓夹紧,并按方安图纸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3)吊装撑杆,并调节调整螺栓,使之符合长度要求.
(4)用经纬仪检查塔机轴心线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在全高上不超过2/1000 (5)需多次附着,方法同上。

5.2、附着安装技术要求
(1)本工程附着点在剪力墙上且离楼层500mm位置,附着点的强度为C35满足塔机对建筑物的荷载,。

(2)附着筐尽量设置在塔身标准节接头处,附着架应箍紧塔身,附着杆的倾斜度应控制在10°以内.
(3)杆件对接部位要开30°坡口,其焊缝厚度应大于10mm,支座处的焊缝厚度应大于12mm。

(4)附着后要有经纬仪进行检测,并通过调整附着撑杆的长度及顶块来保证塔身垂直度(塔身轴线和支承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4/1000,最高锚固点以下的塔身垂直度不大于2/1000),并作好记录.
5.3、附着安装安全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上高人员必须穿防滑鞋,危险部位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塔式起重附着施工方案
(2)所有作业吊车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拆装期间一律禁止饮酒.
(4)工作中集中精力,不得随意开玩笑和打闹。

(5)上下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工具和零部件放置位置必须安全可靠,防止坠落伤人。

(6)吊车指挥人员应熟悉吊车起重性能、吊物的起重量以及构件安装部位.
(7)大件物品起重高度超过两米要系拖拉绳。

(8)所用吊绳必须符合安全规定,所吊构件重心必须准确,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9)组装的附着撑杆及附着附属装置必须按规定上足所有的螺栓及销,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10)作业区所有的裸体电线必须停电,专人守护.
(11)凡大雨、大雪、大雾、大风(风速达8。

3m/s)等天气禁止顶升拆安装塔吊附着撑杆及调整附着撑杆及附着附属装置.
(12)夜间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灯光,尽量避开夜间做顶升工作。

(13)作业现场应禁止闲杂人员的进出,作业时,要采取围拦等临时保护措施。

六、附东西区1#、2#QTZ63塔吊、SC200/200施工电梯设备布置图:
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