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利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水利史
太湖地区水利的建设和治理
太湖地区,“地沃物夥”,长期以来,都有“锦绣鱼米乡”的赞称。
但是,在上古,还是地势卑湿,土质较差,农业生产低下的地方;即《禹贡》所说的“厥土涂泥,厥田下下”之地。
后来,太湖地区的土著和外来移民,积极治水营田,在低洼平原,开河筑塘,排除潦水,围湖围海,兴筑圩田;在高亢和丘陵地区,修筑陂塘堰坝,防洪蓄水。
为解决太湖地区洪涝水的出路问题,进行了许多水利治理工程。
为便于南北物资的运输,又在平原上开挖江南运河和四通八达的支河。
于是,使太湖地区成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阡陌相连,桑禾相蔽的殷阜之区。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太湖地区农业和经济开发的历史,也是一部水利建设和治理的历史。
先秦水利
一、原始水利述略
考古发掘证明,太湖地区的种植业,是以栽培水稻开始和为核心的。
种植水稻,离不开灌水、排水,所以,太湖地区的原始水利,很可能是伴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而产生的。
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属马家浜、崧泽和良渚等几个文化序列。
据考古发掘报告,在这3个文化类型中,从马家浜文化的桐乡罗家角和吴县草鞋山遗址,崧泽文化的无锡仙蠡墩和青浦崧泽遗址,良渚文化的杭州水田畈和吴兴钱山漾等等遗址中,都发现了稻谷、米粒或稻叶等水稻遗存。
罗家角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太湖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这表明水稻无疑是这一地区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
种植水稻,与水的关系很大,那么,太湖地区新石器考古,有无发现稻田水利工程的遗迹呢?现在还没有。
因为现在的考古,主要还集中在古人居住或墓葬等留有明显遗迹的范围,对于农田,现在没有今后也不会进行什么发掘。
既然这样,那何以又有太湖地区原始水利大致与原始农业相伴生的结论呢?这一点,我们是根据有关建筑遗址的水沟来作出推定的。
如在吴兴邱城遗址的马家浜文化层位中,在建筑遗迹的附近,就发现了9条排水沟和2条宽度从1.5—2米的大型引水沟渠。
生活处懂得了排水、引水,我们也就不难想见,其时人们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也自然就会运用和掌握了开沟和挖坑蓄水等方面。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太湖地区史前的居民,在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就懂得了修筑田埂、田塍,建立了一套初步的引、灌、排水技术。
二、吴、越水利
据记载,殷商末年,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逃左奔江南,建勾吴国,相传太伯曾在无锡东南开太伯渎,西起运河,东通蠡湖(今漕湖),以备旱潦。
这可能是太湖地区人工开凿的最早河道。
到太伯十九世孙寿梦时,吴国开始强盛起来,寿梦之子诸樊时移都现在的苏州。
至阖闾为王时,任用楚人伍子胥、伯嚭为政,公元前514年,伍子胥扩建吴城,周围47里,建水、陆门各8个,有水陆之道通城;内筑小城周12里。
这条史料反映,当时已有一定的水工建筑技术水平。
另据记载,公元前514年,阖闾用伍子胥计谋攻伐楚国,为了便于军运,由伍子胥督率,在今高淳以东开凿了10多里长的河道,东通太湖,西入长江,后人名为胥溪河。
这条河道的开凿,避免了和江风涛之险,也缩短了航线。
又如公元前495年,伍子胥在太湖东南还开凿了胥浦,从长泖接界泾向东开河,西连太湖,东通大海,相当今金山、嘉善间的胥浦塘。
这是吴国为了征伐越国而开挖的。
到吴王夫差时,为了北上攻齐,于公元前495年,特地开凿了运河,从苏州经望亭、无锡、奔牛转北由孟河出长江,全长170余里。
因奔牛以西至镇江,地势高仰,不易开挖,故从孟河通江。
这条运河开通以后,公元前486年,夫差又开邗沟(从今扬州至淮安北)沟通江淮,公元前482年进一步开深沟,直抵商(宋)、鲁之间,连通沂、济2水,以会诸侯于黄池。
除此,吴国另有渔浦、棠浦和从荆溪、胥溪经芜湖通长江的众多水道;东部,经淀泖由胥浦直通于海。
对外交通非常方便,故《史记·河渠书》有“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之说。
吴国除开沟外,其时还有开发湖滩、浅沼发展农业之举。
如吴国为了便于和楚国交兵,在固城(今江苏高淳)筑城,围湖为田。
光绪《高淳县志》即有这样记载:“吴筑固城为赖渚邑,因筑圩附于城,为吴之沃土”;这或许就是太湖地区最早的圩田。
太湖东部、南部,是沮沼下湿之地,要进行开发,非围田不可;即首先要开河筑堤,挡除外水,排除内涝,才能从事农业生产。
吴国政治中心从无锡迁移到地势低的苏州,就说明了其水工技术的进步。
这一点,《越绝书·吴地传》中有记:“吴北野禺栎志所舍大疁者,吴王田也,去县八十里”;“吴西野鹿陂者,吴王田也”;“胥卑虚,去县二十里”;“吴北野胥主疁者,吴王女胥主田也,去县八十里”,等等。
这些“大疁”、“鹿陂”、“胥卑虚”、“胥主疁”是成片农田的名称。
“疁”、“虚”是指四周高、中间低的意思;“鹿陂”指明是吴王田,说明是堤内成田,而不是堤内蓄水的陂塘,这些无不反映了筑堤围田的迹象。
另外,吴时也可能已右河浦建堰闸了,《越绝书·吴地传》载:“吴古故祠江海于棠浦东。
江南为方墙,以利朝夕水。
”“方墙”大约就是板闸,似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潮水进退。
所以从当时的水工技术来看,在通长江的河口设置堰闸是不无可能的,其修建的围田,也可能已设置堰闸控制内外水了。
公元前473年,吴国为越所灭,越又治吴地140年,继续开发太湖地区。
在这之前,越国的大夫范蠡,在苏州西北就开过一条蠡渎,西接太湖,东连蠡湖,以资运送军粮,袭击吴国;并且还在古东江水系地区,即今嘉兴、海盐一带经营围田垦殖。
越灭吴后,继续围田,《越绝书·吴地传》
记及的苏州一地的围田,就有地门外25里在波洋中造以为田的“世子塘”,去县26里的“洋中塘”2处。
吴国在苏州的北部和西野围田,越时进一步在苏州南部沼泽低洼地区围垦,说明其围田技术较吴似有了进步。
楚水利
公元前333年,越国为楚所灭,楚王封春申君黄歇于故吴地。
据史籍记载,春申君曾治理过无锡湖,可能筑了一些湖堤,以便在淤涨的地段围田。
无锡湖,又称芙蓉湖,在今无锡、常州、江阴之间,周15000顷。
另外,春申君还凿语昭渎。
其地去无锡35里,东到“胥卑”大田,南注入太湖。
再是在无锡西,造龙尾“陵道”,通到苏州北面80里的“胥主疁”田段。
“陵道”是陆行大堤,在太湖地区挖土筑堤,同时也就开成了河浦。
又在江阴西面开申浦,从长江向南,分为两支流,东入无锡,西入武进戚墅堰,都达于运河,与这些水利建设的同时,春申君还在江阴、武进、无锡地区,设置了范围较大的上、下两屯,垦拓农田。
黄歇及其以前的伍子胥、范蠡在太湖地区主持开凿兴建的河道和水利工程,后代有的已经少湮废,有的经不断修造而目已非昔比。
但是,这一地区,今天仍有不少以“胥”、“蠡”和“申”命名的河浦湖荡,这可以说是后人对先秦水利业绩的一种缅怀。
秦汉六朝水利的开发
一、秦代水利
公无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太湖地区归入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
秦始皇三十七年,赢政出巡,至太湖地区,特开凿丹徒曲阿,即镇江至丹阳一段运河。
吴时江南运河只从苏州开到奔牛,秦时运河便经由镇江入江。
《越绝书·吴地传》记载,秦始皇还“治陵水道”,从嘉兴至钱唐(今杭州),通浙江。
所谓“陵水道”,也即开河筑堤形成的水陆并行道路,是江南运河杭嘉段的雏形。
秦朝前后仅十四、五年,在这短短几年就开凿这样2段河道,所以,从时间上说,秦朝在太湖地区的水利建设,还是显著的。
汉代水利
汉武帝时,为了便于征输闽、浙物资北上,从苏州以南沿太湖东缘的沼泽地带,也开挖了一条长100多里的运河。
其时太湖东缘尚无界限,只
是在水中将妨碍航行的浮涨挖出,这样就接通了苏嘉之间秦时尚挖通的空白段,至此江南运河便粗具轮廓。
汉时除开江南运河外,并对太湖西南地区作了较大开发。
如长兴,早在阖闾时,就因筑城辇土而成“西湖”。
越范蠡,在县东35里,筑“蠡塘”。
汉朝在这一基础上,又进行了多项建设。
如汉初荆王刘贾,在县南90里,开凿“荆塘”;汉平帝元始年间,皋伯通在县东北25里,又筑“皋塘”。
所谓塘者,如有的史籍所称:“绵以水左右通陆路也”,是指两岩堤路夹河的水道,外挡洪涝,中通航尾和用来排灌的。
所以,这些堤塘,实际都是为挡住湖水以宜垦殖之举。
又如湖西民长兴毗邻的宜兴,其东氿和西氿,原是和太湖相连的湖汊,风浪很大。
东汉时,袁圮在这里筑长桥,开便民河,以避航行风涛之险,也进行了不少建设。
由汉时的确良些工程来看,很明显,这时太湖西南的农业区域,便已开始逐步从高地向沿湖低地拓展。
汉朝太湖地区的另一重要工程,就是南部余杭的“南湖”。
此湖在东汉熹平二年,由余杭县令陈浑创建。
南湖位于旧余杭县城的南侧,是太湖流域兴筑最早,规模较大的陂塘蓄水工程。
南湖的建成潴滞了南苕溪山洪,减轻了余杭及其下游游杭州、德清广大地区的洪潦威胁,并蓄电池水灌溉农田千余顷。
南湖主要工程有湖堤、“龙舌嘴”、“五亩塍”及涵闸等组成。
湖堤是利用县南凤凰山麓一片开阔的谷地,在北边和东边修筑孤形长堤一道,围成一个蓄水陂湖。
由于西南地势略高于东北,在湖中筑一隔堤,将全湖分为两部分,西为上湖,东为下湖,总称南湖。
上湖周长32里28步,下湖周长34里180步。
上南湖至明代已被围垦。
“龙舌嘴”位于湖的西北面南苕溪的南侧,分溪水入湖,龙舌嘴到南湖之间的进水渠叫“沙溪”,长约2里左右,溪水入湖处用块石彻筑,叫做“石门函”,这些都是进水工程。
“五亩塍”位于湖的东南角,是一座溢洪滚坝。
涵闸叫“西函”,建于五亩塍东侧,有引水灌溉和节制湖水的作用。
这些建筑物,多数大致在陈浑建湖时就有了。
南湖是继绍兴鉴湖以后江南地区修建的较大水库工程,标志太湖山丘地带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南潮在解放后经过全面整治,现在仍起着滞洪灌溉的作用。
三、六朝水利
公元220~589年,我国长期处在南北分裂的局面,这时江南在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的统治下,社会比北方相对安定,加上北方大批流民的移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使这一地区的经济,较过去明显地发展了起来。
这一时期,太湖地区的开发和水利建设,主要有下列这样一些方面:
(一)孙吴屯田
六朝时,太湖地区的开发,曾以大规模的屯田方式进行。
太湖地区的屯田不单是一种垦殖,从农田水利来说,也是在较大范围内的一项重要水利建设。
六朝的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以孙吴屯田规模为最大。
孙权在称帝前,就任命陆逊为海昌屯田都尉,在太湖东南开始屯垦。
建国后,又分吴郡无锡以西为屯田区,置毗陵典农校尉。
赤乌中,诸郡同部伍“会佃毗陵,男女各数万口”,由此可见其屯田规模之大。
湖西的溧阳等县则省县为
典农都尉,负责屯田。
孙权黄武五年,“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
军土也营田垦殖。
对此,晋左思《吴都赋》中,有“屯营栉比,廨署棋布”,“畛畷无数,膏腴兼倍”的描述。
孙吴大规模进行屯田的结果,进一步促进了太湖地区山丘高地和平原洼地农田水利的发展。
(二)破岗渎和上容渎的开凿
六朝的都城,大都设在今南京,而他们的经济,主要又依赖太湖地区,此前太湖流域与建业的交通,一般由运河从镇江入江,再由长江转达。
长江有风涛之险,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在赤乌八年,孙权派陈勋率屯田兵士等3万人,开凿句容中道,即破岗渎。
这条运河,起于句容小其,向东穿过山冈,到达今丹阳延陵镇西,再与江南运河相接。
由于破岗渎通过茅山丘陵,河道比降较陵,所以在运道上修建了14座埭(即堰),分级节制水流,形成梯级航道。
这样,东南的漕舟,就可由运河到丹阳,经破岗渎在句容转秦淮河一直到南就。
南朝梁时,废破岗渎,另凿上容渎。
上容渎在句容县东南5里,实行高岗分流。
一源东南流,长30里,沿程筑16唐埭,东流入延陵接江南运河;一源西南流,长26里,沿程筑5座埭,流经句容界,入秦淮河。
总河道长56里,共21埭。
河高坡陡甚于破岗埭,故使用仅50多年,到陈武帝时,废上容渎又复修破岗渎。
(三)湖西地区的水利
六朝时期太湖的农田水利,湖西以陂塘堰坝拦蓄为主,湖东南以塘浦圩田为主。
其时湖西地区修建的较大陂塘,主要为丹阳的练湖和新丰塘。
西晋末年,陈敏占据江东,使其弟陈谐在丹阳县北,利用当地天然地形,拦遏马林溪水,建成一个周长40里,蓄水面积2万余亩的练湖。
练湖又称练塘,亦称曲阿后湖。
练湖建成后,拦蓄山洪,使丹阳、延陵、金坛一带良田免被淹没,灌溉农田数百顷。
新丰塘,系东晋大兴四年,由晋陵内史张闿所建。
其塘址在丹阳县东北30里的新丰镇附近,溉田800余顷。
据记载建塘时共用了21万多人工。
另外,南朝时在金坛也修了不少塘堰,如单塘,由南齐单旻主持修建,位县东北28里;谢塘,梁天监年间谢法崇修建,位金坛东谢村,面积约百亩;吴塘,梁吴游主持修建,位县东25里,塘周长30里,半属金坛半丹阳;南、北谢塘,梁普通间谢德盛修建,在县东南30里,隋湮芜,唐武德中谢元超重修,各灌田千余顷;莞塘,梁大同五年(539)侍御史谢贺之组织百姓壅水为塘,因以后种莳莞草,故名莞塘。
湖西修建的其他小型塘坝,更是繁不胜数。
对于这点,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在任丹阳尹时曾上表呈说,丹阳郡“旧遏古塘非唯一所”,因民贫业废,地利久荒,查得丹阳(治位今溧水县西50余里)、溧阳(治位今溧阳县西南90余里)、永世(治位今溧阳县南15里)等4县,有抛荒田8554顷,需组织118000劳力修治塘遏,约有一个春季就可完工。
由此,也足以说明这一带小型塘坝的众多。
如上所说,湖西地区如晋陵郡,孙吴时还是屯田垦殖的重点地区,其时地广人稀,且少陂渠,经二晋的发展,特别在南朝修筑许多陂塘以后,至南朝末期,如有的史籍中提到:“晋陵自宋、齐以来,旧为大郡,虽经寇扰,犹为全实。
”发展成为富实之乡。
(四)湖东南地区的水利
太湖东南地区地势低洼,要围垦就需筑堤,挡住太湖洪水。
太湖湖堤在长兴修筑最早,除汉以前修凿的蠡塘、荆塘、皋塘之外,在三国吴孙休
时,又筑青塘。
自吴兴城北迎禧门外西抵长兴,为长堤数十里,既能拦截洪水的奔溃,卫护沿堤的良田,又方便了来往的行旅。
吴兴以东的塘岸,则筑于东晋,这段称为荻塘的堤岸,由殷康主持,西起吴兴城,东抵平望镇,至唐贞元间,于頔又组织大规模整修,增高培厚,并改名为頔塘。
对于荻塘的修筑,以往记载写成“晋殷康所开,帝溉田千余顷”。
可是《永乐大典》引《吴兴志》的说法,认为这是不懂吴兴地势的人写的,称“湖(湖州)之城卑,凡为塘岸皆筑以捍水,作史者,以为开塘溉田,盖以他处例观”。
正确的提法,应“易开为筑,易溉为围”。
其实,荻塘两旁堤岸夹河,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能阻遏湖水泛滥,有利于堤外围田,同时也可灌溉塘两旁农田,又能对苕溪来水起“急流缓受”的作用,又利于水陆交通。
把青塘和荻塘联系起来,这反映六朝时,太湖南缘的湖岸已基本筑成。
湖南地区,六朝时大体属吴兴郡。
这一地区围田垦殖,需要疏浚水道,治理水患。
南朝有两次提出在东南方面开入海水道。
一次在刘宋元嘉二十二年(445),杨州刺史始兴王刘浚见松江沪渎壅噎不利,使吴兴郡经常遭受水灾,依据姚峤的建议,欲从武康紵溪(德清县东25里),向东开挖,接通谷水,经由长泖地区出海,河道长100余里。
另一次是在梁中大通二年(530),因吴兴郡屡遭水灾,准备开“当漕大渎,以泻浙江”。
因记载过于简略,具体路线无从知晓,推测是欲从德清向南开河出钱塘江的。
两次计划均未实现。
但可看出吴兴郡已在较快地进行开发。
太湖东部地区,六朝时属吴郡。
梁大同六年(540),将晋时的海虞县分置出常熟县。
为什么称“常熟”?清《常昭合志稿》释称:“高乡濒江有二十四浦通潮汐,资灌溉,而旱无忧;低乡田皆筑圩,足以御水,而涝亦不为患,以故岁常熟,而县以名焉”。
由这一命名,反映常熟一带的塘浦圩田,大致在南朝末期已基本形成。
(五)围湖造田情况
据记载,六朝时的围湖造田,规模较大的有这样几次:孙吴永安三年(260),都尉严密议,作浦里塘,即在丹阳湖筑堤塘围田。
后因用工过多,过费财力而未能实施。
第二次是晋元帝时,晋陵内史张闿在无锡湖筑堰,试图泄涸湖水围垦。
这次,后来也因天寒地冻无法施工而作罢。
再一次是刘宋元嘉二十二年(445),修建阳湖堰(址今武进县),得良田数百顷,这次围田取得了成功。
太湖地区经过上述开发建设,其社会经济在六朝时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如果说汉朝还是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的状况的话,那么,到南朝宋时,如《宋书》所说:江南就成了“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富饶之地。
隋唐五代水利的发展
一、隋唐运河
隋大业六年(610),为准备隋炀帝南巡江南,在过去的基础上对江南运河,又进一步加以开拓。
由镇江一直修到杭州,全长800余里,广10余丈。
运河经过拓宽疏浚以后,不但提高了与北方的交通运输能力,也进一步沟通了太湖水系,从而对全区的水利建设和经济开发,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隋代除江南运河外,还在湖西地区疏扩了一条丹金溧漕河。
这条漕河,在刘宋时就有,当时叫丹泾渎。
隋大业初,县令达溪明加以疏浚扩大,使之成为太湖西部地区的干河之一。
唐代在太湖地区,主要开了元和塘、孟河和盐铁塘这样一些区间运河。
唐元和二年(807),李素开常熟塘,也称元和塘,自苏州齐门北抵常熟,长90里。
元和八年,孟简为常州刺史,开古孟渎。
孟渎在党旗城西28里,南通运河,北入长江,长41里,灌溉农田4000余顷,还能增引江水济江。
唐太和中(827~835),又开常熟盐铁塘,西起杨舍镇,经常熟、太仓,在黄渡入吴淞江,全长190里。
世传吴越王于此运盐铁,因以为名。
太湖地区在冈身处地形较高,为高田区,冈身以西地形较低,为低田区;盐铁塘位于高低分界之地,不仅方便了运输,也较高低分片治理的作用。
唐时修建的这些区间运河,也是塘浦圩田的骨干河道,起引水、输水、排水、灌水的作用,这对太湖东北地区塘浦圩田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唐代海塘湖堤的修筑和塘浦圩田的形成
开发太湖地区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也就是围湖围海的过程。
因为,塘浦圩田系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塘和湖堤系统的发展。
唐朝时,太湖地区的海塘和湖堤,就基本上全线建成了。
太湖地区最早的海塘,据《水经注·浙江水》引《钱诏记》称,东汉时,在钱塘县(治今杭州武林门内)东一里筑有“防海大塘”,系郡议曹华信创建。
三国孙皓时,在金山筑咸潮塘。
金山现在海中,但晋以前海岸线在金山至王盘山一线,后来海岸受冲内塌,金山和王盘山成为海中岛屿。
又东晋城帝咸和时(326~334),吴国内史虞潭,“修沪渎垒,以防海抄”。
当时松江在青龙镇东入海,其青龙镇以下的一段,称为沪渎。
“沪渎垒”一般认为就是海塘。
这是唐以前的历史情况,在唐朝一代,太湖地区海塘就基本修成了。
《新唐书·地理志》载:“盐官……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晨,开元元年(713)重筑。
”海塘系统的形成,使太湖东部平原大规模垦殖有了保障。
如天宝时华亭县(今松江)的设置,代宗广德年间嘉兴一带的大规模屯田,就都是开元海塘建成以后的事情。
唐代的修建海塘的同时,也基本完成了太湖东南缘湖堤的建设。
首先在开成年间(836~840),修建了蒲帆塘,东起吴兴城北2里,西接长兴县入太溪(即今箬溪),折北经今水口镇直通顾渚茶山。
其作用相当今吴兴至长兴的横港。
吴兴至平望镇这间的塘岸,是晋朝时筑的荻塘,唐贞元间,于頔又大加修筑,塘岸高1丈有余,改名为頔塘。
平望至苏州南部,地势低下,河湖不分,需在水中筑堤,工程比较艰巨,至唐元和五年(810)才筑塘路,称为吴江塘路,即江南运河苏州平望段的西堤。
苏州宝带桥也同时建成。
当时修塘路,主要是为解决漕运的风涛之险和纤路问题;但塘路建成以
后,实际上还改变了湖东洪水漫溢的状况,有利于岸东广大低洼地区的围田。
其时湖水入松江之口仍很宽广,洪水宣泄的问题还不大。
太湖西岸的塘堤,即宜兴百渎的横塘,是唐中期以后建成的,南北全长有数十里。
頔塘、吴兴、长兴间横塘和湖西横塘,处于太湖进水之地。
开始修筑时不是紧靠湖涯的,而是有一段湖滩之地,以后滩地逐渐淤长,茭芦地也逐渐开辟为水稻田,为了湖田排灌和航运的需要,在湖滩地里每隔几里疏溇港一条,这样就建成了许多溇港。
后代所说的宜兴“百渎”,长兴“三十六港”,吴兴“三十八溇”即此(图2—1)。
每一溇港的入湖处,都筑有闸,涝时控制湖水倒灌,旱时防溇水走泄。
随着湖溇的外伸,为了便于蓄、灌、排和区间运输,在纵溇之间,隔四、五里加挖横塘一条。
頔塘等也属于横塘的性质。
太湖的2大源流苕溪和荆溪,水急流大,分别由吴兴和宜兴的横塘受之,再分入溇港而下太湖。
“横塘纵溇”,能使水势和缓,起急流缓受的作用,以使上流不致有漫溢之患。
太湖西、南的湖溇圩田系统,在唐后期已经形成。
太湖东面的横塘,是吴江运河,始筑吴江塘路时是临湖的,后来滩地在涨坍不定的过程逐渐延伸,也开了溇港,即所谓吴江“十八港”和震泽“七十二港”。
吴江十八港,为太湖泄水口港,震泽七十二港(部分属頔塘系统),则有进有出。
吴江溇港的形成比吴兴、宜兴地区要晚得多,大约系明以后才形成的,其湖滩地的淤涨,尤以近200年来为迅速,湖溇圩田也随之增加。
太湖湖堤的建成,为湖外圩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促使堤内湖滩地农田的开发,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