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资源调查流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草原资源调查流程(1)
⼀、背景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草原作为覆盖内蒙古国⼟⾯积最⼤的植被景观,为森林⾯积的3.5倍,耕地⾯积的10倍,占全国草原总⾯积的22%。
⼀个时期以来,由于⽓候持续⼲旱和⼈为不合理利⽤,内蒙古草原资源数量、质量在不断降低,部分草原⽣产、⽣态功能逐步丧失,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现象严重。
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加⼤了草原⽣态保护与建设⼒度,通过⼗年的建设,内蒙古草原⽣态状况较本世纪初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为了全⾯掌握草原资源现状,为进⼀步制定草原保护建设、合理利⽤对策与措施打基础,⾃治区政府安排部署⾃2009年开始⽤2-3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进⾏⼀次⼤规模的草原资源调查。
此次草原普查⼯作在⾃治区草原普查领导⼩组的指导下,由农牧业厅组织,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负责制定普查技术规程、进⾏技术培训,开展野外调查、内业解译勾图及汇总⼯作;各盟市、旗县草原监理所、草原⼯作站参加了本地区的外业调查及部分内业勾图⼯作。
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内蒙古⼤学、内蒙古农业⼤学等单位派专家、教授对外业⼯作进⾏了技术指导。
⼆、草原调查技术⽅法
(⼀)范围及内容
本次草原资源普查范围是全区12个盟市101 个旗县的草原;草原开垦调查的范围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6个盟市。
调查内容主要有:
1、草原资源状况:包括草原类型⾯积与分布、草原⽣产⼒与载畜量、草原等级、草原野⽣植物种类及数量等;
2、草原⽣态状况:包括退化、沙化、盐渍化程度及分布;
3、草原利⽤状况:利⽤⽅式、利⽤强度等;
(⼆)技术路线及⼯作流程
本次草原普查以遥感卫星数据为信息源,以地⾯调查资料和⽓象资料为基础数据,参考历史的图件及相关数据,应⽤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采⽤⼈机交互式⽬视解译、勾绘的⽅法,获取草原分类基础数据信息,运⽤遥感估产模型估算草原⽣物量,以旗县为单位汇总统计数据,应⽤标准GIS数据库格式实现存储与查询。
技术路线如图1:
草原普查技术路线
成果:草原本底系列图件、统计数据、调查与监测报告
图1 草原普查技术路线图
草原普查⼯作流程主要有三个环节,即准备⼯作、外业调查和内业汇总⼯作。
准备⼯作:包括成⽴领导⼩组、制定⼯作⽅案、组织调查队伍,编制技术资料、地⾯测定的物资等准备⼯作,完成技术培训、遥感数据处理预判等。
野外调查:主要完成样地样⽅的调查,记载植被群落特征及周边环境的各项数据,为订正及建⽴判读标志、分析草原状况打基础。
内业汇总:包括对野外调查资料的处理,综合分析建⽴遥感判读标志,编辑各专业图件,统计汇总及评价,编写调查报告。
(三)遥感数据处理
遥感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
草原类型、草原退化调查采⽤2009年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7覆盖内蒙古全境101景TM数据;草原开垦调查采⽤东6盟1988年、2000年、2009年三期TM数据,部分半农半牧地区辅以2009年Spot对地观测系统影像数据。
TM遥感数据为2009年经处理的正射影像,时相以植物⽣长旺季6⽉—9⽉为主,分辨率为30⽶,波段为4、3、2 假彩⾊合成,底图投影选⽤Albers等⾯积投影,数据格式为TIF格式。
地⾯测产结合MODIS对地观测系统(EOS)数据,⽤于草原⽣产⼒建模估算,MODIS数据地⾯分辨率为250⽶,时相为7 —8 ⽉,对MODIS数据进⾏精校正、归⼀化植被指数(NDVI )处理等,得到NDVI 分布图。
TM影像数据轨道号见图2。
图2 TM影像数据轨道号
(四)野外数据采集
以旗县为基本调查单元,依照调查区遥感影像特征、草原类型分布状况及交通条件,选择调查路线。
本次调查按不同调查内容规定样地分主样地、辅助样地、观察样地3种类型,主样地是从省(区、市)草原整体分布状况考虑⽽布设的样地;辅助样地是从县(市、区、旗)草原类型分布状况考虑⽽布设样地;观察样地视地形地貌、草原类型和利⽤等变化随机设置。
依据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辩率和草原类型分类精度等,确定样地布设的数量,平均每100平⽅公⾥⾄少设⼀个样地(主样地与辅助样地数量⽐例⼤约在1:10)。
在地形和草原类型复杂的图幅上,可以适当增加样地布设数量;对于草原类型较为⼀致的图幅,可以适当减少样地布设数量。
样地调查内容包括地理位置、草原类型、地形、⼟壤⽔分状况等草原⽣境特征,样⽅调查内容包括植物季相、种类组成、⾼
度、盖度、频度、产量、枯落物量等。
除样地调查外,要进⾏草原利⽤、畜牧业⽣产、草原管理等⽅⾯的访问调查及搜集原⽣态及畜牧业相关资料。
野外植被调查过程中,采集的每个植物标本做好相应标记说明。
将调查路线和样地位置等GPS定位标在⼯作底图上,使野外实际地物与遥感影像建⽴影像判读标志。
在⼯作底图上勾绘草地与⾮草地、草地类等之间的界线,还要记录相关信息。
本次调查野外样地分布见图3:
图3 内蒙古草原调查样地分布图
样地记载⾯积:草原、草甸、沼泽、⾼⼤⽲草和灌丛化草原描述样地⾯积为100 hm2,荒漠样地⾯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主样地设置3个描述样⽅、测产样⽅和10个频度样⽅;辅助样地设置1个描述样⽅,3个测产样⽅和10个频度样⽅。
样⽅⾯积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草原样⽅⾯积⼤⼩
⽣活型草原类型
样⽅⼤⼩草本及⼩(半)灌
⽊样⽅草甸草原
1 m
2 典型草原
1 m
2 荒漠草原
2 m 2 荒漠
4 m 2 草甸
0.5 m 2
⾼⼤草本样⽅
16 m 2 灌⽊样⽅ 25 m 2,50 m 2,100 m 2(根据灌⽊密集程度调整样⽅⼤⼩)(五)内业汇总
1、草原类型、退化图制作及数据统计
草原类型调查参照《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规定,根据本次监测草原类型分类精度为类
(亚类)、型的要求,制定了本次基于草原遥感调查的草原分类系统(见附表)。
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调查参照《天然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的分级指
标》)(GB/ T19377)的主要指标,制定了本次基于草原遥感调查的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分级指标。
图4 调查样地电⼦化数据与遥感影像叠加⽰例
在地理信息软件ARC/INFO 、ARCVIEW 、ENVI 等环境中,以遥感影像数据为背景,叠加野外调查的GIS 数据,参考
上世纪80年代、2000年左右数字化的草原类型图、草原退化、沙盐渍化图等,建⽴了基于地⾯多点控制的⼈机交互的遥感解译、分类和制图⽅法,根据控制点的位置,采⽤最⼩距离法,提取草原“型”、“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等边界、图班信息。
在计算机屏幕上勾绘草原类型、草原“三化”图斑,订正全区天然草原类、亚类、型分布范围,草原及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的空间分布及配置;对每⼀个图斑加注全区统⼀草原分类系统、草原“三化”属性编码,准确定位、定性,进⾏专业制图、图形编辑、图斑界线审核、⾯积量算、数据统计及分析。
图5 遥感影像解译勾绘⽰例
2、产草量估测及载畜量计算
在产草量估测上,本次调查创建了遥感数据驱动的草原净第⼀性⽣产⼒和⽣物量估算模型。
在CASA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光能利⽤率原理,筛选输⼊参数(光和有效吸收⽐例、光能转化
率、光能利⽤率)⼦模型的计算⽅法和流程。
⽣物量估算模型经野外数据验证,估测精度基本稳定在85%以上。
模型估测了草原各个“型”⽣物量,逐步汇总到亚类、⼤类,以及不同⾏政区域。
参照《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标准中不同类型草原利⽤率、再⽣率、保存率及放牧时间、家畜⽇⾷量等基本参数,计算各类型草原季节或全年载畜量。
按⾏政区域界线分别统计计算旗县、盟市、⾃治区不同草原类型冷季、暖季和全年的理论载畜量。
3、草原等级图制作及评价
按照天然草原资源评价标准,依据草群的饲⽤品质和产草量评定草原资源质与量,按草原等级评价标准,对已定稿的草原类型图形变换为相应的草原“等”和“级”的图形编码,对部分产草量有差异的草原类型,其草原“级”的评定应给出相应的“级”差幅度。
草原等级图审查合格后,确认定稿,以旗县级为单位进⾏草原等级进⾏综合评价。
(六)调查精度与精度检验
本次调查⼯作底图精度1:5万、1:10万⽐例尺;勾绘图斑最⼩上图⾯积为:⾯状图斑6×6像元以上;线状图斑(或狭长地物)宽度在2个像元以上;草原与⾮草原边界偏差⼩于2个像元,草原类型、草原“三化”等边界偏差平均⼩于6个像元;出图最⼩图斑4mm2。
采取随机抽样的⽅法,全区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旗县,按10%抽样⽐例,平均每个旗县抽取50个图斑,在实地⽤GPS 定位,记录每个图斑分类信息并转化为⽮量⽂件与解译的⽮量图
叠加,计算图斑正确率。
结果表明:
草原类、亚类判别正确率平均在95%以上;草原“型”草原退化判别正确率在85%以上。
草原退化判别正确率在86%以上;草原沙化、盐渍的判识正确率在95%以上。
⽣物量精度检验采⽤多级检验的办法,按盟市、旗县和类、亚类等不同尺度的模型估测值与与实际侧产值对⽐验证,⽣物量估算精度为85-90%。
(七)执⾏标准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已颁布实施的《⼟地利⽤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国家标准界定草原。
草原类型与退化、沙化和盐渍化调查,参照《草原资源与⽣态监测技术规程》(NY/T1223-2006)、《天然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 T19377)。
草原资源评价依据《天然草原等级评定技术规范》(NY/T 1579-2007)。
草原合理载畜量计算依据《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NY/T635-2002)⾏业标准。
三、成果
图件:全区及12个盟市、101个旗县草原类型图,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分布图;草原“等”“级”图
统计资料:⾃治区、盟市、旗县级草原类型⾯积、产草量、草原载畜量、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积、草原等级⾯积等统计资料
⽂字报告:《内蒙古⾃治区草原资源调查报告》
数据库:建⽴全区草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包括专业图形、遥感图像、地理要素、野外GPS定位原始样地、野外拍摄照⽚等,通过系统软件实现输⼊输出、查寻检索、更新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