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zar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在了解了Zara所处的时装产业的大致情况以后,我们会用波特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分析其中的五种竞争力量。
(一)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的风险
由于Zara服装凭着“量少,款多,平价”的优势,架起了一定高度的模仿壁垒,是潜在入侵者难以模仿zara的成功。
Zara设计了一条灵敏的供应链,大部分的生产设立在欧洲,只有基本款式的服装生产设立在亚洲。
而且zara服装制作的一些人力密集的工作环节外包给周边的小工厂制作,在西班牙方圆200英里的生产基地集中着染色,剪裁等的生产工坊,形成网络。
一有订单,就可以立即制作,保证了时间上的制作优势。
而且zara不惜投入高成本在运输,及时把原料运到工厂,或者及时把新款服装运到美国,日本等市场,在全球培养了很多忠实的顾客。
介于此,入侵者想模仿zara的服装生产制作,必须要投入大量的金钱与比zara更快捷的设计生产,和更优质的服装,来争夺zara的市场份额。
但是在短期内,这样的入侵者是难以产生的。
(二)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在服装行业,商家多,竞争大。
而每家成功的服装公司,都必须要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以此为卖点与行业中其他竞争者相区别。
面对这成千上万的同行竞争者,西班牙的Zara颠覆了服装行业“量多,款少”的传统旧思维,以超速度、多品种少量、制售一体的效率化经营,立足欧洲,放眼全球,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装零售集团。
而Zara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以同样“量少款多”,更新时间短,价格低著称的瑞典时装品牌H&M。
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对Zara和H&M进行比较分析。
(1)供应链H&M采取的是双供应链平衡效率和成本,竭力在效率和成本之间寻找利润平衡点。
H&M和ZARA相比,H&M最快的前导时间晚了5天。
不过,这5天的代价却让H& M赢得了成本优势——“它的服装售价比ZARA便宜了30%-50%”。
H& M推崇的“三合一”理念,成本的优先级别最高,因此其生产地总是向拥有优良劳动力、低廉工资和高质量生产的地区转移。
H&M在北欧、南欧、东亚等设立了生产地,它并不拥有自己的工厂,而是将生产全部外包给分布在欧亚22个国家的700家独立供应商,将60%的生产放在亚洲,其余则在欧洲进行。
Zara是采用极速供应链。
Zara专注于反应速度,将大部分生产放在欧洲。
在西班牙,ZARA拥有22家工厂,和400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有70%位于欧洲,其他则分布在亚洲。
这样的地理位置也是为了保持其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ZARA采用JIM系统,实现柔性生产,从供应链上游便控制了布料、染料等原材料供应商,使他们总是以半成品的方式待命——一旦ZARA发出生产指令,这些原材料供应商便投入生产,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浪费时间。
(2)公司内部部门的协作与沟通H&M总部和22个生产办事处的所有部门间的沟通基于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平台完成。
在ICT平台上,H&M的各个部门、各个门店的信息是紧密共享的,包括采购、销售、物流等方面。
通过ICT做出快速反应,H& M能有快速的产品反应供应链,为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自然刺激了销售业绩。
而Zara的每个门店,都安装着彼此独立的信息系统。
每天晚上,位于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的ZARA总部,会和每个门店直接交换大量原始数据,数据细致到每款产品卖了几单、尺码、颜色、数量、卖出时间、支付方式、折扣信息、价格调整等。
之后,各部门会根据需要分解数据,以对各地市场做出判断。
全球各地的门店经理都可以通过PDA与总部产品经理进行直接沟通。
通过IT手段,ZARA建立了闭合的沟通机制,大量信息得以在供应链上顺畅流动,令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实现直接沟通。
(3)设计能力H&M的设计采购部至少在一年前就开始制订主流服装趋势计划。
灵
感源自报纸、杂志、旅行、街头时尚和多种多样的展销会等。
一旦丰富多彩的时尚印象得以记录在案,实际的设计工作就开始了。
H&M拥有超过100位设计师专注于不同的系列、主题、颜色、材料、小样……并贯穿于整个新的时尚季节。
Zara旗下拥有超过两百余位的专业设计师群,一年推出的商品超过12000款,可说是同业的5倍之多,而且设计师其平均岁数只有25岁,他们随时穿梭于米兰、东京、纽约、巴黎等时尚重地观看服装秀,以撷取设计理念与最新的潮流趋势,进而仿真仿效推出高时髦感的时尚单品,而且速度之快十分令人震惊,每周两次的补货上架,每隔三周就要全面性的汰旧换新,全球各店在两周内就可同步进行更新完毕,极高的商品汰换率,也加快了顾客上门的回店率,因为消费者已于无形中建立起ZARA随时都有新东西的重要形象。
因此Zara和H&M在发展上都各具优势,长期上难分伯仲。
但是可以指出的是,Zara和H&M这种快速供货,量少款多的经营模式,是未来时装产业发展的一定趋向。
(三)购买者讨价还价的力量Zara的零售只设专卖店,没有特许经营。
它每季都推出大量不同款式的服装,但是数量并不多。
在每间店铺只有几件同款的,即使是热卖也不会补货。
且店铺根据销售情况来下订单,有效减少打折处理存货的几率。
通过这种“制造短缺”,或称“饥饿”营销的方式,Zara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
没有折扣也从不打广告,顾客会主动地关注Zara服装的信息,担心错过喜欢的新款,并按原价购买。
在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方面,对Zara没有太大的威胁。
(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Zara公司为了防止对某家供应商有依赖,鼓励供应商更快的反应速度,Zara剩余的原材料供应来自其公司附近的260家供应商,每家供应商的份额最多不超过4%。
这样,Zara可以避免了某家供应商缺货而不能进行生产制造的风险。
而且随着Zara的销售不断增加,许多供应商都争着为Zara提供原料,所以Zara基本上不会面临缺少制作原料的风险。
当然,因为对于每家供应商的采购量较少,这也有可能会造成单种原料的成本较高的情况。
(五)替代性产品衣服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没有替代衣服使用功能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