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统计学

Medical Statistics

一、课程简介

医学统计学是七年制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这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规律;掌握医学研究的调查、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学生从事医学工作的科研实践能力;完善学生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统计思维方法。

本课程共84学时,通过这一课程学习,应使学生能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思想;能够在阅读国内外医学杂志,理解一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方法;能够自行设计实验和作一般的数据处理;能够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判断实验结果;能够熟练的应用spss统计软件。使用卫生部或教育部规划教材《卫生统计学》与《SPSS在医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熟悉统计工作基本步骤,了解医学统计学的发展。

熟悉SPSS的主要窗口及功能。

(二)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总体和样本,参数与统计量,统计误差。

2、统计工作基本步骤: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3、医学统计学的发展

4、SPSS概述:安装、启动与退出,主要窗口及功能

第二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统计图表的要求,选择,应用。了解统计图的绘制。

(二)教学内容

1、统计表:统计表的要求,种类,错误修改。

2、统计图:图形选择,制图原则,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

第三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平均数的应用条件和计算方法;掌握各种离散趋势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掌握正常值制定原则,单双侧意义,适当百分界限,正常值的计算方法。熟悉频数分布表的制作、用途;熟悉正态分布的特点。了解正态分布的定义。

掌握数据文件的建立方法,变量名称的定义,类型的定义,长度的定义,了解变量标签,掌握

SPSS的数据录入,成组资料、配对资料,多因素资料等输入格式,掌握SPSS的文件操作,文件的保存及与数据库、excel文件之间的转换

(二)教学内容

1、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直接法,加权法);几何均数(直接法,加权法);中位数(直接法,频数表法)

2、离散程度指标:全距、四分位间距、标准差、变异系数

3、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4、正常值范围的制定

5、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方法,变量定义;数据录入;文件的保存及与数据库、excel文件之间的转换

第四章相对指标及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相对数的计算及应用,掌握率的标准化法。熟悉相对数与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比、率、构成比、标准化法

第五章计量资料的参数估计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标准误的计算、意义,掌握总体均数的估计方法。掌握单变量频数表,掌握单变量统计描述过程。熟悉可信区间的概念及涵义。了解t分布。

(二)教学内容

1、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

2、t分布

3、总体可信区间

4、SPSS:单变量频数表、单变量统计描述过程、数据的考察过程。

第六章假设检验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一般步骤及t检验。了解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掌握求多个样本均值的过程、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检验、t检验。

(二)教学内容

1、假设检验的基本知识,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t检验。

2、SPSS:求多个样本均值的过程、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检验、t检验。

第七章方差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方

差分析的步骤,熟悉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的几种方法。了解F分布。

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操作。

(二)教学内容

1、F分布,单因素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

2、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第八章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率的标准误和率的可信区间;掌握率的u检验。熟悉二项分布的特性与规律。

(二)教学内容

二项分布,率的标准误与总体率的可信区间,率的u检验:样本率与总体率、两样本率。

第九章2χ检验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2χ检验的适用条件。了解行×列表资料的2χ检验的分割、确切概率法。

掌握行×列表的制作与分析

(二)教学内容

1、四格表2χ资料检验;配对资料2χ检验;行×列表资料的2χ检验

2、SPSS:行×列表的制作与分析

第十章相关与回归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相关回归的意义,计算方法及显著性检验。熟悉相关与回归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回归的应用。

掌握简单相关与回归过程

(二)教学内容

1、直线相关:直线相关系数的计算;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2、直线回归:直线回归方程的计算;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3、SPSS:简单相关与回归过程

第十一章非参数检验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秩和检验的排秩、计算秩和、查表的方法;掌握秩和检验适用范围。熟悉非参数检验的概念。

掌握配对资料的非参数检验,符号检验与符号秩和检验,掌握两个与多个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的操作。

(二)教学内容

1、非参检验的概念、适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