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名含义:
“鉴于往事,有 资于治道” 即以历史的得失作 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体例:
作者:
司马光 北宋著名政 治家、史学家
编年体通史
(以年代为线索编
排有关历史事件)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 中心叙述史实
《资治通鉴》
内容:
从战国到五代 1300多年的历史, 纵贯中国16个朝代。
从皇帝到汉 武帝3000多 年的历史
演出:
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 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 等场所进行演出。
都市生活
杂剧
发展过程:
1、形成于宋代;
2、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兴盛起来;
3、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 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பைடு நூலகம்
都市生活
节日
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习俗流传至今。
包括散曲、杂剧、南戏等。
元曲
杂剧:
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 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元代杂剧作家有200人左右, 剧目600种左右,现存150多种。
杂剧作家代表:
关汉卿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 作家,创作了许多剧本, 代表作《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关汉卿
元曲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十二课
宋元时期的 都市和文化
学习目标:
1、知道宋元时期出现的瓦子、杂剧和节日 等繁荣的都市生活;
2、列举宋元时期在文学、艺术、史学上所 取得的成就;
3、理解宋元丰富的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 城市发展的关系。
繁华的都市生活
著名都市
北宋时的开封 南宋时的临安 元朝时的大都
勾栏:
瓦子中圈出的专供 演出的圈子。
勾栏内商业广告琳 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 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 的、唱曲的、演杂剧的、 耍杂技的等等。
都市生活
都市生活
瓦子
南宋临安城: 文化娱乐更为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
下瓦、南瓦等多处,城外还有十多处瓦子。
杂剧
都市生活
含义: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 主要形式,包含了说唱、杂 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春节——放鞭炮、相互拜年 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
宋词和元曲
发展:
宋词
出现于唐朝,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
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特点:
1、句子有长有短;
2、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
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名。
苏轼
北宋,豪放派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 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 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 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地位:
与司马迁的《史 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 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 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资治通鉴》和《史记》
作者 体例 内容
《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
编年体 战国到五代 1300多年
《史记》 西汉司马迁
纪传体 黄帝到汉武帝
3000多年
课堂小结:
化宋 元 时 代 的 都 市 和 文
都市生活
代表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都市生活:瓦子、勾栏、杂剧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
宋词
李清照
两宋之交,婉约派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作 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之前主要 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之后反映 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 的忧患意识。
宋词
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 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 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 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 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宋词
组成:
都市生活
大相国寺
每月举办多 次庙会,进行各 种商品交易,还 有傀儡戏、舞剑、 杂技等各种表演。
都市生活
都市生活
瓦子(瓦舍、瓦肆)
含义: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
所,大的可容几千人。
背景:
宋代的市民阶层不 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 也丰富起来。
概况:
瓦子中有许多表演的圈子,还有许多经商的摊位, 十分热闹。
瓦子
宋词与 元曲
宋词:代表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 祖、白朴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