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课内阅读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课内阅读练习
2、给⽂中第10、11⾃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
解(jiěxia)狐召(zhüo zhào)开落(lào lu?là)下⽑病压(yàyü)根⼉兴(xīng xìng)亡上当(dàng düng)晋(jìn jīng )国统帅(shuài suài )慎(shang shan)重
悼念(dào diào)推荐(jiàn cún)中军尉(wèi wan)4、从⽂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推荐()()允许()()
强壮()()郑重()()三、
5、照样⼦,填词语。
如:争夺(地位)
()机会()形势()时机()策略举荐()召见()担当()担任()6、根据课⽂内容填空。
(1)本⽂叙写了()时期,晋国中军尉祁黄⽺,为了()
不计私家恩怨,不避个⼈亲仇,即(),
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
表现了祁黄⽺(、)【⽤上合
适的成语】的⾼尚品格。
主要是通过⼈物的()描写表现⼈物的性格特
点和⾼尚品格。
(2).祁黄⽺向悼公举荐中军尉⼈选,推荐了两个⼈,先是,是他的;
后是,是他的。
他推荐两⼈的原因是。
当时⼈们对他的评价是
(3)请⽤⼩标题的形式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
7、给下⾯的句⼦⽤上合适的关联词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的腿脚落下了⽑病,⾛路很不⽅便,要告⽼退休,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8、认真读读⽂中画线的句⼦,通过这三句话中的“想”字,你体会到什么?
9、⼩练笔
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举荐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展开想象,动笔写
⼀写。
10、拓展练习:你知道下列成语的主⼈公吗?例:三顾茅庐(刘备)
卧薪尝胆( ) 破釜沉⾈( ) 精忠报国( ) 凿壁偷光( ) 负荆请罪( ) 完璧归赵( ) 乐不思蜀( ) ⼊⽊三分( ) 指⿅为马( )
《三顾茅庐》阅读练习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诚意地邀请他出⼭,辅助⾃⼰实现统⼀中国的⼤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不着⼤哥亲⾃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根⿇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地说你⼀点⼉也不懂得尊重⼈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张飞答应不再⽆礼兄弟三⼈才⼀起上路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的
............(.).蜿蜒起伏,好像⼀条等待时机
.............(.
).。
冈前⼏⽚
.....(.).疏疏朗朗,潺潺的
........(.).清澈见底,
.....(.
).青翠欲滴,景⾊
.......(.).。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多路,刘备就下马步⾏。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告诉刘备,诸葛先⽣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不要惊醒先⽣,吩咐关⽻、张飞在门⼝休息,⾃⼰轻轻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夫,诸葛亮翻了⼀个⾝,⼜朝⾥睡着了。
⼜等了⼀个时⾠,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进草堂,同诸葛亮见⾯。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后,刘备把他当做⾃⼰的⽼师,两⼈同桌吃饭,同榻睡觉,⼀起讨论天下⼤事。
○3刘备⾼兴地对关⽻、张飞
说:“我得到诸葛先⽣,就像鱼⼉得到⽔⼀样啊!”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
时⾠(ch?ng ch?n ) 半晌(shǎng xiǎng)茅塞(sa sài)顿开⼭冈(güng gǎng)策略(l?a lu?)辅助(fǔ pǔ)潺潺(chán shán)嚷道(rǎng lǎng)
2、按照课⽂原⽂填空。
3、给第⼆⾃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课⽂是按()的顺序来记叙的,表⽰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语有、、。
在段末⽤“//”给⽂章分段,并在段末简要写出段落意思。
5、先填空,再联系上下⽂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起伏:三()茅庐:
青翠()滴:秀丽()⼈:
群雄()争:茅塞()开:
6、这篇课⽂选⾃我国古典四⼤名著之⼀《》,它的作者是。
我还知道这部书中的故事有、、等。
⽂中划的句⼦⽤⼀个成语来概括就是,我还知道许多来⾃这部书的成语故事,如、、等其他三部名著是、、。
123
○1⽤()⽐喻()○2把()⽐作()
9、仿照⽂中加点部分⽤上“……来到……,只见……”写⼀段话。
来到……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拓展与积累。
连线。
徐庶进曹营
⼀个愿打,⼀个愿挨周瑜打黄盖粗中有细蒋⼲盗书⼀⾔不发
张飞使计谋
计上⼼来诸葛亮皱眉头
上了⼤当
11、想象写话。
如果你是诸葛亮,当你知道刘备在台阶下等了那么长时间,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写⼀写。
《永远的⽩⾐战⼠》阅读练习
科室⾥似乎仍()着她那()的笑声,病⼈似乎仍感受到她那()的关切与抚慰。
然⽽,在()的阳春三⽉,47岁的护⼠长叶欣却()地⾛了。
她倒在了与⾮典型肺炎()的战场上。
2003年春节前后,⼀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典型肺炎在⼴州⼀些地区流⾏,叶欣所在的医院开始收治“⾮典”病⼈。
这是⼀场没有硝(xiāo shāo )烟的战争!
随着医院“⾮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先⼠卒,从2⽉8⽇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拒绝接听家⼈的电话。
原有冠⼼病的“⾮典”患者梁先⽣,因发热咳嗽(sòu s ào )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f án z ào( )不安。
叶欣迅速赶来,娴(xián)熟地将病床摇⾼,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jǐ gěi)予⾯罩吸氧(yǎn yǎn ɡ),静脉(mài mò)注射强⼼药,ji ān c è( )⼼率(lǜ lù)、⾎压、呼吸……两⼩时过去了,患者终于
脱离了危险。
叶欣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躯投⼊到对另⼀个患者的抢救中去。
⾼风险、⾼强度、⾼效率,叶欣像⼀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个⼜⼀个患者从死神⼿中夺了回来。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s è s āi )其间的⼤量浓⾎痰排出来,⽽这⼜是最具传染性的。
⼀个⾮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员的倒下⾯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作出⼀个真情⽆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的抢救护理⼯作,有时甚⾄sh ēng s è j ù l ì( )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商量的余地。
她深知,也许有⼀天⾃⼰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的同事受感染,她x īn g ān q íng yu àn( )!
3⽉4⽇清晨,叶欣仍像往常⼀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到⾝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忙碌着,密切关注着每⼀个患者的病情。
劳累了⼀上午,连⽔都没喝⼀⼝,只觉得周⾝困乏疼痛,她不得不费⼒地爬到床上休息。
中午刚过,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
经检查,叶欣染上了⾮典型肺炎。
叶欣的病情()了所有⼈的⼼。
然⽽,多少⼈的(),都没能()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
3⽉25⽇凌晨,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
3⽉29⽇下午,⼴州殡仪馆青松厅,医院全体员⼯在这⾥与她作最后的告别。
(),()。
遗像中,叶欣留给⼈们的是()的微笑。
1、给⽂中缺少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按课⽂原⽂填空,给⽂中的拼⾳填上汉字,划去不正确的读⾳.
3、区别带点的字的不同含义,填上合适的序号。
“⾛”有以下意思:A .跑 B .死亡 C .失去原样 D .航⾏ E .离开○1.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47岁的护⼠长叶欣永远地⾛了。
()○
2.她刚⾛,你来迟了⼀步。
()○
3.船⾛得慢,后天才能到武汉。
()○4.这⾸歌,你唱⾛调了。
()○5.北京申奥成功,⼈们奔⾛相告。
() 4、、⽤“ ”划出⽂中的⽐喻句。
课⽂把叶欣⽐作。
⽂中表现叶欣抢救病⼈动作娴熟的词语有
5、⽂中“斩钉截铁”还可以换成、等词语。
“这⾥危险,让我来吧”我们仿佛看到了⼀个的叶欣,所以,读这句话,“”这个字应读得重些。
6、“声⾊俱厉”的意思是,叶欣对⾃⼰的同事声⾊俱厉,难道她为⼈很凶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7、⽤“”画出最能表现叶欣⼯作情况的⼀句话。
并⽤画出最能表现这些情况的相关语句。
8、课⽂主要从、、等⼏个⽅⾯,抓住叶欣的、表现了叶欣、
的崇⾼品质。
本⽂运⽤的叙述⽅法,⾸尾呼应,这样写更能表达出⼈们对叶欣的。
9、课题为什么⽤《永远的⽩⾐战⼠》⽽不⽤《永远的⽩⾐天使》?
10、叶欣的追悼会上,来为叶欣送别的⼈很多,有叶欣的同事,叶欣的⼉⼥,叶欣的⽗母,以及被叶欣救助过的梁先⽣……⾯对叶欣的遗像,他们⼀定有很多话要对叶欣说,请选择⼀种⾓⾊,替他(她)把⼼⾥的话写下来。
我是叶欣的我会默默地说:
《第⼀次抱母亲》阅读练习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
我们兄弟姐妹lún liú( )去守护。
轮到我的那天,护⼠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
母亲病得不轻,转⾝下床都很吃⼒,我赶紧说:“妈,您别动,我来抱您。
”我左⼿托住母亲的脖⼦,右⼿托住母亲的腿弯,使劲⼀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过猛,差点仰⾯摔倒。
护⼠在后⾯扶了我⼀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护⼟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
”母亲说:“我这⼀⽣,最重的时候只有89⽄。
”
年,眼⼒这么差。
”我说:“如果你跟我妈⽣活⼏⼗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护⼠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拉着我,背(bēi bèi)上背(bēi bèi)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重的担⼦翻⼭越岭。
这样年复⼀年,直到我们长⼤。
我们长⼤后,可以⼲活了,但逢有重担(dàn dān),母亲总让我们放下,让她来挑(ti āo tiǎo)。
我⼀直以为母亲⼒⼤⽆穷,没想到她是⽤80多⽄的⾝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
”
我kuìjiù( )地望着母亲那shòu xiǎo( )的脸。
护⼠也动情地说:“⼤妈,您真了不起。
”○2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把旧床单拿⾛,铺上新床单,⼜很⼩⼼地把边边⾓⾓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妈放上去吧,轻⼀点。
”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抱到⼤,我还没有好好抱过您⼀回呢。
让我抱您⼊睡吧。
”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笑话。
”护⼠说:“⼤妈,您就让他抱⼀回吧。
”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在床沿上,把母亲()在怀⾥,就(像象)⼩时侯母亲(报抱)我那样。
为了让母亲容易⼊睡,我将她轻轻地()。
护⼠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
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
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到床上去。
○3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泪⽔从母亲的眼⾓流出来……
1、⽤“√”标出括号中正确的⾳节或词语,并给⽂中的拼⾳填上汉字。
2、联系上下⽂理解词语:
突发奇想:
翻⼭越岭:
3、给最后⼀段按原⽂填空,所填的这些词语都是表⽰()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
7、第⼀次抱母亲,我怀着⼀种怎样的⼼情?
8、从⽂中的“担⼦”“重担”“翻⼭越岭”你能读出什么?。
9、读了《第⼀次抱母亲》这篇⽂章,让你想到哪⼀句传诵千古的诗句?哪句格⾔?⼜想到了<三字经>中的哪句话?请写下来。
10、读了这篇课⽂,你有哪些感想或体会,请⽤⼏句话写下来。
四年级语⽂下册三四单元课外阅读练习
(⼀)渴望读书的“⼤眼睛”
⼗⼏年前,⼀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别⼭地区采访“希望⼯程”。
在安徽省⾦寨县,他遇到了⼀群每天跋涉30⾥路求学的孩⼦,在众多孩⼦中间发现了⼀双闪亮的⼤眼睛。
这个⼤眼睛的⼩⼥孩年龄最⼩,最叫他担⼼,因为她上学⾛的是蜿蜒的⼭路,其中⼀段还在⼀座⼤⽔库上⾯。
可是,这个⼤眼睛的⼩姑娘⼗分坚强,不管刮风下⾬,她总是按时到校。
这位记者⼗分感动,⼀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的照⽚。
从此,照⽚中那双渴望读书的“⼤眼睛”打动了⽆数的热⼼⼈,也在⼩朋友的⼼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
它注视着前⽅,⽣怕漏掉⽼师在⿊板上写的每⼀个字,⽣怕漏掉⽼师讲的每⼀句话……
你看,这双⼤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会失去……
这双⼤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童的故事。
这双⼤眼睛,好像在看着⼤⼈,看着孩⼦,看着所有⼈,从⼼灵深处唤起⼈们的同情和关⼼。
这幅照⽚发表后,“⼤眼睛”很快成为“希望⼯程”的形象标志。
这双忧郁⽽充满渴望的⼤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的爱⼼,⽆数援助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们。
⽆数同龄的孩⼦也⾃愿向贫困地区的孩⼦捐献⽂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
来援助⼩伙伴。
在社会各界的努⼒下,“希望⼯程”开展⼗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民币。
220.9万因贫困⽽失学的⼉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学。
因此,“希望⼯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为改变教育落后⾯貌所付出爱⼼的⼀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眼睛还在注视着⼈们,召唤着更多的⼈投⼊到“希望⼯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更加努⼒学习。
1、课⽂题⽬中的“⼤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是()
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引⽤
2、联系上下⽂理解下⾯的词语。
跋涉:⽣怕:
濒临:崛起:
3、阅读第1⾃然段,回答下⾯问题。
(1)“⼤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
4、课⽂是怎样描写⼤眼睛的?从第2~5⾃然段中各找出⼀个关键词语。
5、第2⾃然段中的两个“⽣怕”写出了⼩⼥孩。
第3⾃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可是”说明了⼩⼥孩对的渴望,以及内⼼充满的原因。
6、这双“⼤眼睛”还“⽣怕”什么呢?展开想象写⼀写。
7、⽤“--------”和“”从⽂中分别画出⼀个排⽐句和⼀个⽐喻句。
8、“⼤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程”的标志?
9、你了解“希望⼯程”吗?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
四年级语⽂下册三四单元课外阅读练习
(⼆)另⼀扇窗⼦
⼀个美国的⼩男孩天⽣就有⼀只⼤⿐⼦,因为这只⼤⿐⼦,他在学校⼏乎成了每个学⽣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ǎng shǎ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师玛利亚发现了⼩男孩的忧郁。
⼀次课后,她⾛到⼩男孩⾝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些⼈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狗。
”⼩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的⼀扇窗户边看看吧。
"玛利亚牵着⼩男孩的⼿⾛到另⼀扇窗户边,"孩⼦,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玫瑰花,开得芬芳⽽灿烂,⼩男孩的悲伤顿时⼀扫⽽光。
孩⼦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师的⼼
⽬中你的⿐⼦是最可爱的
“⼤家都笑我啊(a ya wa na )。
”⼩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扇窗户,把你⿐⼦最可爱的⼀⾯展⽰给⼤家看啊。
”
恰好学校⼀个⼩型话剧演出,⼀个⾓⾊很符合⼩男孩。
在玛利亚的指导下,⼩男孩⿎起勇⽓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
因为他的⼤⿐⼦,⼈⼈都记住了这个校园⾥的⼩明星。
后来,⼩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的演出,也名声⼤振(zhèn zhèng )。
再后来他进⼊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
这个⼩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种思考和⾏动⽅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门。
1、联系上下⽂理解词语:
⼀扫⽽光
名声⼤振
2、选择括号⾥的正确的读⾳打“√”.
3、⽤“”划出⽂章的中⼼句。
4、给⽂章第6⾃然段加上标点。
5.⼩男孩先在窗⼦边看到,⼼情。
在⽼师的引导下⼜在另⼀扇窗户旁看见了,他的⼼情。
⼩男孩⽣活中那两扇窗⼦的含义你的理解是
6“孩⼦,你开错窗户了。
”联系上下⽂理解玛利亚⽼师的这句话。
7.读了这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8、⽣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的事⽽愁闷苦恼的时候么?谈⼀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读完这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四年级语⽂下册综合测评试题 2014\5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抄写下⾯的句⼦,做到格式正确,书写⼯整、规范、美观。
(5分)
阿联酋⼈民像爱护孩⼦⼀样,精⼼侍弄着这些花草树⽊。
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们才有了良好的⽣存环境。
2、看拼⾳写词语。
(6分)
qú dào cǎn hu? zhün yǎng gu? qí tuī jiàn jù ju?
( ) ( ) ( ) ( )( )( )
juün xiàn jiüo nai xiün ru? sǎng yīn sì nua cü hàn
( )( ) ( ) ( )( ) 3、按要求写四字词语,每组写两个。
(5分)
(1)和棋有关的成语:
(2)ABCC式的词语:
(3)AABC式的词语:
(4)学习专⼼的:
(5)很会说话的:
4、给下⾯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中写出序号。
(4分)
败:A、失败 B、打败 C、搞坏 D、解除;清除
(1)清热败.⽕()(2)打了败.仗()(3)败.家⼦()
顶:A、⽀撑 B、顶撞 C、相当,抵 D、顶替;代替
(1)真顶.得上清凉饮料()(2)顶.嘴()(3)顶.天⽴地()盛.情()(1)兴盛;繁盛(2)浑厚;(3)盛⼤隆重
杏树捧.出杏花()(1)⽤双⼿托(2)奉承⼈或带⼈吹嘘(3)绽放
5、按要求写句⼦。
(3分)
(1)通过读《传说有个⿅回头》,使我懂得了⾯对困难要乐观坚强。
(修改病句)(2)去春游,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改为反问句)
(3)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到我的脸上。
(改为⽐喻句或者拟⼈句)6 、按课⽂内容
(1)古诗中有美丽的春景:千⾥莺啼绿映红,。
有快乐的⼼情,,将谓偷闲学少年。
有美丽的荷花池,,。
还有深深的母爱,,。
(2)⼀对对羚⽺,没有,,,
快速飞跃。
那那弧线是⼀座以⽼羚⽺的死亡的那情景是何等的!猎⼈们惊得,得放下了
猎枪。
这样说是因为
(3)好朋友即将远⾏,临别时我⽤“”
来安慰她。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物和事物,有的格罗培斯,
的盲童明明,的黄河主⼈,的爱因斯坦,有的燕⼦,有的公仪休,有
母亲,的萨沙,我们还明⽩了很多道理,《第⼀朵
杏花》告诉我们
《苹果⾥的五⾓星》告诉我们
《⽣命的壮歌》教会了我们
《》《》
《》,⼏课则让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阅读
短⽂(⼀)《眼睛》
我⼩时(侯候)有⼀双好眼睛,记得在课余时,我常和同学⽐赛,看谁(忘望)得远,看清楚,我得过好⼏次第⼀名。
⼤家都kuā()我是“神眼”。
升中学后,我成了⼩说(迷谜),经常(捧棒)着厚厚的⼩说看,连吃饭、
睡觉有时都wànɡ()了。
屋⼦⾥光线暗了,我就把书凑近眼。
(座坐)累了,就躺在床上看。
这样时间长了,“神眼”变成了近视眼。
眼睛近视后真是受罪啊!看电影的时候,别⼈嫌jìn()我怕远。
看球赛,场上⽐分我看不见。
上课,坐第⼀排还看不清⿊板的字。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pèi()了⼀(副幅)眼镜。
1、给⽂中的拼⾳写上汉字。
2、去掉⽂中括号⾥不正确的字。
3、这篇短⽂先写再写。
4、短⽂⽤了哪⼏个例⼦来说明眼睛近视以后受的罪?
5、读了这篇短⽂,我懂得了的道理。
(⼆)打伞的⼥孩(16分)
南天门是花果⼭上的⼀个景点。
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下⼤了,只好在⼤树下躲⾬,躲了好⼀会⼉,有三个伙伴见到⼀位打伞的⼥孩,就钻进她的⾬伞⾥去,变成了四个⼈共⽤⼀把伞。
他们佝偻着⾝⼦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
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孩。
先还当她是迷路的⼩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穿着家常⾐服,⼜不像。
问她是做啥的。
她的声⾳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顶两块钱。
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路。
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
是她的家?到底是孩⼦,不会招揽⽣意,要不是躲⾬,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
这也是⽣活呀。
因地制宜,⼭⾥的孩⼦就靠带路来赚⼀点钱,穷⼈的孩⼦早当家呀。
⾬,下⼩了,我们继续前⾏。
百步之外,⼜碰上⼀个打⾬伞的孩⼦,好⽐菜场上的⼜⼀个“摊位”。
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个⼈了。
她说,带过⼀个,得了两块钱。
看样⼦,花果⼭上有⼀个“带路族”。
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都很⽊讷。
为什么不会拿⼏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的⼈,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
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中有我的家,⾛⼩道,抄近路,上⼭的⼩道在我脚下。
只要花上两块钱,⽔帘瀑布可以直达。
”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的字选出正确的读⾳,画上“√”号。
(3分)
打量(liáng lìàng)上浮(fú f?u )兴(xīng xìng)旺
2、从第3⾃然段中找出⼀个错别字,改正过来。
___改___。
(1分)
3、从⽂中找出⼀个⽐喻句,画上“~~”线。
在这个句⼦中,作者把______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
(2分)
4、联系上下⽂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
“因地”在⽂中指__________________,“制宜”在⽂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中说两位⼥孩很“⽊讷”,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联系上下⽂来看,“⽊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_________。
(2分)
6、从⽂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孩是什么样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能帮⼩⼥孩重写⼀个带路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习作:
⽣活中有许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让你感动,或让你痛恨,那是因为他们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那就拿起笔,把他们的所作所为记录下来,⼀定要写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把事例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