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毕业设计(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二)活动名称:《小树叶》
一、活动来源
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孩子们感受最深的就是秋风吹起时飞舞的树叶。
为让孩子们更好地感知秋季天树叶的变化我特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其中包括捡落叶,孩子们对小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充满了好奇,不少孩子都问我: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它会哭吗?会很伤心吗?由此我组织开展了音乐活动《小树叶》。
用声音的轻重和节奏的快慢表现歌曲是演唱的基本技巧之一,歌曲《小树叶》有两段歌词,分别表现小树叶离开树妈妈和明年再来打扮树妈妈的不同情感,正好可以运用这些演唱技巧来表现歌曲。
让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表露真情实感。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在歌唱时控制声音轻重和节奏快慢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2、学习小树叶坚强、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体会小树叶爱大树妈妈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表示第一段歌词的灰色调图片4张,形状略扁长;表示第二段歌词的亮色调图片4张,形状略高短。
灰色、绿色树叶若干。
2、幼儿观察过树叶飘落现象。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引出“小树叶”的故事
教师问:小朋友,你们手中拿的是什么?是从哪里捡来的?地上怎么会有树叶?树叶又怎么会从树上落下来呢?
二、欣赏教师演唱歌曲
教师有表情地演唱1—2遍,提问:小树叶歌唱时声音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小
树叶要这样歌唱呢?
三、借助图片学唱歌曲
1、教师边唱歌曲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图片的不同。
3、教师小结:灰色表示小树叶很伤心,歌唱时声音又轻又慢,图片就又矮又长;
亮色表示小树叶很坚强,歌唱时声音慢慢响起来,快起来,图片也变得高高短短了。
4、师生共同看图片,引导幼儿用“害怕”和“勇敢”的语气朗诵歌词。
5、利用图片学唱歌曲。
提醒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唱出两段的不同。
5、教师弹琴幼儿跟唱。
提醒幼儿忘了歌词时可以看图片或放轻声音听同伴以获得帮助。
6、有表情唱歌并配以动作。
四、选择不同的树叶分组演唱
1、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树叶,分灰色树叶组、绿色树叶组分段演唱歌曲。
2、找朋友交换树叶,再分组演唱。
3、男分组女对唱,女孩子唱第一段,男孩子唱第二段。
4、教师与幼儿共同为歌曲起一个名字叫《小树叶》。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手中的小树叶送回大树妈妈的怀抱,并到大自然中寻找更多植物的变化。
六、活动反思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
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
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
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始终把情感体验放在第一位,围绕这一主线开展活动: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并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学唱歌曲。
学习小树叶坚强、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体会小树叶爱大树妈妈的情感。
活动中幼儿都很积极,效果很好。
教案(一):活动名称:《小小鸟捡花瓣》
一、活动来源
秋天到了,秋风起了,周围的事物在悄悄变化。
《小小鸟捡花瓣》这首诗歌富有童趣,整首儿歌表现了秋天来了,花瓣儿飘落的情景,用拟人的手法——小小鸟来捡花瓣体验在秋天捡花瓣的愉快心情。
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去感受秋天特有的自然美丽景象,并表达由此产生的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
二、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表现的意境,体验小小鸟在秋天捡花瓣的愉快心情。
2、使幼儿在熟悉的诗歌内容结构的基础上,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尝试仿编诗歌。
三、活动准备
1、小小鸟捡花瓣的背景图,背景音乐
2、图片(小小鸟捡花瓣的重点句式的分析理解)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秋天到了,秋风起了,公园里到处都是飘落的树叶、花瓣。
美丽极了。
这时,有一只小小鸟飞来捡花瓣了,咦!它捡了花瓣干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呀?这个答案啊藏在这首诗歌里。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表现的意境。
1、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诗歌里说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听出来?
是的,秋天来了,秋天起了,花枝儿摇摇,花瓣儿飘飘,多漂亮呀,秋天真美丽!我们一起来学学花瓣飘飘的样子吧。
2、演示图片,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完整的朗诵诗歌,体验小小鸟在秋天捡花瓣的愉快心情。
提问:小小鸟在干什么呢?小小鸟捡花瓣要缝什么?
捡了几片花瓣小小鸟缝了一顶小红帽?
捡了几片花瓣小小鸟缝了一双黄手套?
捡了几片花瓣小小鸟缝了一件小棉袄?
(2)、师生共同朗诵诗歌
(三)、扩展想象,仿编诗歌。
1、通过“秋风姐姐送花瓣”的情景,扩展想象,自由创编。
提问:小小鸟还想用什么花瓣缝什么东西过冬呢?
2、师生朗诵防编的新诗句。
五、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漂亮花瓣,小小鸟也还有很多的朋友。
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捡更多的花瓣,做好多漂亮的新衣服送给小鸟的朋友吧。
六、活动反思
秋天到了,秋风起了,周围事物在悄悄变化。
此时,实施“多彩的秋天”这个主题活动,再恰当不过了。
《小小鸟捡花瓣》这个活动,不仅仅让孩子学习有关秋天季节性的知识,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知自然界的变化,去感受秋天特有的自然美丽景象,并表达由此产生的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设计上,本活动利用了图谱来教学,利用图谱学习诗歌,提高了教学效果。
同时,根据幼儿原有生活经验,让幼儿扩展想象,仿编诗歌,培养了幼儿创作、想象能力。
整个活动过程围绕活动目标进行。
第一个环节悬疑法,让幼儿对本次活动产生兴趣。
带着疑问欣赏诗歌,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起了铺垫的作用。
第二环节我让幼儿完整欣赏诗歌,再具体说一说诗歌中的内容,小朋友们都积极参与,表现的比较积极。
出示图片时我先出示大图让幼儿对秋天风起花落的意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再接着让幼儿想象、模仿花枝摇、花朵飘的动作,进一步感受秋天的意境。
在这个环节中第二环节在反复的讲述中理解诗歌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
这一环节中小小鸟捡花瓣、缝了一件物品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小朋友掌握的还不错。
第三环节是活动的难点,我让幼儿自由想象并能大声的在老师和同伴面前讲述,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创编的内容丰富多彩。
这与之前我们学习了树叶贴画是离不开的。
不足:幼儿通常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联想,在创编诗歌时,如果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相关的内容,或让幼儿自己画出联想内容,直观呈现思维的结果,使幼儿看到自己的创编成果,便于同伴间相互交流,可以更进一步丰富创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