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题申报: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及长效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及长效机制研究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产教深度融合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民办院校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培育工作取得突出成效,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很多科技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应用,转化收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大多数专利成果流于形式,极大影响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需要,不利于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经常有人诟病我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只有5%到10%,所以过去十几年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如何解决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症结的问题。

高校是成果产出的主要基地,但是面临转化困难,而产业内的企业发展需要科研成果引导、支撑、示范,存在这样的供需矛盾或需求,所

以产学融合驱动成果转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价值。基于此,课题组尝试选取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及长效机制作为研究方向。

(二)课题界定

本课题以民办高校成果转换为研究对象,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方向,探索科技成果转换为核心,着力破解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校与“十强”产业骨干企业深度合作,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整合互补性资源,共建产教园区、科教创新区、研发基地、成果转化中心,打造一批创新综合体,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

产教深度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科技成果转换: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三)研究综述

通过梳理美、英、日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较为成功国家的做法,并分析我国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着力于科技成果的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程志红(2020)、孙自法(2020)、阚逸群(2020)、李蕊,翟通(2020)从扭转评价导向、促进产学研融合、明确产权归属与均衡利益分配、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专业师资建设等角度提出对推进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具体建议。

2、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促进成果有效转化。苗振林(2020)、李飞,孟申思(2020)、侯媛媛,周晗(2020)、杨刚要(2020)从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调整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我国民办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3、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带动成果转化服务链条的健康发展。冉从敬,宋凯(2020)、李长征,张丹(2020)、潘启勇(2020)、郑程挺(2020)、张栓兴,杨欣怡(2020)、吴寿仁(2020)、王媛媛,刘佳(2020)、董雪峰,王明艳(2020)通过强化制度支撑,多方服务并举,建立成果互信机制等方式,构建良性成果转移转化引导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新生态的积极举措,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健康发展。

文献述评: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等进行梳理发现,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及价值性论述层面,涉及

到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层面也基本在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多,而实践经验层面的研究少。基于此,本课题拟结合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实践,尝试提出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及长效机制的实施路径。

(四)选题意义

1、理论价值

(1)通过转化对策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充实和深化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

(2)通过长效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引导提升本地研究成果由形式向质地转化的方向。

2、应用价值

(1)课题研究可以促推相关方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关键人才培养,探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教育培训新模式新机制,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示范标杆,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单位战略实施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能力。

(2)课题研究提出尝试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链,建构科研项目对接市场需求导向,打破科研机制壁垒,定期召集优势学科科研精英组成科技“博士行”“教授团”等深入企业举行“成果发布会”,开展与企业科技对接走访。

(3)课题研究结合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展开,坚持“放水养鱼”,通过“项目孵化,推动转移”“技术入股,共同经营”等方式,成立学科性公司,以公司的发展带动学科的发展,鼓励教授们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视创新、创业实践,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培育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孵化器。

2、课题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搭建学校与企业间的桥梁,最快速、最高质、最高效地为企业输送科技人才,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科研、创新、新技术开发提供智库,同时也帮助优秀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多方共赢。

(二)研究内容

1、梳理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现有科研评价体制机制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机构不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未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等现实问题。

2、梳理美国、德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

(1)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对策建议;(2)就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某一个或某些投入要素,提出优化举措;(3)针对民办高校的具体某一类科技成果开展转化对策研究;(4)基于转化中介的改良开展推进民办高校成果转化的研究;(5)从动力机制角度优化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3、从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调整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我国民办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三)研究重点

课题研究着力从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调整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方面采取措施,促推科技成果转化。将共同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和全要素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复合型技能技术人才。

(四)创新之处

1、通过课题组对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及长效机制进行研究,对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促进我校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执行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