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百家争鸣”的含义
众多学者、思想流派,相互诘难批 驳、彼此吸收融合的局面。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形成原因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诸侯国间战争 1)政治: 不断。 2)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3)教育: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 4)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反对不义战争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 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任人唯贤而不以亲 阅读材料,指出墨子的思想核心。
“兼爱”“非攻”“尚贤”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项 目 时期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代表 孔子 孟、 荀 老子 庄子 韩非 墨子 主要思想 仁、礼、以德治民、有教无类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 荀子:仁义、王道、性恶 道是万物的本原;辩证法;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万物相对、逍遥 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国家 兼爱、非攻、尚贤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
时 期
孟子 战国
荀子 战国 仁义
春秋
仁的 爱人 思想 同 民本 以德治民 思想 性相近 异 人性论 创立儒家 学派
仁政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体系完整, 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 • 道家的创始人; • 生活在春秋晚期 • 思想主张: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 • 道家的创始人; • 生活在春秋晚期 • 思想主张: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B、政治主张:
材料一:“我不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 不妄为 材料二: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 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孔子的思想 ①“仁”的学说 ②“以德治民” ③“克己复礼”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思想核心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孔子的思想 ①“仁”的学说 ②“以德治民” ——政治思想
思想核心
民本思想
③“克己复礼”
保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第 1 课
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 2 课 成为主流思想后,是如何发展的? 第 3、 4 课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含义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史料2:有关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 , 仁者不为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 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 ,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辞让则悖于情 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 (1)“仁义”“王道” (2)“君舟民水” (3)“性恶论”
儒 家
道 家 法 家 墨 家
“百家争鸣”局面的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有( ) 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 ④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2、下列有关孔子“仁”的思想,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暴政 ②包含了民本思想 ③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④代表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④“有教无类” ——教育思想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3、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通过阅读史料,概括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1:有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 (1)“仁政”思想 (2)民贵君轻 (3)“性善论”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 秋鲁国人,享年73岁。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 生活十分惨淡。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 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 成为政府高官,后在55岁左右仕 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 国十四年,旨在推行自己的政治 主张,然而屡遭冷遇。于是,孔 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
2、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
思想主张: (1)以法治国 (2)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 实行君主专制 意义: 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 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三、道家和法家
3、墨家——墨子(战国初期)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 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没有阶级等差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 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 • 道家的创始人; • 生活在春秋晚期 福祸 兮 兮 • 思想主张: , ,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祸 福 B、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之之 所 所 C、哲学思想: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 伏 倚 停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道家和法家
(2)庄子——战国时期 • 思想主张: A.万物都是相对的; B.逍遥的自由精神。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 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 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 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 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三、道家和法家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孔子的思想 ①“仁”的学说
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雍也》
思想核心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孔子的思想 ①“仁”的学说 ②“以德治民”
思想核心
孔子和弟子路过泰山 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 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 重,可就是因为没有苛刻 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 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 后来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 只剩下她一人对着坟墓哭 泣。
众多学者、思想流派,相互诘难批 驳、彼此吸收融合的局面。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形成原因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诸侯国间战争 1)政治: 不断。 2)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3)教育: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 4)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反对不义战争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 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任人唯贤而不以亲 阅读材料,指出墨子的思想核心。
“兼爱”“非攻”“尚贤”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项 目 时期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代表 孔子 孟、 荀 老子 庄子 韩非 墨子 主要思想 仁、礼、以德治民、有教无类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 荀子:仁义、王道、性恶 道是万物的本原;辩证法;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万物相对、逍遥 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国家 兼爱、非攻、尚贤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
时 期
孟子 战国
荀子 战国 仁义
春秋
仁的 爱人 思想 同 民本 以德治民 思想 性相近 异 人性论 创立儒家 学派
仁政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体系完整, 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 • 道家的创始人; • 生活在春秋晚期 • 思想主张: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 • 道家的创始人; • 生活在春秋晚期 • 思想主张: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B、政治主张:
材料一:“我不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 不妄为 材料二: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 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孔子的思想 ①“仁”的学说 ②“以德治民” ③“克己复礼”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思想核心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孔子的思想 ①“仁”的学说 ②“以德治民” ——政治思想
思想核心
民本思想
③“克己复礼”
保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第 1 课
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 2 课 成为主流思想后,是如何发展的? 第 3、 4 课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含义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史料2:有关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 , 仁者不为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 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 ,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辞让则悖于情 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 (1)“仁义”“王道” (2)“君舟民水” (3)“性恶论”
儒 家
道 家 法 家 墨 家
“百家争鸣”局面的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有( ) 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 ④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2、下列有关孔子“仁”的思想,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暴政 ②包含了民本思想 ③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④代表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④“有教无类” ——教育思想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3、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通过阅读史料,概括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1:有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 (1)“仁政”思想 (2)民贵君轻 (3)“性善论”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 秋鲁国人,享年73岁。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 生活十分惨淡。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 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 成为政府高官,后在55岁左右仕 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 国十四年,旨在推行自己的政治 主张,然而屡遭冷遇。于是,孔 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
2、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
思想主张: (1)以法治国 (2)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 实行君主专制 意义: 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 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三、道家和法家
3、墨家——墨子(战国初期)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 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没有阶级等差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 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 • 道家的创始人; • 生活在春秋晚期 福祸 兮 兮 • 思想主张: , ,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祸 福 B、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之之 所 所 C、哲学思想: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 伏 倚 停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道家和法家
(2)庄子——战国时期 • 思想主张: A.万物都是相对的; B.逍遥的自由精神。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 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 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 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 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三、道家和法家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孔子的思想 ①“仁”的学说
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雍也》
思想核心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2、孔子的思想 ①“仁”的学说 ②“以德治民”
思想核心
孔子和弟子路过泰山 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 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 重,可就是因为没有苛刻 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 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 后来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 只剩下她一人对着坟墓哭 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