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这种变化()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C.有利于小农经济在秦国的确立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2.商鞅变法规定“除井田,开阡陌。

民得买卖”,这与梭伦改革的“依个人财产多少确定各等级的特权”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
B.加速了奴隶制社会的瓦解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D.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3.商鞅变法规定:民众“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统治者重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该规定有利于杜绝奴隶的存在
C.该规定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D.该规定禁止商业的发展
4.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 和商鞅变法实施的"为田开阡陌封疆"的相同作用在于()A.维护贵族土地所有制 B.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C.保证了平民获取了大量土地
D.法律上否认了土地国有制
5.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A.农耕经济
B.法家思想
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
6.《战国策》中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据此可知,商鞅变法()A.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B.执法必严,贯彻得力
C.重视对人民的教化
D.讲究策略,缓和矛盾
7.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材料中王翦“不得封侯”的原因是()
A.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
B.秦国不再裂土封侯
C.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
D.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
8.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利于()
①发展封建经济②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③刺激宗室成员建立军功的欲望④强化对基层的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商鞅变法时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这表明商鞅变法()
A.要取消贵族特权
B.模糊了社会等级界限
C.使贵族体制发生转变
D.以废除奴隶制为重要目的
10.下列各项描绘的是公元前345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的发迹故事,其中符合真实历史情形的是()
①这一年,他在一次战争中立功,得到100亩土地的赏赐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同样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商鞅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因而他在秦国变法,只许秦民盲目服从,所谓习非成是。

为防止秦民“智多”,商鞅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贵族的力量
B.改变社会习俗
C.“燔诗书而明法令”
D.实行二十等爵制
12.《韩非子》记载,“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

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于是乃倚一
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

’人莫之徙也。

及有徙者,遂赐之如令……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

’人争趋之。

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在商鞅变法过程中与此做法相似的措施是()
A.徙木立信
B.实行连坐法
C.推广县制
D.重农抑商
13.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县的地位比郡高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
③县的出现比郡早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商鞅在跟保守派进行论争时说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下列思想与商鞅所持的思想最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兼相爱,交相利”
15.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①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②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③废除世卿世禄制④普遍推行县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商鞅变法时制造的“商鞅铜方升”,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

由此统一度量衡。

此举重大的意义不包括()
A.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影响
C.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
17.《商君书·境内篇》载:“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

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

”这说明()
A.秦朝的阶级矛盾很尖锐
B.秦国率先确立中央集权
C.新的生产关系滋生暗长
D.秦国统一战争异常激烈
18.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农业阶级的利益
B.保持和稳定自耕农经济
C.鼓励劳动者积极生产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19.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废除贵族特权
20.《韩非子·定法》记载,“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

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

则屋不成而病不已。

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

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

”这段材料表明()
A.商鞅规定斩首多者可从事医生行业
B.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存在缺陷
C.商鞅变法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D.商鞅变法导致人们无法各尽其能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上,李悝主张实行“尽地力”“平籴法”。

他认为“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还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对于统治者来说,“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

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

材料二李悝著《法经》,《法经》分为六篇,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

“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两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内容,谈谈你对李悝变法的认识。

(2)与李悝变法相比,商鞅变法为什么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

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材料二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

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

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商君书》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

并从材料二,指出商鞅为转变民风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三,简析秦国民风变化带来的影响。

(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
1.C
2.A
3.C
4.B
5.A
6.B
7.B
8.C
9.C10.A11.C12.A13.A14.B15.B16.A17.C18.B19.A20.B
21.(1)李悝变法,在政治上选贤任能、限制贵族特权;经济上实行“尽地力”“平籴法”,重农抑商;法律上固定封建法权。

李悝变法打击了奴隶主阶级,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特点。

(2)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封建经济基础;政治上不仅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还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同时还加强了思想统治。

22.(1)特点:尚武(强悍);轻义(重利);缺乏诚信。

措施:刑罚平等,废除贵族特权;采用分权办法,加强官吏职权管理;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重视农业,让农民专心务农。

(2)影响:治安稳定,社会和谐;百姓富足,国家富强;人民勇于为国战斗,军队战斗力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