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真伪性--《端午节》与《潘先生在难中》之人物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分子的真伪性--《端午节》与《潘先生在难中》之人物比

陈佳任
【摘要】方玄绰、潘先生作为文学作品中经典的知识分子形象,历来受人诟病,
争议的焦点即他们在职业上同处于知识分子阶层,但在精神品质上却未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特征。

本文从知识分子真伪性角度切入,主要从知识储备、社会责任感、批判意识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比较这两个人物形象。

从本质上看,他们都不算真正的知识分子,相比较而言,方玄绰不敢反抗,潘先生则不懂反抗,一为软弱一为愚昧,而这是由当时社会背景及作者创作心态决定的。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6(000)020
【总页数】2页(P11-12)
【关键词】知识分子;真伪性;方玄绰;潘先生
【作者】陈佳任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同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鲁迅与叶绍钧在小说创作题材上不约而同地偏重于描写知识分子的形象及生活,《端午节》与《潘先生在难中》正是这类知识分子小说的典型代表。

从创作背景到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这两部作品都体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首先,这两部小说皆创作于军阀统治时期,共同反映了五四革命之后中
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另外,方玄绰、潘先生这两位人物形象历来受人诟病,焦点皆在于他们在职业上同处于知识分子阶层,但在精神品质上却未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特征。

因此,本文试从知识分子真伪性的角度切入比较这两位人物形象。

论及某一概念的真伪,首先需要明确的即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

许纪霖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中指出知识分子这一概念的原意指向的是一个精神性群体,而非职业性阶层,起源于19世纪的俄国。

然而古往今来,因时代背景、社会制度的差异,中外学者皆未能对“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给出全面又明确的定义,曾有“自由漂浮的”、“有机的”、“新阶级”、“业余者”、“专家”①等多个论断,我们所能做的即从中提炼出一些共同的特质,作为定义一名知识分子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知识储备、社会责任感、批判意识。

在评定方玄绰和潘先生身为“知识分子”的真伪性这一问题上,我们只需拿这些特质进行嵌套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首先,纯粹从身份来谈,方玄绰是一个教员兼官僚的形象,这两种职业都将他推升到文化阶层,在《端午节》的后半部分,当生活走投无路时,方太太劝方玄绰为书铺子或报馆“做文章”以解燃眉之急,他自己也抱怨做白话诗“远水救不得近火”,从这一连串细节可以肯定他“文化人”的身份;潘先生是让里一学校校长,作为教育工作者,得以擢升到管理者的地位,再加之作品中零碎提及的“长衫”、“写得一手好颜字”等细节,我们也能将他归为“文化人”这一基本范畴。

细读文本,可发现一个极有趣现象,两位作者刻画人物时都刻意引入了一个具体的物象——方玄绰的《尝试集》、潘先生的“黑漆皮包”,这二者恰可作为“知识
分子”的身份表征。

《端午节》结尾不长的文段里,《尝试集》一共出现了四次,在酒足饭饱之后、方太太提起还账之事时、反思自己“无教育”行为的情境下,方玄绰所做的皆是把《尝试集》拿来读,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他转移话题的借口,而书中揭露的军阀的残忍和封建礼教的虚伪,宣扬的个性解放与积极进取精神,都是无足轻重的。

“黑漆皮包”在《潘先生在难中》的开头足出现了四次之多——
“他领头,右手提着个黑漆皮包”,“他用黑漆皮包做先锋”,“岂不是四条性命,一个皮包,都从毁灭和危难的当中捡了回来么”,“潘先生带着小的孩子同黑漆皮包坐一辆”,潘先生尚处于逃难之中,犹对一没有实际用途、仅可作身份表征之物如此看重,足见其为人。

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突出是有其深层次意蕴的。

显然,在此处鲁迅、叶绍钧都将两个人物形象作为外在的、显性的“知识分子”刻画,这样的写作手法隐含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引发了读者的关注,令人品味出二者外在与内心的巨大悬殊,以激起我们对所谓的“知识分子”身份的怀疑。

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某人若只具有专业知识或技术,还只是脑力劳动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我们不妨再将焦点集中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上。

《潘先生形象现代解读与当代阐释比较》一文曾对知识分子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做出这样的阐述:“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古代知识分子一直以来保持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高尚品质,而这崇高的自我期许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逐渐成为人们评价知识分子道德高尚与否的重要标准。

”②
方玄绰是一个教员兼官僚的形象,潘先生是让里一学校校长,相比普通教员而言,已带有一丝官僚的属性,在这一点上,他与方玄绰是互通的。

从上文所述历史观念出发,他们身为官员,理应带有一定的社会意识。

然而作品中的他们固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却从未将百姓苍生放进心内,更可恨的是,当他们因欠薪或战争而落难时,竟做出坑害他们的小人行径。

方玄绰明知自己第二天还不了账还命令小厮上街赊酒,竟说出“假如不赊,则明天分文不还,正是他们应得的惩罚”如此无道德的话,活生生一地痞无赖跃然纸上。

方玄绰的行为让人愤怒,潘先生的所作所为又深深使人心寒。

军阀混战,他首先考虑的并不是改变混乱的时局,竟如卑琐的小市民一样一家四口早早逃到上海寻求庇护,将王妈一人留在家中,他们非但没有感觉良心受谴责,还怀疑王妈的可靠程度,潘先生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进里面四周
一看,便开了房门的锁,直闯进去上下左右打量着”,在这扭曲的社会中,潘先生的行为极尽自私之能事,一切行为都以保障自己及妻儿的安全为出发点。

随着情节的发展,鲁迅与叶绍钧抽丝剥茧般将这二人的劣根性一一展露纸上——蛮横、自私、无理,在个人利益、安危受到威胁时,这些披着“知识分子”外衣、穷时只会独“为”其身的真小人才会露出他们的本来面目。

正如上文提到,“知识分子”这一范畴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在不同时空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更适合从特定社会历史背景阐释它。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洗礼,一股无产阶级的力量正潜滋暗长,然而封建制度并没有被彻底革除,封建礼教依然束缚着中国人民的手脚,无休止的军阀混战将百姓置于水生火热之中,有压迫即有反抗,我认为,在这一新旧交锋的时期,作为知识分子不可缺少的特质就是对不合理社会的批判意识,并进一步表现为反抗精神。

然而这一点在两位主人公身上是极难寻见的。

我们必须承认,方玄绰对当时社会的确有一定的清醒认识,他能认识到“易地而皆然”——尽管他的出发点是谴责学生的暴行为官僚发声,并进一步指出这正是“中国将来之可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社会意义的;面对日报上对他们讨薪行为的讥笑,他也能从自身出发,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报社成员的自身利益暂还未受到侵犯。

方玄绰能较为深刻地洞察当时社会的问题所在,可他却始终未将它转化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囿于自己软弱的性格,整天以“差不多”麻痹自己。

相比而言,潘先生的劣根性是比软弱更深层次的愚昧,他对现实尚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更无论反抗。

面对战争他选择逃避甚至寻求洋人的庇护——“只要跨出那一道铁栅栏,就有人保着险,什么兵火焚掠都遭逢不到”,丝毫未曾考虑到他们于国于家危害在何。

他又向红十字会讨要旗子与徽章作护身符,并没有领会到这样一个慈善机构的内核;战争结束后,他竟又昧着良心为统帅写“德隆恩溥”的牌坊,那些生灵涂炭的画面在他眼前闪过就罢了。

知识分子永远是批判性的,对权势是反抗的③,潘先生则迂腐、自私、卑怯,
已麻木到不知反抗为何物。

知识储备、社会责任感、批判意识是对“知识分子”的正面定位,我们发现,人们对“知识分子”的评价常常伴随着“孤高”一词,这一特质在这两位形象上也不同程度地体现。

拖欠工资不发放,爱说“差不多”的方玄绰心有不平却不愿“苟同”其他教员去讨薪,当事态发展到严重危害自身利益的地步,他才同意大家罢课的主张,然而在大会上又始终不曾露面,这样的做法被许多人认为是“孤高”——实
则是“伪孤高”罢了,正如他本人的自我剖析:“这其实是没本领。

”决心还乡准备开学事宜的潘先生面对妻子的挽留鄙薄地回应道:“你懂得什么!”“这种话只配……由你这种女人去说”,无不体现着他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清高”,然而他就果真是将教育事业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么?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身上体现出的“孤高”应表现为永远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表现为永远保持心灵、思想的纯洁,绝非方玄绰为怯懦找寻的借口,更非潘先生的“自视甚高”。

通过以上各方面对“知识分子”属性的剖析,不难发现《端午节》与《潘先生在难中》这两部作品中喜剧化、小丑般的人物空有知识、道德缺失,又缺乏应有的反抗精神,是配不上这一有着深重历史蕴含的身份的。

就批判意识这一点而言,方玄绰有清醒的认知却不敢反抗,潘先生则是对社会危难熟视无睹,一为软弱一为愚昧,这其中的细微差别反映出两位作者在创作上不同的倾向。

1922年正处于五四低潮期,封建势力重占优势,鲁迅笔下的方玄绰新旧思想并存,一方面学习《尝试集》,另一方面封建礼教的思想根深蒂固,他的形象与时代是一脉相承的,当他脑海中萌生了一点先进意识又立马被固存的封建思想冰冷的铜墙铁壁弹回——因而他不敢
反抗,作者写作目的在于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潘先生在难中》创作于1924年,正是军阀混战时期,在那样混乱社会背景下潘先生这类人物分不清社会发展方向,除了保全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知该走向何处,从而形成了麻木、唯命是从、不懂反抗的性格,叶绍钧旨在批判军阀的残忍与罪恶。

综上所述,《端午节》与《潘先生在难中》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称不上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然而结合时代背景来看,这样的“伪劣性”似乎又合情合理。

人物形象的设计往往是为主题服务的,作者对主人公讽刺、同情兼有的情感,分别反映了他们对旧礼教、旧思想的激愤及对封建军阀的强硬态度。

注释:
①“自由漂浮”说由曼海姆于30年代提出,“有机”说由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新阶级”说由美国社会学家古德纳提出,“业余者”说由萨义德提出,“专家”说由福柯提出。

②李建,林青.潘先生形象现代解读与当代阐释比较——读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名作欣赏,2012(17):134.
③许纪霖.知识分子死亡了吗?.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22页.
【相关文献】
[1]李建,林青.潘先生形象现代解读与当代阐释比较——读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名作欣赏,2012(17).
[2]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3][美]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
[4]刘增人,冯光廉,编.中国文学史资料现代卷叶圣陶研究资料(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年1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