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血栓是怎么形成的?本文告诉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读⾎栓是怎么形成的?本⽂告诉你!
⽣理条件下,我们的⾝体中有着相互拮抗的凝⾎系统和抗凝系统(纤维蛋⽩酶溶解系统),两种系统处于⼀种动态平衡状态,既保证了⾎液有潜在的可凝固性,在出现出⾎事件(如割伤)时能够及时⽌⾎,⼜始终保证了⾎液的流体状态。然⽽,在机体应激状态下,如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这种动态平衡便会被打破,促发凝⾎过程,形成⾎栓导致⾎管闭塞,从⽽发⽣急性⼼肌梗死。了解⾎栓的形成机制及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的了解急性⼼梗的治疗。
⾎栓形成基本条件
1、⾎管内膜损伤
正常情况下,内⽪细胞的抗凝作⽤如下:
①单细胞层的薄膜屏障—隔离作⽤;
②合成、分泌CO和前列环素(PGI2);
③合成、分泌凝⾎酶调节蛋⽩、肝素;
④合成、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
然⽽,内⽪细胞损伤时,则可通过以下作⽤促凝:
①内膜⾯粗糙不平,抗凝能⼒下降;
②促使⾎⼩板粘集;
③暴露内⽪细胞下的胶原纤维,激活Ⅻ因⼦,启动内源性凝⾎系统;
④释放组织因⼦激活外源性凝⾎系统。
2.⾎流状态的改变——⾎流缓慢或涡流形成
正常时,⾎流的轴流由红细胞和⽩细胞构成,外层是⾎⼩板,最外围边流是⼀层⾎浆,将⾎⼩板和内膜分离开,当⾎流缓慢或涡流形成时:
①⾎⼩板进⼊边缘,增加与内膜接触机会;
②局部凝⾎因⼦浓度增⾼;
③引起局部缺氧,导致内⽪细胞损伤,触发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过程。由于静脉⾎流缓慢,并有漩涡,容易受压,静脉⾎栓形成多于动脉(4:1),下肢多于上肢(4:1)。
3.⾎液凝固性增⾼
指⾎⼩板和凝⾎因⼦增多,或纤维蛋⽩溶解系统活性降低。
⾎栓形成过程
1、始动作⽤——⾎⼩板粘集
⾎管内⽪细胞脱落,⾎⼩板粘附在暴露的纤维结缔组织上。⾎⼩板粘集堆的形成是⾎栓形成的第⼀步,随后⾎栓形成的过程及⾎栓的组成、形态、⼤⼩都取决于⾎栓发⽣的部位和局部⾎流速度。
2. ⾎管内膜粗糙,⾎⼩板粘集成堆,使局部⾎流形成漩涡
3. ⾎⼩板继续粘集形成多数⼩梁,⼩梁周围有⽩细胞粘附
4. ⼩梁间形成纤维素⽹,⽹眼中充满红细胞
5. ⾎管腔阻塞,局部⾎流停滞,停滞之⾎液凝固
5. ⾎管腔阻塞,局部⾎流停滞,停滞之⾎液凝固
⾎栓的分类
根据部位和⾎栓组分的不同, ⾎栓可分为:
(1)⽩⾊⾎栓:发⽣于⾎流速度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室),主要由⾎⼩板组成,纤维素和红细胞含量相对较少;
(2)红⾊⾎栓:发⽣在⾎流极度缓慢或者停⽌之后,由纤维蛋⽩和红细胞组成;
(3)混合⾎栓:常表现为⼀个⾎栓不断形成的过程,在⼆尖瓣狭窄和⼼房纤维颤动时,左⼼房内形成的⾎栓就是混合⾎栓;
(4)透明⾎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这种⾎栓发⽣于微循环⼩⾎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故⼜称微⾎栓。
急性⼼梗的抗栓治疗
急性ST段提⾼型⼼肌梗死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诱发⾎栓性阻塞,因此,溶栓和(或)抗栓治疗(包括抗⾎⼩板和抗凝)⼗分必要。常⽤的溶栓药物有: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和重组⼈尿激酶原等。常⽤的抗⾎⼩板药物有:
①阿司匹林;
②P2Y12受体抑制剂:主要指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③⾎⼩板糖蛋⽩(glycoprotein,GP)lI b/IIIa受体拮抗剂:如替罗⾮班。常⽤的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低分⼦肝素、⽐伐卢定等。除此之外,还需联合其他药物,如调脂(他汀)、抗⼼肌缺⾎(硝酸酯类)等进⾏综合治疗。
参考⽂献
1. 罗琼,⾦红,谭学瑞.⾎栓形成机制及治疗进展[J].⼼⾎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01):83-85.
2. 中华⼼⾎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型⼼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管病杂志.2015;5(43):380-39
3.
END
本⽂来源:⼼希望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