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已经进入由侧重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阶段,只有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高职院校特点,才能使高职院校健康快速发展,有效服务社会。
培养符合护理岗位职业需求的人才是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改革和构建适合的现代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让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质增效,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障。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护理专业在省内虽具备一定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技能训练主体地位不突出、忽视护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对护生个性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等诸多问题。
当前,学院基础建设及实训条件仍处于完善提高期,笔者结合实际初步构建了“四模块、三环节、五结合”的高职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思路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本着“重素养、强技能”的原则,将实践体系构建划分为医学基础技能、护理基本技能、护理专业技能、护理职业综合技能四大模块,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托三个关键环节,即校内仿真实训,临床见习、社会实践,院内跟岗实习,构建“五结合”的全程考评机制,促进护生核心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体现高职护理专业特色。
高职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
笔者通过行业调研,明确护理岗位典型任务,将创新能力培养分阶段循序渐进融入“四大模块”,具体如下。
1.医学基础技能模块
医学基础技能模块以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为依托,以生活护理为切入点,让护生在实践过程中“感知、认知、熟知”,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护理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对新进护生进行敬畏生命、感受职业、尊重患者等思想教育,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通过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培养护生正确的医学观,使其了解医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基础课程实践训练,锻炼护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和工作能
力,突出护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护生的创新意识。
2.护理基本技能模块
护理基本技能模块以护生基础知识强化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包括护理专业基础实训和护理人文综合实训两个方面。
护理专业基础实训是根据前期行业调研,以临床护理岗位典型任务为前提,依托课堂实训教学锻炼护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同时,进一步完善“老带新、高带低”的学生互学互评制度和实验实训场所自主管理制度,从护生学习需求出发,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重点培养其基本操作技能的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
3.护理专业技能模块
护理专业技能模块主要包括临床护理的各项实践操作训练,是培养护生建立临床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整个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以真实病例为引导,让学生模拟角色,师生共同参与,通过云班课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实践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这一过程使护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增强,提高了护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护生科学的临床思维,促进了护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护理职业综合技能模块
护理职业综合技能模块将早期单项实践训练、临床多科技能综合实训、实习前强化训练等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专科护理与基础护理的综合技能创新,可以依托校内仿真病房,由学生志愿者扮演病人,加强护生岗前情境模拟训练,能够有效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更加全面地考查护生的人文素养、实操技能和职业技能等,还能够培养护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医教融合优化护生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三个基本环节的支撑,即校内
仿真实训,临床见习、社会实践,院内跟岗实习,这是经典的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有力地切合了现代职业教育“工学交替、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
学院基于校内仿真实验实训基地、社区医疗卫生中心、临床教学医院的实践平台,对护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综合操作技能、健康评估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实现实践教学与护理岗位的无缝对接。
1.在完成校内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临床见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社区、敬老院等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及常用急救知识技能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礼仪素养、社会适应能力。
临床见习能够全面培养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大一为护生职业感知阶段,大二为护生见习实践阶段,目的
(下转67页)
新形势下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孙
芸
[摘
要]实践教学水平已成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操作能力和
职业技能的培养,构建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是学生日后与职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的基础。
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将护生实践能力培养划分为医学基础技能、护理基本技能、护理专业技能、护理职业综合技能四大模块,通过构建“四模块、三环节、五结合”的高职护理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护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护生
高职护理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课题: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研究》(课题编号:SZJYB2014043)。
2.突出国际化发展特色,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标准体系
国际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大陆高职院校虽具备对外交流合作的能力,还具有国际化发展的基础,但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障碍,与台湾科技大学国际化发展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国际合作范围较小、对外交流效果不明显、国际化发展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首先大陆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范围有待扩大。
从未来国家发展趋势及对人才国际化的要求来看,参加对外交流、国际职业技能竞赛等,有利于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扩大大陆职业院校的影响力。
其次对外交流效果有待提升。
从目前大陆高职院校对外交流的效果来看,笔者认为并不够理想。
据调查,很多高职院校对外交流只是停留在学生的短期交换、教师出国参加短期会议及进修上,有些高职院校只是与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却没有具体的合作内容。
最后国际化发展特色有待突出。
在国际化发展方面,高职院校更多的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进行的。
在笔者看来,这些并非国际化发展特色,只是一般的合作方式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陆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不足,且尚未形成品牌,需要探索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标准体系。
3.推动校企全面深入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台湾科技大学主要特色之一就是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无缝对接。
台湾科技大学培养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有创新意识的毕业生,既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又为毕业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陆高职院校应该学习台湾科技大学的做法,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大陆高职院校还应将校企文化对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文化、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文化活动等方面融入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渗透校园文化的各层面,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彰显高职院校育人特色。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陆高职院校需要借鉴台湾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重视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
其次要让学生学习专门的创意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创意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
再次要建立创意中心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
最后要指导学生创业,让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邢晖、李玉珠:《百所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调查》,《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7期。
[2]郭晓明、张华阳:《台湾校园文化对大陆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培育的启示》,《劳动保障世界》2017年第18期。
[3]刘晴:《大陆台湾大学校园文化之比较》,《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6期。
[4]苑海凤:《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13期。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是强化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让护生在医院真实环境中体验、感知所学专业,使其对临床诊疗及护理过程有客观的认识,为提高自身临床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2.社会实践主要针对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护生,鼓励其利用节假日、周末课余时间参与志愿者活动,走进医院、基层卫生中心、敬老院进行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等基础性护理实践工作,让护生尽早接触患者,尽早接触护理岗位,尽早接触医疗环境,增加自身职业认同感,增强自身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感受医院文化,提高自身礼仪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3.根据行业调研情况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内容进行修订,围绕护理岗位任务,制订符合护理执业要求的实习标准,培养护生岗位综合技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强化护生的操作技能及人文关怀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
护生经过不少于八个月的院内跟岗实习,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
建立五结合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以护理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角度、递进式“五结合”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即“学校、行业评价”相结合,“过程、终结评价”相结合,“单项、综合评价”相结合,“护考、护赛评价”相结合,“技术、素养评价”相结合。
护生在校学习期间,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均有一套完善的考评办法,其中包括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和人文素养及团队合作三部分。
在实习期间,通过定期走访教学医院及实习医院,能够了解护生综合情况。
另外,每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和护生参加省级以上护理技能大赛获奖情况,也可以客观有力地反映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真实效果。
结语
近年来,学院在国家医教深度融合背景下,以培养学生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为出发点,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果,在现有实践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对目前学院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薄弱环节进行了的深层次探讨,在院内仿真实训条件下,引入CBET(能力本位教育)评价机制,构建“四模块、三环节”实践教学模式,完善“五结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提升了护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学效果已初显成效。
参考文献:
[1]徐亮、刘辉、张蔚蔚:《护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护理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
[2]周玉琴:《基于1.5+1.5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护理研究》2013年。
[3]郭晓娟:《适应就业需要的护理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全科护理》2013年。
[4]唐红梅:《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3。
[5]陈英:《多元化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学位论文,广西医科大学,2015。
[6]许慧红:《以能力为导向的临床护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5。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