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猜猜他是谁教案优秀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猜猜他是谁》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什么是外貌描写。

2、明确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要按顺序写,即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鼓励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自己的描写更生动、形象。

3、尝试完成人物外貌描写的习作片段。

教学难重点:
难点:在文中能表达真情实感。

重点: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现场简单描述几个学生的外貌,和学生很自然地聊天:
叶晓静,你的头发乌黑发亮,还带点自然卷,有藏族姑娘的独特气质。

李文蕊,你明亮的大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怪不得你是我们班的“学霸”呢!习冠贤,你胖乎乎的小手摸上去就像棉花,真舒服。

今天你这身花裙子真漂亮,你不就是教室里最美的一只花蝴蝶吗?
师:同学们,老师对这些同学的什么进行了描述?
生:外貌。

师: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人物外貌描写,(板书:人物外貌描写)谁能告诉我人物的外貌描写包括哪些内容?
课件出示: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

二、强调人物外貌描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
过渡语:前段时间,老师改你们的作文,发现有一位同学写了我们班某位同学的外貌,你们能帮老师猜猜他是我们班的谁吗?
课件出示:“他黑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红红的嘴唇。

身材适中,穿着一套整洁的衣服。


生:猜。

师:为什么猜不准是谁呢?
生:没写出这个人的特点来。

师:这也是咱们很多同学在进行外貌描写时犯的通病,就是千人一面。

写眼睛不是炯炯有神就是水汪汪的,不然就是黑葡萄似的,而且还都是大眼睛,鼻子都是不大不小的,鼻梁都是高高的,脸蛋都是红扑扑的,这些现成的套词把咱们同学都变成了一个模样,就像“克隆”出来的似的,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就太格式化,脸谱化了,缺乏个性特征,同时也不符合生活真实。

所以说,我们要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板书:抓特征)那什么是特征?
师:文学名著中有很多经典的外貌描写的片段,下面请同学们猜猜这个片段写的是谁?
课件出示:“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
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
师:为什么能猜出是猪八戒?
生:抓住了特征。

师:看来《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确技高一筹,他抓住了猪八戒的
外貌特征,使猪八戒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

我们进行人物外
貌描写时一定要抓住人物最鲜明的特征,这样才能使这个人与众人区
分开来,我们知道,漫画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下面请欣赏
几幅名人漫画像,说说他们在外貌上的最突出的特点。

课件出示:赵本山(农民式打扮、破旧的中山帽)成龙(浓密的黑发、
大鼻子)姚晨(大嘴)
2、实战训练
1、请三位同学上台,其他同学说说这几位同学最鲜明的特点在哪
儿?(冶萍娜、马佳妮)
2、再观察李老师,李老师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嘴角有一颗黑
痣)
3、同桌观察,说说你的同桌最鲜明的特征在哪儿?
4、班级交流。

(二)、外貌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

师:同学们,人物的外貌描写除了抓特点写外,还要注意什么呢,请看下面人物外貌描写的片段:
课件出示:“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裙子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


师生分析后总结:描写人物外貌是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板书:有顺序)同时,为了使自己的描写更生动、更形象,我们可以适当用一些形容词,或恰当的比喻、适当的夸张,这样人物形象将更鲜明。

(板书:巧修辞)
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比喻、夸张手法的句子。

引导学生交流。

三、完成外貌描写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外貌描写,明确了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有顺序地写,如果在写的过程中如果能用上一定的修辞手法那就更好了。

下面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可以写同桌,也可以写班里其他同学,还可以写老师、家人等。

四、交流、评价。

板书设计:
人物外貌描写
抓特征
按顺序
巧修辞
重点导读:
1. 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2. 选择一个同学,把对他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下来。

3. 要抓住同学的特点来写,可以写一两点。

习作要求:
我们每天与同学朝夕相处,彼此都很熟悉。

可以作为写作对象的同学很多,有活泼开朗的,有文静温柔的;有不苟言笑的,有幽默诙谐的;有调皮捣蛋的,有勤奋好学的……你自己对哪位同学比较了解,对他的哪些特别的地方印象深刻,就写哪位同学。

写作技巧:
一、导入:猜猜他是谁
他长着一身黄澄澄的毛,有着一双火眼金睛,围着一条虎皮裙,头戴紧箍咒,手拿金箍棒,脚踩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二、写作方法指导
1. 要确定描写的对象,拟好题目。

通过平日里的细心观察,此次要选择一个自己最为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人来写。

2. 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在具体行文时,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习作。

比如:
(1)抓人物外貌特点
他的头发乌黑发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两颗葡萄,可爱极了!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上衣,一条黑色裤子,显得特别朴素。

(抓住头发、眼睛、穿着特点来描写人物)
明确:写人物外貌时要注意抓主要特点来写,精心选择人物外貌的特征,
集中笔墨描写,注意详略得当。

写的时候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他的头发又黑又硬,一根根像小钢针似的向上竖着。

(2)抓人物语言特点
①他气急败坏地喊:“我一定会回来的!”(看到这句话我们一定想到了灰太狼)
②“小懒猫啊,小懒猫,你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小蜜蜂啊!”(这是妈妈说的话)
明确:抓住人物平日里最经典的语言来让大家猜。

(3)抓动作特点
这不,老师有事刚出教室,他的“侦察兵”眼睛就向他“汇报消息”。

他一会儿跳自创的舞蹈,一会儿又和同学吵架,不一会儿又跑到讲台上在黑板上胡画一通,不一会儿又……“老师来了!”他赶紧跑到座位上,拿起书“一本正经”地看了起来,连书拿倒了都全然不知。

明确:抓一系列的动作“跳、吵、跑、画、跑、拿、看”通过这些动作就知道这位同学非常搞笑、顽皮,也就能很快猜出是谁。

也可以抓人物的典型动作,比方说:他说话时总是使劲眨眼睛,腿还不住地颤动着,一刻也不停歇。

(4)抓人物性格、爱好特点
①她很爱生气,当你一不小心惹到她,她准会用生气的眼神盯着你看,嘴里还不停地跟你理论,好像要把你吃掉一样。

明确:抓住了人物性格特点——爱生气来写,人物的影子便在我们脑海中跃然而出。

②他是我们班的“足球明星”。

每次体育课踢足球时,他就是场上最活跃的同学。

记得一次班级对抗赛中,他接到球,往右一闪,绕开了阻拦他的对手,他一路带球,飞速地跑向对方球门,抬起腿……
明确:抓住同学的爱好来写,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看出,这个同学爱好足球,球艺高超,便能很快猜出是谁。

3. 行文要言之有序。

写作时,要注意理清写作的顺序。

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例文赏析:
猜猜他是谁
在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个子小小的,不太引人注意,但同学们为他起了个“精灵鼠小弟”的雅号。

你瞧他,一张三角形的脸,一双机灵的小眼睛,一对大耳朵,还有那“耀武扬威”的两颗大门牙,就像一只卡通老鼠。

难怪他有此雅号。

他呀,可是深藏不露的搞笑专家,别看他平时一本正经的,其实肚子里的搞笑细胞多得很呢!
有一次作文课上,老实说:“作文中的段落要写得饱满,就像……”老师的话音未落,他就一边把自己吃的圆滚滚的肚子挺起来,一边说:“就是要写成这样!”同学们看着他滑稽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老师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指着他说:“对,中间段落就要像他的肚子一样圆滚滚的……”
这就是我们的“精灵鼠小弟“,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点评:
1. 开篇介绍了这个人的特点之一——个子小小的,而且有一个雅号。

2. 介绍了该同学的外貌特点,也解释了雅号的由来,语言形象生动。

3. 点出了这个同学的性格特点——搞笑。

4. 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语言、动作描写,体现了他的幽默、可爱。

总评: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们先为小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点个赞吧!你瞧,小作者在行文中首先介绍了描写对象的外貌特征,其次点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选取典型事例来刻画出这一性格特点。

语言生动风趣,用词准确,段与段之间衔接自然,条理清楚,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猜猜他是谁
他的头发乌黑发亮,眼睛虽然小小的,但是黑黑的,像两颗葡萄,可爱极了!
他是个热情大方的人。

有一次,我忘记带图画本了,正发愁呢,他说:“别着急了,我有两个图画本,借你一个吧!”“真的?”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他最喜欢下围棋了。

不管是谁来向他挑战,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

有一次,我向他挑战,本来我已经胜券在握,可惜有一步关键的棋我没有看见。

最后,我还是输了,我气得直跺脚,表示不服。

他却笑着安慰我,还帮我总结失败的原因。

这就是我的同学,你猜猜他是谁?
点评:
1. 抓住头发、眼睛的特点来描写人物。

2. 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人物的特点——热情大方。

3. 通过具体事例写棋艺高超,不骄不躁。

总评:这篇习作的小作者用恰当的比喻把同学的外貌描述了出来,对同学的性格与爱好介绍得很详细,有助于其他人猜出他是谁。

语句通顺连贯,用词准确,修辞方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5分钟)
一、 读句子,用“___”标出括号中正确的字。

1. 花朵们对着自己的妈妈(杨 扬)起双(臂 壁)。

2. 听到悦耳的(迪 笛)声,小姑娘不由得跳起(武 舞)来。

3. 这只小小的蜗牛能(够 购)爬上高(墙 蔷)吗?
二、按要求,写句子。

1.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

(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花突然跑出来。

(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
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先生收起戒尺。

先生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

(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我的好朋友是_____,他的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爱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 扬臂 2. 笛舞 3. 够墙
二、1. 花朵露出了笑容。

2.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

3. 如果你累了,就躺下休息一会儿吧。

4.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

三、略
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
重点导读:
1. 认识“抖、振”等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热爱。

课文精析:
1. 我来学字词
(1)我会认
抖.(dǒu)动蟋.(xī)蟀.(shuài)振.(zhèn)动歌韵.(yùn)
掠.(lüè)过歌吟.(yín)辽.(liáo)阔.(kuò)
识字方法:
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蟋、蟀、吟”虫+悉=蟋虫+率=蟀口+今=吟。

用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振、掠、辽”:扌+辰=振扌+京=掠
辶+了=辽
(2)词语理解
①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的过程。

例句:他的手机在不停地振动。

歌韵:歌曲的韵味。

例句:画眉鸟婉转的歌韵让我们着迷。

②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叮咛:反复地嘱咐。

例句:现在长大了,但我总是忘不了小时候母亲的叮咛。

③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歌吟:歌唱、吟咏。

例句:中秋之夜,歌吟赏月是十分惬意的。

④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辽阔:广阔,宽广。

例句:放眼望去,辽阔的田野尽是丰收的景象。

⑤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例句:上班时间,路上的行人大多脚步匆匆。

2. 资料袋
介绍大雁
介绍蟋蟀
3. 我来说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秋天里大自然的声音。

4. 我会品经典
(1)一起品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大自然的秋天都有哪些声音呢?具体可感的声音:落叶、蟋蟀、大雁、秋风。

①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唰唰”,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明确:把“刷刷”的落叶声说成是道别的话音,表现了黄叶依依不舍的心情。

“抖抖手臂”是拟人的写法,这里把大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地展现了风摇树枝的动作。

黄叶仿佛在说什么?
明确: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您。

(读出黄叶对大树妈妈的依恋之情)
②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明确:“”,既是蟋蟀叫声的写实,也是告诉人们秋天来了,蟋蟀要告别阳台了。

蟋蟀仿佛在说什么?
明确:我要回到温暖的家里去了。

(读出蟋蟀对阳台的恋恋不舍)
③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明确:这里把大雁的叫声写成是人的叮咛,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告诉大家秋天来了。

“丰收的歌吟”指的是一阵秋风过后,田野呈现的景象。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它会叮咛什么呢?
明确:秋天来了,我们要飞到南方去了,你自己要多保重啊。

心领神会的声音:叶子、小花、汗水、谷粒。

④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
——秋的声音。

明确:作者把自然界的秋天比作辽阔透明的音乐厅,生动形象地写出秋天的大自然蕴含着各种声音,这些声音像优美的旋律,非常美妙动听。

⑤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明确:这些都是可以心领神会却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写的是秋景给人们的细微的美妙的感受。

也表现了收获的艰辛,表达了人们收获的喜悦心情。

(出示叶子、花朵、谷粒等图片)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出秋的声音无处不在、随处
可见。

⑥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明确:这是对全诗的总结。

写秋天的声音美妙却很短暂,在我们还没有尽情欣赏它的时候,它就“匆匆地来、匆匆地去”。

4. 我来说大意:
这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音,用诗的语言赞美、展示了美好的秋景,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5. 再次朗读诗歌,感受秋天的美,以及作者对秋天的热爱。

6. 总结拓展
秋天里大自然都有哪些声音呢?
有声的声音(黄叶唰唰)、(蟋蟀)、(大雁叮咛)、(秋风歌吟);
无声的声音(叶子)、(小花)、(汗水)、(谷粒)。

你还听到秋天的哪些声音?
明确:蚂蚁搬运粮食的声音、农民伯伯收获的笑声、水果你挤我碰的声音、秋雨沙沙的声音……
拓展阅读:
思考:
1. 短文一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 短文是从哪三方面描写家乡秋天的景色的?
阅读短文
参考答案
家乡的秋天
家乡秋天的景色可真美啊!阵阵秋风吹来,湖面上泛起的水波闪闪发亮。

岸边树上的叶子一片片飘落下来,真像飞舞的彩蝶。

菊花开得正艳,那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的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艳丽。

那迷人的清香,引来了勤劳的蜜蜂、美丽的彩蝶。

参考答案:
1. 5句“家乡秋天的景色可真美啊”
2. 湖面上泛起的水波、落叶、菊花。

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5分钟)
一、补充音节。

l____ k______ y______ _____èn _____ùn _____uài
掠阔吟振韵蟀
二、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片滴颗朵阵排
一()大雁一()谷粒一()秋风
一()小花一()叶子一()汗水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话音()的叮咛()的音乐厅
()的歌韵()的歌吟()的谷粒
四、快乐阅读。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唰唰”,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1. 读诗歌,先找出描写声音的词写在下面,自己再写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选文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哪些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
一、üè uò yín zh y sh
二、排颗阵朵片滴
三、道别暖暖辽阔告别丰收饱满
四、1. 文中的:唰唰、自己写的:滴答、沙沙
2. 黄叶、大树、蟋蟀、大雁、田野。

重点导读:
1. 会认“咱、齿”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骨、几”的字音,会写“旅、怜”等13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大致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3. 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导入:人们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叫“旅行”,你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旅行,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看一次特殊的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文精析:
1. 我来学字词
(1)我会认
咱.(zán)们偷.(tōu)偷答.(dā)应.(yìng)卷.(juǎn)起
一骨.(gū)碌牙齿.(chǐ)细嚼.(jiáo)慢咽.(yàn)吞.(tūn)下
胃.(wèi)疼悲.(bēi)哀几.(jī)乎眼泪.(lèi)笑眯.(m ī)眯
(2)我会写
旅、咱、怜、救、命、拼、扫、胃、管、刚、流、泪、算
(3)词语理解
①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

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要好:指感情融洽;也指对人表示好感,愿意亲近。

例句:这两个小伙伴非常要好,整天形影不离的。

②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可怜:值得怜悯。

例句:这只小狗被关在笼子里,真可怜。

③“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悲哀:哀痛、伤心。

例句:听到这个消息,他的脸上露出悲哀的神情。

④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

例句:妈妈告诉我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能着急。

⑤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贮藏:储藏保管。

例句:妈妈每年都要贮藏一些大白菜。

2. 资料袋
牛的胃:牛的胃有4个胃室组成,即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皱胃。

食物按照顺序流经这4个胃室,其中一部分在进入重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内再咀嚼,称之为“反刍”。

这4个胃室并非连成一条直线,而是相互交错存在。

3. 我来说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4. 我会品经典
(1)事情的起因(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1-7自然段)
红头和青头玩(捉迷藏)的游戏时,红头躲在(草堆里),只露出两只眼睛(偷偷地看)。

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

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吞到嘴里)了。

事情的经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过程):(8-16自然段)
默读8~18节,找出描写红头的句子。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红头哭起来。

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

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果:(17-20自然段)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2)在牛肚子里,红头经过了哪些地方?
从牛嘴里到(第一个胃),接着到了(第二个胃),最后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想象红头会遇到哪些危险?又会有怎样的感受?请仔细品读句子,用下面的填空说一说:
当我和草突然被牛吃到嘴巴里时,感到非常害怕;我在牛的嘴巴里时,吓得我叫了起来;我的身子随着草慢慢蠕动,又进了牛的肚子,这时我非常难受,我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迷迷糊糊中,我眼前一亮,原来我又回到了牛的嘴巴里,我想逃出去,可是我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最后随着牛打了一个喷嚏,我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2)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及运用知识解决困难的机智。

小小的青头是如何救出红头的呢?
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重点研读句子: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当然有用。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第一: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①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当得知红头被牛吃进肚子里后,青头的吃惊与救友心切。

从“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可以看出青头非常着急,它一心想救自己的朋友,连疼痛都忘了。

②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明确:从“跳到”“隔着”可以看出青头千方百计地鼓励红头,给它信心。

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两个“!”的语气。

③“当然有用。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明确:这句话也是青头在给红头打气,让他有信心,同时也表达了他一定要救出红头的坚定决心。

第二:了解青头拥有丰富的知识并懂得运用知识。

①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②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③“当然有用。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④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明确:青头正是因为了解牛的“反刍现象”以及鼻黏膜受刺激会打喷嚏的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